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宗爱杀死拓跋余之后,因为宗爱的犯上作乱,引起了一些大臣的极度反感,本来宗爱拥立拓跋余的动机就不纯,所以很少有人能够真心的支持他。再加上宗爱把唯一和自己亲善的拓跋余杀害了,这就更加加速了自己的灭亡。
拓跋濬和拓跋余叔侄二人是极不相同的,相比之下,拓跋濬比拓跋余更知道怎样对付宗爱,因为宗爱是一个弄臣,并不是一个可以掌握国家大政方针的人,因此无论宗爱是作为丞相还是作为将军,都是对国家不幸的。
大臣之中,还是有一些不惧怕宗爱的人物存在的,这里面以殿中尚书长孙渴侯和尚书杜丽为代表,因为他们看到宗爱扶立上来一个皇帝,过上几个月就杀死。真的很难保证哪一天他不会对自己这些两朝老臣下刀子。
宗爱怎么也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因为自以为掌握了军权和政权的他,觉得自己当皇帝都绰绰有余,所以也就放松了对大臣们的管辖和监控,这样很容易产生一个权力真空,而这个权力真空的尽头,确实是很危险的“死路”。
承平元年(452年)的十月初三,拓跋濬在永安前殿登位称帝,大赦天下,改承平元年十月初三为兴安元年十月初三。所以公元452年在北朝历史上一共有三个年号,第一个是正平,第二个是承平,第三个就是兴安。
拓跋濬继位之后,最忘不了的就是杀父仇人宗爱,也更忘不了宗爱连杀两位皇帝的“历史功绩”,但是他知道宗爱已经掌握了军权和政权,所以他秘密的派人接替了宗爱的爪牙,随后抓住了贾周,也就是杀死拓跋余的罪魁祸首。
宗爱此时还浑然不知自己的亲党已经被完全捉拿,所以拓跋濬做工作也是很保密的。最后宗爱被锁拿到了拓跋濬的朝堂上面,拓跋濬将宗爱和贾周两个人打入死牢,并且动用了五刑,灭掉其三族。
宗爱已经被除掉,剩下的余党自然也逃不过被清洗的命运,拓跋濬清除了宗爱余党之后,进行了一系列比较彻底的清洗运动。在这些清洗运动之后,拓跋濬将改革的重点从“政治阴谋”转变到了“与民休养”上面。
我们在“太武帝统一北方”这五个章节之中曾经讲述过,太武帝运用了“剿抚结合”的办法对于新收复地区的臣民,但是最主要的方式还是“征剿”。当然这个“征剿”分为两方面内容:第一项是对于那些不服从的所谓的“敌国抵抗分子”,拓跋焘所带领的“魏国政府”采取的是“征剿办法”;第二项是对于那些新收复土地上生活的臣民,拓跋焘采取的政策是“征缴办法”,从经济层面压榨这些臣民。
问题更大的还不是太武帝对新收复土地上的臣民的压榨,因为毕竟是长期游离于王化之外,不交税那是正常现象,一定要用“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来看待这些臣民。问题最大的恰恰在国内,因为鲜卑民族虽然是游牧民族,但是也存在着“小官欺压臣民”的现象。
不过这样的方式有一个弊端,臣民如果像清朝末年那样都做统治阶级“乖宝宝”的话,这事情还有的商量,但是那个时候正处于中国帝制时代的中世纪(221BC——1840AD)的第一节点上面,所以臣民绝不会做“乖宝宝”的。
所以,虽然百姓杀不死最高统治者但是惩办某些低级官吏,比如县长一级的官员,还是有些心得的,所以百姓们的举动让省长一级的官员十分的纳闷,因为他们实在想不到这些平头老百姓会有这样的能耐,“舍得一身剐,敢把县长拉下马”。
在这种形势之下,拓跋濬更加难以完成他的宏图大业,所以他更加觉得民生问题才是国家之根本,他放弃了太武帝拓跋焘的那些血腥和强压的政策,转而做到了休养生息、轻徭薄赋,从而使国家慢慢的使国家恢复到了始元年间的水平。从内部改革这一点上面,拓跋濬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人,当然,他也担得起名字的偏旁,也就是这个“睿”字。
拓跋濬的一系列的政策,大多是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情况下,为了保护民生而作出的较为重大的让步,可是再怎么帮助百姓,贪官是必须要除掉的,所以拓跋濬开始找贪官的麻烦。
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个把手爪子不干净的,但是魏国这个王朝实在是不一样,因为前三代君王都留心于开疆拓土,丝毫没有将国家的政策向政治上面靠拢。即使是他们这里面最长寿的皇帝拓跋焘,也不过就是第一个实行汉化,但是后期却犯了糊涂。
拓跋濬不是一位虎头蛇尾的君王,但是他却没有能力也同样没有时间去整治那些刚刚露出苗头的腐败问题,虽然他几次下诏申斥地方官员,却并没有什么用处,因为经过道武帝、太武帝两位“武皇帝”的晚年政治上的糊涂,所以贪腐已经成为了一股防不住的“洪水猛兽”,拓跋濬虽然下达了诏书,也有意思去进行斩除,但是经过“鲜卑?拓跋三代”的纵容,这样的诏书就像是泥牛入海,发下去的只是一纸空文。
拓跋濬终其一生都没有在反腐问题上面有所建树,在他的时代,农民反抗统治者的斗争愈演愈烈。另外的一件事情让拓跋濬十分的头疼,这件事情我们还要回顾一下鲜卑族的“文化传统”。
鲜卑族的统一政权是由拓跋力微建立的,但是由于拓跋力微最后的年老多病,导致了不足在他死后四分五裂,自己也被杀死。这是第一个死在自己统治的老部下手中的君王,在位五十七年。
接下来就是代国的君王也就是道武帝拓跋珪的祖父拓跋什翼健被庶长子拓跋寔君杀死。仅仅过了33年,拓跋珪又被自己的次子拓跋绍杀死,享年三十九岁。四十三年后,拓跋焘又被宦官宗爱杀死;在拓跋焘被杀的七个月之后,宗爱杀死了拓跋余。
这些节点加在一起,正好凑成了一个共同点:拓跋家族爱谋反。
那么对于谋反拓跋濬有办法解决么?伟大的三朝皇后冯氏又是怎样走入魏国殿堂的呢?
请看下集:皇后入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