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导入
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既表现出独特的文化个性,又表现出独有的外观形式特征。本章对中国古建筑技术、建筑艺术及其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做了初步传达,对我国古建筑基本“文化语言”、“技术语汇”和“艺术特征”做了较详细的介绍。
教学目标
掌握中国古建筑基本结构类型、古碑石刻种类、石刻艺术及其特点
掌握建筑雕塑艺术及其特点、古建筑绘画艺术及其特点
熟悉中国古建筑的三个发展阶段和中国建筑雕塑主要成就类型
了解中国古建筑形制结构演变、衍化发展的轨迹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建筑的影响
§§§第一节中国古代建筑的起源与发展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起源
人类在最初的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并不知道建筑房屋,仍然是与鸟兽混杂一起,或栖身在天然的洞穴中。《易·系辞》就有“上古穴居而野处”的记载。从对石器时代人类穴居的遗址发掘来看,许多人类化石和石器都是在洞穴里发现的。如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发现了距今四五十万年前北京猿人和距今5万年前山顶洞人居住的洞穴等。在辽宁、贵州、广东、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等地,也都有类似的洞穴。
古文化遗址提供的充分证据表明,新石器时期出现的穴居、半穴居的“土穴”建筑形式代替自然洞穴形式的居室建造,是中国古代建筑具有“土”意义的最早萌芽。当时,黄河流域一带植被茂密,雨水丰沛,气候宜人,自然生态条件极为优越,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大量流行穴居、半穴居。
与北方流行的穴居方式不同,南方湿热多雨的气候特点和多山密林的自然地理条件,形成了南方民族“构木为巢”的居住模式,出现了木结构形式的树枝搭盖和简单构架“屋舍”。恩格斯指出,在蒙昧时代低级阶段(旧石器时代初期),人类或许是受到鸟类在树上营筑鸟巢的启示,“至少是部分地住在树上”。这应当看成是中国古代建筑“木”意义的形成。从此,奠定了中国古代建筑土木文化的独特个性和民族特点。
农耕文明的进步,使中国古代“建筑”的一部分不仅告别洞穴,出现构建木建筑,而且慢慢向远离山林的田畴迁移。空旷的田野找不到现成的居所,于是人们不得不动手营造简单的庇护所,房屋建筑的木构架技术便开始出现了。从我们的祖先居住遗址中可以了解到,早期的建筑以窝棚、树巢、窑洞之类为主要形制,在此基础上还发展了屋顶和土墙技术。如磁山、裴李岗和白家村文化遗址,都是些面积仅几平方米的圆形坑状竖穴,上面可能支撑着一个很简陋的草木顶盖。以后,坑穴愈挖愈浅,地面筑起矮墙,架起稍高的屋顶。为稳固起见,又发明了支柱架梁技术,修建真正意义上的房屋便成为了现实。
河姆渡文化时期,南方干栏式建筑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广泛使用榫卯建筑结构技术和两坡屋顶形制。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木结构建筑遗址中的木构件已加工成桩、柱、梁、板等,并采用了榫卯结构,形式复杂,反映了当时的营造技术水平。
史前先民在进行建筑安置时,一般把建筑居址选择在背坡面水之处,一些河谷高地、沼泽边缘或河流交汇处亦常有村落。现今挖掘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仰韶、龙山时期的窑洞式居址。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木结构框架建筑遗址中,有些夯土墙已经过火烧硬化处理。当时的居住区外围,还挖有类似后来城墙功能的保护性壕沟,这可以看成是中国城邦建筑的源头。
红山文化时期,坛庙之类的原始宗教建筑开始出现,显示出当时社会已经不仅仅体现建筑本身的居室功用文明,而且还隆重地展示着原始政治文明和原始宗教文明,体现着个体居室建筑与公共文化建筑的共构意识。
龙山文化时期,已经有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建筑,出现了双室相连的套间式半穴居,平面成“吕”字形。此时人类已经能烧制石灰等建筑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建筑质量的提高。在建筑技术方面,一是普遍使用白灰涂抹地面与墙裙,使建筑收到防潮、清洁和明亮的效果;二是出现了夯土台基。这一切都成为以后高大的宫殿建筑和城垣建筑的滥觞。
另外,从史前居址发掘看,建筑技术文化大体上还经历了以下几个进步过程:
