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焘的军事生涯起步于始光二年,也就是公元425年,这一年,拓跋焘十八岁。作为一个十八岁并且有着充足的内治经验的君主,拓跋焘需要一次战役来振奋刚刚撤退回平城大本营的士兵的士气。
虽然拓跋嗣的开疆拓土的本事也不差,但是他的突然去世令南北局势出现了变数。拓跋焘刚刚即位,接手的江山并没有多大,所以在这个不算大的领土范围之外,可以说是强敌环伺。
拓跋焘之所以将统一的第一枪放在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是因为赫连勃勃在他在位的第二年突然病逝。而且赫连勃勃驾崩的时候,只有四十五岁,这样的岁数虽然在游牧民族的首领之中算得上中等,但是在赫连勃勃去世的前一年,发生了一件令赫连勃勃很头疼的事情,这件事情彻底的暴露了大夏国的羸弱。
赫连勃勃最初立赫连璝为太子,相安无事近十年的时间之后,赫连勃勃由于游牧民族首领的“惯性思维”,想要改立赫连伦为太子。这样的做法是很危险的,因为赫连勃勃一共有11个儿子。当初赫连勃勃立长子赫连璝为太子,是明智的决策,因为长子无论在哪里都具有说服力。但是当赫连勃勃想要改立第四个儿子赫连伦为太子的时候,这就真的捅了马蜂窝了。
如果立长子,有可能镇得住其他的儿子,毕竟长子是经历过老首领中年以及老年的一个具有政治军事经验的一类人,只要老首领能够活到老年,那么第二任国君如果是长子即位,这个国家也照样不会垮。
但是如果将次子或其他的儿子立为太子,就无疑给没有被封为太子的其他皇子一个信号——既然没有了皇位的基石(因为“嫡长子继承制”才是从古到今的法则),那么每个儿子都有做皇帝的机会。既然都有机会,那么就打吧!在你争我抢之间,王朝自然倾覆。
赫连勃勃本性凶残好杀,喜怒无常,刚愎自用。凡是自己认为不好的,那就用自己身旁的弓弩射杀,而且越到晚年越有加重的趋势。而且擅长制作酷刑,导致了胡人和汉人都惴惴不安,生怕有一天会被这个有强迫症的首领杀死。
再说赫连璝听到自己的父亲要废黜自己的太子之位,转而立自己的四弟赫连伦为太子,于是率兵七万北伐赫连伦,赫连伦率领三万士兵抵挡。七万对三万,结果一定是赫连璝获胜,因为赫连璝在军中的实力要高过赫连伦(赫连璝毕竟经历过赫连勃勃中年到老年,赫连伦只是经历过赫连勃勃老年的一段时间)。
赫连伦在平城被打败,紧接着便被杀死。我们前面已经说过,赫连勃勃生性刚愎,所以他根据“赫连璝杀死赫连伦”的这一“证据”,断定赫连璝是在谋反,但是当时赫连勃勃没有立刻下令其他的八个儿子前来救自己,而是在观望,因为他对于儿子谋反这件事情还是要小心谨慎的去侦查的。
但是他不动,自有皇位觊觎者先行动起来。太原公赫连昌率领一万骑兵偷袭杀死了赫连璝,赫连璝死的时候不到三十岁。并且领着八万五千人的护卫进入了统万城,赫连勃勃知道木已成舟,也对赫连昌的勇猛行为感到高兴,所以封赫连昌为太子。
始光三年(426年)准备了一年的拓跋焘最终发动大军攻取夏国。由于赫连勃勃大王已经死亡,所以不到一年的时间,拓跋焘攻打到了夏国的都城统万,也就是陕西靖边。拓跋焘故意用少量骑兵将守在城中的大批夏国军队。当夏国士兵出城追逐魏国骑兵的时候,拓跋焘有采纳崔浩的“分兵潜出袭击其后”的策略,一举将带兵的国王赫连昌俘虏。
赫连昌在位的两年,可以说是将夏国由盛转衰的两年,在这两年之内,赫连勃勃建立起的江山,被赫连昌搞掉了一半,剩下的一半由赫连定守着,能够支撑一时,但是终究还是要失去的。
就在赫连昌被捕的同年,赫连定在平凉即位。神麝三年(430年)拓跋焘在一次攻击夏国,这一次,他一连夺取了安定、平凉、长安、武功等地区,关中之地全部被他攫取。夏国国王赫连定逃奔吐谷浑,最终被杀,夏国灭亡。立国二十六年(407——431),传了三代国王。
如果将赫连勃勃大王所建立国家的领土比作1,那么赫连昌在位的时代,土地已经变成了三分之二,因为不光有魏国这个强敌,还有后秦的姚兴,这两位雄主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到了赫连定在位的时代,领土已经缩小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再想和魏国斗,就不那么容易了,因为魏国经过三世(拓跋什翼犍、拓跋珪、拓跋嗣)的奠基,从代国到魏国,已经变成了不可推翻的政权。
赫连氏的灭亡是历史的必然,因为它处在了北方,而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从304年的刘渊建国,到431年的夏国灭亡,证明了分裂局势慢慢的归于统一,而统一之下,拓跋焘却享受到了那第一股温情。
之所以说这是“第一股温情”,是因为这一股温情会照顾到拓跋焘身后的子孙万代,而且更重要的是这股温情直接照料到了第二股温情,战争不可怕,但是在战争中有那一丝一毫的温情存在,足以使战争萌发出别样姿态。
在下一讲,我们会讲一下“变乱始祖”的灭亡和那两股温情的交汇处,虽然拓跋焘带有游牧民族的习俗,但是他却是魏国汉化第一人,虽然后期出现了偏颇,但是前面还是好的。
请看下一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