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6700000038

第38章 杨士奇之族谱序跋所见宗族与修谱(1)

——以明初江西泰和及吉安为中心

杨士奇(1366—1444年),名寓,以字行,号东里,江西泰和人。早孤力学,授徒自给。建文初因荐入朝,历仕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四朝,官至内阁大学士,进少师,卒谥文贞。《明史》本传赞语说“:明称贤相,必首三杨。”士奇为“三杨”之首。笔者在阅读士奇所作《东里文集》《、东里续集》时,见其喜作族谱序跋,数量竟达七十多篇,感到惊讶。明初人叶盛也注意到杨士奇叙谱之多:“文贞平生所叙谱几五十余家,自昔文人叙谱,盖莫盛于斯。”?事实上杨士奇所续谱超过了“五十余家”。杨士奇叙谱还有一个特点,即集中于家乡泰和县以及所属吉安府宗族之谱。一个高级官员和著名学者为家乡宗族写下众多族谱序跋,便于我们深入分析他的宗族思想和认识当地的宗族状况,具有个案研究的价值。而且,士奇所处的时代正值明朝初建的历史转换期,探讨这一时期士大夫与宗族的观念及其状态具有特殊意义。

泰和的宗族与修谱

为了对明初泰和的宗族与修谱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我们首先依据杨士奇文集中为泰和宗族所作的族谱序跋制成下表(见第363—366页)。

通过下表可知,杨士奇所序泰和三十三个宗族分属郭、王、蔡、康、陈、郑、欧阳、梁、刘、乐、徐、罗、廖、尹、胡、萧、杨、余、严、袁、张、彭、曾二十三姓,其中郭氏二族、康氏二族、刘氏三族、罗氏二族、萧氏五族、袁氏二族。不过从谱序看,这些同一姓氏下的若干族,出自不同的始祖。

从谱名看,续谱二例、族谱二十六例、宗谱一例、家谱三例、家录一例,家录的名称不普遍,续谱主要表明“谱”的连续修撰,族谱、宗谱、家谱是宋以来比较常见的谱名,在三十三篇谱中,“族谱”多达二十六例,可知明初泰和的谱牒以“族谱”最为流行。在杨士奇笔下的泰和及吉安宗族,谱名不同,其谱之体例和内容也或有所不同(详见本文第三部分)。一般来说,“族谱”记载的包括出了五服的族人。

杨士奇的族谱序跋多说到始祖迁居情形。关于始迁的时间,有十八例比较明确指出了始迁的时代,其中唐代的有第4(贞观)、10(唐季)、24、26计四例,五代的有第8(南唐)、11、13(梁)、25、33计五例,宋代的有第1(宋末)、5(宋末)、6(南渡)、16(真宗)、17(孝宗)、20、21、23(南渡)、31计九例。没有明确记载始迁时代的,除第3、27根本未涉及始迁外,有一些事例可以根据谱序内容作出大致的推断。杨士奇《泰和王氏族谱序》指出:“吾泰和故家,唐宋来文献有传、谱牒有录者,不翅(当作“啻”)数十姓,其自金陵来者七姓。”?其中王氏即属于由金陵来的七姓唐宋故家之一,而第10例的刘氏唐季由金陵徙泰和、第22例的严姓是南唐北宋之际由金陵徙泰和,则王氏亦当在唐季或南唐北宋之际徙来。据此,由金陵徙泰和的第14例廖姓与王氏来泰时间大约类似。因此推断唐宋之际来泰的有2、14、22计三例。再如7、9、12三例,始迁以来世代分别是8、10和9世,参照宋末的第1(6世)、5(8世)例,南宋初第17(10世)、23(11世)例,可以断定第7、9、12诸例宗族大致上始迁于南宋时期。又如第19例士奇本族始迁以来十八世,始迁时代当在北宋。第29例合族而居十数世、第30和32例宋代出过进士,因此这三例至少在宋代迁居泰和。第15、18、28例因记载简略目前尚难判断始迁时代。在上述泰和的三十三个宗族事例中,除去五个宗族未说明始迁时代外,把明确记载始迁时代的18例和根据谱序内容作出大致推断的十例相加,计二十八例。可知其中唐代迁居有四例,五代迁居有五例,唐宋之际迁居有四例,宋代迁居有十六例。换言之,明初泰和的大族不少是唐宋时期特别是宋代始迁该地的。上述泰和宗族始迁时间的考述以及泰和宗族谱牒记载,与前引士奇的论述是一致的。

