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想写写这个题目,却一直没有时间静下心来,今天是周末,现在又是晚上,我整了整思绪,坐在我的电脑桌前,电脑里放着悠扬的音乐,我的手指就如同弹奏一段驾轻就熟的钢琴曲一般在键盘上敲打了起来。
记得小时候,小伙伴们可以玩的游戏有许多,比如游戏机、踢足球、骑马打仗、老鹰捉小鸡、捉迷藏……但最使我怀念的,还是玩洋画,洋画不像洋火柴、洋烟、洋酒那样是外国的舶来品,而是依据鹤佬话(在台湾所使用的闽南语方言)的称呼直译而来的词,也常常音译作“尪仔标”,但按其本义,应写作“洋画”。在鹤佬话中,“翁仔”是图像的意思,“标”则指标签。因为洋画上的图案常为著名或受儿童喜爱的人物造型,而这些人物图案在鹤佬话中惯称为“翁仔”,由是得名。粤语把图像称为“公仔”,而卡片用纸制成,因此粤语称为“洋画”。
当我还在黄陂街小学上学的时候,就非常喜欢玩洋画。记得那时洋画的玩法有许多种,而我最热衷的一种玩法是猜拳决定先后次序,然后每个人出相同数目的洋画。把洋画正面朝下叠成厚厚的一叠。然后轮流在整叠洋画旁用手往下拍,这时洋画会因拍起的风弹起并散开。凡是被弹落正面朝上的,就归拍者所有;仍然正面朝下的,则留给下一个人拍,直到整叠拍完为止。这也是当时最流行,最为小朋友们喜爱的一种玩法。
那个时候还没有实行双休日,只有星期日是全天休息。而每到了星期日,我都会约上三两好友到我们小区的一处少有行人往来的空地上拍洋画,一人一叠,输了的下。起初我总是输,以为是自己用力不够,后来便用出吃奶的力气猛拍,哪知输得更惨。后来站在一边看人家拍,发现这个拍洋画,并不是看谁的力气大,谁就能赢的,关键还是要看风向和巧劲,有时候猛地一拍往往翻不了几张,有时候甚至纹丝不动;但有时候只是那么轻轻一落,便能翻开好多张,我明白了这个道理后,再轮到我上场时便先看准风势,再沉住气慢慢地,轻轻地拍,渐渐地便开始找到了感觉,并迅速地反败为胜了。
玩的时间久了,手上经常弄得很脏,有时候为了翻盘,甚至会着急地拍出血来,回到家后少不得要被父母“关心”一顿,但我的心里却是开心的。因为那些洋画上画的都是我非常喜爱的古代英雄和动画片中的人物,有关羽、张飞、赵云、岳飞、诸葛亮……还有圣斗士星矢、黑猫警长、葫芦娃、变形金刚……他们有的舍己为人,有的行侠仗义,有的忠心报国,有的义薄云天……从中我不仅感受到了游戏的乐趣,也知道了许多历史人物知识,感觉比历史书上的还要生动鲜明,还要栩栩如生。每当我拿出一张印有岳飞图案的洋画与对方较量时,赢了就好像岳元帅击退了金兵一样的高兴,输了就如同打了败仗一样的沮丧。每当我同时拿出擎天柱、大黄蜂、收音机三张洋画与对方的威震天、红蜘蛛、轰隆隆(都是美国动画片《变形金刚》中的机器人)较量时,就好像动画片里博派与狂派展开激战时一样的紧张刺激。
回首当年,我虽然只有一些零星的记忆,但洋画情结却一直保留了下来,不知道现在的小学门口还有没有洋画卖,如果有,我真想买一叠来找到儿时的小伙伴们再拍它一回。胜负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儿时的那份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