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拓跋弘我们就只能介绍到上一讲,因为再介绍就会成为“人物传记”,而传记属于文学方面的东西,所以在历史学的书籍之中,文学方面的东西越少越好。
我们现在开始讲述的是冯太后改革,也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第一环节。这个第一环节最重要的就是“破坏古制”,所谓的古制莫过于要将拓跋珪建立的“宗主都护制”。但是这样的延续了五代皇帝的制度着实不好破坏,因为宗主都护制的水很浑。
从386年到476年,整整九十年的时间,这些宗主都护们难保不会和上面的官员结成密集的“关系网”。如果将这些关系网全部扯断,政府的统治机构必然会陷于瘫痪之中,这就必然要使统治阶层拿出一种介于“彻底”和“不彻底”之间的制度应对。
既然游牧民族的制度不管用,那么就用农耕民族的制度去应对。这就要提到汉民族在地方上实行的区划制度,这项制度我们要从周代开始说起。周代的“三级制度”为周王国、诸侯国以及卿大夫,他们的称谓分别是“王”、“五等爵位”以及“家君”;到了秦帝国时代,由于废分封行郡县,所以从中央到地方的“三级制度”的最高领导者变为了“皇帝”、“郡守”和“县长(县令)”,最终集权于皇帝,从而形成皇帝直接任免地方官吏的垂直管理制度。
虽然从秦到晋几百年来地方的区划称谓有所改变,但是却和周代有所不同,因为上代和下代之间没有了血缘关系,由贵族政治变成了官僚政治,这样的制度更容易让最高领导者(皇帝)获得绝对的权力。而这样的地方区划对于正在逐步封建化的魏国来说,正是必须要走的。因为宗主都护制实际上就是春秋时期的邦国,虽然他们拥护那位高高在上的“天子”,但是却不利于集权。
中国无论在什么发展阶段,总的趋势就是集权,不集权就没有中心。为什么罗马帝国虽然最后也实行了君主制,但是却没有中国的君主制牢固,而且他们的君主制支持了1170年(284——1453),之前的元首制度支持了311年(27BC——284AD),前面的共和国时代支持了482年(509BC——27BC),王政传说时代支持了243年(753BC——509BC)。
为什么罗马的君主制和独裁制支持了大约1500年还是坠落了呢?还是因为基础的问题,因为地基打不好,任何建筑都是空中楼阁,就像尼布甲尼撒二世为米底公主所建造的“空中花园”一样。如果没有底下的八个立柱的支撑,恐怕整栋建筑都会垮塌。
中国的集权制度的基础是夏商周时代建立的,那个时候虽然集权制度很弱,但是好歹有一个中心,那就是部落国家国王(夏朝称为“后”)、大国王(商朝国王)、天下共主(周天子)。虽然有的时候周天子不管事情,但是她还是一个象征,而且这个象征一直延续到战国中期。
罗马帝国的基础是什么呢?罗马帝国的基础当然是“共和国”,虽然这个共和国自从苏拉独裁政权开始之后就空有其名了。共和国的体制是什么呢?妥协和共荣。罗马为了保证各种文化能够在自己的国内和平相处,做了很大的妥协和让步。
所以说罗马帝国的基础是很松动的,松动到就算是屋大维也只能有君主的权力,而不敢真正的称自己为皇帝。虽然他有“奥古斯都”的称号,但是元老院还必须摆在那儿,否则怎么粉饰共和呢!
但是中国就不同,中国要的是集权,而且集权在中国发展的是最完善的,只有把权力握在手中,才能打造一个团结统一的帝国。但是帝国中心只有一个,那就是皇帝。中国儒家思想的教主同样也只有一个——皇帝!
所以说此刻如果在实行宗主都护制便显得不合时宜,因此为了更进一步的汉化,冯太后决定了废除宗主都护制,代替的是“三长制”。北方“三长制”可以说和南方的“郡县制”是配套的,三长制是邻长、里长、党长,郡县制是郡守和县长(县令),并且三长制树立的正是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这种制度到底帮助了中央还是地方,一目了然。
魏国的“联邦制”就此结束,代替的正是这种“中央集权”的制度,所以从486——499年,鲜卑族的上下两方面都在牢固的贯彻“三长制”,直到元宏驾崩为界点。
冯太后时代的最大功绩就是树立了一项根本的土地制度,这项土地制度一直延续了296年,长度上面和清朝全部的历史一样。只是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要倒下一讲之中才能解答出来。因此下一讲的责任很重大。下一讲我们会从485年开始讲述到盛唐中后期,所以任务非常的繁多。
请看下一讲:“均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