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文明文笔不错,擅长写财经类分析文章,高级记者。
按说肖文明工作体面,能力胜任,应该前途远大。应林从他的话中听出不满。
“你知道这高级记者怎么来的吗?我花了半年的工资,给我们领导送礼才得到。我是不是堕落了?你会嘲笑我吧。”
“你怎么知道给领导送礼能得到高级记者?”
“前几年我有资格参评高级记者,但领导不是要求我发扬风格,就是说我能力超群,提升早晚的事情,对手家庭困难,失去这次提升机会渺茫,让我再耐心等等。后来一位挺照顾我、年纪大的同事才告诉我怎么回事。我的对手都给领导送礼了,尤其那位家庭困难的同事,送的礼起码过万。他还告诉我,有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到那位家庭困难的同事教另一位同事怎样把钱卷成香烟,放在香烟盒里送礼。”
应林惊讶问道,“不怕领导把烟转送给别人?”
“哈哈,不知道吧,领导又不是傻子,凡来礼物肯定都会仔细检查的。”
“那你有什么不满?”
“这高级记者不是凭我的真本事得来,而是靠送礼乞求到的。按照写作能力、新闻贡献等对比,我都比对手要强上不少,不能通过正常渠道升职,非得送礼才达到目的。很不甘心。”
应林以为肖文明在矫情,没想到说得这么认真。
“文明,按照法律规定,行贿受贿同样要受罚。一千元就要记录档案,听一位法院朋友说,内有有个规则,一万判一年。虽然行贿者很少被罚,不过对于编制内员工很不利,基本断绝上升通道。”
“别吓我,我本来就胆小。”
应林指着他,“我看你小子做过一次后,驾轻就熟。”
肖文明笑哈哈,“先不说这个,你那边有需要写新闻稿,或者策划人员。”
“当然有需要,有何打算?”
“等我混不下去,就到你那儿。”
“行啊,没问题。现在就报到都没问题。”
“那不行,我还要先在报社混混看。这不是给自己留条后路吗。”
“你打算怎样混报社?”
“努力往上爬,先混一个主任当当。然后进入编委会,最终的目标成为总编辑、社长。怎么样,目标够远大吧。不想当将军不是好士兵。”
“怎样实现目标,继续送下去?”
“只能这样,你有什么好办法?”
“东窗事发怎么办。”
“我也害怕。但不送,我在原地踏步,过两年就被新人赶上。随着年纪增大,我可能跑不动新闻,但新人肯定干劲十足。下场会很惨。相比较而言,冒点险算什么。”
应林幽幽问道,“真没有两全齐美的办法。”
肖文明摇摇头,世上哪有两全齐美的好事。
“领导需要两种人,一种‘奴才’,另一种是‘干才’。你可以选择做‘干才’。一样可以升职。”
“不会吧,难道你认为我现在所作所为是‘奴才’?”肖文明有些急眼。
“你是‘干才’,‘奴才’可不适合你。报社转企改制,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经营人才,需要会拉广告业务的专才。可我擅长新闻写作,没什么社会关系,拉不来广告。”
“你们是不是成立广告部?”
“是啊。等等,难道你让我去广告部,我可是干不来。”
“我估计效果不太理想吧。那接下报社会怎么样。”应林问。
“会怎么样?”肖文明作为记者,没日没夜跑新闻,关心的是稿件质量,没关注过经营的事情,从没想过这个问题。
“全员营销,让每位员工出去拉广告,很一点的领导,会给每位员工下达任务量。另一种可能按部门下达拉广告任务。后一种方法比较不容易被职工反对。”
肖文明心一紧。如果报社这样规定,那怎么办。自己写文章没问题,要开口求朋友花钱投广告,沾染上铜臭味,节操呢。
一想起拉广告业务,肖文明心理烦得不得了。哪里能拉到广告业务?
应林说的报社领导给员工下达拉广告业务量,以肖文明对领导的了解,那孙子绝对能干得出来。
“转企改制,向市场要钱是唯一的途径。报社员工大部分是文人,张口要钱的事很难说出口吧。别人做不到,我能帮你做到,你能不能脱颖而出,成为‘干才’?”
“你拿钱出来帮我,那不好吧。”如果是这样,肖文明很不好意思,绝不会接受。
“你看过××报纸给花达饮品做的广告吗?花达饮品在各类报纸宣传投入超过一千万,每年还不断增加。万隆电器的投入也不会比这个树木少。我可以将一部分改投你们报纸,前提当然得保证广告效果。”
“你的意思是我去争取营销部经理的位置?”
“不、不。在报社始终是记者、编辑为主导,只搞经营可干不到总编辑。经营只是副业,你在做好记者、编辑的同时还能搞好经营,这才是你的优势。要保证上升通道是朝着总编辑的方向。”
肖文明看怪物一样看着应林。
他从没有在报社干过,怎么知道这些弯弯绕绕。
“只搞经营不仅不能成为总编辑,还会处处受掣肘。比如找个记者为企业报道新闻,还需要取得他的上级领导同意,这么小的事总不能每次都找总编辑批准。即使我自己勤快点写出来,还得求版面。所以我还真不能放弃记者、编辑的岗位。你没在报社干过,怎么知道这些的?”
“听花达企划总监郝能发说的。他和报纸记者接触很多,常抱怨记者发的新闻版面不对。也是很久才明白报纸内部分工不同。找了这个记者,他的对手就会使绊子。想干好事情,凭美好愿望可不行,讲实力的。”
肖文明心理嘀咕,应林的成长果然不是白给的,深不可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