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6700000039

第39章 杨士奇之族谱序跋所见宗族与修谱(2)

基于故家论的宗族思想,杨士奇阐述了族谱的重要性和对族谱功能的看法。他认为族谱是世臣巨家的标志,他指出:“族谱之作,所以明世次,别疏戚,著其所自出,而表先烈启后昆之意,亦具乎其中。故凡世臣巨室之家,皆有谱,而谱非有良子孙则莫能举而修之也。”又说:“后世宗法既废,世臣巨家重尊祖敦族之心者,皆本诸此,以作谱牒,以约其族之人,俾皆由于孝弟。此故古人忠厚之意,而非有贤者则不能为之也。”?修族谱是故家承前启后、约束族人重要措施,但是只有贤良子孙才能为之。拥有光荣的祖先和历史以及清晰世系的族谱,也是故家世族与暴发户的区别之一。《南径胡氏族谱序》反映了杨士奇的这种看法:“谱牒之作所以亲宗族也,世道泰民俗厚,则谱牒盛行。比年士大夫家率有谱,足以为世道人心喜,而孝子慈孙不失其良心者,传信传疑,不肯毫末损益。如崛起骤出者,欲与故家世族相颉颃,往往攀贤援贵,以自矜大,而舛谬错乱不自知者,君子不能不为之兴慨也。”?但是“比年士大夫家率有谱”的情形在明初已不复存在,他指出:“今世士大夫家能存其谱牒者,什裁三二,或遭时多故,丧失不存;或虽存之,而无贤子孙为之辑理,卒使后世无所于考,斯二者皆可谓不幸也已。”号召今世士大夫家贤子孙以辑理谱牒为当务之急。

昭先启后是杨士奇对族谱功能的重要概括。他指出:“盖谱之作,所以尊祖厚族,而实寓昭先启后之意。”他又强调:“谱牒虽以考本源、辨亲疏为义,而昭先德、警后裔之意亦具矣。”昭先警后与昭先启后并无实质性区别。这一概括是对族谱功能传统说法的新阐释,实际上是基于他对维持故家的主张。而他的《荷山刘氏族谱后序》可为“启后”作注脚:“夫世家大族其声名文物之盛,历时变故,而子孙孙子卒能继继愈引弗替,虽本于忠厚之泽,亦繇谱牒之著有以启之矣。彼其见先世积德累仁,蜚华腾茂赫赫炳耀乎前,而顾己有未能焉者,必将惕然思起而继之,以不辱于后。此为人子孙苟有志乎善者所同情焉,然则谱牒之作岂小补云哉。”族谱可以启后,在于通过先人的仁德激励后人,人情向善,族谱作用不小。

士奇在多处论述了族谱与仁德的关系。他说:“宗族盛者必有谱,所以明源本、别疏戚,盖有裨于人心世道者也。使知尊其所尊,亲其所亲,斯孝友睦姻之道行焉。然谱非仁人不能作,仁道之行,本于身始于家,故谱者仁人之首务也。”孔子说过:“仁者爱人”,族谱寓尊、亲孝友睦姻之道,为“仁人之首务”,可治家睦族。《邹氏谱序》更明确指出此点:“谱牒,君子以仁其族之器也,本乎孝弟之心焉。盖君子无往不用其仁,而行之必自家始,此谱牒所繇作也。”关于谱牒产生仁,他说:“夫祖者吾之所从出,族者吾之所同出,必资谱而后明。有谱斯水木本源之心存,孝友睦姻之道行,故谱者为仁其家而作也,非有贤子孙不能。”认定世系可使人心存水木本源观念,实际上就是上面所说的族谱寓尊、亲孝友睦姻之道,可以为仁其家。所以,水木本源是宗族的基本观念。他在《太原徐氏宗谱序》中对明本源又有所展开:“宗谱何为而作也,所以明源本辨戚疏而作也。譬则木焉,柯敷条析,益散而益蕃,其实原于一本。一家之亲自同气至于一从再从,至于无服,至于途人,益离而益远,其实出于一人之身,自一人之身而至于途人,谱何可无作也。”明本源即强调一本,收族人于祖宗以来的世系中,进而产生仁这一维护宗族人际关系的德目。

