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6300000017

第17章 西方译学范式的文化转向及其理论诘难(1)

1.“文化转向”及其理论视野

“译学研究”这门学科目前在世界各地衍生发展,多元并进,日趋成熟,正以强劲的势头向21世纪推进。自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尤以90年代为代表),国际学术界译论勃兴,许多语言学家、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亦涉足这个领域,译学自此开始经历了一场深刻的范式革命。在这段时期,各种理论模式层出不穷,各种规则体系常出常新,新的学术共同体已然形成,“译学之为科学”(不是自然科学)已成学术共识,人们熟矜的研究传统由于相邻学科的整合渗透也在明显转型。译学更具宏观认识论意义的“文学渗透法则”业已提出,标志着译学新型范式的确立。这种范式既要关注深入的个案研究又要切入译学各体系,就其互动关系进行宏观透视,同时还要深掘译学多位系统的分层特征,以期达至“乘一总万”之“通论”。与此前静态的“宿语文化本位论”相比,译学新型范式却以动态的“迁移转换观”为其主要特征,这便动摇了既往译学重主体手段及译者个体创造的传统根基。1990年,巴斯涅(Susan Bassnett)与列夫维尔(Andre Lefevere)两人合作编成《翻译、历史与文化》【1】一书,其中收入如下篇目,即充分反映出了当代西方译学研究的“文化转向”及其理论视野:

a.Introduction:Proust’s Grandmother and the Thousand and One Nights.The ‘Cultural Turn’in Translation Studies (Andre Lefevere and Susan Bassnett)b.Translation Its Genealogy in the West (Andre Lefevere)c.Translation:Text and Pre-Text.Adequacy and Acceptability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Palma Zlateva)d.Translation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Scepticism (Anne Mette Hjort)e.Translation in Oral Tradition as a Touchstone for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Maria Tymoczko)f.Translation,Colonialism and Poetics:Rabindranath Tagore in Two Worlds (Mahasweta Sengupta)g.Culture as Translation (Vladimir Macura)

h.Linguistic Polyphony as a Problem in Translation (Elzbieta Tabakowska)i.Linguistic Transcoding or Cultural Transfer?A Critique of Translation Theory in Germany (Mary Snell-Hornby)j.Theorizing Feminist Discourse/Translation (Barbara Godard)k.Translation and Mass Media (Dirk Delabastita)l.Translating the Will to Knowledge:Prefaces and Canadian Literary Politics (Sherry Simon)m.Translation as Appropriation:The Case of Milan Kundera’s The Joke (Piotr Kuhiwozak)该书“引言”首先借作者Mary Snell-Hornby 之口开始奚落建立在17世纪科学实证主义基础之上的语言学范式,认为这种“科学”的译学主张旨在兜售所谓的“相对论”(relativity)。那些信奉这种译学范式的学者们基于自己的语言学传统家法一边抱住“等值”理论不放,一边又紧紧守住那种虚无缥缈的tertium comparationis(中间对照物,此处指介于源语和宿语之间的等值现象)译学观,幻想着能够重现当年罗马人的verbum pro(逐字对译)景观。但这种主张毕竟过于机械,局限于这种译学范式的学者们虽说“勇气可嘉”,可他们的理论背景囿于实证主义的桎梏,一如那些勇于登攀的探险家们,面前本来有绿洲一片却熟识无睹,非要等反复求证以后才肯承认眼前的确有那麽一片“植物(”而非“绿洲”)。在Mary Snell-Hornby 看来,语言学抑或形式主义范式所倡导的都是一些“看不见的理论”(invisible theory),其理论建构无异于学术“乌托邦”,对此,真正意义上的译学研究必须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必须在“打入文本”的同时也着力研究文本的“外部现实”亦即文本的“文化语域”(cultural context),这是因为翻译作为一种文化创造活动总是同时受制于上述内外两种语域(doubly contextualized),而外部语域作为一种现实存在本来就天然地植根于两种不同的异质文化,翻译活动发生于某种文化语域、植根于某种文化同时又进入这种文化,故此译学研究从语词文本向文化语域转向,这便成了当今学术界天经地义的事情。

