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06100000015

第15章 隽永的减法——关于活法(4)

“形而上”好像离我们很远,其实最近,因为一切大大小小的事、所做的一切选择都是世界观的映射。所以能琢磨的时候还是要多琢磨,上面想通了一个点,下面能解决一大片。

首先,还是要先定义死。

由于我没有宗教信仰,目前不知道是否有前生或来世,也不知道是否有魂灵,所以,我只好把这一生看作是仅有的——只活一次,死亡是我主观体验一切的完结。

就像被逼进了一个叫作“人生”的游戏,一进去你的初始级别就被设定,角色形象也无法自定义;全程不能存档、读档和暂停;剧本复杂琐碎,Easy(简单)模式和Hard (复杂)模式的切换很难找规律;几乎所有的道具都收费;还有很多大神级的玩家轻易就可以把你打败。最后,你无法知道什么时候被删号,某一天,“噗”地一下,你被删号, 游戏被终止了。

这就是死亡——在只能玩一次的游戏里, 你被强行删号,在游戏里消失了。

OK,那既然这样,玩的全程,在删号之前,我们究竟能做点儿啥呢?

1.无论遇到的是什么设定和装备,研究它、利用它。

2.熟知自己的角色弱点,避开创伤性交锋。

3.苦练一个必杀技。

4.玩得投入点、丰富点、淋漓点,毕竟只玩一次。

5.如果因为过分投入而痛苦不堪,想想终将到来的删号,再站在开发者的角度抽离出来看看这个游戏。

6.就算感觉要玩不下去了,也别自己删号,既然早晚是删号,不如试试到底能玩成啥样。

7.尽情玩,玩够本,这样删号的瞬间也能觉得值了。

我猜,死亡,可能最可怕的是死时的痛苦和死后的未知。痛苦无法避免,不过好歹早晚能过去。死后我灰飞烟灭,但整个游戏还在继续。对我来说,如果能留下点攻略和玩法指南,让看过的人能因此而玩得更尽兴,就可以了。

终极恐惧

张寻的魔咒:您对死亡恐惧吗?您有中年危机感吗?

潇洒姐:死这事放在任何没有信仰的个体上,感受都应该是复杂的,应该没人能真正想通过;有信仰的个体也许会好些,因为能有一套系统答案去遵循,但不排除里面也有很多安慰和说服功能。这点我了解得有限,也没资格多说。

作为我,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对死的恐惧和其他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差不多:死前的痛苦,死后的未知,亲人的悲伤都足够让人恐惧了。作为一个受过唯物主义教育的人,学过宇宙的能量守恒定律,知道“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我知道这套肉身里的原子、电子、原子核什么的及其能量不会消失。如果我死了,我只是肉身被分解成亿万粒子进入循环世界,正如我是如此被聚合的一样。这样想会好很多,但我的知觉和体验却会永恒消散,进入空与无,就像这个世界上有我之前一样,这依然让人恐惧。所以这恐惧解决不了,只能在肉身被分解成亿万粒子之前用尽可能多的知觉和体验打败它。在有限的时间里,丰富、精彩、活够本,是个主动打败恐惧的方法。你看历史里的人都在寻求肉体长寿和精神不朽,科幻电影也总是表现人类毁灭,可见古今中外所有人对这种恐惧概莫能外,况且你我这种凡人呢,关键时刻被死亡吓尿也是在所难免了。

再说中年危机这事。我的中年危机就是——突然发现这还没干什么呢,怎么就已经开始老了!32岁,我从电梯的镜子里发现我的毛孔、眼袋、脸蛋都不一样了,都隐约出现了老态。当时的感觉是从惊讶到着急,甚至有点儿慌了。这种恐惧其实和对有限生命的恐惧是一种,就是对有限青春的恐惧,所以解药还是一样,丰富、精彩、活够本。为了给自己解药,我还想试很多新东西、新事物,时间太紧迫,我不想现在就要岁月静好,以后有我啥也干不了只能静好的时候。

就先回答这些吧,总之,想过死,面对老,反而会把眼下过得更好。正因为结果都是悲观的,当下才要无比乐观;正因为有死,活着才要永远生机勃勃。

也要现在,也要未来

Jaycee:潇洒姐,您怎么看及时行乐?