泰和宗族迁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躲避战乱,五代避乱有第33例、北宋南渡有第23例、避宋末之乱的有第1例,大致上说,唐宋之际、两宋之际、宋元之际的战乱年代是明初泰和宗族由省外迁入的几个时期;二是仕宦留居,有第4、6、20、24、26诸例,仕宦留居者多是外省人;三是宗族分衍,第17、30是典型事例,谱序中多记载宗族是由府内或省内徙入,如第5、6、12、19诸例,一般来说,这是宗族分衍的结果;四是从妻而居,如第18、20两例,第18例不讳赘居,似可注意。还有的属于综合原因,如第25例实际上是兼有一和二两类原因。

“族况”一栏反映出泰和多望族。不少宗族诗书传家,文献不绝,仕宦显著,第1、2、3、4、5、7、8、9、10、11、12、13、14、17、19、20、21、24、25、27、30、31、32、33计二十四例均是,其中第3、24、30、32、33等例在宋代已有进士,而第2、5、10、14、19、21、24、25等例在明代科宦甚盛。有的宗族虽然不以科宦出名,但婚媾交往多显者,如第9、23例;还有一些宗族,谱序说他们前代曾经兴盛,如第2、22例;而第18例“世富”。这些宗族在泰和享有文化、经济或社会方面较高的地位。

泰和的修谱者中,有的是进士或中高级官员,如第1、2、7、10、22、30、31各例,有的是低级官吏,如第5、6、8、17、26各例,这两项合计十二例。有七例未记载修谱人,塾师、粮长、儒医各一例,其余十一例未记载身份,照情理说应当是族中地位较高有一定文化的人。修谱者多为士大夫。

修谱者或其宗族与杨士奇的关系自然是同乡,其中第2、7、8、9、10、15、22例有婚姻关系,第1、3、4、6、12、13、20、21、29例是世交或朋友关系,第24、25、26、28例是同学或师生关系,泰和一些宗族有在中央任官者,与士奇又有同朝的关系,第7、26例最为明显。没有反映关系的有五例,只占少数。可见通过乡里、婚姻、教育、仕宦、交往等关系,士奇同泰和大族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撰写族谱序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这一关系的反映。

关于修谱情况,十七例未记载,十六例有所反映,其中说旧谱不传的有第2、3、11、16、19、22、28诸例,指出属于续谱和重修的有第1、2、3、4、5、7、8、10、11、14、15、16、19、21、26计十五例,属于创修的有第18例。就是说,明初泰和众多的宗族曾经修过谱,这些谱或存或残或亡,他们在过去修谱经验的基础上续修或重修了族谱,也有一些宗族创修了族谱。泰和宗族有较好的修谱基础,同他们望族的历史和人文传统是相一致的。

泰和以外的宗族与修谱

杨士奇还为泰和以外的三十二个宗族作有族谱序跋,数量几与他为泰和宗族所作族谱序跋相等。泰和以外的宗族与修谱状况请看下表(见第369页)。

泰和以外的三十二个宗族族谱序跋有刘、熊、蒋、王、史、李、颜、胡、丘、徐、陈、杨、傅、潘、吴、邹、况、郑、甄、袁、艾二十一姓。其中刘姓二族、王姓三族、史姓二族、李姓四族、杨姓三族、吴姓二族、袁姓二族,这七姓多属于大姓,故重复率较高,不过杨姓三族中有二族与士奇是同远祖或同宗关系。

从谱名看,庆源编一例、族谱十九例、家乘一例、宗谱一例、世谱二例、谱七例、家谱一例。同泰和一样,“族谱”仍是使用最多的名称,而以某氏“谱”的名称出现多达七例,也是可留意的谱名。

各族所在地以士奇同府为多。士奇的族谱序跋中,吉安府安福有第6例、庐陵有第7、13、14、29四例,吉水有第9、10、30三例,计吉安府八例。其次是同省的,首府南昌最多有七例,其中奉新有第2、8例,丰城有第19、20、23、28例,靖安有第25例。广信府上饶有第11例。毗邻的抚州府乐安有第18例,临江府新淦有第22例,新喻有第32例。同省的事例集中于中北部地区。同省除吉安府外计十一例,如加上吉安的八例,总共十九例。丰城谱较多,引人注目,是因为此地人文兴盛。杨士奇曾说:“丰城多前辈君子,吾少而学也,盖景仰焉。仕于朝四十年,丰城之仕京城者又多才且良,不忝其乡之前闻人,吾皆得与之游。”可为注脚。省外北直隶保定府雄县有第1例,河间府庆云有第27例;南直隶扬州府仪真有第3例,应天府溧阳有第5例,苏州府长洲有第24例,池州府建德有第26例;浙江绍兴府诸暨有第4例,台州府仙居有第16、17例,温州府瑞安有第21例,宁波府有第31例;福建福州府长乐有第12例;湖广荆州府石首有第15例。省外的十三例中,江浙地区占九例,居绝对多数,与该地区文化发达、望族兴盛相一致。

