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结构是指人才整体中的各种要素之间的排列组合及其关系。人才结构的两种最基本的类型是人才的个体结构和人才群体结构。人才的个体结构是指人才的德、才、识、学、体等基本要素构成的有机统一体。人才群体结构从微观上讲是指一个单位或一个具体的工作部门内各类人才的比例构成和相互关系。例如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级能结构、智能结构和素质结构等。从宏观上讲是指整个国家或某一地区人才配置的状况和相互关系。如人才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行业结构、学科结构、职类结构、教育结构、年龄结构、智能结构和级能结构等。
1.人才产业结构
人才的产业结构是指人才在各产业部门的构成比重和相互关系。
目前,世界上通用的产业结构是按社会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来划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我国的三大产业划分是:
第一产业: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随着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和“粗放型”走向知识密集和“集约型”,整个产业的比重逐步向第三产业倾斜。人才在三大产业间分配比重的变化趋势是: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逐步减少;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首先超过第一产业,并最终超过第一、第二产业而占绝对优势。发达国家人才资源的产业结构演变大都经历了类似过程,我国的人才资源也正按同一规律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
人才的产业结构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而人才占某产业部门就业人数的比重则揭示了该部门的发达程度。目前我国人才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并不成正比关系。2004年我国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是:46.9%:22.5%:30.6%;而技术人才的分布则为2.4%:26.2%:71.4%。第一产业技术人才占其就业人数仅为0.21%,占总就业人数只有0.10%;这两个比值在第二产业分别为4.88%和1.10%;在第三产业分别为9.79%和3.00%。数字已能说明我国第一产业科技力量薄弱,发达程度低。
2.人才地区结构
地区结构是指人才在不同地区的分布状况,包括人才的数量、质量状况及其相互关系。
人才在各地区的分布取决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特点、文化渊源和国家的发展战略等。人才的地区结构是否合理对国家经济的平衡发展至关重要。通常落后地区的人才密度小,其量和质与经济发展要求的矛盾较为突出;而发达地区的人才密度大,每易造成人浮于事,浪费人才资源。
我国内地经济区划理论将全国分为东、中、西三大经济带。东部地区包括京、津、冀、辽、沪、苏、浙、鲁、闽、粤、琼等11个省、市、区;中部包括黑、吉、内蒙、晋、豫、鄂、湘、桂、皖、赣等10个省、区;西部包括陕、宁、青、甘、新、川、渝、滇、黔、藏等10个省、市、区。2004年人口占全国38.1%的东部地区,专业技术人员占全国的44.4%;人口占全国38.8%的中部地区,专业技术人员占35.6%;西部地区人口占全国的23.1%,专业技术人员仅占全国的20.0%。这种状况不利于实现我国西部开发战略和各地区经济协调平衡发展,应促进人才在各地区间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以达到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的目标。
3.人才行业结构
人才的行业结构是指人才在各行业中的构成比重及相互关系。它既表示各行业间的比重关系,也表示各行业就业人员中各类人才所占比重。
表中的数据表明,我国目前的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集中在教育行业,占1/3强,并呈上升趋势。
4.人才职别结构
职别结构是指从事不同性质工作的人才的构成比重和相互关系。
人才的职别是按科技发展和劳动的不同性质、特点进行基本分类的。人才职别结构的合理化,是一个国家科技、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科技领域人才的职别一般可分为五种:
1)研究人员:主要从事认识世界的知识形态的劳动,是基础理论研究和基础及尖端应用研究的科学劳动者,包括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拥有杰出科学研究人员的多少是人才队伍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
2)技术人员:专职从事应用、开发研究和研制及实验、生产等各种技术工作的科学劳动者。包括实验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农业技术人员、卫生技术人员等。他们担负着把科学知识转变为直接生产力,开拓新的技术领域,创造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任。
3)技术实践人员:从事各种生产实践中的技术操作者,包括技师、技术工人、具体技术诀窍的传播人员、新技术设施的前沿实现人员等。
4)宣传教育人员,指专门从事知识传授、人才培养的劳动者,包括教学人员、科普工作者、文学艺术工作者和宣传工作者。
5)管理人员,是指各级政府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学术团体中专职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管理人员是人才结构中的关键,往往对事业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前已述及,目前行业人才主要集中在教学方面,占一半以上。科研人员比重相对较低。技术人员中农业技术人员的比重更维持在较低水平。其实,这种国有企事业专业技术人员中非教学人员占比下降恰好说明专业技术人员正在向民营企事业转移的总体趋势。事实上,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各年年末的绝对数是下降的。
5.人才专业结构
人才的专业结构是指一个系统内相关专业人员的构成比重及其相互关系。
从宏观上来看,人才专业结构的最佳比重是根据学科体系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来培育和配备的。目前我国70%的人才集中在与教育、卫生、经济、会计有关的岗位上,而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现代医药、光机电一体化、环保等工程技术人才远不能满足需求,信息、通讯、金融、保险、法律等方面的人才更显不足。
从微观上来看,主要按系统内的工作任务和未来发展需要去合理配置人才。
6.人才级能结构
级能结构是指人才群体中具有不同知识和能力级别的人才构成比重和相互关系,即指高、中、初级人才构成。我国通常按职称等级作相应分析。一般认为,高、中、初级人才比重以1:3:6为宜。
截至2003年末,我国有两院院士1315人(到2006年4月底共有1728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206人。在4100多万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有192万人,占4.68%。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2834.4万人中,有高级技术职务的占6.8%,中级占32.3%,初级占54.4%,高级人才均远低于10%的要求。目前我国科技人才队伍中尤其缺乏高层次综合型学科带头人、纵览全局的战略科学家和带队攻坚的领衔科学家,而且人才严重老化问题也十分突出。截至2004年,实行国务院特殊津贴已15年,享受津贴专家已达15.17万人,据估计70%以上已接近退休年龄。2003年我国技工约7000万人,但高级技能人才(含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奇缺,仅占4%左右,即约有280万人。情况最好的上海也只占9.6%。经济比较发达的广东,情况不容乐观,技能型人才的高、中、初级所占百分比分别为4.78%、44.73%和50.49%;而高级技师更是凤毛麟角,全省仅4.03万人,占技能型人才的0.7%。但就广州市而论,统计数据则较为乐观:到2005年底,广州地区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人才资源约112万人,技能人才约135万人,农村实用人才约10万人,引进留学人员820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7.5万人,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10.2%。广州地区的两院院士(含非广州户籍外聘院士)增加到52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500人。预计到2010年,广州地区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人才资源将达到180万人,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才达到15万人,具有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达到12万人,吸收出国留学人员达到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5%以上。当然,要达到上述目标,组织、人事部门一定要走出办公的象牙之塔,深入公众,深入实际,优化培育好人才级能结构。
7.人才智能结构
智能结构是指人才群体中具有不同智能优势的人才结构比重和相互关系。
根据不同的智能优势,人才可分为开拓型、科研型、技能型、经营型、组织型等。对于一个微观的人才群体来说,其最佳的智能结构应是既有善于经营和组织管理能力强的,也有开拓型的学术带头人和精于探索的科研型人才,同时还要有动手操作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
8.人才年龄结构
年龄结构是指人才群体中具有不同年龄段的人才结构比重和相互关系。
一个人的创造力、知识、经验都与年龄有关,不同年龄的人各有长处和短处。人的创造性劳动的黄金时期一般为25~55岁,科学家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最佳年龄段是25~45岁之间。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和经验不断积累、丰富,合理的人才年龄结构是不同年龄段的人才组成的比例合理的人才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