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才学领域,出现过形形色色的人才结构组成理论,见仁见智,各有千秋。这里选择其荦荦大端者作些粗浅介绍。
1.金字塔结构——顶天立地人才论
合理的稳定的人才结构,应由起核心作用的领衔式的高级人才、起骨干作用的中级人才,加上能手脑并用的初级人才和见习中的辅助人员,按适当比例构成。这个比例一般是三个层次跨度向上逐层缩小,呈“金字塔形”。结构合理,各个层次的人才就能各司其职,优势互补,分工协作,人尽其才,形成高效能的“综合力”,提高产出效率。结构不合理,一方面可能因缺乏学术带头人,难以胜任复杂的研究工作;另一方面又可能使高级人才从事中级人才甚至初级人才的工作,造成人才的极大浪费,甚至会增加内耗,降低效能。如目前我国软件人才的总体结构呈极不合理的“橄榄形”,即软件“高端人才”(系统分析师、项目经理等)和“低端人才”(软件编码人才)严重短缺,这种人才配备比例失调,影响了我国IT产业的发展和信息化进程。
毋庸置疑,人才结构理当呈“金字塔形”,但高、中、初的比例则因系统不同、任务不同而异。大致说来,这种比例在国外基础研究单位是1:2~3:3~7;应用研究单位是1:3~5:6~15;开发研究单位是1:2~3:8~10.国际上合理的软件人才结构是高、中、初之比为1:4:7.当然“金字塔”结构也有例外,人才三级比例也可能呈“倒金字塔形”或“橄榄形”。例如日本东芝综合研究所的人才结构是“倒金字塔形”的。在日本有的企业里,中、高级技术人员的比重占80%~90%,初级的技术人员只占10%~20%。
2.梯队论
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结构,应由不同年龄段的人才组成一个人才梯队,老中青结合,避免同步老化,青黄不接,失去青春活力。例如对科技人才队伍来说,青年科技工作者的观察力不断提高,想像力更加丰富,对科学充满憧憬和激情,思维方式不落窠臼,敢于冲破陈规陋习,生龙活虎,创新意识强,但情绪易波动,有时犯知难而退的毛病;中年科技工作者有较好的洞察力和思维能力,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创新灵感纷纭而至,是一生中创造力的顶峰期,一般能戒绝恃才傲物的毛病;老年科技工作者记忆力逐渐衰退,但理解力、判断力进入顶峰。身体健康如故的,一般仍能保持旺盛的科研分析能力,龙腾虎跃不减当年。只有个别人因体力不济,反映出某种思维迟钝,精神老化。可见老中青三个年龄段的人才若能合理搭配,优势互补,形成梯队,事业兴旺发达自然胜算在握。
3.团队论
高效的人才团队是根据团队的目标来合理配备人才的。所谓合理,包括合理的人才数量、合理的人才级能层次比例、合理搭配不同智能优势的人才、合理配备不同专业的人才。后者如著名的美国贝尔实验室的主体人员由电子工程、通讯工程、计算机科学、物理、物理化学、数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冶金及其他工程方面的人员组成,同时还有商、法、工程管理、心理学、财务以及有关文科人员。
其次,要有过得硬的团队领头人、合理安排的老中青比例、合理搭配不同性格和气质的人才。日本学者战部都美在《怎样当经理》一书中讲道:“气质相似的人聚在一起,并没有什么好处。能够把秉性各异、富有个性的人团结在一起工作,是一个公司力量强大的原因所在。”中国也有一句俗话叫“一山难容二虎”,更有画龙点睛之妙。著名的美国“曼哈顿工程”汇集了一大批卓越的老、中、青科学家。整体工程以老、中年物理学家为理论研究、方案设计的中坚力量,而组织工作却是由具备组织才能和感召力的、38岁的奥本海默(Robert Oppenheimer,1904~1967)来担任。科学家团队的通力合作,快速地研制成了惊世之作——第一枚原子弹。
又如超导理论的提出:早在1911年,获得19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荷兰物理学家昂尼斯(Heike Kamerlingh Onnes,1853~1926)
之父”奥本海默
就发现了超导现象。其后,至少有五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若干科学家试图解开其中奥秘,但均告失败。这个堡垒却被半导体专家、老马识途的巴丁(John Bardeen,1908~1991),量子力学和数理分析专家、年富力强的库珀(L。N。Cooper,1930~)和施里弗(John Robert Schrieffer,1931~)合作攻克了。特别是施里弗不主故常,率先导出了超导体能量最低状态的波函数。他们的研究成果“巴库施理论”终于在1972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