潇洒姐:2010年5月,我到四川什邡给一个客户做捐助震后小学重建的建成典礼,认识了一个当地的司机,说到“5·12”大地震的情况时,他给我讲了一件事。

他说什邡有一个被埋了十多天被救生还的人,是他的朋友。他这个朋友是个老师,平常生活节俭,持重内敛,人际关系一般,几乎没出过什邡。

地震之后他性情大变,每天都很爽朗开心,去旅游,去买好看的衣服,交了很多新朋友,就像换了一个人。

司机问他朋友,被埋的十多天里,他都经历了什么。他说,就是在计算所有让他舍不得死的事,想象所有他还没吃过看过的好东西,然后告诉自己,如果能活下来,他一定要去做什么,怎么花他存下的钱,他要及时行乐。对,就是这四个字,及时行乐。

在已经出版的《女人明白要趁早之三观易碎》里,我把及时行乐定义成“活到淋漓”,要去及时做有利于人生体验丰富最大化的事,而不去做有悖于此的事。

比如一种好吃的东西比较贵,但我很想吃,那我就尝尝,但不吃撑。吃撑就可能导致身材很快变形,就不美,不美可不利于人生体验丰富最大化。我希望有一种理想境界,就是好的都要,现在、未来也都要,又让它们不妨碍彼此。

如果是这样,及时行乐也要合理掌握和拿捏,标准下限就是在不损健康、不触犯法律、不断送前程的条件下,让该发生的发生、该发展的发展。

还有,应该再定义一下“乐”字的含义,那就是真正让你兴奋和充满兴趣的事,最贴近你的天性和理想的事。这些事,能今天做,就不要推到明天,能争取,就不要等待。没有人知道对于你来说,那些都是什么,不妨想象一下,今夜就有大地震,屋顶倾翻的那一刻,你脑中闪现的所有遗憾。

不要留白

Joyce:潇洒姐,您的生活那么忙碌,是否经常抽时间自己静静地待着,什么都不做,只是倾听内在的声音?您有没有想过为自己的人生留白?

潇洒姐:我一直觉得,刻意去做“倾听内在的声音”这类事很矫情,是一种典型的文艺腔。有质量的思考不需要刻意找寻时间、地点和仪式。“内在的声音”也是一种含糊的描述,如果是形容“真正的自我诉求”的话,那不用找时间倾听就应该知道,并且无论何时何地都能知道。无论是不是静静地停下来听,我们都应该知道我们是谁,我们该去哪儿,现在做的事究竟是有利于这个方向,还是有悖于这个方向。

就算再忙碌,当人群都散去、手机不再响,在一件事与另一件事的间歇里,能够安静的时间并不是那么少。我能够完全不受干扰进行独立思考的时间集中于洗澡时、堵车时、按摩时、飞机上和临睡前,还有就是写东西的时候。把这些时间加起来,每天至少有两小时我是安静独处的。这并不是一段和几段努力争取来的时间,它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写东西是其中最有质量的部分,因为它一定会引发思考,思考之后还会留痕迹。因此写东西一定强过“什么都不做”,因为教训告诉我们,前思后想之后又飘散掉的点子、思路和决心太多了。记下来的过程对我非常重要,所以我洗澡后、按摩中、堵车中、飞机上、临睡前,经常会猛地找到我的效率手册,记下刚才的思路。我也不知道这算不算静静地和自己待在一起。

我是真心觉得,人脑很难停止工作,即使不主动思考,潜意识里也在工作。我也有几乎什么都不做都不想完全放空的状态,傻呆呆的,可以叫作留白,但出现的机会不多,几乎都是在一个大项目完成后的短暂圆满里。我很喜欢那样的状态,不过总是维持不了多久,新目标就又开始了,周而复始。

我从没想过主动去留白,因为睡眠就是最大的留白了。比方说,如果中国人口平均寿命为75岁,每天有8小时啥也不干躺在一个垫子上,那一辈子约有22万个小时躺在垫子上啥也不干,这已经够了,还要怎样留白啊?还有就是,死后那真是漫长的、静默的留白。

我的励志导师

April:潇洒姐,记得您曾经说过徐小平告诉几年前的您找个富豪嫁了别创业。您当初也没明白他为什么对那时的您这样说,而今您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相信也再次遇见过徐小平,有问过他当初为什么会建议您嫁人而不是创业吗?

