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指出,宇宙中有四大,人是其中之一。人与万物都是道缔造的,都遵循着道的规律。自然的协同、稳定与和谐给予人的启示是:人与自然应该保持和谐一致,同时也要维护自然的稳定与和谐,特别是维护生态平衡。美国著名学者卡普拉对道家的这一思想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善的生态智慧,它强调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个人和社会的一切现象以及两者潜在的一致。”老子强调,天道自然无为,人道应顺从天道,惟道是从,自觉地维护生态平衡。道家反对禁欲也反对纵欲,贪欲不仅危害自己的健康,还会败坏社会风气。老子则严肃地指出,要“去甚,去奢,去泰”,凡事不要走极端,不要奢侈,不要过分,以维护自然的平衡与和谐。老子用了一些隐喻论述他的观点,他说天下万物,有的在前面行走,有的在后面跟随,有的送暖气,有的吹冷风,有的强壮,有的赢弱,有的得胜,有的失败。当时,大小诸侯就是这样,你争我夺,争战不已。老子最后得出结论,从政者要戒除走极端,戒除奢侈,戒除过分。这是老子的“中庸”思想,也是他的和谐思想,核心是不要走极端(去甚)。
尽管说老子的自然观过于强调自然的决定力量,而把人置于屈从的地位,有些矫枉过正,对于现代社会来说甚至是不切实际的。但是,他毕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法,启示我们反观人类妄自尊大的行为恶果,向自然请罪并偿还所欠。
(三)老子和谐思想对于现代人调适自身和谐的作用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社会所提供的生存条件的差异性,以及弥漫在社会生活中愈演愈烈的各类竞争所导致的生存压力,不仅直接产生了许多棘手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也使构成社会的个体成员面临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困境。面对这些,每个人都在寻求解决的办法。那么,老子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老子提供的方法,首先是重德、守德、积德。重德,必须以德为本,处处事事讲究德,以德作为为人处世的准绳,有德的事情多做,无德的事情不做。守德,就必须坚决不干缺德的事情,不自损德,不败坏自己的德。积德,则必须一心向善,处处行善,力所能及地多做好事。这样,德就会不断地积累,不断地增加,最终成为大德。
行善积德的过程中,遇到来自各方面的荣辱褒贬该怎么办?老子说要尽可能地躲、避。“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如何守德?老子授以三宝:“一日慈,二日俭,三日不不敢为天下先。”慈,是恰当的行事方式、温和的对待态度;俭,是总结经验的头脑以及敏锐的观察力;不为天下先,则是在个人利益上始终居于众人之后,但决不妨害别人的利益,不招人口舌,因而就能成就大事并且长久。老子还告诫人们,要“功成身退”,不要将事物做到好了还要好。切勿忘了物极必反,站得高、摔得重的道理。
老子提供的第二个方法是修道。老子认为人人可修道。天下万物皆有道,道是母,万物是子。天下万物是道演化的结果,人也是道化生之果。人人都有道,这是人的生命之根。有了这个根基,人人都可以修道。对于修道过程,老子说:“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二)也就是说在修道的过程中,人对道的感觉,是从无到有,从难到易,长与短互相显现,高与下相互充实,音与声互相和谐,先与后互相连接,修道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这是修道的永恒法则。老子指出:“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不忘者寿也。”(三十三)知道别人是智慧,知道自己是高明;战胜别人是有力,战胜自己是坚强;知道满足是富有,勉力勤行是有志;不丧失根基的人是长久,死而不忘“道”的人是长寿。持续不断地悟道、修道,就能够达到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
关于修道的境界,老子描述为:“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复归婴儿。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黄,复归于无极。”(二十八)一是纯真。道像涓涓溪流一样流入人体,基本的德就不会离去,道就会在人体内积聚并使人体变化,时深日久,就会回复到婴儿无知无欲的纯真状态。二是质朴。甘居天下的低谷,基本的德就会不断积累而逐渐充足,德充足了道就会增长,人在道的作用下变得非常质朴。三是无极。这是人与道相合,是修道的最高境界。这时实体可转化为虚态,身体虚化而达到无身,从而达到无不为。老子能够了解常人不能理解的道理,必然与他有好的心理素质有关。对于困扰人们最多的名、利、荣、毁、褒、贬,老子反问“名与身孰亲?身于货孰多?”告诫人们不要为外物所动,从而引起心理上的变化。
当然,自我调适只是保持良好心态的必要手段,要使阴阳平衡、身体长寿,则还必须重视养生之道。老子关于养生的论述,首先强调了什么是“可为”,什么是“不可为”的问题,如“载营魄而抱一,能毋离乎”等章句,主张养生要顺应天理。接下来,他讲了养生的方法。一是治人事天,二是清净,三是德。也就是说,要养护身心,起居有时,饮食有度;要清净凝神,不为物扰,心境平和;要有意志力,控制自己做什么,不做什么。总之,老子养生的秘诀是“以身养神”,通过不断调适身心的平衡,逐步达到身神不分,延年益寿的效果。
作者:平凉市旅游局副局长
关于崆峒文化的思考
彭金山
崆峒,在历史上就已声名远播,有“西镇奇观”、“神州西来第一山”、“道教第一名山”之称。崆峒,已经成为一个品牌。作为品牌,应该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因此,探讨、研究崆峒文化,挖掘其内涵,发挥其在当代经济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崆峒文化的内涵
