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灭亡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之后,拓跋焘开始了长达八年之久的“统一之路”,但是在此过程之中,我们要提到的是两个国家,第一个国家是仇池国,第二个国家是北燕。这两个国家,前者是拓跋焘的“专政对象”,后者是拓跋焘的老丈人兼亲家。也许这一讲可能讲不完所有的内容。对于前者我们会讲一下它的发展史,对于后者我们是要着重讲一下的,因为鲜卑族血缘上的汉化是从拓跋焘开始的。
仇池国,在《十六国野人》之中我们已经有所涉及,他是第一个敢于和晋朝政府对立的“变民政权”。所谓的变民政权,大多是不为中国历史所承认的。但是仇池国建国之早可以说超出了“五胡十六国”(304——439)的范围,因为它建立在公元296年,正好是“八王之乱”的前期。
但是这个仇池国还有一种不好的现象,因为它不是一个王朝,而是分阶段建立的一系列小王朝的合称,一共有五个,分别是前仇池国(296——371)、后仇池国(385——442)、武都国(447——477)、武兴国(478——553)、阴平国(477——580)。
前仇池国灭亡在桓温北伐的时候,后仇池国被人为最终亡于刘宋的手中,但是由于仇池国国王杨难当逃至魏国,所以这就给魏国的史学家一个错觉,那就是后仇池国亡于魏国的手中,而且魏国和刘宋的史籍上记载的年份不一致。
关于史籍上记载的年份,我有了一个大胆的推测:从433年开始,由于后仇池国有了复兴的现象,所以本能的摆脱刘宋的控制。但是刘宋的军事实力又绝非后仇池国能够相比的,因此后仇池国转而依靠魏国来对抗刘宋,所以魏国将后仇池国列为自己的附属国,将他们的土地划归于自己的领土范围内,所以魏国的史官才会在433年记载魏国进攻汉中,灭亡氐人杨氏所建立的后仇池国。
不过也算是后仇池国归附于统一的大好形势,自此以后,魏宋接壤,成为住在华夏统一大势的两个变量。到底是刘宋统一华夏,还是魏国捷足先登,就看一下两个方面谁比较强盛了。
在魏国史官普遍承认的“灭亡仇池”的前一年,也就是延和元年(432年),魏国开始攻打北燕。因为当时魏国的国力蒸蒸日上,而且北燕的国王老迈不堪,再加上此刻的北燕国王得位不正,灭亡也近在咫尺。
如果想知道北燕的历史,可以去看《十六国野人》,那里面有更详细的讲解。接下来我只是简略的概括一下北燕的国王世系以及辨别一下《锦绣未央》的第一集之中的“伪史”部分。
北燕的建国者名叫冯跋,原来是西燕和后燕的将领,但是在409年,慕容云被自己手下的宠臣离班所杀,冯跋在杀死离班之后,自立为帝,仍然用燕国的国号,建都龙城。冯跋在位期间,废除苛政、平定内乱、交胡利民、迎接宗族势力,并且在民生方面提倡种桑养蚕薄葬。
但是对于强大的魏国,冯跋保持了身为一个国家君主的气节,他扣留了魏国的使者。而且作为一个国王,他完成了从打天下到坐天下的准备工作,他抑制武将,并杀死了其中不服的人。
魏国看到冯跋的气势,又因为冯跋收留柔然可汗郁久闾斛律,所以派遣部队讨伐冯跋。可是因为冯跋有准备,只射死了皇甫轨等不痛不痒的将领,所以领兵退回。
正当冯跋在位的第二十二个年头,却忽然患病,而且一病不起。九月份,冯跋命令皇太子冯翼主持朝政。如果事情如此发展下去,也许后面北燕的朝廷局势会好一些,但是冯跋这个人有两个缺点:
1.儿子太多,一百多个儿子在下面闹腾,实在是烦透了!
2.长子冯永过早的死亡,冯翼被立为太子之后诸子不服。冯永是长子,是最早跟着冯跋一起打天下的、经验最丰富的皇位继承最佳人选,可是由于426年的病逝,导致了储君之位出现了空缺,再加上冯翼不是长子,这就加重了很多居心叵测之人的“幻想”。这些人之中,有的是皇帝的其他儿子,有些人是皇帝的亲弟弟。
正因为这两个原因的驱使,冯跋病重之后,有些人首先发难,为首的是冯跋的一位“夫人”,这位夫人姓宋,我们就把她称为“宋夫人”。她觉得在冯跋死后自己将变得无依无靠,要知道一个“太夫人”的名号有和没有都一样,所以她需要撺掇那位还没到不惑之年的皇太子冯翼,夺下他的“代政之权”。
历史总是出现戏剧化的一幕,总有人要死在谗言上面。宋夫人对太子冯翼说:“皇帝的病已经有所好转,您又何必急着君临天下呢!”本来冯翼就很仁孝,听到这样的话,立刻退回了东宫,可还是每天三次去问候冯跋的病情。
冯翼是很仁孝,但是却没有想到自己正在一步步跳进别人挖好的陷坑之中。每当他去问候冯跋的病情,宋夫人就矫诏将其和同来的大臣挡在外面。百官之中唯有给事中胡福能够直接见到冯跋本人,并且负责皇帝身边的护卫工作。
“危难现忠臣”,胡福也是一位正直的官员。他深切的担忧宋夫人的阴谋得逞,所以将宋夫人的异常行为告诉了司徒、录尚书事、中山公冯弘,冯弘听到消息之后,率领几十名全副武装的卫士,杀入后宫,见此情景,皇帝身边的护卫一哄而散。
宋夫人命令关闭东门,可是冯弘的家童库斗头敏捷而勇敢地翻入皇帝寝宫,一箭射杀了一个宫女。在病榻上的冯跋看到这么血腥的场景,十分的害怕,再加上对自己的弟弟及身边的护卫感到十分生气,在惊骇和气愤之中,一代英主冯跋气绝身亡。
宋夫人本来是想让自己的儿子即位,却不料自己给继子挖的坑还没生效,却先一步栽进了冯弘挖的坑里面,这真的应了一句老话:“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那么如此强大的北燕国,为什么又会在短短的五年之间灰飞烟灭呢?商议将我们所说的那一缕温情又何时能够到达呢?“伪史”部分又会以如何的形式从小说里面拨出来呢?
请看下一讲:汉族的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