潇洒姐:故事是这样的:

2006年,我在翠宫饭店的咖啡厅第一次见到徐小平老师,向他咨询我的人生方向。那时我读研究生二年级,单身或者说感情失败,试图就能做什么和什么样的人才适合我的问题向外部寻找答案。

徐老师说:“王潇,你现在需要做的是:第一,把你引以为傲的天赋和雕虫小技清零,重新塑造你自己;第二,你这样的个性,怎么能还在中国呢?你早应该走了。去美国,你会获得新的生活,比如男性对女性的方式,比如对个性的认同方式。”

他的意思很明确,一是拿掉自负、重新积累,二是找到更适合我天性的土壤。他没有聊嫁不嫁富豪、创不创业,只说了心态和天性。这两个建议我都非常受用,也启发了我后来的创业。创业即拿掉自负、重新积累,是为自己的天性寻找到一片土壤。

当时我们聊到了女性的尊严与自由问题,徐老师火眼金睛,看到了我的人生根本诉求,因此直接建议我去美国。在这个基础上,他也不可能建议我嫁富豪,因为这很可能和尊严与自由相悖。只能说,在2006年的中国,能实现女性尊严与自由的通路很少,创业也许是一条九死一生之路,徐老师当时也没有提及创业。

再见到徐老师是2013年。7年之后,他对我说:“你是一个很棒的实践女性自由意志的样本!也是前些年我做人生咨询没有说错的人之一。”

徐老师没有说错,我也没有走错,因为人生道路从来都不止一条,没有唯一正确的路,但有那个最适合自己和成为自己的方向。方向对了,条条大路。

一个人的英雄之旅

昂:潇洒姐,许多人可能都有过英雄梦,打个比方,就好像渴望有朝一日号令武林、庇荫亲友的那种。我把这种情结,理解为对周围人的责任感和个人价值的追求。可是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并没有都成为英雄。26岁,在有了一点自我了解和评断之后,我又必须准备进入人生的另一个阶段。最近身边的一些事、一些人让我感慨,越早面对平凡越早成熟。潇洒姐在书中曾讲过决定深造时的经历,我很认同3年改变30年的勇气,可是更好还是更坏?如果没有正确认知自己能力依然做着英雄梦,是坚持还是偏执?

潇洒姐:看到“英雄梦”三个字,我觉得我找到了100期问答中那个有力量而隽永的问题。

我23岁时在人生计划里写下的恢宏目标,在后面几年打开浏览时常常故意将目光快速掠过,因为只要看到就是一次嘲讽。伴随之后的当然还有煎熬和怀疑。最低谷时我打开了人生计划,一行一行地删掉了那些雄心壮志,算是接受了自己的平凡,我很清楚删掉的过程就像是和命运妥协的过程,让人难过。

但后来,我又重新把雄心壮志写了上去,一直保留到现在。我就是那个有英雄梦的人,读到热血的故事会沸腾,年过35岁听到武侠歌曲仍然充满画面感;希望燃起又低迷又燃起,经历了很多个这样的回合之后,我遇到了一本书。

这本书,为我的来路和去路解释了一切。在那之前,我所经历的混沌、迷惘、被动出发、困境、选择、背叛、信任、自我怀疑、放弃、启迪和指引全都被贯穿起来,让我有能力俯瞰我的整个人生道路。我的坦然和释怀简直就是从这本书开始的,这本书就是关于英雄梦的,它的名字叫《作家之旅》。

这本书号称是西方编剧界的圣经,从人性和希腊神话故事原型出发,讲述如何写出好看的故事。其实这书并不单单讲写作智慧,讲的根本就是人生哲学。其大概内容是这样的:

世界上的好故事很多。故事有长有短,有男有女,什么内容都有,主人公的命运和好故事的线索有没有共同性?有的。

那么多好看的小说和电影,抽象来说,都是讲述一个人的历险故事。一个人出发了,来到一个新的世界,遇到了一些新人,发生了一些新事,对这个人有启发、有触动。他一个一个地完成任务,最后他要面对一个终极任务,得到一个结果,这个结果让他圆满或虚空,见到了自己。

