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6700000041

第41章 杨士奇之族谱序跋所见宗族与修谱(4)

吾留家四旬即行,至今抱愧恨未已。族兄叔邍第四子之芳来北京,将归乞言,故书吾之耿耿者勉之,使务学为善,庶不辱其先,汝勉之哉!归见同宗子弟,其悉以耄言励之,如能用吾言,非独老人有光,吾宗有光。苟不用吾言,或忝先世,非独不可见先祠,吾亦不愿见之,汝往勉之。”士奇对后辈晚出的失望跃然纸上,一纸难尽!不得已发出“惧吾宗之衰也”的哀叹。更使他痛心疾首的是其长子稷,“尝侵暴杀人”,有“横虐数十事”,受到朝廷惩处。名重天下的朝廷老臣,面子被不肖子丢尽了,年近八旬的士奇遇此打击郁积成病,他意识到维持故家更形重要。早在稷出事前,士奇就曾告诫他:“乡邑近年故家子孙皆以纷争产业交恶,此吾所甚薄者,汝宜戒之!汝宜戒之!”可惜杨稷一意孤行,酿成大祸。

杨士奇临终前,作《示长新妇(九事)》,对保持家风进行最后努力。他与杨稷的妻子说:“我今年七十有九,只为稷不孝违背父训,专交小人,作恶犯法,今得死罪,致我受气成病,渐至危,殆亦不过年间必死,理无疑也。汝吾家长妇,今家中之事一一付尔掌管,一家大小长幼皆付托汝,汝需每事尽心。今遣归发落数事,可皆遵依,行之勿违,切不可听信小人之言,有所改易,切记切记。一、田土多则税粮科差繁重,必至累子孙破家荡产,苦害难胜。即尽弃远乡田土山塘,皆不可要,近乡田土池塘利薄者,亦不可要,或还原主,或卖与人,皆须作急发落,不可听小人邪言,依阿不舍,至嘱至嘱。一、吾儒者之家,不可思量要富,户下田不许过百二三十石,户下粮不许过三四十石,尽足岁用,切。

不可过多。过多则后来必累子孙,为父母不可无远虑,切记切记。只是许多钱粮在户,后来科差子孙也,自难当。”士奇所言九事的头两件事就是如何保家,他告诫占田不可过多,不可思量要富,表面看是为避免科差之累,实质是坚守儒者之家的“文行”传统。士奇接着便说了我们曾在前面所引的——把自己收集的各种文献作为传家之宝、培养子孙读书不绝读书种子的话。总之是仍要成为故家。事实上故家的传统是很难一下子割断的,士奇的这些家训本身就已成为故家传统,教示、激励着后人。下文将要谈到的杨氏子孙不断有出仕者修谱就是一个证明,士奇可以稍慰矣。

士奇的宗族观也得自于自身的家族史。泰和人梁潜评论杨氏说:“惟杨氏之先世有盛德魁杰之人,其文章政绩蔚然有声于时。及其后也,遭世之乱,仓皇山泽之间,悲歌而流涕者,其言亦足以自著其志。盖太平之际,贤者皆乘时而用,及其乱也,皆沮塞而困穷,此势之所必至,无足怪者。大明之盛,杨氏之后人又以其学兴,至今学士君遭蒙主知,遂掌纶命,兼侍青宫。其清操雄文,足以追继先烈,恩典所加,贲于前人。”梁潜还说:“在吾邦世家文献鲜有过杨氏者,方宋元间杨氏所居台榭之壮接乡间,田园之富连阡陌,及丧乱起,凋落而消亡者多矣。独诗书礼仪之泽浸润涵蓄,沛然而不竭。予获与侍讲君同侍禁林,君之曾大父吟窗公以廉洁忠厚著声前代,累官翰林待制致仕,事在《元史·循吏传》中。吟窗公诸子如平洲、如望之,皆擅能文章。然皆遭时之乱,卒死于穷困,不得大振耀于时。今侍讲君生逢治世,列位清华,方受知圣上恩遇尤厚,而其从子相又擢进士第,居翰林。父祖子孙百数十年既偾而复兴,既坠而复振,何其盛哉。吾于是乎有以观君子之泽矣。谱之作徒然哉!”杨氏在宋代已成名族,特别是士奇的曾祖在元代官翰林,名重一时。但杨氏在元季衰落,至杨士奇重新崛起,振兴家族。值得注意的是,士奇非科举出身,一岁丧父,由外祖父教授学业,孤贫力学成名,因出色的文史才华被荐入翰林。他的成功的确与家学家风分不开,士奇幼时,母亲教导他:“吾初归汝家,见汝父昼夜不辍者四书诸经,余力则玩子史,汝今宜专事经传,未可泛阅,枉费日力。”并说“人居世未必长贫贱,亦未必长富贵,但贫贱入富贵,非读书而未易得也。”又说:“自我归汝家,耳闻目见杨氏仕者,皆以儒术进,皆秉廉洁,从来无以赃败者,虽家贫而誉好,汝曹勿坠也。”外家陈氏亦是世家。外祖父、母亲对士奇良好的教育,祖传的故家遗风,均影响他产生以故家论为中心的宗族观。

