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6700000006

第6章 安徽徽州府的宗族祠庙祭祖(1)

徽州位于安徽南部,毗邻江西、浙江。明代的徽州府辖有歙、休宁、婺源、祁门、黟、绩溪六县,相当于今安徽黄山市附近地区与江西省婺源县,地处山区和丘陵地带。徽州的古老居民是山越人,汉末、两晋之际、唐宋之际外部人口大量进入。由于徽州封闭的地理环境,战乱较少,进入徽州的强宗大族保持了聚族而居的传统,当地社会经过长时期的整合,至明代已经形成宗族社会,宗族祠庙祭祖得到相当的发展。

明代弘治时所修《徽州府志》卷十《宫室》记载十五例祠堂,虽然多是明代兴建,但也有宋元祠堂的沿袭和旧祠的重建。了解明代以前主要是宋元时期徽州祠庙祭祖的基本形态,可以从长时段观察徽州地域社会宗族的演变。宋元时期的徽州(宋徽宗宣和三年以前称歙州,元成宗元贞元年升婺源县为州)祠庙祭祖问题尚无专门研究,我主要依据明代族谱以及元、明人文集中的宗族文献试作探讨。

明代以前徽州祠庙祭祖的形式及其变化

一徽州汪氏的祠庙祭祖

徽州望族众多,以汪、程最为著名。徽州学者程敏政说:“新安在万山中,兵燹少经,号多旧族,汪、程两姓为尤著。程祖陈将军忠壮公,汪祖唐总管越国公。”又说:“徽郡惟汪氏姓最著、族最多,故昔人有十姓九汪之谚。”?这两个徽州古老的大族,宗族制度完善,祭祖祠庙发达,我们以其中的汪氏为例考察其在明代以前的祠庙祭祖问题,以期把握徽州宗族祠庙祭祖的发展进程。

徽州汪氏比较可靠的历史从汪华开始。据熟悉徽州历史也是汪华后裔的当地明代学者汪舜民讲,隋末世变,徽州土著汪华起兵,攻下宣、杭、睦、婺、饶五州,建号吴王。到了唐高祖登极,于武德四年(621年)归顺新朝,为总管六州军事、歙州刺史,封越国公。贞观时授左尉白渠统军等职,“褒崇二十余年”。汪氏最早的祠堂是纪念汪华的庙宇,汪舜民说汪华死后:“父老请祠于厅事西,大历中刺史薛邕请迁于乌聊山,著于令甲,历代祀之益虔,公之神灵益显,阴有以相于国而福于民。宋元累朝追封王号,政和中赐庙额曰:忠显,德祐中改赐忠烈。我太祖皇帝大正祀典,又改封唐越国公之神,从生爵也。”而关于南宋时汪华被赐“忠烈”事,歙县《灵阳方氏谱·祠庙制》说:“忠烈庙:宋时伯起翁开基设像,以祀汪王。”徽州除了歙县乌聊山忠烈庙外,各地建有忠烈行祠,形成祭祀汪华的庙宇群。虽然忠烈祠属于名人特庙,而且带有地域神的性质,但是对于汪氏来说,它无疑是一所祖庙。