详细来说,就是这本书讲的十二个步骤。

1.正常世界。

2.使命召唤。

3.抗拒召唤。

4.见导师。

5.跨越第一道门。

6.考验。

7.走进洞穴。

8.磨难。

9.死亡。

10.庆祝。

11.复活。

12.回归。

书的要义是告诉人们如何使用编剧、导演,甚至命运之手的视角来审视和撰写人生旅程。但我看的时候最大的震动是,每个人都在各自的“人生之旅”中前行,我以为我经历的那些是多么跌宕和独特,但其实是从希腊神话时期就开始提炼的永恒模式。或者说,只有好看的故事和电影,才具备永恒的模式。

如果对照这个步骤,我们面临的求学、择业、转换行业、巨大挫折,对应的便都是英雄上路后的使命召唤、考验和磨难。对于我自己来说,通过比对我的人生剧本和英雄之路标准剧本,我一个一个地认出了那些人和那些事的剧本意义,并且确认我现在处在6、7、8这三个步骤中,最大的考验还没有来,但我知道,我已经在一个饱满丰富、激动人心的人生大电影里了。

真的,我觉得我是从那一刻起开始变坦荡的,当从大电影的视角来看自己的一生,我第一次觉得煎熬、等待和沮丧时刻全都有了特定意义,它们在电影里那么重要,我也第一次释怀了一路上的嘲讽者、质疑者、背叛者和宿敌,这让旅程中的主人公——我,更像是一个英雄。

我非常确定的是,怀疑和恐惧也是英雄之旅的一部分,我正在经历英雄之旅上所有的步骤,无论我在功利社会是否被认为平凡,我都一直在剧情上前进,接受试炼,与命运选派的一切交锋。

克里斯托弗·沃格勒(Christopher Vogler)的《作家之旅》给了我一个终身受用的巨大启迪。我把这启迪写进这一期问答,也希望能给到你。我希望我们都有能力跳出当下,俯瞰故事中的人与事;我还希望我们有能力解释那些我们(故事中的英雄)生命中出现过的各个时期的迷惘、质疑、觉醒的原因,也解释了每一张面孔的意义,无论他们是导师、伴侣,还是敌人。

我希望你和我一样,合上书以后,会像经典故事中的英雄一样,坦然接受自己的使命和命运,踏上漫漫征程。

同类推荐
  • 卡耐基论人性优弱点

    卡耐基论人性优弱点

    本书对人类的优弱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运用心理学知识,对人类共同的心理特征进行论述,揭示人类心灵的奥秘,叙述了人们共同的“忧虑”及其克服法。
  • 青春磨砺的光辉

    青春磨砺的光辉

    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羊皮卷

    羊皮卷

    本书收录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的作者奥格·曼狄诺当年凭以获取成功的15部经典励志著作,与两千年前海菲的10张羊皮卷一样,这15部著作当之无愧地被称为当代的成功“羊皮卷”。从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到奥里森·马登的《伟大的励志书》,从克莱门特·斯通的《获取成功的精神因素》到罗伯特·林格的《你是第一位的》,再到艾伦·弗罗姆的《爱的力量》……成功学大师们对成功理念作了全面而深入的阐释,告诉你如何认识自己性格中的优缺点,并通过积极思考、跨越障碍、建立社交网络、培养爱心等途径扬长避短,修炼出内在的成功自我,从而改变命运,迈向成功与幸福。
  • 养生贵在养心:常给情绪排排毒

    养生贵在养心:常给情绪排排毒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人的情绪与疾病的产生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中医上讲“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就说明情绪可以导致疾病。为了让读者能够更清晰地认以到情绪致病的概念及饥理,本书从传统医学角度对情绪致病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阐述,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情绪与疾病的种种纠葛,从最常见的引发情绪痫的心理因素出发,向广大读者介绍了一些简单有效的情绪宜泄法。旨在教会大家在面临各种不良情绪的威胁时,如何采取有效且合理的排毒措施。阅读此书,你会认识到情绪排毒的重要性,懂得如何面对现实,如何驾驭情绪而不受它的左右。
  • 中学生最喜欢的99个智商故事

