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
(1)腹痛,腹胀,呕吐,便秘。
(2)腹部胀满,可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叩诊呈鼓音,肠鸣音亢进,可闻及高调肠鸣音,后期可出现表情淡漠,精神萎靡,高热,甚则神昏、谵语等。
(3)X线见:多个气液平面。
2.危重指标:
(1)腹痛发作急骤剧烈,或由阵发性腹痛发展为持续性剧烈疼痛。
(2)出现休克表现。
(3)出现腹膜刺激征,肠鸣音由亢进而减弱,甚则消失。
(4)呕出或肛门排出血性液体,或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
(5)腹胀不对称,或扪及痛性肿块。
(6)X线检查见绞窄性肠梗阻征。
3.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外科学》(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制定。
(l)主要症状:不同程度和性质的腹痛,腹胀,呕吐,排气排便减少或停止。
(2)体征:腹部改变为主,腹部可出现肠型和蠕动波,可有压痛,或可触及包块;叩诊鼓音;听诊肠鸣音活跃、有气过水声或金属声、或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3)影像学检查:立位腹部平片或腹部CT可见小肠、结肠充气扩张,可见气液平面。
(二)证候诊断
1.气机郁滞型:腹痛时作时止,痛无定处,恶心呕吐,腹中转气,或雷鸣,或辘辘有声,便秘,无矢气,腹中无痞块,舌淡苔白,脉弦紧。
2.脉络瘀阻型:发病突然,腹痛拒按,痛无休止固定不移腹胀如鼓,便闭,便下恶血或鲜血,腹中或有痞块或肠型,身热或厥逆,舌红有瘀斑苔黄腻或燥,或光无苔。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气机郁滞型
治法:行气导滞,通里攻下。
推荐方药:大承气汤水煎鼻饲或口服或保留灌肠。主要成分:大黄、厚朴、枳实、芒硝。
加减:腹部胀痛甚,可加柴胡、莱菔子;气郁化火加黄芩、栀子、龙胆草;气逆呕吐者加半夏、陈皮、代赭石;七情郁结者加白芍、柴胡、合欢皮;气滞血瘀者加红花、赤芍、桃仁。
中成药:四磨汤口服液。
针灸:足三里、大横、大肠俞、内关、气海。
2.脉络瘀阻型
治法:缓急止痛,行气活血。
推荐方药:桃仁承气汤加减。主要成分:桃仁、丹参、单归、生大黄、炒枳实、厚朴、延胡索、白芍、炙甘草等。
加减:淤血日久发热加丹皮、丹参、王不留;兼有寒象加小茴香、干姜、肉桂。
中成药:血府逐瘀胶囊。
(二)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
1.针灸
(1)气机郁滞型:足三里、大横、大肠俞、内关、气海。
(2)脉络瘀阻型:取足三里、天枢、内关、气海,直刺用泻法,或加用电针,中强刺激。
2.局部热敷
将大承气汤药渣置于布袋内,以脐周为中心热敷。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煎剂鼻饲、保留灌肠、药渣腹部热敷合电针联合治疗,多种措施联合应用产生协同作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良好。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中医证候评价: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版,第三辑)的中医症状分级、疗效评价、动态观察中医证候的改变。
临床治愈:症状、体征消失,恢复排气排便,腹部X线影像恢复正常。
显效:腹痛消失,腹胀减轻,恢复排气排便,无恶心呕吐,腹部X线影像恢复正常。
有效:腹痛腹胀减轻,有排气排便,无恶心呕吐,腹部X线影像有所改善。
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腹部X线影像无改善,甚至加重者。
2.西医疗效及关键性指标评价:参照吴阶平,裘法祖主编《黄家驷外科学》第6版,《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外科学》(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标准制定。
3.疗效指数按每级3分计,即一级3分、二级6分、三级9分。
4.计算疗效指数:疗效指数=(治疗前症状总分—治疗后症状总分)÷治疗前症状总分×100%。
5.疗效指数:<40%为无效;41%—60%为有效;61%—80%为显效;>80%为临床治愈。
(二)疗效评价
1.入院时的诊断与评价:在1—2天内完成。内容包括评价标准的各项内容。2.治疗过程中的评价:对中医证候学内容进行定期评价。
3.出院时的评价:对所有患者按照“评价标准”,从症状、体征、理化检查方面进行评价。
(整理:赵荣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