关于行祠之制,程敏政说:“古忠臣烈士有俊功大惠于世,有国者必崇祀之,著于令,有家者常祀之外,亦别有先祖一祀。著于礼,礼法并行不可偏废,而况有俊功大惠于世者,置弗祀者可乎?专祠矣而复祀于家则亵,置弗祀则简。于是中古以来,有行祠之设,卜地为之,其之视公祠则杀,视家礼则隆,亦犹民间不敢僭称社稷而曰义社也。”国家建庙纪念有功于国家的“忠臣烈士”是一种“专祠”,也是“公祠”。对于被纪念者的家族来说,这种专祠则是一种先祖的祭祀,因此又卜地设置“行祠”,介乎公祠与家礼之间。从形式上看,行祠是作为“公祠”之“专祠”的分祠存在的,实际上行祠除了具有地域性外,主要是作为子孙立祠祭祀始祖或先祖存在的,是一种宗祠。汪氏始祖有一些墓祠。所谓墓祠,就是建于墓旁的祠堂,以此岁时节日上冢祭祀先人及合族,墓祠又称冢祠,一般多以堂、亭、庵、精舍命名。汪氏墓祠之一位于歙县吴清山。汪氏有始祖文和,相传为汉龙骧将军,又为会稽令,因爱会稽山水而居于此。其孙澈,汉封新都侯,始迁徽。来孙道献为晋黟县令。汪华为道献之后裔。汪澈、汪道献的墓在歙县东七里的吴清山,因越国公功勋,天祐三年(唐哀帝年号,906年)于墓前建祠,祠中奉这三位祖先图像。另外唐永徽间,汪华还葬歙县云岚山,“父老建祠尸祝之,自唐迄明,将事唯谨”。其中元末“婺源裔孙元帅”汪同“捐田奉祀甚盛”。

休宁臧溪汪氏在宋代由汪时若、汪士良等建祠堂,“以奉其先”。

汪氏的历史由后人追溯到鲁成公次子名汪,封颍川侯,汪侯被视为汪氏始祖。实际上汪氏可信的历史是从隋末的汪华开始的。据说汪华有九子,加上其弟,诸支分衍徽州以至其他地区。

七子汪爽的后裔,十三代汪道安在唐代以兵马使镇婺源,道安有子二人:源、濆,治第大田。源、濆相继去世,葬宅畔,汪氏遂以所居宅建祠,“延僧焚修,遂成大田寺,汪氏为檀者家焉。强(源之子)之曾孙继葬寺后,玄孙景葬寺枫林,松柏掩映,岁时会祀。元至正壬辰盗作,祠毁碑失,洪武三年冬子孙之居水东、环溪、石田、浮沙者,复新轮奂,以妥先灵。”这本是婺源汪氏的一所墓祠,因“延僧焚修”墓祠变成佛寺,后世子孙会祀于此,具有宗族祠堂的性质。道安镇守婺源三浯镇,人赖以安,“既殁,镇人追思不忘,构祠报祀,署曰端公,以官称也。”道安孙、濆子中元迁婺源大畈,大畈汪氏以道安为始祖,立祠感恩院,“肖公像于感恩之祠”,元至正壬辰(十二年,1352年)兵变,感恩院灾,子孙筹划立祠里中,明初于“里社之东偏买地鼎新祠宇,岁时率族人祭奠其中。为屋四楹,中奉公像,旁列公以后诸先祖,咸从祀焉。”端公祠有一个从地域神向族神、从寺观立祠到独立建祠的发展过程。

大畈汪氏设立大小宗祠进行宗族建设,休宁人赵汸(1319—1369年)在《知本堂记》叙述了具体情况,赵汸卒于洪武二年,享年五十一岁,他讲的是汪氏在元季的情形。他指出:宗法之废久矣,近代盛时,虽号为世家大族者,其子孙往往散越无以相维与凡民等,而况于衰乱之世乎。同郡汪侯仲玉早岁尝有志于斯,中遭多难,虽军务填委,未尝一日而忘。乃即星源大畈里中创重屋为楹间者五,其上通三间以为室,奉始得姓之祖神主中居及初渡江者及始来居大畈者,而昭穆序列左右者十有余世。又为庙于屋南,像其祖之有封爵在祀典者,配以其子孙之有功德者四人。重屋之下有堂有斋舍,延师其中,聚族人子弟而教之。庙有庑有门,时享月荐,买田以给月费者若干亩,合而名曰知本堂。以族人之属尊而年长者主祀事焉。别为专祠于大畈西浯村先人故居,曰永思堂。祀高祖而下四世,其田与祭则继高祖者主之焉。盖知本者,以明大宗之事,而永思则小宗之遗意也。夫宗法之不能复,故自前世以来病之,侯之意盖欲因四时之享,以寓合族之意,使其族人之登斯堂者思世家之远,如彼而有功德者之成又如此,则必不肯一日自同于凡民子弟之学。自祸乱以来,所在大家歼夷不能相保,何可胜数。大畈之族以侯力独完,又作斯堂以尊祖敬宗教示将来,其所以遗夫族人子孙者,可谓远矣。故为书之。侯名同。始得姓者鲁成公子讳汪又尝食采颍川,初渡江者汉龙骧将军讳文和,始居大畈者讳中元,有封爵而在祀典者唐越国公国朝封昭忠广仁武烈灵显王。配食者曰团练使积官御史大夫讳濆,神号端公,中元其仲子也,曰顺义军使检校司空讳武,皆以靖寇捍患有功;曰宋西京文学四友先生讳存,有经学行义,曰端明殿学士招讨制置使立信以忠节显,皆其谱实云。