2.“文化转向”及其理论诘难

饶有趣味的是,为从根本上廓清语言学范式的某些理论误区,“文化转向”的始作俑者们还特地拈出为形式主义者们奉为至宝的规则、规范、契合条件、直译说以及功能等值说等理论要素进行讨论,一方面应和传统的古典人文精神,一方面回应当代西方整个人文学术界的文化转向潮流,所论多有创见,予人颇有启迪。

关于“规则、规范与契合条件”(rules,norms and appropriateness conditions),其创设的主要依据是形式主义者对于文本语言特征的片面强调。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他们将其理论模式硬性地规定为某些代不可易、一成不变的规则、规范抑或契合条件,认为它们可以“施之四海”而皆准,却忽略了这些规则、规范抑或契合条件其特点是可以在主体间建立可以意会言传的媒介体系(intersubjectively mediated),而且,其主要功能却是要应和时代的变迁而对源文本进行适时的调整,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比如,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诗歌翻译所需满足的一个契合条件即是译诗必须押韵,这即是说比如在翻译希腊罗马古典诗歌的时候,哪怕原诗不押韵译诗也必须押韵;作为主体间相互可以意会言传的媒介体系,当时翻译古典诗歌所须遵循的一条规范是所有的译诗都必须保持“古典风范”,亦即凡属淫诗秽文处理时要麽不译要麽保留原诗存而不译。又比如,作为一部经典,《奥德赛》(Odyssey)主人公尤利西斯的译名即应因时因人而变,18世纪时普通平民喜欢拼作Ulysses,而一位古典文学教授却喜欢Odysseus 这种拼法,但就一部儿童读物而言,也许该部作品的许多细节都得净化,甚至连主人公的名字都会删减。再如,《格列佛游记》(Gulliver’s Travels)原文中本来有主人公在小人国皇宫面前撒尿想扑灭大火抢救皇宫这样一个细节,可在绝大多数的儿童读物中,这样一个细节却被删去了,其原因显然与对源文本进行适时的调整有关。因此Anne Mette Hjort(“Translation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Scepticism”一文的作者)认为,“规则、规范与契合条件”都会顺时而变,而“通变原则”才应该是翻译抑或译学研究的一条“通则”。我国唐代释彦悰《后画录·阎立本》说:“变古象今,天下取则”,正合此意。

同类推荐
  • 星条旗下美国梦:财富 欲望

    星条旗下美国梦:财富 欲望

    本书试图从美国社会的现实、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及价值理念等方面,比较客观地反映今日美国的一些风貌。
  • 月锦绣,锁清秋

    月锦绣,锁清秋

    这是第一本以中国传统节日为线索,并结合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传统节日背后的深蕴文化进行唯美解读的品质读物。这是一本主题明确,风格明媚的古典诗词赏析书。以中国传统节日为经,历代经典诗词为纬,漫谈古今人事沧桑。
  • 中国文化博览2

    中国文化博览2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便在延绵不绝的历史长河中找寻着未来的方向。作为大自然中的一个个体,为了求得生存,人类更是与自然界进行着永无休止的斗争。而工具的产生为人类开启了一扇通往科技文明的大门。栖息于神州大地的炎黄子孙是人类最早的远古居民之一,其中已知最古老的属现在云南省境内的元谋人,他们生活的时代,距今约170万年。在那个时候,他们已学会制造石器和使用火,我国发现最早的工具就是他们使用的刮削石器。这一时期也就是史学界所称之的“旧石器时代”。
  • 古代战役

    古代战役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战役》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古代战役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先秦时期的战役、秦汉时期的战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役、隋唐五代时期的战役、宋元时期的战役、明清时期的战役等。
  • 巴蜀咽喉 瞿塘关(文化之美)

    巴蜀咽喉 瞿塘关(文化之美)

    中华大地受大自然厚爱,山川大河,茂林平川,各具特色。天府之国,巴蜀平原素来有富饶美丽之名,然而李白却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说,可见要及进入这富饶之地也是不简单。而瞿塘关却被称为巴蜀之咽喉,可见其特别,而本书将为读者整理讲述这瞿塘关的历史渊源、古迹名胜和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热门推荐
  • 刀锋夜影

