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晚唐诗人杜牧的《清明》,只要是稍通诗文的中国人大概都会背诵,而每年的清明节,当我与长辈们回乡扫墓或漫步于细雨下的小路上时,心中便会不自觉地泛起这首小诗。
是啊!几乎每年到了清明都会下雨,今年也不例外。但与杜牧的《清明》不同的是,武汉扁担山上没有了牧童和杏花村。我爷爷和奶奶的骨灰盒便合葬在这扁担山上,山不大,也不高。既没有九宫山的雄奇,也没有木兰山的秀美。但因为在武汉市内,不需要跋山涉水,所以武汉人多喜欢将自己已故的亲人的骨灰安葬在此处。
我和父母去扁担山上坟的那天却没有下雨,是在清明节的前几天去的,老话有“前三后四”之称,我们去的那天正好是在“前三”。但上坟的人依旧很多,道路堵塞得非常厉害。平时半个小时的路程却用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
走进扁担山墓园,放眼望去,山坡上下排满了次序整齐的墓碑,这些人可能身前互不相识,也可能是至亲好友,甚至有着血海深仇,但死后都成为了左邻右舍,他们中有的可能是达官显贵,有的可能是下岗工人,有的可能是演艺明星,有的可能是英年早逝的学子……但现在都睡在了一起,不知到了夜半无人的时候,他们的魂灵会不会出来谈一谈各自身前的荣耀与悲哀。
我想只要是躺入坟墓里的人,大概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故事吧。但不管他们身前是多么地成功或多么地失败,死了终究还是要化为泥土。“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是佛家的一句禅语,是啊!万物本来就都是从泥土里长出来的,到头来还是要还原成泥土。等到春天万物复苏的时候,可能会变成一棵翠绿的小树,也可能会化作一朵美丽的小花,又开始一段奇妙的生命之旅。
随着父母的脚步,我来到了爷爷奶奶的合墓前,蹲下来,开始燃烧纸钱,纸钱又叫冥钱,据说是在阴间通用的钞票。我一边烧着纸钱,一边看着墓碑上爷爷奶奶的合照,不知道两位老人家现在那边过得好不好?
记得爷爷本来是很健壮的,有一次和朋友出去钓鱼,在一条大鱼正要上钩时,因为一时性急,处理不当,不小心滑入了水塘中,幸被同伴救起,但自那以后,身体便一直不好了,大概是受了惊,伤了元气吧。
爷爷生前是很喜欢我的,常抱了我到海员文化宫去玩,口玩干了还买水给我喝,这些都深深埋藏在了我的记忆里。奶奶生前也十分疼爱我,我每次去看她,她都会把自己平时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零用钱送给我,说:“孩子,拿去买书和吃的吧。”每到这时,我都会非常地开心和感动。奶奶是在爷爷之后离我们而去的,活了88岁,这在他们那个时代算是高龄了。
他们育有两儿一女,两个儿子都很有出息,孙子一辈也正在成长中,其中一个在上海,一个在武汉,假以时日,相信成就不会在父辈们之下。
此时,不知从哪里传来了阵阵哀乐声,好像是玉笛的声音,又好像是鼓瑟声。伴着纸钱燃烧后的缕缕青烟和山前湖边凋零近半的樱花树,不禁又勾起了我心中的几分哀思,于是拿出手机,将它化作了一首小诗:樱花落半近清明,何处飞来玉瑟声。芳草无言杨柳岸,新烟一缕祭先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