知本堂在徽州有不小的名气,弘治《徽州府志》卷十《宫室》记载了十五个祀先建筑,约有三所是元代遗存,婺源汪氏的知本堂即其一,可见是比较古老而著名的。弘治《徽州府志》在知本堂下有注文说明,我们将这一说明结合赵汸记文,对汪氏的建祠祭祖作一分析。婺源汪氏宗祠是大小宗祠具备的完整体制,其大宗祠知本堂是一组建筑,独立建于始迁地大畈里。北面通三间的大室,奉始得姓之祖汪侯神主,中居初渡江者汉龙骧将军文和及始来大畈祖中元,左右昭穆序列十余世。正奉得姓祖、渡江祖、始迁祖,左右的属于始祖以下高祖以上的先祖。这是典型的大宗祠。南面建庙,为显祖唐越国公汪华立像,以中元父御史大夫濆及顺义军使检讨司空武、西京文学四友先生存、端明学士招讨制置使立信这四位有功德的子孙配。因为汪华有封爵在祀典,所以可立像为庙,这是特祀之庙。由于是子孙所建,实为宗祠。知本堂附有族学、祭田,由族之尊长主持祭祖事务,体制完整。汪氏又在先人故居别为专祠永思堂,祀高祖而下四世祖先。永思堂的祭田与祭祀由继高祖者主持,是为小宗祠堂。知本堂是汪同所建,汪同曾任“徽州路府判兼佥浙东帅府事”、“枢密院判”,在乱世“大族歼夷不能相保”的形势下,凭借政治、军事权势使本族“独完”,而且建立大宗祠。在赵汸看来这是复兴宗法的行为,汪同借四时之享,以寓合族之意,使其族人思世家之远,从而力学向上,保持世家大族的地位,是以尊祖敬宗教示将来的深谋远虑。

休宁西门汪氏出于婺源大畈,再迁至该县回岭,宋初汪接又至休宁西门,子孙日蕃,支分派衍。休宁东山旧有越国公庙,肇建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次年完成。弘治十年(1497年)汪绍“倡率西门同派诸孙共捐己赀”重修,修造正殿门庑三十四间,“使神得以凭栖,而为邑人公祭之所。又创寝室五间,使诸孙每于岁首长幼咸萃,以祭以拜,庶一族昭穆不紊,以尽追远之私。”所创寝室五间被汪氏族人称为新祠,亦名知本堂。可见汪华行祠既可“邑人公祭”,又使诸孙氏祭拜追远,具有越国公庙和宗族祠堂合一的特点。该行祠附有庙田,由汪氏族人设立,也反映了行祠的上述属性。程敏政《休宁乌龙山汪越公庙田记》说:“越公远孙居汊川者曰永庄,以祠出众力之所成,因时修葺,而阙世守之规非便,乃以成化丁酉于庙之左买地为屋三楹,置守者居之。又割田若干亩赡其用,诹日告于庙下,以谂其族与其乡之人。”庙田服务的对象是族人与乡人。

汪爽后裔汪高迁居婺源回岭。回岭汪氏在元末于祖茔建墓祠,请李祁(1299—?年)作《汪氏永思堂记》,该记文说:

永思堂者,婺源回岭汪氏祀先之堂也。其规为创制,皆出士章之母俞夫人。堂既成,凡旧尝供墓之山泽田地,其岁租悉入焉。先世忌日,率子若孙行祭礼于中,复入田二百亩收其利。每当岁清明节,大会族人致祭,祭讫分遣拜扫诸茔在他远者,以二百亩之利给其费。通计有余,则延师以训族子弟,使皆知学。选能干者司簿书,稽较出入无妄用焉。同族人割己田附堂中,至忌日以祀其私亲者咸听。堂建于里之古溪,士章祖茔在焉。

从清明在永思堂大会族人致祭,祭讫分遣拜扫诸茔,推断建于祖茔的永思堂当是祭祀始迁祖,另外从同族人割己田附堂中以祀其私亲的记事也可证明此点。汪氏还有专门的族田,所入供祭外,用于资助族学。所以永思堂是一座宗祠。关于汪氏永思堂和族田,《汪氏节妇传》还有补充资料:“夫人姓俞氏,世为新安婺源人,主簿奇翁孙女也。嫁同邑汪惟德。汪氏世有赡茔田及地产合三百余亩,世变,夫人虑他子孙不能久守,无以供祠祭,将备价买入己户,岁输赋而租入不以私己。更割田二百亩益之,作永思堂。”?在元末的“世变”关头,俞夫人不仅建祠、置田、设学,还命士章增修族谱。反映出回岭汪氏的宗族建设是针对战乱采取的聚族保族的措施。李祁《汪氏族谱序》说,新安汪氏“分居他县仕有元者,惟回岭为最多”。可见徽州汪氏中回岭汪氏在元代显赫一时,而其宗族建设主要得力于元末七十四代士章之母俞夫人。

婺源凤亭汪氏系汪华弟开国公后裔,在元代建有墓祠。郑玉(1298—1358年)《凤亭里汪氏墓亭记》有详细记载:

婺源汪汇谓予曰:“汇之先,自二十世祖徙居凤亭里,十三世而生念四府君,至汇又八世矣。府君之配曰程氏,墓在里中凤岭。环岭左右,皆其子孙之居,以其墓之近于家也。昔者,岁正之朝,族人子弟会拜族长之家,然后以鼓乐前导,省谒墓下,还宴于家,明日次谒先世诸墓遍而后止,故坟墓无所遗失。近年以来,省墓之礼既废,坟墓之失随之矣。凤岭之墓或创为宫室,或开为道路,或犯以犁锄,五患几于备矣。侵凌之祸。至有不忍言者,汇之父母方谋于家,图为兴复,族兄样闻之曰:‘是亦吾之志也。’乃合辞以告于族之长,族长首助以钱,力赞其事,然后遍告族之人。闻者以喜,侵者以愧。于是宫室以撤,道路以塞,犁锄不敢犯,而侵疆尽复矣。又惧久而复有斯祸,围以垣墉,周五十丈,负土封之,累石砌之,创屋四楹以为拜扫之所,族人让德又建重门焉。先生幸赐之言,使刻墓上,俾吾万世子孙嗣而葺之,无或废坠,岂惟宗祊之幸,实风教之幸也。”予闻葬者必诚必信之道,古之人封之若堂若坊若夏屋若斧者,所以表而识之,欲其既坚且固久而不忘也。坊墓之崩,圣人为泫然流涕,况于侵凌惊犯乎?然非有拜扫之礼,世次既远不至于遗忘者几希矣。故墓祭非古也,自近世以来,莫之能废也。汇之父名明初,其族长名元伟,于汇为族曾祖云。

该墓祠四楹,祭祀二十世祖、八世祖等,子孙环居祖墓,墓亭即宗祠。族中还有族长,元旦族人子弟会拜族长之家,然后进行墓祭,宗族的凝聚力较强。

婺源汪氏还有一座泽存祠,不过由于资料简略,我们目前不能断定其属于哪一支派。李祁《泽存祠记》说:

徽之属州曰婺源,婺源多故家世族,而汪其一也。汪之上世祖武经大夫介然,当宋绍兴初其七世孙周将构祠于大夫之墓,以虔祭扫,且以藏大夫之手泽,故名之以泽存。

汪周所建泽存祠,祭祀七世祖宋武经大夫汪介然,也具有宗祠性质。

总之,最先纪念汪华的祠庙在唐宋时期建于歙县,属于纪念专人的特庙,后来在休宁等地建立行祠,形成忠烈庙系统。歙县在唐宋时代还建有汪华的墓庙。从文献资料看,元代汪氏开始建宗祠,集中在婺源大畈、回岭、凤亭等支派。在我们找到的元代汪氏的四个祠庙事例中,有三例是墓祠,另一例的大畈知本堂择地兴建,永思堂设于先人故居。这些祠堂不仅有祭田,大畈和回岭二支还设族学,祠堂与祭田的功能多样化。建祠也不仅只是为了祭祖,而是着眼于宗族的制度化建设。凤亭汪氏墓祠更是在族长的组织下进行的。值得注意的是,大畈汪氏祠堂是大小宗祠堂俱备,大宗祠知本堂是始祖祠和汪华特祠结合的大建筑,建祠的目的是合族。所以元代婺源汪氏的建祠祭祖,带有宗族组织化的制度性建设性质。由于纪念汪华很早就被官府和徽州地域认同,徽州汪氏祠堂的一个特点就是都祭祀始祖汪华,具有始祖祠的性质。

二徽州其他姓氏的祠庙祭祖

宋元时代虽然家庙制度不立,但是祠祭祖先仍有一定的广泛性。就徽州而言,宗族祭祖主要有墓祠、社庙、功德寺、坟庵、寺观立祠、名人祠庙以及家祠几种形式,各种形式之间互有交叉。

1.族祠与社庙

同类推荐
  • 校园交通安全管理与教育

    校园交通安全管理与教育

    中小学生是社会未来的接班人,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和社会的进步。育人不仅要进行智力教育,还要进行道德、纪律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要从学生抓起,使学生从小就接受交通安全知识教育,达到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
  • 双重生活:从乌鲁木齐到东莞的迁徙之旅

    双重生活:从乌鲁木齐到东莞的迁徙之旅

    以文学的视角观察中国南北文化之差异,用思想的方式探触当下人群内心之秘境。一个新疆人向南方的生活转变及再扎根的现实遭际,一个诗人离别空旷边疆进入喧嚣沿海的精神疼痛史。本书系作家丁燕汇聚两年南方生活经历,倾情写作而成的一部真实鲜活的非虚构佳作。
  •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本书通过以“伊甸园美剧论坛”为例的个案研究,运用以深度访谈和观察法为主的质化研究方法,从“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的取径切入,对中国的“美剧网上迷群”做了一次全面和深入的观照。研究发现,中国的“美剧迷群”以网络社区的形式在美剧论坛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壮大,这些能动的“迷”积极主动地使用媒介,形成了跨媒介、多元化的媒介使用方式,并在这媒介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了身份认同的建构,同时本书的研究结果也为受众研究中探讨媒介使用与受众身份认同建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现实依据。
  • 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本书对《环球时报》的发展历程、报道特点、标题、版式、发行、广告、人才、文化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全景展现了《环球时报》的积极探索和丰硕成果,揭示出其成功的秘笈。本书指出,在国内国际新的传播环境下,《环球时报》今后的发展目标是: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大报,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本书观点鲜明、逻辑严谨、材料着实、图文并茂,综合运用新闻学、传播学、叙事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加以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书可为传媒从业者提供借鉴,也可为传媒及相关专业师生提供参考。
  • 营销文案写作范本

    营销文案写作范本

    本书分15章,共100多种文体,详细阐述了市场调查文案、市场营销计划文案、新产品开发与推广文案、价格文案、营销渠道管理文案、促销与推广文案、推销文案、广告策划文案、公关文案、营销人员管理文案、客户管理文案、零售店营销文案、国际营销文案、谈判文案、合同文案、等内容。这些文案集中体现了企业营销观点、经营理念和策略方法。
热门推荐
  • 命运的幻想激奏