族谱与仁德的关系并不仅限于治家睦族,杨士奇还把修谱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措施。他认为宗法制崩溃后,维持宗法精神主要依靠谱牒,他指出:“自宗法废,赖谱牒之行以维持人心,纪纲俗化,为世道之助。”因此,修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维护社会秩序政治模式的具体化。他还说:“吾尝谓,世谱者所以仁其家也,士君子少而学也,其志固望上以事君,下以及民,然能仁于家而后能仁于国,仁于天下。能孝其亲,而后能敬君,能惇于族而后能惠民。盖道修于身举而措之,必自内以达于外也。”这一论述很政治化,在杨士奇的谱论中不多见。他又指出:“盖宗法废而族谱行,庶几犹有古人仁厚之意。夫仁厚用于家,则可以善其家,用于乡则可以善其乡,推而用之,可以兼善,谱固世道之所重也。”强调修谱善家、善乡以及兼善天下的作用。《丰城李氏族谱序》也很政治化:“天下之治,本于亲亲,故先王之世特重宗法。后世宗法废,士君子笃意于谱牒,盖亦先王之遗法,而敦本之道也。谱牒明然后源本不昧,疏戚不紊,而孝友慈睦出于仁爱之良心者,自不容于已矣。仁爱施于家,推而及于民,又推而广之,天下之治所由以兴,谱牒非有关于人心世道者欤。”把修谱作为天下大治之本。

杨士奇对族谱还有一些文献学上的论述。杨士奇认为族谱即家史,谱法应借鉴史法,修谱贵纪实。他说:“家之有谱,犹国有史,贵纪实也。史而不实则诬,故良史不知者必缺。孔子曰:吾犹及史之缺文,以见古人慎重之意。谱者,纪吾宗本源之所自,支派之所分,尤当慎重者也。儒先君子之为谱,莫善于欧阳文忠公,欧谱阙其七世,盖纪实也。”把“不知者必缺”作为良史的基本要求,推崇欧阳修的谱法。纪实即存真求实,对祖先负责。反映在修谱态度上,就是要“谨”,也就是上文中所说的修谱当慎重。他指出:“古者宗法行,人皆尊其祖敬其宗,而俗化以厚。后世宗法废,人犹不忘其尊祖敬宗之心,不沦于薄俗者,则赖谱牒之行也。故谱牒可以系人心敦化本,而仁人君子必至谨于斯焉。然更世多故,迁徙不常,传历既远,统系之不明,代序之不知,亦理势之所有,惟仁人君子则著所可知,而缺其所不可知,又谨之至也。数百年来士大夫著谱可范世者,庐陵之欧阳氏、眉山之苏氏。欧阳谱凡二十世祖,而缺其中七世,苏氏自高祖以上失其传,谱录始于高祖以下,此皆著其所可知而缺其所不可知。其心固以为,一家之中其事孰有重于尊祖而敬宗者,其可以不谨乎!故曰仁人君子之心也。岂如薄俗夸大喜高而冒昧无实者之所为乎。”“谨”的重要性在于“谱牒可以系人心敦化本”。