杨士奇给予本族及当地以相当的影响。杨氏族谱不断续修,明嘉靖年间,泰和人欧阳德说杨氏谱:“正统丙寅(十一年,1446年)评事德敷复修之”,今余百年,“续成新谱,其义例一遵文贞之旧,盖不能有所加也。论者狃于所见,乃谓古圣经训、时王政典犹未能人人兴善惩恶,谱区区未必为益。夫亦弗思尔矣,离逖他邦者闻乡音而喜,邂逅相犯者俄而知为同姓,遽惭悔自释。况谱之为教萃之于未离,和之于未隙,比于铎徇箴诵,不犹愈耶?兹文贞公所为拳拳者乎!公曾孙行人海、玄孙选主事载鸣,方缵成先德,响用于时,中兴休运,又将竞起而翼襄之,以益昌厥家。”可知士奇后人仍其谱例不断续修族谱,乡人以士奇重视修谱而批评忽视修谱者。士奇曾玄孙秉承先德,出仕中央,杨氏后继有人。杨德敷正统年间所修谱,有泰和人王直序言,谈到杨氏在宋元之际的盛况:“允素乃徙泰和,世以宦学显闻,后十七世有三人者联贡于漕,同授登仕郎,声称赫奕,杨氏之一盛也。”有助于了解杨氏在吟窗公以前的宦学。王直并高度评价了杨士奇的修谱活动:说他“惓惓于谱牒,以著其本,联其支,此仁人君子尊祖敬宗之道也。夫故家令族之所以光明硕大而不至于泯没无闻者,以谱牒传焉耳”。把不断修谱视为故家令族的标志。王直还认为“德敷明经取进士,今为大理评事,续著此谱,以成公之志,其贤可知矣!”肯定士奇宗族观念对后世的影响。事实上,杨氏在正统和嘉靖两次修谱之间,于正德年间还修过一次族谱。泰和人罗钦顺《泰和杨氏重修族谱序》说:“杨氏之居泰和,世久而族益蕃,遭元季兵乱,谱牒无复存者。国初乱定其族有隐君子曰与芳,尝追忆旧闻,旁咨故老,辑为谱图一帙。及太师文贞公出,乃据以作谱,用联属其族人。其后叙州太守德敷君因而续之,皆有版本行于其族。迄今正德丁卯(二年,1507年),又六十余年,后生绳绳,已多斑白之老,而名字犹未有登载,其承传序次,将久而或淆焉,谱其可无续乎!于是义官光序君慨然以为己任,顾族人散处不一,远或百数十里,或占籍他郡,乃驰书遍访,尽得其详,既克成编,将复锓诸梓而属序于余。”他称赞杨光序“能上体文贞与叙州之所用心,而惓惓以谱牒为重”,“无忝其世德”,不无感慨地说道:“杨氏之世德盛矣!”由上可知,泰和杨氏以修谱为世德,自杨士奇之后,于正统、正德、嘉靖年间不断续修,并请泰和人王直、罗钦顺、欧阳德先后作谱。

序,以光大祖德激励后人。此三人均是进士,都曾任官尚书,他们的谱序对教育杨氏族人、增加杨氏族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而王直、罗钦顺、欧阳德的谱序也有弘扬世德、修谱以传承故家的共识。特别是罗钦顺还指出:“君子之所先,莫大于文行。诚能汲汲焉用力于此,有行以为本,有文以为华,将所以大其族者,不亦有余地乎!莫非文也,而谱牒亦其一事,凡族之谱牒,非有才子孙出,盖亦莫能修之。谱牒不修,则本源弗明,昭穆弗辨,仁孝之道、雍穆之风,鲜不微矣。前代虽有显者,其风声事迹亦不复接于耳目,又安知践修之责之在于我,求其能免于卑陋而聿进于高明,岂不难哉!故善观人家族者,即其谱牒之废举而其昌大与否,亦自可见。”罗氏关于“文行”和谱牒与世家关系的论述,与杨士奇的有关看法如出一辙,使我们看到泰和故家的传统和杨士奇对后世的一定影响。

小结

杨士奇所作族谱序跋对宗族和修谱的论述中,有一个核心的东西,这就是他的故家情结。他的族谱序跋富有历史沧桑感,描写出一幅幅故家盛衰消长的图景,展示了世家名族顽强的生命力。他的族谱序跋洋溢着对诗书、仁德传家的礼赞,揭示了望族存在的基础在于文化的传承。士奇笔下泰和、吉安等地的宗族,主要是些故家,他们正是依靠世传文化取得科举和政治上的成功、维持望族的地位并进入政界和上流社会的。士奇出生于元朝末年,闻见了泰和及吉安大族的衰败,经历了破落家族的艰辛生活,也看到了世家名族的复兴,品尝了重新崛起的喜悦。他的故家论充满士族的自信与优越感,充满对富贵暴发户的鄙夷,与易代之际高岸陵谷的社会现实分不开。通过杨士奇所作族谱序跋,我们看到明初泰和及吉安宗族势力的强盛,这些宗族有不少出仕者,有的还位居高官,他们有因婚姻、师生、科举、同朝等关系结成社会网络,泰和及吉安是一个士大夫宗族为中心的社会。杨士奇所作族谱序跋虽然也有一定的政治性,但更多而且更重要的是探讨故家的维持与发展,将修谱的实质定位于延续故家的传统。杨士奇所作族谱序跋的特色正在于此。