    命运的幻想激奏

    冒险者,一个收钱就可以为你办任何事的职业,一个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的职业。这是一个失去记忆的少年与两名少女,以冒险者的身份在世界这个舞台上活跃的故事。
  • 爱情来过这儿

    爱情来过这儿

    他们敢爱敢恨,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在他们追求爱情之路的过程中,有喜怒哀乐,更有悲欢离合。他们的青春故事是从大学校园开始的。他们也迷茫,他们也伤痛,最后,他们也能快乐的微笑·晓川是一个温和的男孩子,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在大学校园里,对自己喜欢的女孩子,展开了追求。可是,晓川遇到了自己不爱,却爱自己的女孩子,最终没有结局。后来,晓川在失意的时候,遇到了自己最爱的女孩子,可是,也没有成功。最后,晓川对爱情失望,发出了质疑:爱情有没有来过这儿?晓川给自己的男生好朋友聂小龙,介绍了一位自己女生里面的朋友,结果他们直到大学毕业都没有分手,直到后来结婚了。让晓川羡慕不已。六个人的成长之路。他们对友情,爱情,都有自己的看法。虽然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他们饱受痛苦,但是在最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收获,都获得了应有的成长。这是一个关于青春孩子成长的故事,请你来一起看看吧!敬请收看本小说,感谢您的支持。
  • 公子劫财不劫色

    公子劫财不劫色

    苏家二小姐女扮男装十八年,上殴打过太子下调戏过丞相,时不时还去王府会一会病怏怏的王爷。没事偷个宝贝顺便吃点豆腐,引得逍遥山庄的庄主见到她就拎刀砍,时间久了竟然还砍出感情来。苏雨,一个能打架能骂街能装酷能卖萌的女人,谁才是那个能驾驭她的男人?女装的她牵动着王爷的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生天经颂解

    生天经颂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剑道皇者

    剑道皇者

    一次灭门之祸,带来一次机遇,是就此沦落,还是走上巅峰?独闯天下,走上复仇之路,是大仇得报,还是遗憾终生?争霸天下,红颜相伴,兄弟在旁,成就一段无上霸业!
  • 异世冰月

    异世冰月

    少年之时家中早疯大便,自暴自弃,默默无名的女修士,一生未有大作为,也未曾修炼到传说中的高深境界,平生最大爱好便是与凡人为伍,行走于凡间,在寿命即将终结之时,他选择的坐化,躯壳化作飞灰,只求把他在这片天的存在的痕迹抹去,造化弄人,本以为就可以从此解脱的他却带着前生的记忆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在这里,他决定好好的活下去。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校花也有超能力

    校花也有超能力

    重返十六岁,喜欢的女生还在钱?权?在进化者眼中那都是浮云,这世间还有什么能挡得住?呃,当喜欢的女孩也有了超能力,似乎,就不那么好玩了......
  • 邪王盛宠:商妃不好惹

    邪王盛宠:商妃不好惹

    她只想好好的盗盗墓陪着儿子四海为家。可是,谁来告诉她,眼前这个红眸尖牙的男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身怀僵尸血脉,这辈子注定不会跟平常人一般。女人对他而言,只不过是权利争斗下的一枚棋子罢了。可是,谁来告诉他,眼前对自己张牙舞爪的女人到底是谁?她只求一味药,翻遍天下也要寻得。哪怕,杀了眼前的这个男人也在所不惜。“司徒蕴瑈,你告诉本王,为什么你的儿子跟本王如出一辙?”某王爷磨牙怒声竖眉。某女淡声,“物有相同,人有相似。王爷,我是一个商人,所以儿子长的跟别人撞脸也是正常的。”某包子:娘亲,您不是说我爹坟头草都比我个头还要高了吗?为什么这王爷长的如此像我,还说他是我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