因强调修谱贵纪实,所以反对修谱中的援引矜诞。他批评当时的谱弊:“今之人之为谱者,往往藉是以著其先世华显闻达,以耀于人。人即其先世未尝华显闻达,则旁求远掇,谓他人父,谓他人昆,若拜郭汾阳之墓之类,以务张其声光,若是谱无作可也。”又说:“吾观后世作谱,无援引矜诞之弊者鲜矣。”?对于有久远历史的故家,则主张要详叙世系源流,并不畏世俗非议,如同不知者必缺一样,也是纪实。他还指出:“近世士大夫家著谱牒,其有所考据者,自源徂流,百数十世,若指诸掌;其无所于考,则断自所可知者而著之,而不敢妄有援焉,其于义皆当也。而流俗之人挟其私见,往往互为诋訾。其世系有所从来则曰谬冒耳,无所来者曰贱出也,岂至当之论哉。世固有谬冒者矣,岂可以一二废千百。且谬冒者必援夫圣人以重其所出,夫舜禹大圣人,至重矣!谓瞽鲧非其所出乎?其亦不思之甚矣。故君子之心惟曰:此吾之所从出也,吾有所考征也。吾从而谱之,其为人吾不敢议焉。曰此非吾所从出也,吾无所考征也,虽大圣人吾不敢谱也。盖为子孙孰不欲溯源求流,探其本始而谱之,以系其后世无穷之思。惟不幸而无所于考,乃断自所可知者而著之,如眉山苏谱之作,而岂其所得已哉。”在士奇看来,世家大族的谱系是可靠的,只要有所考征,不必担心谬冒之嫌。杨士奇的上述主张在《瑞安杨氏谱序》有一概括:“作谱之道,明其本详其亲,存其信阙其疑,欧苏所为者盖如此。”对于族谱史的认识,杨士奇还有所论述。他说明了家史的书法:“谱牒者家之史也,必孝友仁人而后知作之。吾之所从出者吾所当尊,吾之所同出者吾所当亲,尊之亲之,则其本末疏戚、或仕或隐、与凡善之可法于后者,皆所当知,于是而录之,以示后人勿忘,故曰:非孝子仁人不能知而作之也。”杨士奇还认为族谱有补史传,指出:“然则斯谱之传,他日太史传名臣述世系者,将有考焉。”杨士奇纂修了本家族的谱牒,在他的笔下,家乘、族谱、家谱这些谱名是有区别的。他修有《杨氏家乘》,他说:“诸父比岁之文,其子孙不知宝爱而亡遗者亦多,其仅存者皆辑而录之,若名贤赠答哀挽之作,及其他诗文有及吾先世者,亦皆录之,冠以谱牒事实,总名曰:杨氏家乘。其首族谱,尊本始也;次家谱,重所亲也;次事实,行之纪也;善行在人,既没不忘,则形诸咏叹,故哀挽继事实焉;次遗文,志之寓也;同志相求,则因文以达意,故赠答继遗文焉;名贤之文,非以为杨氏作,而有及焉者,亦可以旁考行事与其交游,故列诸附录终焉。凡二十卷。不填卷尾者,俟续得而录之。得有先后,故录不能以序也。”可见“家乘”是含有族谱,家谱、事实、哀挽、遗文、赠答、附录以及空白页的“余庆录”的谱牒形式,实质是谱系加上文献。关于“族谱”,据《泰和杨氏族谱序》宋人杨辂为庐陵杨氏始祖,其后五世,允素由吉水始徙泰和,为泰和杨氏始祖。“泰和杨氏族故有谱,刻石置县西延真观,元季,观毁于兵,石坏,刻本亡逸,士奇求之二十余年不得,近得族父与芳翁寄示所修谱图一帙,其间传系失于接续者亦多矣。窃惧其益久而益废也。乃本谱图所载,准欧阳氏五世以下别自为世之法而统录之,其传系失于接续者,皆仍旧位置,而详注于下方,庶几延真刻本有出可以参补,名曰:泰和杨氏族谱。於乎,即谱而观,繇庐陵府君迄今凡廿有三世,繇允素府君始迁泰和以来十有八世矣。”该族谱保存并详记始迁泰和以来的世系。据《题杨氏族谱后》说,此谱作成于永乐六年(1408年),系历时六年乃成之作,有刻本。此外,士奇又于永乐七年作族谱图,“而欲广其传”。又据《重修族谱图序》:“此图上自府君辂始迁庐陵,以再迁泰和于今廿有三世,其间或书字、或书名、或书行、或书号者,凡四百九人,失其字名行号但书某以识之者,十有五人,总四百二十四人。夫谱泰和之族必自庐陵府君始者,尊吾所从出,且旧图之录也。”可见图与谱所记世系是一致的,其主要区别诚如该序说:“图以揭世系,而谱兼载事略。”士奇还纂修了家谱,他在《杨氏清溪家谱序》指出:“吾尝作泰和杨氏族谱,又作谱图,谱泰和之族。而吾高曾以下生卒岁月葬某地、娶某氏、女适某人,皆吾所当志而例不得独详,此家谱所以作也。家谱之作,以详吾高曾以下,而必始于允素府君者,府君繇吉水徙泰和,为泰和初祖,清溪之源也。高曾以下诸父兄弟今多散徙他处,而悉书之者,清溪之派也。”所谓杨氏家谱,是详记高曾以下世系的派谱。《清溪杨氏先德录》是杨氏谱牒的又一形式。士奇在序中称:“杨世有文献,为乡邑之望。”经元季兵乱,“杨氏故老已尽,而家之断简残帙悉无一存,虽乡之遗老时能道其先德于人,然文字之所记者无传焉。余幼孤,幸内承先夫人之训,外承二三世父及外家耆耄之教,稍长历咨遍求,初得陈心吾先生所著墓铭,次得先公著家传,又次得刘尚书墓表、墓铭二文,最后得欧阳楚公墓碑手笔于赣农家,濒毁之际,真若有神物护之者。又后得史传,遂稡为卷,而益以先父兄事状、墓志、碑传并先夫人慈训录皆在焉。名曰:《清溪杨氏先德录》。首冠于谱,谱必自始祖者,重所本也。今清溪之出多已他徙,而悉录之者详所亲也,清溪杨氏二百年来仕者概具于此”。《清溪杨氏先德录》主要记载了先人或外人有关杨氏先世的碑传、家训等文字及反映杨氏出仕情况的谱系,文献是先德录的基本内容。