同类推荐
  •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传媒制度研究》对亚洲部分国家传播制度与传媒政策变迁的关注,始自2001年。当时,在完成博士论文《中国新闻政策体系研究》的过程中,我曾对中外的新闻调控与政策进行比较,特别是在分析日本和韩国的传媒发展和政府规制方面有关资料时,重点研究了它们的新闻传播制度与政策。自2002年起我在学校开设的公选课“中外传媒管理与政策比较”受到学生的欢迎,也使我在讲授这门课的同时持续地关注了亚洲主要国家不断发展分化的传媒政策走向。2004年至2005年我在韩国首尔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亦重点研究了这个领域的课题,特别是传媒制度领域的新趋势。
  •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新论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新论

    本书由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处组织编写,作为重庆市研究生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围绕我国及重庆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从学科建设、研究生招生、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及创新、学位管理、研究生思政建设及专业学位发展等方面,对研究生创新教育进行了系列的理论探讨。
  • 优秀教师课堂掌控的艺术

    优秀教师课堂掌控的艺术

    本书围绕教师如何掌控课堂这一技能核心,着重介绍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课堂掌控的策略和方法。例如,打造高效课堂,如何营造妙趣课堂,如何创新新型的课堂,如何塑造有序的课堂,如何锻造和谐课堂以及如何缔造成功课堂等掌控课堂的有效方法。
  • 中华句典3

    中华句典3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 拨开人类生存的迷雾

    拨开人类生存的迷雾

    当一个事物之上布满了烟雾,人们就无法看到和知道事物真实的形态与进展。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在对人体自身的探索中,这种笼罩着迷雾的情况太多太多。只有拨开了迷雾,才能真正了解到人类的发展历程,才能真正的认识到人类的自身,人类生存的奥秘正在逐步清晰的显现出来。
热门推荐
  • 七生缘

    七生缘

    他和她的相遇,只因为一个谎言。他们不是一见钟情,不是日久生情。前世,只是因为同样的不羁让他们越走越近,然后就有了,爱……今生,他忘了她,忘了一切他们的故事。她不记得他,不记得他们之间的爱恨嗔痴。七生轮回,永久的追逐,她到底是他生命中的过客,还是最绚烂的花朵?可她只知道:墨辰,那个男人,是我心中唯一的信仰……墨辰,我的爱,原谅我的自私,我不想,不甘,我不愿让你就这么忘了我!
  • 龙剑殇

    龙剑殇

    混沌初成,天地有生;遇劫破劫,灵意始成。一把剑,引出了一场上古大劫。受劫?还是破劫?天地洪荒之时,灵物正多。究竟时间隐藏了多少曲闻?掩埋了多少尸骨?又成就了多生存?这是剑的时代,开始于剑,也终将终结于剑!
  • 终极蝴蝶

    终极蝴蝶

    故事总在最深处.讲述一个传奇的推理故事,其中讲述一个似神非神的旅途故事,到底是真实可以解释,还是玄幻,待破解、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虚假的美好世界之魔法

    虚假的美好世界之魔法

    游戏世界是美好的,可以让人体验到不一样的人生。
  • 览尽一世风华

    览尽一世风华

    一次意外,让王羽穿越到了自己理想中的异界。作为宅男,不代表没有梦想,只是没有施展自己梦想的舞台而已。是苟活一世,还是争这一世风华。一切尽在览尽一世风华。读者群341993638。欢迎前来
  • 増订南诏野史

    増订南诏野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boys之花开在陌路

    TFboys之花开在陌路

    到底为什么爱?又为什么恨?分分合合,合合分分,只为一人!花开在陌路上,你开在我心上……
  • 檀花未尽

    檀花未尽

    不存在的东西一旦出现,将会依赖,那到底应不应该存在?
  • 天地人魂录

    天地人魂录

    天、地、人出自三才。《易经.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大意是构成天、地、人的都是两种相互对立的因素,而卦是《周易》中象征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的一系列符号,以阳爻、阴爻相配合而成,三个爻组成一个卦。“兼三才而两之”成卦,即这个意思。天、地、人三才每才都有两种变化可能(天——阴阳;地——柔刚;人——仁义),本书以北宋初年为背景,故事起源于大宋和大理,两条明线相互交织,一阴一阳,一动一静,一柔一刚,一人一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