    刀锋夜影

    2268年,人类中开始爆发未知病毒,被感染者变得丑陋,皮糙肉厚,速度敏捷,暴戾嗜血。大爆发结束后,幸存的人类在z联盟的领导下建立生存岛,继续与变异人战斗,一部分人逐渐恢复正常的生活。人类生存岛ZB,一辆可运行的火车,领头人,刀锋。刀锋身着银色布满锐利刀锋的战衣,以超强战力斩杀变异人无数,闻名人类与变异人中。在一次任务中,借着黑夜一个影子般灵动的少年扑向了刀锋!锋利的牙齿咬住了他的脖子!故事由此开始——
  • 柯云笔记

    柯云笔记

    这不是一部小说,这是一个传记,专属于我的故事。当世界迈步向前,当人类千方百计为幸福而努力着,那一年,那一天,一个高二的学生就此失去了所有,他不知道他还剩下什么……拿起手中的笔,茫然的望着蓝色的天空,就这样简简单单的记录起他的一生。
  • 好在我们还有爱情

    好在我们还有爱情

    这是个由无数“千家万户”70后背后的辛酸与幸福交错而成的故事。70后经历了特殊的时代变迁与新旧价值观的替换过渡时期。他们成长在祖国的改革开放阶段,挣扎于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如今人到中年,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尴尬人生,挣扎于疲惫与迷茫,包容与抗争之中……江阳市车辆厂的家属院里住着老连一家五口。老连去世后,留下行动不便的老伴和三个女儿。原本照顾连母的保姆因事回了老家,临时找不到替代的人。三个女儿在轮流照顾母亲的同时,各自的生活也发生了一系列微妙的变化......
  • 死亡游轮

    死亡游轮

    充满死亡的游轮,驶向了遍是危机的岛屿;被选中的游客,面对着无尽的挑战,进行着与时间赛跑的旅行。从杀戮中得以生存,在拼搏中激发潜能;追求更强大的力量,获得更久远的生命;成为神,也并非不可能!
  • 遇见你的路

    遇见你的路

    孟言第一次知道姜弦,是因为电台节目上有太多人向他表白。孟言第一次遇见姜弦,她正好在百科上放大他的照片。此后孟言想尽各种办法在游戏世界中与姜弦相遇。孟言第二次遇见姜弦,她毫不犹豫的把自己的手机借给他,随机献上了自己的手机密码。0107,姜弦的生日,亦是她的手机密码。原来,从第一次见面开始对于孟言来说,就是一见钟情。那时,姜弦听后不禁挑眉,轻笑一声,他觉得他和这个小女孩还真是有缘。
  • 圣印至尊

    圣印至尊

    圣古,太古,荒古,远古,上古……这片大陆在历经了五个时代之后,终于迎来了第六时代,乱世!乱世时代,人才辈出,强者层出不穷,炼药师,铸器师,制符师,各样人物,尽现于此——一切,都因那圣印传说,将浮现于这乱世!一代少年,因一次奇遇,于灵气贫乏的大陆东部崛起,与各方人物争锋,渐渐卷入了这场乱世的风暴之中!
  • 泣血娇妻,BOSS求饶

    泣血娇妻,BOSS求饶

    “如果全世界都与你为敌,那我就与全世界为敌。”这句再普通不过的情话,却让顾言汐感到无比的温暖。可是她知道,这是慕辰说给林绾听的。当慕辰表明自己爱的是顾言汐的时候,顾言汐觉得那是她这辈子最幸福的时刻。
  • 豪门第一枭宠

    豪门第一枭宠

    他是帝国最神秘雇佣兵的最高军长,锦市说一不二的金融霸主;而她,天才学霸,传说中的天才钢琴少女,更是云城警界的神秘犯罪心理学天才,却是人人眼中的混世小魔王。第一次见面,他脱了她的裤子。第二次见面,她抓了他的某物。第三次见面,她被彻底看光光。他嗜血冷情,狠戾残忍,却宠她如命,面对某女无数狂蜂浪蝶,他只有四个字——赶尽杀绝!“老大,苏小姐和季家大少私奔了!”某男面色黑黑:“给爷一窝端了季氏企业!”
  • 为了梦想的世界活下去

    为了梦想的世界活下去

    睡觉难免会做梦,如果梦境成真了,大家会不会很开心?我想只有美梦才是大家都愿意实现的,而噩梦还是算了吧。我们猪脚穿梭在梦境的现实中,经历所有美好与厄运,一直努力的战斗下去。
  • 余生与你尽长欢

    余生与你尽长欢

    我只愿,爱如天地,亘古不变。从此,沧海桑田,不在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