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全国掀起了解救被拐妇女的热潮。
二丫出生的村子里,也有很多川媳妇儿,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花钱来的,但不同于拐的是,这部分妇女,都是以亲戚介绍亲戚,从遥远的川里嫁来的,女方家人收取养闺女的辛苦费,一方出娶老婆的孝敬钱,其中大部分是女方自己并父母也愿意的,还有一部分家里子女太多的只为了嫁出来有口饭吃,所以也并不挑剔。零星有写个拐来的女子也被以同样的方式“卖”给了各个村庄,明里“娶”暗里“卖”。
解救被拐妇女的热浪一浪浪拍打着方圆几十里几百里的各个村庄,陕西山西山东河北····遍地开花。
村子里人心惶惶,各家没信心的都留着心眼看紧了自己媳妇儿。日子过得去的,还算不错的,相处有感情有家有口有地有娃,当初嫁也是自愿的,这些妇女们照常该嘛嘛,岁月静好。日子过的不景气的,甚至越过越差看不到头的,想着嫁过去开启美好人生却希望破灭的妇女们蠢蠢欲动,思虑着趟着趟浑水脱离目前的苦境。
暗波涌动的思潮,带给前往各村侦查确诊“被拐妇女”的警员不小的甄别难度,他们必须小心翼翼的处理,以防带来不可控的民意风险。
这波热潮持续了几个月,这期间,土著和土著生的孩子甚至土著本人们,占尽各种心理优势和上风,有些人品不咋样的,开始言语上各种攻击川媳妇儿和她们的崽们。那是一段大人孩子都煎熬的日子。
二丫的妈妈也是川媳妇儿,但她妈妈更与众不同些,二丫的舅舅在这里当兵,前来寻哥哥短聚的妹妹遇上已经相了二十几次亲的二丫爸,被牵线见一面。
据二丫妈之后回忆,她坐在炕边上,边等边听牵线的人闲扯,这时门开了,进来一个瘦瘦高高的人,穿军绿大衣,戴一顶当年拉风款的帽子,因为害羞,二丫妈并未多看几眼,只是感觉不错。
二丫爸的说法:相亲屡屡失败的他,看腻了大盘脸,有些甚至健壮过他的女孩子们,第一次见二丫妈,南方人的娇小温柔,让他感觉颇好。
当年,二丫爸二十五岁,风华正茂的年纪,二丫妈十八岁,豆蔻年华。简单见过几次后,籍由二丫舅舅竭力促成了这门婚事。一个男,一个女,一段情,这未来能不能使他们满意呢,当时即使他们本人怕是也说不清,道不明。
婚后的头几年,用二丫妈的原话说,她最拿手的就是一个鸡蛋翻十八个新花样做给二丫爸吃,炒,炖,蒸,煎,煮~~总之花样多多,二丫爸负责安然领受。新婚燕尔的第一年后,他们迎来自己的第一个孩子,贪玩爱热闹的二丫爸嫌娃烦妻闷,每日更醉心与朋友兄弟吃喝玩乐,牌九麻将炸金花,常常外面吃吃喝喝不归家。
因意外失去第一个孩子,到后面陆陆续续四年抱三。二丫爸,多年来的习惯渐渐养成,吃吃喝喝玩,二丫妈开始不甘心,赶上“解救”的热潮,心里的热浪翻腾起来。二丫妈走走回回,折腾了几次,都是因为割舍不下几个娃,几次之后,还是带着对二丫爸的不满和他们婚姻生活的绝望,选择了一走了之。
日子里若全是烟火,不免会心生憔悴,可农村里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吃喝日常,二丫妈心有不甘不服,带着这不甘心和绝望,纵使让她割舍下孩子,她也心一横,决定不再回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