关于始迁时间和迁居原因,吉安的事例与泰和的事例基本一致,江西的事例也与泰和事例基本一致。说明江西中北部地区(吉安、临江、抚州、南昌等府)宗族的来源与形成有着共同的背景和过程。省外的事例中,迁居时间跨度较大,汉至明几乎历朝都有,而迁徙原因与泰和事例类似。

“族况”栏有二十一例有记载,其中第18、30例宋元已有科宦之人,第4、9、11例元代出过官员,第1、2、3、5、6、7、8、11、12、17、21、28、29、31、32计十五例在明初均出过官员。“族况”栏未有记载的十一例中,如参照修谱人栏,可知第15、19、22、23、24、25、26、27计八例为明朝中高级官员。总之,修谱的宗族一般在明代出过比较有名的科宦人物,而族况栏未有记载、修谱人栏为明朝中高级官员的事例,表明出仕者以修族谱为己任,他们视出仕为祖先所荫,通过修谱报答祖恩。

修谱人与杨士奇的关系,同朝和同官有八例,朋友八例,不过朋友中的第23、24两例实际上也是同朝关系,同朝与朋友关系有相当大的重叠。经介绍而作序的有四例。同祖先的有二例,祖上有交的一例。未记载的九例,但这些宗族均有出仕者,其中同省的七例,其关系除了地缘外,一般来说也应当是介绍、朋友或同朝的关系。

修谱情况一栏中,有十四例没有相关记载,在有记载的十八例中,可知有八例明确说是在旧谱基础上的续修或重修,一例可以断定是创修。所记谱系有的是支谱,如第8、9例,谱系长者有十一、十二世,谱南宋以来世系,如第11、24例;短者有五、七世,谱作高、曾以来世系,其世系当是始于宋元之际。

以故家为中心的谱论与族论

杨士奇对宗族的论述,每每谈到故家问题,这是他最重要的宗族观。他指出:“人之先尝有贵富,则不复计其功行,世率谓之故家,此自流俗之见耳。夫所谓故家者,必其先文行有诸躬,功利及于人,声誉有闻于时,子孙克嗣于后,而岂徒富贵之云哉。自流俗异见,于是闾阎畎亩猝起旦暮间,或贵或富,而饕詖忮害为豪者沿袭一再世,蚩蚩之氓遂相与目为故家,而君子不与焉。果若其故家,而后人有不能心其先之心,蹈其先之行,徒呺然自矜吾所从出异也,君子犹不与也。君子所尚者,前有道以肇之,后有道以绍之,而非徒以其贵且富也。”士奇批评了世俗以贵富为故家的看法,认为君子所尚在于道,实际上就是他“必其先文行有诸躬,功利及于人,声誉有闻于时,子孙克嗣于后”的观点,即宗族既要有以文行、善行名世的祖先,又要有此种祖业的继承者,这样才可以称作故家。他又对“文行”和“克嗣”有进一步阐述:“夫所号故家者,必其仁义之行、诗书之业有肇于前,有成于后,愈远而愈不替。苟非是二者,而徒恃其贵富,贵富不足恃,如子孙不能自修以善继,又或有忝焉者,此得号故家乎?”可见文行就是诗书之业和仁义之行。贵富不足恃,但文行可以“善继”,善继文行之家是为故家。

对“善继”的重视,在他所作的谱序中也有所反映。《傅氏族谱序》记载江西临江新喻傅氏元季因阻兵留家石首,后人欲访新喻不果,引以为恨。傅汝霖临终之际向家人表达了这种遗恨,并说其父就曾经留有重访故里的遗嘱。要求长子:“汝谨志之,汝兄弟异时几成吾志也。”于是长子启良记下遗嘱,其弟启让遂录之于傅氏谱。傅氏谱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表达了继承父志、崇拜祖先的观念,修谱是祖先崇拜的反映。丰城史氏原出真定,元有因仕流居邓州者,明初史文质官丰城,后卒于官,贫不能归,遂葬此地。子伯允因家丰城。《丰城史氏谱序》说:“伯允惓惓于光续先世而卒,赍志以殁,临殁顾其二子纯、安曰:必成吾志。又啮安臂申谕之曰:汝必勿忘。”后来史安“孳孳访求真定及邓之族与谱十数年”,可见寻根访祖、绵延世系的力量之大。