关于谱名反映出族谱类型不同,从杨士奇的其他族谱序跋也可以看出。比如家乘以包括文献为特点。《王氏家乘序》介绍该家乘“:首谱牒,其次当时名公所作碑记、哀祭之文及往复赠寄之诗,而其先世所著文章终焉。”家谱为五世左右的支派谱,如泰和严氏在宋庆历年间有名震者,其三子分派,后人于明初“各为家谱,述其本派”。可见“家谱”属于支派谱。泰和袁氏在宋登第凡七人,但袁曾修《西昌袁氏家谱》不具载,“特著其本派耳”。袁氏家谱亦属本派谱。泰和的另一袁氏——宏冈袁氏,存有宗族谱牒,袁本谦“又取自高祖以下至余之子,凡六世,别为家谱”。还有“太仆寺少卿甄德辉作《甄氏家谱》,断自其祖,至其孙凡五世曾祖以上盖不可知”。世系只有五世,故谱名“家谱”。

谱名也有混同使用的情形。如宗谱与世谱无区别,浙江仙居吴氏著有“世谱”,士奇为之作序,序中说看到该谱是“见其宗谱”,将这两个谱名混用。又如族谱与世谱亦相通,《吴氏族谱后》说今世谱始于《世本》,“世谱非有贤子孙则不知作之,吴氏其代有贤者,故记载详明,继继不绝欤”。显然文中世谱即指族谱。《泰和杨氏重修族谱图序》在讲了本族的族谱图后说:“盖世谱凡子孙皆所当务士奇所为此,固有望后世之贤子孙也。”?族谱图可以用世谱表示。总之,世谱既可以包括宗谱,也可以包括族谱,指宗族世系之谱。另外宗谱也有和族谱混用的情形。如杨士奇修有本族族谱,但是他在《瑞安杨氏谱序》中则说“士奇尝续本宗谱”,可见脑海里本宗谱就是族谱。