崆峒文化不是一时冲动的随意命名,也不是旅游热背景下的时髦行为,而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遗产,是一种现实存在。今天,我们研究崆峒文化,首先遇到的就是一个文化定位问题,尤其是对它的文化内涵的概括:什么是崆峒文化,它包蕴了哪些方面的内容,依据何在,其价值指向是什么……
我认为,要给崆峒文化以准确的定位,首先需要搞清楚崆峒文化产生、发展、形成、演变的历史,在对“史”的纵向考察和对“当下”的横向观照中,仔细辨析崆峒文化的内涵。这是关键。在考察、探究中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崆峒山是道家名山,附近的泾川是西王母文化发祥地之一,毗邻的西峰有香火兴盛的吕祖庙
毫无疑问,在崆峒文化结构中,道家文化是其内核,在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上是可以打“道家文化”这张名牌的。但考察崆峒文化形成的历史及现在,我们会发现它并不是单一的某种文化,而是一种复合性文化。所以,探讨“崆峒文化”不能仅仅局限于“道教”或“道家”,而是要发掘、提炼出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价值取向。
(二)崆峒文化既是地域的,又是全国意义的,其影响已远远超出地域范围,诸如黄老文化、道家哲学、崆峒武术等
就“崆峒”而言,全国也有10处之多,以平凉崆峒影响最大。因此,研究崆峒文化以平凉为重要基地,但不可以对其他地方的崆峒视而不见;着眼于崆峒山,但不可以仅仅局限在崆峒山,一定要有大文化观念。崆峒文化应是一个有多重内涵的概念。
(三)动态观照的视角
从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到秦始皇、汉武帝登临崆峒,再到隋末唐初兴建明慧禅院、明代韩王崇信道教,崆峒山上道、佛香火袅袅,延续到近现代,崆峒文化一直处在一种动态演变的进程中,在演变中不断得到丰富和扩充。我们在研究崆峒文化时,必须要有这种运动的眼光——一种动态观照的文化视角。
(四)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
崆峒文化是一个现代命题,是近些年才提出的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个诞生于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程时期的婴儿,恰恰相反,它是特定历史的产物,是多种文化因素合力作用的果实。比如,平凉、庆阳地处关陇要津,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多次成为中原汉族政权与西北少数民族政权交战的地带。一部陇东史,也是一部民族融合史。平凉,既是战略要塞,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从这个意义上讲,一部陇东史,又是一部东西文化的交汇史。我们在探寻崆峒文化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时,这些因素都是需要认真考证和思考的。我们不但要有动态观照的眼光,还要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
(五)历史与现实互观确证的方法
崆峒文化,既是一种在特定历史时空中形成的文化,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晶,它就像基因一样,在时间的延伸中得以传承,渗透融化在该文化圈中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互观的方法便成为一种可行的方法。运用互观的方法,从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习俗、道德准则、思维方式以及民间文学与艺术等多方面反观历史,探究崆峒文化的真正内涵,应该说是一条可靠的路径。崆峒文化最有生命力的部分往往也在这里。笔者欣喜地看到不少学者,特别是平凉当地的学者和文化人已经做了大量的认真扎实的工作,取得了一批令人信服的崆峒文化研究成果。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对崆峒文化进行了极其认真地考究和探析,并对崆峒文化的精神内核进行了相当精辟的提炼和概括,例如:“崆峒文化以崆峒山为载体,以宗教文化为表征,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崆峒文化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开放性、包容性和创新性”(张新民、李春茂:《对崆峒文化的历史考察》);“兼容并包,有容乃大是崆峒文化的灵魂之所在”(王鸿浩:《崆峒文化的灵魂:兼容并包,有容乃大》);“由于黄帝问道,我们今天就不能把崆峒山看作是一座山色旖旎,风光秀美的名山,崆峒山还有深厚的人文起源的内涵”(孟宪华:《黄帝崆峒问道辨考》),等等。
纵横考辨崆峒文化,其内涵必然是多重的。但我认为其内核部分当是八个字:人本、自由、开放、包容。
二、崆峒文化的当代价值
崆峒文化研究既是一个学术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应用问题。实践、应用的要义便是发掘崆峒文化的当代价值,使其为今天服务,对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崆峒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这一问题是上一个问题的延伸,主要涉及崆峒文化的应用和技术层面。崆峒文化作为一种品牌文化,我们一定要爱护、它保护它,对其中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部分应分别制订出不同的保护措施,分步实施。开发和利用是必然的,但一定要克服盲目性,提高自觉性,要防止实用主义,不能急功近利,须有长远意识,文化生态意识。从方略、规划、实施方案、书刊出版、文化宣传到设施建设、产业开发和旅游文化产品的研制等等,都必须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之上。
作者: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