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深夜尝试的写了一下一部名叫《中日比较观》的作品,后来发现网上往往挨骂最严重的就是这样一类的作品,大概是因为现在日本已经不是明朝以前的日本了,他们变成了恶魔,所以无论怎么写,也许大天朝都不屑和蕞尔小国相比。
上一讲我们分析了元恪在位的短短十六年之中的政、经、军、思等方面的“维持”策略,但是这些策略最终因为元恪的过早死亡以及所托非人宣告失败,这也标志着从孝文帝元宏时代开始有所松动的改革地基开始全面垮塌,接下来魏国向着下坡路前进。
魏国的下坡路其实从元宏改革末期就已经有所体现了,标志就是说汉语和平定太子“叛乱”。说汉语、易胡服,就是让鲜卑族的人们变成农耕之人,这样就扼杀了鲜卑人的自然天性。迁洛阳并不是什么大错,顶多就是像蒋方丈北伐那样,打倒了一批旧军阀,扶植了一批新军阀。洛阳在山西大同的南方,容易造成更大的享乐和贪污精神,这也是元恪压不住他那些叔叔的原因了。
平定太子“叛乱”其实是元宏的慢性自杀,一个国家里有两种思想互相补救,总比一种思想(儒家思想)在那里“造车”要好的多。太子虽然有些念旧,但是谁没有念旧的精神呢?就像是刘邦,他都有衣锦还乡的梦。否则他怎么会说出那只有三句话的《大风歌》。
当元恪在515年正月十三驾崩的时候,仅仅三十三岁,这个三十三岁的一位不比元宏的三十三岁。元宏好歹有两个已经成年的儿子(太子元恂和宣武帝元恪),但是元恪的身后却很悲哀。他的儿子元诩在之后即位,即位的年龄才只有五岁,一个年仅五岁的娃娃皇帝,怎么能够掌管朝政呢?
所以此刻元恪的顾命大臣们受到了很高的册封:太保、高阳王元雍(元宏的四弟,元恪的四叔)入居西柏堂,参与处理政务,俨然成为了实际上的丞相;任城王元澄此刻也因为辈分最大又老成持重被任命为尚书令,百官品级有任何的升降,皆听命于这两个郡王。然后改元熙平。
熙平年间的政策是非常开明的,这全要仰赖两位郡王的倾力合作。熙平元年四月,瀛洲发生饥荒事件,任城王和高阳王以皇帝名义下诏开仓赈济灾民。同年十二月,又以皇帝的名义将一些“鳏寡孤独废疾者”登记在册。
次年正月,任城王和高阳王以皇帝的名义派遣大使巡查四方,按照政绩好坏提拔和罢黜官吏,在诏书中,元诩强调:“选才用材一定要以才学为准,必须广泛的求取郊野隐居的有才人士,共同治国。加固州郡的城防,如果有人传播迷信思想,参与者一定要严惩,尤其是那些‘妖人’。监狱都要造屋,枷锁必须轻小。能工巧匠,不得隐藏技能。绢布彩缎,一定要合乎政府规定的尺寸。假冒军功的,必须加以淘汰。籍贯不实的,一定要派遣有司的官吏予以纠察,听其投案,违抗者罪加一等!”
如果事情按照这样发展,魏国的锅里还可以有一定的缓解,但是随着520年的到来,任城王薨逝,高阳王独木难支,虽为丞相,但是皇太妃胡氏(元诩生母)已经将皇太后高氏逼迫到了出家为尼的境地。
520年,胡太后专权揽政,就算是丞相也奈何不了他了。魏国的朝政到这个时候已经无力回天、土崩瓦解了。八年之后,已经成人的元诩再也忍无可忍了,因为这几年胡太后的专横跋扈就连他都感到了不满。所以这位白羊座的皇帝冲动之下,作出了很糟糕的决断,就像袁绍一样。
袁绍一冲动,竟然请来了野蛮的西凉兵总司令董卓,虽然何进是最后的拍板人,可是大家想一下,一个杀猪的有什么政治军事的头脑啊!这个主意只能是袁绍提出来的,但是袁绍这样的一个富三代怎么能够想得那么长远呢?
这位皇帝生于农历的三月十三,公历4月8日,农历的二月中旬到三月中旬这一个阶段星座都是白羊座。这位皇帝请来了尔朱荣,注意这个姓氏,他姓“尔朱”,名“荣”,是契胡人,如果不熟悉契胡的,可以记住他们民族的另一个名字——“羯胡”,这个羯胡出了一个朝代,名叫后赵。
但是这位小皇帝的冲动决定是在身边耳目众多的情况下做出来的,前脚刚把这份密诏的原件发出去,后脚皇太后就找上门来,紧接着皇帝就被毒死了,死的时候年仅十九岁。皇帝死了,这是一件大事情,所以胡太后立元诩刚出生的女儿为皇帝,对外谎称是一个男孩,但是大臣们都看得出来,3天后这位被史书称作“元姑娘”的女皇帝被废黜。
紧接着胡太后下诏,让孝文帝的曾孙、临洮王元宝晖的儿子元钊为太子。接着又把元钊立为皇帝,这样胡太后就给了天下一个口实。频繁的换皇帝,实际上证明了元诩是被他毒杀的,是政治上的牺牲品。
这样的口实被巧妙的利用,于是尔朱荣带兵讨伐,名义上面还是喊着:“为孝明帝报仇!”仅仅十三天,也就是到了528年农历的四月十一日,公历的时间是5月15日,尔朱荣占领了洛阳,俘虏了胡太后和元钊,并在之后将胡太后和小皇帝押往黄河边上。
胡太后虽然对尔朱荣说了很多的好话,但是还是被尔朱荣连同小皇帝装进竹笼,一起扔进了黄河之中。
被尔朱荣拥立为傀儡皇帝的是元宏的侄子、元勰的儿子元子攸,武泰元年(528年)夏四月丙申,元子攸带着自己的兄弟趁夜向北渡河,丁酉日,在河阳与尔朱荣会合。戊戌日,元子攸即位为皇帝,虽然是长君,但是魏国的风光已不再。
接下来就是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在和皇帝会合之后,尔朱荣将2000多名文武官员,聚集到河阴县淘渚(黄河小浪底)这个地方,然后率领骑兵将他们围住,对他们说:“国家之所以到了这种地步,全是要怪你们!”
接下来这2000多名文武官员被全部格杀,这里面不少是皇族贵胄,比如高阳王元雍,此时已经是魏国朝廷之中第一富翁了、新皇帝的兄弟元劭、元子正等人也逃不过被杀的命运。尔朱荣本来想自己称帝,囚禁新任皇帝元子攸,但是大臣们反对。于是元子攸正式作为新任皇帝入主洛阳。
那么这位新的皇帝最终的命运是怎样的呢?
请看下一讲:最后一扑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