杨士奇的谱序也记载了一些明初族谱的内容和体例,不过这在杨序中并不多见。《溧阳史氏族谱序》介绍该谱:“其族故有谱及庆传录,今谱因而续之。前为谱图以著代序,后为谱录,以详仕宦葬娶。”?该谱有谱图、谱录。《吴氏世谱序》载该谱:“凡名讳字行生卒葬娶详其所知,阙其所不知,灿然有条而不紊,名曰:世谱。所得历代封赠诰敕及碑志行述之文别辑为卷,名曰:世录挽,附谱之后。”世谱后附有文献。江西新淦邹氏少四者始徙淦之晋溪,六世孙立文又徙韩溪,“孟爵(立文子)所著谱及图凡三:自少四至孟爵之孙为新淦谱,盖重其所出,且以明源流也。自高祖至其孙以下为五服图,又自其父以下为韩溪谱,则厚其所亲,且以辨等杀也”。该谱世系及亲疏关系的二谱一图设计少见,属于创新。

泰和及吉安的人文环境与杨士奇的故家论

本文第一部分提到,泰和多唐宋以来的世家大族,具有人文传统,这些宗族在元末受到重创。但是,诚如杨士奇所论,故家以文学、仁德传家。明初众多泰和家族纂修族谱,与这些宗族的复兴是一致的,而宗族的复兴与族人科举的成功分不开。泰和人状元陈循在宣德九年(1434年)说:“吾邑之士,岁以明经应乡选者,恒数十人,而克捷者亦往往十数人焉。自永乐甲午以迄于癸卯四科,凡六十人有奇,可谓盛矣!其未就礼部试者,尚三十有一人。梁叔、蒙叔、车袁叔、景肃、仰善、罗崇本、某某又皆有志于厚积薄发者,咸冀有以造其极。其于孔子所谓以文会友之意,盖庶几焉。岂独进身之计而已哉!”泰和在明初的上述科举成就令人吃惊,这里科举不仅是进身之计,也是人文传统。在这一传统作用下,故家通过科举在新的王朝重新崛起。

同类推荐
  • 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法(精典教育)

    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法(精典教育)

    本书以自然教育法的原著版本为基础,参阅了近年来自然教育法的多种国内译本,介绍了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法。书中介绍了自然教育法的宗旨,并对自然教育法中涉及的众多领域做了介绍,描述了数学、外语、生物、地理、历史等学科的游戏学习方法,对孩子的感官能力、思维动力、动手能力、品德素质的培养都提供了训练方法及操作原则。
  • 新媒体概论

    新媒体概论

    本书是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新媒体高校教材。全书分为概论、技术论、影响论、产业论、融合论、控制论等相关内容,对新媒体的概念、特征、产生背景、社会影响、产业发展、新媒体带来的媒介融合、新媒体管理规范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阐述。本书不仅适用于高校新闻传播学及相关专业本专科生和研究生的新媒体教材,还可作为新闻传播学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人员和媒体从业人士的学习参考专著。
  • 探索与实践:浙江工业大学干部理论学习文选

    探索与实践:浙江工业大学干部理论学习文选

    一个政党要走在时代的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指导。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明白,现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丰富多彩,不学习、不坚持学习、不刻苦学习,势必会落伍,势必难以胜任我们所肩负的重大职责。要做合格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大力加强学习,努力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丰富知识来充实自己。”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部署。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落实这一战略任务的基础工程,深化理论武装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
  • 美言妙语

    美言妙语

    本书从各个方面,各种角度取材,编选了古近名家高手的精美语言。本书又可像查工具书一样从各种角度,各个方面查阅行文写作中所要参考的资料。
  • 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修订版)

    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修订版)

    本丛书精炼了一些基础性的内容;在理论的阐述方面,力求言筒意赅、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实践应用;关于例证,力求在贴近现实、切合实际的同时与时俱进,充分反映当下的形势与特点。此外,系统地增补了原来没有详尽阐述到的主持人相关内容,以保证丛书在应用主持领域知识的覆盖面更系统、更全面。
热门推荐
  • 控局

