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早朝,景顺帝很烦。当皇帝本来就很烦了,还好有老师帮我分担国事,有大伴帮我主持后宫。可今天,满朝文武都让我烦,我到底该怎么办呢?景顺帝正在发愁的时候,下面已经吵开锅了。
上官青云说道:“启奏陛下,大同军报里疑点重重,刘、陈二位参将更有谎报军情,冒领战功之嫌,恳请陛下下命彻查战况始末,并押解二位回京受审。”薛贵说道:“陛下,上官阁老所言极是,锦衣卫线报,未曾发现大同北300里出有大规模战斗的痕迹,这3000颗俺答的头颅从哪冒出来的?臣已派何不为前往大同,彻查此事。”大明首辅,兵部尚书胡渊缓缓说道:“兵部的事,还是派兵部的人去查吧。”刘文远说道:“首辅大人,不仅是刘、陈二人的事,整个大同战报里,太多匪夷所思的事情了。俺答杀8000多大明的百姓需要多少时间,抢劫财物需要多少时间,这段时间内,大同边军最近不过30里,他们可曾立即出战迎敌?还是眼睁睁看着我大明子民惨死在屠刀下!”吴肃说道:“请问兵部的各位同僚,大同边军究竟有多少兵力,战力如何?各位谁能给老夫好好说说,杀敌都能到10换1的地步,大明的江山怎么靠他们守护!”
胡阁老面色阴沉的望着兵部几位大元,然后递了个眼色给自己的学生,内阁最年轻的曲正清阁老。曲正清心领神会,说道:“各位阁老,正清想说两句。”这时,满朝文武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他的身上。曲阁老说道:“大同百姓惨遭俺答屠戮,举国公愤。今儿早上,我路过菜市,听见几位百姓在谈论国事,就留下来多听了几句。其中一位农户说道,答子怎么那么胆大,随随便便就敢闯入大明境地,杀人放火,他们是三头六臂吗?大明的边军是干什么吃的?”此时,胡阁老的面色明显不悦了,曲阁老继续说道:“另一位农户说道,大明边军一天就吃两顿饭,穿的单衣,拿着铍铜烂铁打造的武器,赤脚上阵,跟俺答拼,拼一次打不过,拼两次打不过,谁还敢拼第三次!”话音刚落,上官青云面色聚变,向刘吴两位战友使了个眼色。曲阁老说道:“我大明边军战力是低,没法和马背上长大的俺答比,他们是吃牛羊肉喝牛羊奶长大的,他们大冷天都赤着膀子,喝着烈酒。他们不用耕种、劳作,白天睡大觉,晚上出来抢劫,他们没有家,马背上就能睡觉。所以,他们非常擅长打仗。但是,他们只擅长几百人打几百人,遇见一万人,他们便掉头就跑。我们的边军,吃了上顿没下顿,白天操练,劳作,晚上刚要睡个觉,俺答就来了。这时候,你指望他们为素不相识的百姓拼命?各位大人,人心都是肉长的,士兵打仗保家卫国,天经地义。可指望连饭吃不饱,衣服都没得穿的士兵去跟俺答拼命?难啊!”刘文远说道:“曲阁老此番言辞,老夫不敢苟同!难道锦衣玉食养的士兵就能骁勇善战?”曲阁老说道:“大人,辽东战事比起西北如何?”刘文远说道:“比西北更难。”曲阁老说道:“辽东战报如何?5换1,甚至3换1,远远胜过西北边军。辽东边军共计30万,去年军饷共计800万两。大同边军共计38万,去年军饷共计400万两。”朝堂上一片哗然。刘阁老说道:“你什么意思!”曲阁老说道:“最差待遇的士兵,去打最强战力的敌人,这个账还用算吗?”说完,胡阁老满意的笑了笑。吴阁老说道:“一派胡言,黄口小儿。西北边军到底有多少人,还要一个个去数吗?38万?多少个领空头的!”话音刚落,上官青云便知道中计了。我们聊的是边军战力,彻查谎报军情,最终目的是要推行新政策施行军改。曲正清明显是在避重就轻,把火往户部身上引,目的是说户部军饷没给够,才让西北边军作战懈怠。这个小狐狸太狡猾了。