    中学生最喜欢的99个智商故事

    一共收录了99个中学生喜欢的智慧故事,故事趣味性,总结哲理性,测试实践性,是中学生开发智力读故事长智慧的乐园。本书在内容新奇的同时,还教会中学生在待人接物过程中应注意的事,做聪明又睿智的人才。
热门推荐
  • 水的爱恋

    水的爱恋

    夏梦婷与杨子风的爱恋,各种阻扰,究竟他们的爱能不能坚持到最后,还是一拍两散……沈佳莹对子风的追求,叶逸轩对沈佳莹的守护,能否让沈佳莹动心。夜若依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当初为什么离开夏梦婷…夏梦昕与凌枫的爱,又能否重来…四大家族的兴荣与衰败故事,隐藏着多少秘密……最后,到底结局怎么样,我知道,但就是不告诉你!
  • 仙岛寻龙之东海长生殿

    仙岛寻龙之东海长生殿

    民国初年,富商少年朱隐龙从胶东半岛出海寻找传说中的仙山,却无意间遇到一个怪岛。在岛上发现秦朝人留下的遗迹,并结识被毛怪养大的小孩和飞机坠落岛上少女白薇。三人一同冒险岛上,险象环生,最后竟然发现了传说中的不死药,并揭开了背后一个惊人大秘密!
  • 紫荆花的爱

    紫荆花的爱

    长篇小说《爱在天涯》,分三部分。一,我的爱在天涯。记述李蕾和黄一江,我和李顺的爱情故事。李顺失踪后,我寻爱万里,姐李蕾在电视上知道李顺是英雄后,我俩再次寻找,李顺再次失踪,留下的是谜。二,天涯之爱。黄一江在天涯转型旅游地产成功后,夏菲菲和李蕾争老公,公司内部争权益,为了保地位保公司黄一江在写真照上做文章,李蕾自杀,李母知道假李顺,李蕾死讯后身亡。三,人间真义。真假李顺出现后,在警察帮助下,我找到了李顺,一些践踏法律之流,得到了惩罚。故事的结尾:姐弟花,摇摆在风中,花落碾作尘,依然香如故。紫荆花,摇曳在红尘中,花枯再盛开,难醒红楼梦。
  • 宝宝的三只穿越啦

    宝宝的三只穿越啦

    这是关于三只的穿越小说。嗯,宝宝第一次写诶,有点小激动,家人们对给点评论和票票就当做给我的支持吧
  • 魔王的城

    魔王的城

    重生之后附体成为魔王,为了回到原来的世界。完成真正魔王的遗愿,一代魔王的成长之路就此开始。
  • 伐天纪

    伐天纪

    万物初始,有银海孕育天地;上古年间,有圣体力压群雄;一处边关,一处荒隅,一位老将军拣到一个垂死的少年。引龙大赛,群雄并起;妖帝古墓,风云际会;九转龙凤,逆天神威;万族证道,乱世将至;诸圣争霸,谁主沉浮?人族少年呈明背负着灭族仇、凌迟恨!一身宝血成就他人!从那被毁灭的边关走出,走向那风起云涌、战戈血泣的大乱世!登天路,逆天行!看各路天才怪胎、众神诸仙,可敢一战!
  • 快穿之夜笙歌

    快穿之夜笙歌

    一抹亡魂,独留彼岸;一纸契约,签订千世。在黑暗里渴望光明,在光明里歧视黑暗。血色曼陀罗张牙开放着,徐徐点燃了这漆黑的彼岸,又一个游戏的开始了吗?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宠物小精灵之我的未来

    宠物小精灵之我的未来

    一名地球上的特种兵,在10年的刻苦训练里成为一名高手。而几年后执行任务时受了重伤,在休养时被地震弄死了。而这个悲催年轻人才25岁,他穿越到了他最喜欢的神奇宝贝的世界。
  • 帝升途

    帝升途

    为爱身死,为爱坚持,即使身死魂未灭我依然要守护你那一抹如嫣般的笑容。可惜我却只能见你消失在我眼前却无能为力,上天既然给了我这次机会,我必不会在让任何人把你从我身边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