    控局

    浮生恰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你可还记得年少时的梦想?他因一个偶然的机会,回到了几千年前。然后游刃于各大势力之间,一步步的走向帝王的位置。
  • 校园侵略者

    校园侵略者

    一位失忆的公主一位忠诚的骑士一段穿越时间的故事造就一位骑士的传奇一切尽在《校园侵略者》
  • 穿越之爱上逃婚小皇子

    穿越之爱上逃婚小皇子

    女主穿越成了女尊小农女,莫名得到了一个空间,从此种种田,升升级,修修仙,没事再上山淘淘宝。有一次上山捡了一位小公子,从此,她的生活变的多姿多彩。
  • (完)情窦初开:冰山遇到爱

    (完)情窦初开:冰山遇到爱

    他抱着破罐子破摔的觉悟,单膝跪地,‘乐乐,嫁给我吧’ 这话对于许乐犹如一个晴天霹雳,她的心‘卟通、卟通’加速跳动着,再看着眼前的这个男人:帅气的脸庞确实无可挑剔,他优越的家世背景更是万中无一,问题是他们不相爱耶!
  • 鹿晗之泪

    鹿晗之泪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闲窗伴懊侬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 龙魂剑皇

    龙魂剑皇

    哮喘发作一命呜呼的叶易睁开了眼睛,发现自己处于一个陌生的世界之中。“这是哪……什么情况?!”望着周围诡异的环境和满脸杀意的陌生人,现在的叶易不知道,自己已经穿越重生了。现在的叶易不知道,自己处境很危险,即将“再死一次”?!现在的叶易不知道,自己的新身体中,封印着一股神秘而强大的力量。一股足以在这新世界纵横天下,开天辟地的力量。最终,这新世界将因我的怒火而颤抖,万物匍匐仰望,向我高呼万岁!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超强花花公子

    超强花花公子

    【由于一些原因,此书暂时不写,大家去看另外一本《都市之神级妖孽》】穿越了,还是二十一世纪的高科技时代,却成了秦始皇的三公子?华夏大地,商、周、秦、汉、隋、宋、元、明、清九国成立联盟,九大皇者各掌控一大皇朝。千古妖孽,文臣武将。苏秦张仪,凤雏卧龙,麒麟鬼才,赵云典韦。倾城佳人,妖姬红颜。西施,婠婠,妲己,雪女,武则天,师妃暄,邀月。江湖侠客,武道宗师。令东来,庞班,叶孤城,张三丰,楚留香。看赢御来到这个大时代。微微一笑赢倾城,举目四顾御天下的花花公子传说。
  • 彼岸情开入汝眼

    彼岸情开入汝眼

    她出生之日伴随幽香清新甜腻她是家族的凰女但她要的不是权利地位她想要他爱她因为她等了他千万年之久只为了遇见他彼岸花愿不顾一切而死花若不谢叶便不生叶若不落花便不开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千年等待三生石,忘川水中挣扎苦。三生石旁可曾见,落花时节,又逢君。
  • 誓不为后2:倾城娃娃妃

    誓不为后2:倾城娃娃妃

    ‘重生一次,花容月貌全不见,这干瘪的身子,如何钓到帅哥,助她早日脱离宫闱苦海,过上逍遥自在的的生活呢?唉!’她摇头苦思,一心一意的想要抛弃掉想要老牛吃嫩草的皇帝,独自潇洒快活。却不想,那个俊逸绝美,长期潜伏在宫中的刺客大哥毫无预警的发飙了,“女人,你敢勾搭帅哥就试试看?”说罢,又无耻的自言自语,“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强,能让你夜夜打满分的男人吗?”她瘪嘴,傻傻一笑,拍拍他的俊脸,“我的爷,我能成功的勾搭上你一次,难倒还不能再成功第二次吗?”他冷酷发飙,阴狠立誓,“你安心好了,想等你这只红杏出墙的野男人,我见一个杀一个,见两个砍一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