士奇对故家善继的期望,往往在谱序结尾的寄语中表现出来。他在《陈氏族谱序》最后说:“如继,今其族之人,因其所著谱以究夫世德之源,因其所示训以勉于自立之道。将陈氏之贤彬彬而出者奚啻于是欤。此作谱者之所望,遂为书其简首以俟。”在《郑氏族谱序》也指出:“至于今,其后嗣益众,诗书仕宦往往有闻,非由上世功德及人之深者之所遗欤。吾于斯谱,盖敬叹其源本之厚也。传曰:公侯子孙必复其始,郑氏必有贤子孙力学蓄德复振于后欤。”在士奇看来,世德是宗族承上启下的力量源泉。

善继祖先文学、德行的故家,必能大其后、亢其宗。他论述勋德的重要性“:余闻有勋德于世者,其后必大,夫心存乎国家,功施于社稷,宏拯斯民,戴安天下,此勋德之盛也。”又说,“世所恃以亢其宗者”在“诗书忠厚之习”。强调文行振族的作用。

士奇的故家思想与泰和多世家望族的社会状况是联系在一起的。唐宋以来,科举制成为社会阶层向上流动的主要途径,士奇谈到泰和的大家族时说:“西昌以科第名家者十数姓。”本文第一部分所引杨士奇《泰和王氏族谱序》也指出:“吾泰和故家,唐宋来文献有传、谱牒有录者,不啻数十姓。”这些故家在元朝末年的因战乱而动荡的社会里,受到沉重打击。士奇在《清溪杨氏先德录》还写到:“更元季数十年,兵戈寇之祸,糜坏之极,凡名家巨宗倾圮消灭,皆不能存什一于千百。”正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目睹名家巨宗的倾圮消灭,士奇思考故家盛衰原因,探索故家的复兴之路。《彭氏族谱后》集中体现了他的这一思考:“世之所谓故家者,必其先世有勋业,有德义,有文学,表著乎当时,或传诸国史,或见诸巨公硕儒文章之所记载。后世观其所录,知其人因思识其子孙,则其有存而不致乎绝续者,盖百中得十而已,而十之中求其皆良善不愧其先者,又仅得三二焉。岂其先世所积者不足以贻谋垂裕哉,抑或后之人有不克善乘者乎?其亦必有系得不得于天者然矣!吾邑以勋业德义文学称故家者,亡虑累数十姓,而邑中为盛,屡更时变,邑中故家其子孙不凋丧灭绝,则迁徙离散如风涛烟絮,播荡无极,故虽有良善,不愧其先者,人亦鲜知其为某氏之遗也。是以求其连十数世合族而居,尊卑耄稚朝夕必聚,出入必偕,人皆知其为某氏之遗者,仅见月池彭氏一姓而已。”故家难求长盛,而像月池彭氏十数世合族而居,硕果仅存,更是难上加难,可见社会历史的严酷性。因此士奇提出善继诗书之业、仁义之行的重要性。

同类推荐
  • 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

    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

    本书内容分为外国文学研究、外语教学研究、外国文化及跨文化交际研究、翻译研究、外国语言研究五部分。
  • 童年的秘密(精典教育)

    童年的秘密(精典教育)

    本书揭示了儿童成长的秘密,论述了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特点和表现。作者蒙台梭利揭示了儿童的心理发展,提出了“敏感期”这一教育理念。敏感期是指儿童在智力、运动、工作、节奏、行走、秩序感等方面的发展都有敏感期。
  • 国际图书与版权贸易

    国际图书与版权贸易

    本教材以出版国际化为背景,突出媒介融合传播环境下版权资源利用与开发的新特征,吸收版权贸易的新成果,概述版权贸易和图书贸易的主要内容与操作要点。重点阐明国际图书与版权贸易现状与发展趋势,国内图书进出口贸易的建立和发展,WTO与中国图书的国际化,图书版权贸易的基本理论,版权代理与经纪,版权贸易的相关法律与争端解决,版权贸易合同与版权价格,引进图书版权的程序与合同,销售图书版权的程序与合同,引进版权图书的市场营销,网络版权保护与开发利用等内容。
  • 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近年来,随着传媒制度的创新,资金、人才、技术等市场要素快速投入到传媒产业发展中来,引起传媒产业结构的急剧变化,产业升级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日益凸显。本书是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的最新成果,运用经济学相关理论,并结合深入的实证分析,阐释制度因素和市场供给因素对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提出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选择。
  • 报纸是“谁”:美国报纸社会史