上官阁老打断道:“曲阁老所言极是,辽东边军战力确实胜过西北,那兵部难道把精英都派往辽东,把老弱病残派往西北不成?今天,我们先不谈战力,就谈刘、陈二位谎报军情,冒领战功一事!”胡阁老说道:“上官阁老,老夫先问你一句,八百里加急的军报第一时间交给谁?”上官青云说道:“自然是由内阁看后,再集体议事,然后请陛下定夺了。”胡阁老说道:“那老夫为何到现在才知道!”嗓音瞬间提升了好几个八度,十分的不悦。上官阁老说道:“首辅大人,你不是病了吗?”胡阁老说道:“那曲阁老呢?”上官阁老说道:“你的好学生半夜在你床前伺候你,我哪能妨碍人家尽孝!”胡阁老大吼一声:“你!欺人太甚!内阁成你家的了!你一人说的算了?”上官阁老说道:“下官不敢独断专行,昨夜还有刘、吴两位阁老共同商议。”言外之意,内阁五个人,我们三票数就决定了,你们俩反对有用吗?胡阁老气得没有说话,曲阁老赶紧过来扶了扶老师的后背。这时候,皇帝再不说话就要打起来了。
景顺帝说道:“诸位阁老,稍安勿躁,大家都是国事为重,怎能动怒呢?气坏了身子,朕的江山靠谁啊!都消消气。”胡阁老总算找到机会了,对自己的学生说道:“陛下,臣知罪。这就命兵部派人彻查大同战况始末,请陛下恩准。”上官阁老说道:“陛下,臣已命胡不为火速前往大同,想必现在已经出京了!”胡阁老两眼瞪着上官阁老,说道:“兵部的事儿,锦衣卫插什么手,再说锦衣卫什么时候听你的了?”薛贵赶忙说道:“启奏,陛下,臣受内阁之托,已派属下火速赶往大同。”
胡阁老一看,你们这是明摆着一伙要对付我啊!这时候,把目光转向皇帝身边的那个人。此人心领神会,缓缓说道:“启奏陛下,老奴想说句话。”此人正是司礼监太监,洪锦元。皇帝说道:“大伴,呃,洪公公但说无妨。”洪锦元面色白皙,并没有多少皱纹,体格健硕,完全感受不到阴柔之气。洪公公说道:“陛下,诸位大人。大同百姓刚刚遭受凌辱,边军刚刚与俺答进行了一场血战,死伤无数。这个时候,贸然派人去调查有些不妥啊,军心动摇啊!”满朝文武这才反应过来。确实,大家死了亲人,死了战友,你不去安慰安慰人家,还要去审问人家,有点不近人情了。皇帝的性格早被洪公公摸了个透,就是心软,爱惜子民。皇帝赶紧说道:“洪公公所言极是。先拨银子让百姓重建家园,重赏死伤士兵家人。查案必须私下里来,不能大张旗鼓的动摇军心。”话音刚落,满朝文武下跪说道:“陛下仁厚,陛下圣明。”皇帝向洪公公小声说道:“还好你提醒我了。”洪公公说道:“陛下,兵部的人还是不要去了,脸儿太熟,边军众将一下就知道是去审案的。锦衣卫已经去了,他们身份好隐藏,暗地里查也没有问题。我再派东厂的孩子们也过去,也好有个帮衬,只是不知道这从何查起呀?”
薛贵心说这明显是不放心我了,说道:“陛下,很简单。刘、陈二人不是说歼敌3000人吗?去把死去的8000百姓,还有战死的5000士兵,还有俺答3000尸体找出来,对一对,看看完整的尸首到底有多少?少于16000具,那就说明这3000俺答的头颅是作假!”皇帝一惊说道:“这个办法好!那要是不够一万六呢?”上官青云说道:“那这3000个头颅不是大明边军,就是大明百姓的!”整个朝堂一片哗然。皇帝面色阴沉下来说道:“对!一定要彻查!如果他们真的敢拿我大明子民的头颅冒领战功,朕要诛他们九族!”
洪公公与胡阁老的目光相对,都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