开平王常遇春,虽然是一个雄鸷武夫,却跟自己一样,娶了一个泼悍凶狠的老婆。他虽然酷爱女色,却只能在外面偷偷摸摸地养女人,一直不敢公然纳妾。朱元璋听说堂堂国公爷竟然缺少添香的红袖,便赐给常遇春两个美貌的宫女。他的老婆哪里容得,把两个宫女看得紧紧的,不准常遇春碰一碰。一天早展,其中一个宫女捧来水盆,请常遇春洗脸。一眼瞥见眼前的藕腕葱指,他的双眼为之一亮,不由赞道:“呀!好一双白手呦!”当天散朝回到家里,老婆送来一个红盒子。常遇春急忙打开一看,却是血迹斑斑的两只纤手!他仅仅称赞过一句的一双美手,竟被割了下来!随意残害皇上恩赐之物,乃是大逆不道的勾当!常遇春惊得一夜未眠。第二天早朝后,朱元璋留下几位勋臣议事。他见常遇春脸色灰暗,神态异常,追问出了什么事?常遇春支支吾吾不敢回答。这更加引起朱元璋的疑心,便生气地喝道:“看你神色慌张,莫非有什么异谋?”常遇春“扑通”跪到地上,说出了实情。然后磕头求饶:“圣上赐给臣两名宫娥,此恩天高地厚,微臣感激不尽。如今发生了这样大逆不道的事,实在有负圣恩,臣万死莫赎!”朱元璋听罢,哈哈大笑道:“快起来吧。这算不得什么大事,朕再赐给你几个就是。”正说着,侍者给每个在坐的勋臣,送上一个包褢,打开布包,里面的纸上写着“悍妇之肉”四个大字。原来,常遇春的妻子已经被朱元璋派去的人肢解了。
徐达接到“悍妇肉”,几乎不能自持,其他人同样惊愕不已。从此徐达就落下了惊惧之症。每夜惊梦不断,不知道哪一天,飞来之祸就会落到自己的头上。
曹国公李文忠暴亡后,徐达更是日夜忧惴。皇上的亲外甥和干儿子,—个比同乡伙伴不知亲近多少倍的亲骨肉,尚且不明不白地死去,一同从军的兄弟,已经有好几个做了冤鬼。看来,变心的不是臣子,而是皇帝。他似乎完全忘记了什么叫信义,什么叫友情,什么叫功过!
“功高饑主,权大生威。自己乃是武将之首,能逃脱愈演愈烈的浩劫吗?”徐达一遍又一遍地向自己发问。
一日数惊,寝食难安。忧虑伤神,不久,徐达便恹恹病倒了。
朱元璋早已观察到徐达萎靡不振,不知是什么原因。现在,忽然听说徐达病倒,越发生疑。他想弄个究竟,又担心派别人去会被欺蒙,便微服简从,亲自去察看。
来到魏国公府,朱元璋不准人通报,直奔徐达卧室而来。
徐达正在静卧,见朱元璋突然掀帘而入,一时慌了手脚,急忙挣扎着爬起来,要行君臣大礼。朱元璋见徐达面黄肌瘦,呼吸急促,果然病得不轻,命他不必拘礼,不妨倚枕叙话。徐达倚枕躺下后,朱元璋立刻仔细询问病情,并反复叮咛,要徐达好生将养,不必牵挂国事。
徐达对朱元璋此行的目的,已经猜透了八九分:只怕看病是假,探问虚实是真。他已经反复想过,要想解除皇上的猜疑,惟一的办法,就是处处表现出对皇帝无比崇敬与炽烈的忠心。他气喘吁吁,语气谦卑地说道:“徐达微贱之躯,承蒙皇上看顾,真是天大的荣幸!臣不过是偶感风寒,不日就会好的。徐达定当耿忠驱驰,报效皇恩于万一。”
朱元璋笑道:“爱卿不说,朕也知道你的忠心。你不要多说话。以免累着。”
“陛下,”徐达仍然继续说下去。“徐达想向皇上冒死进一言。”
“哦,你还要说什么?”
“人心难测。尔后,陛下不可再微服出行。”徐达一面说着,一边瞟了墙上的佩剑一眼。
朱元璋看到佩剑,心下蓦地一籐。那把剑,竟然与前几天梦中所见,徐达手中拿的那一把,一模一样。不由皱了皱眉头,不经意地问道:“爱卿莫非听到了什么风声?”
“那倒没有,臣只是日夜为皇上悬心罢了。今天不惧斧钺之诛说出来,万望皇上留意。”
听了徐达的话,朱元璋很受感动。他病成这个样子,仍然担心皇上的安全。较之这位老臣的坦荡忠诚,自己的处处设防,时时怀疑,反倒像个戚戚小人。在梦中,自己与徐达白刃相见,徐达的当面质问谴责,似乎都来自自己的多疑。于是,他不动声色地说道:
“朕知道你的苦心。你自己好自珍重吧。”说罢,掀帘而去。
朱元璋从此不再化装私访,对徐达的监视,也放松了许多。
11
病只有心药医。朱元璋的私访,没看出有什么恶意。徐达立刻放下心来,病情随之减轻了许多。这一天,他撑着病体上朝,朱元璋关切地说道:
“我见爱卿宅第局促,居住十分不便。我做吴王时住的那座宅院,还在闲着,就赐给你吧。”
徐达连忙跪下说:“陛下,那是龙潜之地,微臣何敢僭越?万万不可!”朱元璋觉得徐达态度诚恳,不是作假,也就不再勉强。
这一天,朱元璋在内廷设宴招待几位勋臣,他频频劝酒,气氛出奇地热烈。酒至半酣,朱元璋避席离去,命宦官代为劝酒。徐达酒贵不大,不觉喝得酩酊大醉。侍者把他扶到内宫睡下,并留在那里看顾。夜半时分,徐达忽然醒来。本想找杯水喝,突然发现自己竞然睡在皇帝穫宫里,惊得一个骨碌爬起来,双膝跪到御榻前,向着空空的御榻告罪:
“微臣贪杯,不知怎么的,竟然睡到了这里——真是罪该万死,罪该万死呀!”
