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林发现肖文明听得进忠告。不过一些事情,他可能明白,觉得理所当然,反而没想得那么深。有必要继续点醒他。
“其实你是‘干才’,不是‘奴才’,只一次送礼才让你怀疑的吧。你知道在报社领导眼里,你是哪种人吗?”
报社领导对自己赞赏有加,会上表扬过好多次。肖文明觉得能力得到领导的认可。
可是领导为什么不给自己升职。反而送礼后,才升职?
“你是说我在领导眼里是‘奴才’?”
“不是的。为什么明明是‘干才’,却不是因为这个得到升职。原因在于你干的事情,可以轻易被取代。新闻稿质量的高低不是那么明显,你和同事的差距就不明显,优势显现不出来。领导自然觉得没有你也行。”
肖文明听出应林的画外音,没有采访、经营一把抓,就没有优势,难以升职。即使这样,肖文明感觉还是少了一点什么。
“我把采访、经营都搞好,就能升官。没这么容易吧。”
“这是前提条件,并非必然能升官。你还需要上上级领导的欣赏。我会找找关系,让宣传部的领导在一些场合提提你的名字。其他还需要你自己把握。”
《战国策?秦策五》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一直以来,自己以为做得很好,对迟迟不能升官,语多抱怨。我采访做得再好,原来还行不到一半路。还是应林通透,如果做到他说的这三点,不升官都难吧。
“应林,我怎么才能报答你?”
肖文明能够问这句话,让应林很欣慰。如果他提都不提,应林仍然会帮他,但会列入观察名单,不能给他一个自己的帮他是理所当然的心理暗示,而成为自己一个负担。任何人都应该为自己负责。
“同学之间谈什么报答。一起努力,共同发展。”
肖文明举起杯子,和应林干杯,“一起努力,共同发展。有什么需要帮忙,尽管开口。我一定竭尽所能办到。”
肖文明很上道。
林红宇注意到应林、肖文明聊很长时间,过来拉他俩回来参与大队人马的活动。
应林找个位置坐下,正好听到叶明义,“我们班第一个离婚,无论怎么说都是第一嘛。”
肖文明笑着问,“谁这么勇敢跨出第一步?”
“那花。”不知道谁抢着答了一句。
“来,让我们举杯恭喜那同学重获自由。”肖文明这一举动,把刚才沉重气氛一扫而空,变得有点欢快。
应林、林红宇等人也配合着举杯。不妨被宁婧娴悄悄拧了大腿,又凑在耳边,“你是不是也想重获自由。”
“我才刚进城,哪里会想出城。”林红宇紧张回答。
“哈,已经在考虑出城了?”林红宇的大腿再次受伤。
林红宇没招,立刻投降。
那花同学假装不在意和大家干杯。
“那花,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一定要说。我们一定帮忙到底。”一位女同学放下杯子道。
那花一脸欲言又止。
“有什么困难说出来,大家一定能够帮你度过难关。”
“我住的房子是老公单位分的。等到我们单位要分房,因为已经有住房,就让我发扬风格,让给其他住房困难的同事。又是我主动提出离婚,就净身出户。现在政策变了,不让单位分房。没有地方住,我打算买一套房子。”
肖文明支持,“居者有其屋,安居方能乐业。”
那花继续说,“我有一部分存款,爸爸妈妈、哥哥姐姐会支援一部分。本想找银行贷款,可贷不下来。所以想找朋友借一点。”那花越说声音越小。
林红宇道,“差多少,找应林一个人就解决了。”
应林道,“没问题。我们几个同学一起凑凑。大概还差多少?”
“大概还差七万。”
“行。你给我一个帐号,我们凑齐钱给你转过去。你可以先看房,这周内一定转给你。”
那花眼泪就下来了,找了几位朋友,没想到在同学会上解决。
林红宇私下问应林,这个金额对你没难度吧。干嘛非得拖几天,变狡猾了哦。
应林笑道,要是马上拿出来,会被人家当成‘凯子’。怎么着也要装一装。你也能借给她的吧,不是也要避嫌吗?
林红宇神秘兮兮地问,财权控制在弟妹手里,手头不方便吗?以前你都很大方,一点这个问题都没有?
“你说我一个已婚男人,借一大笔钱给一位离异女同学。那有说不出的暧昧。即使没有那回事,总让人心理怪怪地猜疑。所以你也要象征性借一点,肖文明那么积极,让他也出一点,意思完全不同。”
“你还真是小心谨慎。弟妹管得这么严格?”
“夫妻关系近得可以比父母、比兄弟姐妹还近,远的话其实一点关系都没有。父母、兄弟姐妹还有点血缘关系。夫妻关系全靠信任,而信任容不得半点缝隙。所以该避嫌时,一定要避嫌。”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你快成哲学家。讲得太有道理。夫妻关系还真象你说的,要借给兄弟一点钱,得和妻子商量。一旦离婚,很容易分清财产,如果没有孩子,那就一点关系也没有了。”
“所以嘛,要维持只能用心经营,有些瓜葛是要避免的。你老婆在现场,有些话也就不好说,不象还没老婆,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林红宇发现很多话都被肖文明说了,要是自己还没结婚,也爱出头。
同学会热闹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