房间,由小到大,由单间到套间和连间;墙体构造,由木骨泥墙、乱石砌作发展到土坯墙和版筑墙;柱子,由无到有,由少到多,由深埋到应用础石;居住面,由不修整到烧烤,再到涂抹石灰面和夯筑混合土等;建筑形式,由半地穴、架空转向地面,再进而夯筑高基;居住形式,由散居到聚居。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三个发展阶段
从总体上看,我们可以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新石器时期至原始社会晚期
母系氏族社会晚期的新石器时代至原始社会晚期,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萌芽阶段。这一时期,黄河流域广泛采用竖穴上覆盖草顶的穴居和在黄土沟壁上开挖横穴而成的窑洞。山西还发现了“低坑式”窑洞遗址,即先在地面上挖出下沉式天井院,再在院壁上横向挖出窑洞。南方较潮湿地区,出现“巢居”建筑形式及演进为干栏式建筑,如长江下游河姆渡遗址中就发现了许多干栏建筑构件,甚至有较为精细的卯、启口等。在山西陶寺村龙山文化遗址中,已出现了白灰墙面上刻画的图案,是我国已知的最古老的居室装饰。
从原始文化史资料看,我们祖先在夏季用树枝、树叶、树皮等植物编制成遮蔽风雨的粗糙棚屋,在冬季用泥土或树枝、茅草封盖简单的地穴或利用天然洞窟崖穴为自己的居住处所,形成了最早的冬“窟”夏“庐”建筑形式。《孟子·滕文公》载:“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窟”,便是挖地穴,上面封盖,留出入口,留天窗的一种冬季避风寒的住所。“庐”,多修建在田地旁,以编槿木为篱,做成圆庐形,扎草做门,用芦苇抹泥成屋盖,是可避风雨的住所。新石器时代早期南方的江西万年仙人洞、广西桂林甑皮岩等洞穴,就发现了这种建筑的遗迹。
这一时期的中国古代建筑,不仅以氏族为单位,按照氏族血缘关系形成一个“聚落”(部落),而且还出现了原始社会公共建筑形态。如浙江余杭县土筑祭坛、内蒙古大青山和辽宁喀左县东山嘴石砌方圆祭坛、辽西建平县境内的神庙等。
磁山与裴李岗文化建筑遗存
现今发现属于该木结构建筑遗存有两种:一种是栽桩架板的干栏式建筑,另一种是栽桩式地面建筑。其中,干栏式建筑不仅是人们的栖息之所,而且是一种建筑艺术杰作。这种建筑以桩木(包括圆木、方木、板桩)为基础,上铺架横板、竖板,然后在其上再立柱、架梁、盖顶,最后成为高出地面的干栏式房屋。
仰韶文化建筑遗址
仰韶文化建筑遗址,因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以西安半坡类型最为著名。半坡遗址发掘出比较完整的房址46座,向人们展示出仰韶文化村落的面貌。村落占地约3万平方米,中间有一座规模很大的方形房屋,是氏族公共活动的场所。其他房屋分布在大房的北部,呈半月形分布,周围有20余个窖穴。另外,还发现了饲养牲畜的栏圈及70余个幼儿瓮棺葬。在居住区外,有宽5米、深远米的防卫性壕沟围绕。沟北有氏族公共墓地,有170多座墓葬。在沟东发现6个陶窑。临潼姜寨发现的村落遗址,占地55000平方米。居住区的中心是一个较大的广场,广场周围有五组建筑群,其中北部有两群,东、西、南部各一群。每一组建筑群中都以一幢大型房屋为主体,在其周围分布10余座或20余座小型半地穴式住屋,共计百余座。这些房屋均向广场开门,在建筑物附近分布窖穴群和幼儿瓮棺葬。在居住区周围也围绕宽深各2米的壕沟,居住区的东部还有道路。在壕沟外东北、东南有墓地三处,发现成人墓170余座。在村落附近还有窑址发现。上述两处遗址,明确地显示出原始社会村落布局的情况。可能是几个氏族聚居的部落居址。中心房屋的设置,体现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氏族制度所具有的团结精神。仰韶文化时期的房屋建筑最复杂的,当以甘肃秦安县大地湾遗址中发现的编号为云901的大房屋为典型。该房屋有主室,东、西侧室,后室,在房前还有附属建筑。在大地湾云411号房址地面上还发现了地画(地面上作的画),这种现象说明房屋建筑不仅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实际需要,而且也是一种文化艺术了。
第二阶段:奴隶社会至封建社会初期
从公元前20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的夏、商、周及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发展和基本形成时期。从遗址发掘的情况可以断定,至少在商代就已经出现以梁柱式木结构为骨架的高台基、封闭式廊院建筑组群和布局了,房屋面积宽大,排列整齐,方位准确。从河南安阳小屯出土的夯具和立柱垫石看,已有土方和木架结构法等先进建筑技术运用的痕迹。住室的屋顶,也出现了前后两坡式。从殷墟甲骨文的家、宅、宫、室等字形看,屋顶建筑的“盖”形式已经非常普遍。殷居室艺术显然比前商住室进步,已由穴居、半穴居的窟升上地面,出现堂基。虽仍然是“茅茨土阶”,但大型建筑、帝王宫殿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殷周时代的居室,是这个阶段最典型的代表。从河南偃师二里头、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中,我们发现湮没了3000多年的殷商宫殿建筑基址、商王陵墓、贵族或平民墓葬等建筑,以及四合组织、奠中式庭基、日影定向法和测平法等已盛行的建筑技艺。周出现大屋顶住室,有了瓦屋,如《春秋》隐公八年“盟于瓦屋”。此时,房基升为高台竞相成风,《孟子·尽心》载:“堂高数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足以证明房屋的发展已相当进步了。在陕西的考古发掘中发现,西周已有形制完整的四合院型的居室。东周,斗拱技术发展,彩绘加华流行,筑台成沼、筑城出池的奢靡建筑风格大兴。