拜罢,急忙站起来,快步跑到院子里,侍立在宫门口寒冷的夜露中,直到天明。
朱元璋听到汇报,感到徐达固守君臣的礼节,忠心未改,心下宽慰了许多。
战功第的开国元勋遭到猜忌,朝臣们渐渐看出端倪。有个名叫李仕鲁的直性子大理寺卿,实在看不过去,索性上了一道本章进行劝谏。他极其尖锐地写道:
“今勋旧耆德咸思辞禄去位,如刘基、徐达之见猜,李善长、周德兴之被谤,与当年萧何、韩信之危疑,相去几何哉?”
朱元璋看罢李仕鲁的奏章,十分恼怒。污蔑皇帝猜忌杀人,这还了得!本想严加惩处,考虑到书生的迂腐憨直,情有可原。特别是,自己一再宣扬广开言路、诚恳纳谏,如为此开杀戒,有损皇上的尊严,只得忍了下来。他不仅没有治呆书生的罪,还立即想了个补救措施:册封徐达长女为燕王妃,嫁给四儿子燕王朱棣。妙主意一举两得,既可以封住哓哓众口,又可以暂时稳住徐达。
朱元璋把徐达召到便殿,当面提亲:“朕与卿家,不惟同乡同里,且!是布衣之交。朕对爱卿的倚重,非一般人可比。自古君臣交谊深厚的,常常互通婚姻。朕想与卿家结为秦晋之好,不知爱卿意下如何?”
“此乃微臣全家求之不得的荣耀呀——但不知圣上指的是哪个丫头?”
“你十五岁的长女呀。朕的四子,燕王朱棣已经十七岁了,两人的年纪正相当。不知贤卿肯答应吗?”
徐达受宠若惊,急忙跪地叩头:“小女不才,得侍奉四皇子,她的造化不浅,造化不浅!一切但凭皇上定夺。”
“哈哈,那就定下了。他们的年龄已经不小,择个黄道吉日让他们成婚吧。”
“臣遵旨。”
徐达的女儿温柔贤良,嫁过去之后成为王妃。等到朱棣从侄儿手中夺得皇位,她被晋封为仁孝皇后。成为明朝第三代皇帝、明成祖永乐的正宫娘娘。
虽然攀上了皇家内亲,徐达依然是小心谨慎,处处表现得忠心耿耿。此时,朝廷风云变幻,官员升降浮沉,旋起旋灭。只有胡惟庸能在皇帝的专断与嗜杀之下立住脚跟,并得到宠信。这个势利鬼恃宠而骄,专横跋扈之极。得罪了胡惟庸,无异于捋虎须、批龙鳞。徐达对胡惟庸的专横不法,早已愤恨于心,却一直缄默不言。他知道,聪明反被聪明误,小人得志不会长久。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总有一天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到那时,皇上不但要严惩胡惟庵的同党,而且肯定会迁怒于无辜的大臣,责难他们缄默不语,贻误皇上。
同流合污他不屑,明哲保身他不忍。在夹缝中挣扎的徐达,静待开口的机会。
机会终于等来了。他发现朱元璋对胡惟庸的态度在渐渐变冷。于是,立刻面见朱元璋,提醒他,大臣专擅乃是国家朝廷之大害。这话说得正是时候,不但加深了朱元璋与胡惟庸的裂痕,而且使朱元璋感到徐达仍然忠心依旧。等到胡惟庸的案子被揭露出来,朱元璋果然感到受了蒙骗。原来,那班满口忠君奉上的文臣武将,之所以缄口不语,都是在合伙愚弄欺骗自己!惟一的例外,是刘基与徐达。刘基早已过世,大病初愈的徐达,更显得眼光锐敏,卓识非同一般。
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徐达越是卓然特立,秀出于同侪同僚,便越有与皇帝比肩而立的嫌疑。福兮祸所依,
祸兮福所存。这绝不是福兆。徐达预感到,因福得祸的日子不远了。
长时间的提心吊胆,过度紧张,大大损害了徐达的健康。饮食锐减,头昏目眩,精神一天不如一天。
12
话说:“六腑不和,则郁为痈。”洪武十七年初春,徐达再次病倒。先是脊背隐隐作痛,继而红肿一片,中央耸起一个碗口大的巨疮。不几天,便红肿溃烂,脓血淋漓,疼痛难忍。遍请各处名医,多方诊治,丝毫不见效验。
!这一天,朱元璋亲自来到病榻前探视。徐达跪伏在枕头上,老泪纵横。他紧紧握住亲家翁伸过来的一只手,唏嘘喊道:
“陛下——陛下呀!”
朱元璋颇为感动。俯身问道:“爱卿的意思,莫非是要朕紧握山河?”“正是,正是。”徐达在卧榻上叩起头来。
朱元璋制止道:“爱卿,好生将息,不要多礼了。”
徐达喘息着说道:“我乃一介武夫,但肯听皇上的话,这些年也读了几本书。现在想了两句,想说给陛下听,不知妥也不妥?”
“爱卿想说什么,就尽管说。说错了,朕也不会降罪的。”
徐达低声念道:“闻说君王銮驾来,花未谢百花开。”
朱元璋略微沉思,问道:“你的意思,莫非是要朕广用贤才?”
“知臣莫如君!”徐达脸上掠过一丝笑容,“只是,微臣却难为皇上奔走效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