    报纸是“谁”:美国报纸社会史

    自1690年诞生至今,美国报纸历经沧桑变故,其报道模式亦处于不断的流变之中。报道模式是指报纸在其日常新闻生产实践中所依循的准则和样式,它是报纸新闻生产的常规形式,是报纸长时间都在使用的报道方式。本文试图在“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两个维度上透视美国报纸报道模式在不同时期的内涵与特点,探究报道模式的流变轨迹及流变动因。“事实选择”是指报道模式中选择了什么样的事实,“事实呈现”是指报道事实时采用什么样的手法。“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是新闻生产紧密联系的两个维度,选择了某种事实也就随之选择了与之对应的某种呈现方式,两者骨肉依存。
热门推荐
  • 轮回语录

    轮回语录

    仰望星空常思: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该往何处去?5000年前的部落时代,昆仑山边居住着一个部落叫昆丘,昆丘世代祭祀着传说中的昆仑神,面对天灾人祸,他们相信昆仑有神,主人公在一次天灾中幸存,本对昆仑神虔诚的他开始思考,既然昆仑有神,为何不守护昆丘的子民,曾经的兄弟7人如今只剩下6个,年仅13岁的他开始追寻长生之秘,同兄弟相商,其余5人皆以为他在那次天灾中受了刺激发了疯,15岁之际,他离开了世代居住的部落,开始周游世界,发誓寻得长生之秘
  • 双夏校园的奇迹历险

    双夏校园的奇迹历险

    双夏使者,为了拯救天际和人间来到人类世界,在青春校园里,她们又能否勇敢历险?
  • 蜀山战纪剑侠传奇后续

    蜀山战纪剑侠传奇后续

    这本书是后续蜀山战纪。在某一天,丁隐归来后会发生什么呢?敬请期待!
  • 禁忌法师在都市

    禁忌法师在都市

    有这样一群人,世人将他们称之为禁忌法师。他们实力强大,就算是一个在他们眼里很普通的小型禁咒,就能毁灭一个面积不小的城镇。人们总是会担心这群拥有巨大破坏力的,无法约束的异类会发狂而大肆屠城。所幸的是,在这个世界上,会禁咒的人并不是很多,而且基本上都是正常人,没有那种心理阴暗的的禁忌法师,并且在整个世界上禁忌法师都只有几十人。他们有的喜欢权利,有的习惯自由,还有的钟爱于做些小实验。某一天,有一位禁忌法师因进行空间禁咒实验时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意外,导致空间剧烈震荡又引出了一个小小的虫洞反应。把他从魔法世界带到了地球现代。来到这个世界后,他发现,这个世界竟然比魔法世界更有意思。
  • 格林童话全集(一)

    格林童话全集(一)

    格氏家族在十七世纪初就定居在黑森, 格林兄弟向外人津津乐道的是, 格氏家族有很多文化巨人以及学术专家,这使格林兄弟在思维上有充分的富足感, 他们以祖上为榜样, 不断地向他们学习, 读他们读过的书, 研究他们研究过的学术, 所谓家学渊博, 世人皆知。
  • 花千骨之谁诉离殇

    花千骨之谁诉离殇

    花千骨重生了,没想到白子画却另收了一个徒弟……他们的结局会如何?清丽素颜桃花殇,顾盼清眸遥相望,不知故人今夕在何方?掬一捧流年望穿你我,摇一叶兰舟摆渡繁华。忆当年,谁轻许了誓言,绽放刹那的诱惑,蛊惑了谁的魂魄?拽动了谁的心弦?昨夜曲筝弹云水间,今宵谁人无眠泪遮眼。月影纤纤相思愁成海,一阕清词谁赋来。
  • 芒神

    芒神

    是我的,就终是我的。神啊!来吧,命运的枷锁不同样束缚着你吗?
  • 过路者

    过路者

    序幕拉开,主人公粉墨登场,完美谢幕,过路者熙熙攘攘,笑容失窃,嫌疑人远走他乡,曲终人散,当事人天各一方。往事历经沧桑,心理话要说到地老天荒。
  • 血睚眦

    血睚眦

    天下九军,睚眦为尊。一把折扇,一张轮椅,一对佳人,惊天冤案。我们守护的不是你魏家的江山,而是整个大魏。睚眦蒙冤,嗜血而上。
  • 古宿尊禅师语录

    古宿尊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