这一时期改进创造了三种基本住宅形制:
一种是沿着“窟”式发展演变,像《诗·大雅·绵》所载:“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构成了窑洞式建筑。现在北方许多地区仍然保留着窑洞式建筑。
一种是沿着“庐”式发展演变,构成了更为坚固的窝棚,有了粗大木构架,并发展为四合院居室形式。在陕西的考古发掘中发现,西周已有形制完整的四合院型的居室。
一种是将“庐”衍化成可以拆卸、迁移的帐篷建筑形制(即早期的毡房,是用兽皮、兽毛、桦皮、粗织物或其他敷盖物等搭盖在树干架上可拆迁建筑的住所),如鄂伦春族“歇人柱”帐篷及蒙古族毡帐的早期居室形式。
这一时期,已经出现了早期城市建筑。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登封县告成镇的王城岗,发现了早于商代的两座东西并列的小型城堡,其中西城作方形,每边的夯土城墙长约100米,面积约1万平方米;东城已大部被河流冲毁。有人认为这也许是传说中夏禹都城“阳城”的建筑遗存。至周代,中国城市建筑已形成礼约规制,城市建筑基本模式按《周礼·冬宫·考工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处理,并一直成为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古代城市建筑布局、安置等的基本依据。
商代殷墟遗址
商朝是我国古代建筑、制陶、冶金、酿造等科学技术和文字、历法、医学、哲学、法律及艺术繁荣时期。殷,位于河南省安阳县西北小屯村一带,横跨泣河两岸,范围广阔,目前探明的面积大约有24平方公里,1928年才被中国学者发现,是公元前14世纪时商王盘庚选定的商代后期都城。商灭亡后,殷地变成废墟,故称为“殷墟”。从殷墟发掘看,当时商人已经掌握了营建宫殿的建筑技术。宫殿建筑本身是国家政权的象征。从殷墟的王宫遗迹可知,商王宫是木结构的建筑。这种建筑首先是修筑夯土台基,然后在台基上夯筑土墙,设置石柱础和木质梁柱做房屋的骨架,最后再安置门户及屋顶。当时房屋尚未用瓦,因此屋顶可能是覆盖茅草。发现的夯土台基最大者长80米,宽14.5米,当年宫殿建筑可想而知。这些基址的方向或正南北,或正东西,排列成行,遥相呼应。可见,商人在建筑中已经掌握了确定方位的方法和相当成熟的建筑技术。
第三阶段:封建社会时期
经过夏、商、周三朝的发展,至秦汉时,已经出现了成熟的砖、瓦、夯土等技术,建筑体系基本形成。这一时期,中国古代建筑文化进入成熟阶段,无论在城市建设、木架建筑、砖石建筑、各式宗教建筑、建筑装饰、设计和施工技术方面,都有巨大发展。
秦汉时期,建筑气势宏伟,如秦汉长城、秦汉陵墓和咸阳城等;宫室建筑豪华壮丽、门阙巍峨,如秦阿房宫、汉未央宫、建章宫等。汉代统治者还完善了一整套祭祀天、地、山川和祖先等的建筑类型。这一时期由于石建筑发达,明器、画像砖、画像石、石阙和石室等建筑元素大量运用;以及魏晋南北朝大量塔庙和石窟等宗教建筑的出现,丰富了中国古代建筑体系。
隋唐建筑,在形制艺术上更趋进步,施工技术和组织管理上愈加严密完善,建筑思想也开始主动追求比较舒适的生活环境,而且使居室的坚固程度有了极大提高。建筑文化突出表现是斗拱与木架构技术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了很大发展,城市建筑规划理念亦基本形成定式。
宋代建筑风格,没有唐代的雄浑、阳刚,但创造出自己时代的阴柔之美,建筑造型更加多样。北宋,我国第一部有关建筑设计及技术经验总结的完整巨著《营造法式》,反映出官式建筑系统的发展水平。
明清时期,单体建筑的技术和造型上没有新创,但突出了梁、柱、檩的直接结合,减少了斗拱这个中间层次的作用。在建筑群体组合、空间氛围的创造上,也有更显著的成就。尤其园林建筑,成为中国建筑的最辉煌的代表。
(二)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文化特点
综观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创造了建筑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又一个高峰时期,在文化层面上主要表现出三大特点:
其一,注重审美性与政治伦理性的高度统一。如,无论是城市建筑、世俗民居建筑、皇家宫殿建筑和宗教建筑等,其建筑外形观念、内在审美都基本保持着与社会政治高度的一致性。中国几乎不存在与社会政治和社会审美发生强烈冲突的建筑文化个性,总是以顺应时代的方式来完善自己的体系建构。因此,布局、规则,无论是国家、都城、民居之规划,还是宫殿、寺庙、住宅之安排,都能找到统一的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