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孤独,很多时候是毫无理由的。14号宿舍整整十人,得罪了一个于晓梦之后,除开寇黎和温燕清,其他人也在不知不觉和沈兰拉开距离。沈兰十分不解,她真心地对待每一个人,愿意出来交心的却少之又少。——后来她才知道,是有原因的,全宿舍十个人,除开她,都是用皮箱的。
沈兰用的是木箱。父亲给她的行李箱是一个木箱,那个木箱有些年月了,是大姑妈家淘汰下来的箱子。沈兰的衣服就装在那个木箱里。因为年月太久,很快木箱的箱体和盖子就分离开来。而宿舍里其他人,包括家庭状况不太好的周华,统一都是亮闪闪的崭新皮箱。沈兰的木箱在宿舍里显得格外刺眼。
“沈兰,你怎么不让你爸妈给你买个皮箱啊?”周华低声询问。
中学的时候,用木箱的可是全体同学。这个木箱从中学的时候就开始陪伴沈兰。那时候的沈兰,从来没有被人问过这样的问题。因为大家都用,也没有什么奇异之处。所以到宁成报到的第一天,父亲就从家里背上了木箱。全家人都想着可以省下一个皮箱的钱,根本没有想过那个木箱会给沈兰带来什么。
因为她体质差,父母在她的生活和身体上是做了很大的花费。对于这个木箱,沈兰本人是没有那么在意的。装衣服而已,皮箱能装,木箱也能装。能读宁成师范的人,家里富裕的毕竟是少数。于晓梦说沈兰不在乎流动红旗,就是指沈兰那个烂木箱的事。沈兰也曾想过换掉木箱。可是,花钱的地方太多了,她想省下来。
沈兰穿的也很一般,大多数是姐姐淘汰下来的衣服。沈兰从小到大都穿姐姐表姐们淘汰下来的衣服。只要衣服是合身的,她的内心就是欢喜的。沈兰对于外表并不太在意,本来,她人胖胖的,即使穿得再好看,也是一般般的。因为那些衣服虽然是淘汰的,却整洁而完好。可是她真的没有想到,这成为宿舍里衡量她是否是穷人的标准。
“换个皮箱吧,免得别人瞧不起你!”周华又说。
沈兰知道周华并没有什么恶意。每天省吃俭用的周华,总是会给自己添置最新的装扮。即使明知那些是要花钱的。不过周华确实只是在吃的方面节俭,新衣服新鞋子咬着牙都是要买的。沈兰微笑,想起于晓梦说自己家刚通电没几年的时候,那时候的于晓梦刚到学校没多久,还没有表现出那种世故与精明。
寇黎也劝她顾及自己的体面,对她说:“沈兰,你就把箱子换成皮箱嘛。你回家给父母说说,哪怕用个旧皮箱也好,老是这样,于晓梦那个样子,换成是我,我肯定也忍不了。”。
沈兰终究还是没有更换成皮箱。木箱的盖子虽然已经脱离,可是,只要盖好,从外面加一把锁,看起来还是完好的。于晓梦出生在很普通的大山农家,大约也是因为自卑才是如此吧,她心里想。
她看了看宿舍里的皮箱,分明很多人都是用得旧皮箱。用皮箱来区分朋友圈子,实在是好笑。如果靠物质来区分朋友的话,也应该是裴蓓蕾不喜欢她。
沈兰就喜欢温燕清的性格。温燕清的家在郊区,很普通的几间小瓦房。温燕清的父母总是笑眯眯地,和寇黎的父母一样亲切。面对自己的家庭状况,温燕清从来没有表露出自卑。整个家庭的气氛也是很欢乐的。
“我妈说,以后找个条件好的男朋友,嫁过去,就什么都有了。”温燕清很自然的说。
温燕清的房间很简单,床头放着一叠小说,言情的,武侠的。起初,沈兰以为整个院子都是温燕清家的,后来,温燕清眨眨眼睛,告诉她另外两家是叔叔的,叔叔全家都在外地打工,暂时由她父母帮忙照管。
“万一以后找不到有钱的男朋友呢?”沈兰故意问她。
温燕清坐在床沿胡乱地翻弄着手上的小说书,看了看房间,又看了看沈兰,又道:“想那么多干嘛,船到桥头自然直。找不到,找不到就不找呗,就在这里住呗。离城里近就好了,到时候在城里找个工作,晚上就骑自行车回家。”
周末的时候,宿舍里来了几个推销的女生。女生们自称是某中专学校的三年级学生,现在在实习期。推销的产品多是护肤霜润手霜之类。简叶买了一瓶护肤霜,又询问周华要不要买。周华迟疑了一下,问:“多少钱一瓶?”
“十五。”简叶说。
徐莉莎凑过来看简叶买的护肤霜,她挤出一点点,在自己的手上抹了抹,又闻了闻,说:“恩,感觉还不错,我也要去买两瓶,现在推销的在哪个宿舍啊?”
“在二楼。”简叶回答。
“走吧!”
然后徐莉莎就拉着周华一齐到二楼去了。沈兰看着周华远去的背影,想起周华迟疑地表情,心里想:“她肯定不会买。”
沈兰很快就发现自己判断失误。因为回到宿舍的周华笑呵呵的。她不但买了护手霜和护肤霜,还买了推荐的洗发水。周华问她:“沈兰,你怎么不买?“沈兰摇摇头,笑着回答:“我觉得对于我来说那些都是多余的,所以不买。”
周华摇摇头,反驳沈兰:“怎么会没有用呢?你是不是舍不得?你看我都买了,有什么舍不得的嘛!又不贵。”
认认真真趴在床头记录一整天开支的周华是沈兰最深的印象。两瓶三十多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周华接下来很多天又将省吃俭用。周华太瘦小了,她站在她面前,个子还不及她的鼻子。
周华买了护手霜之后,每天都会在宿舍里抹几次。于晓梦看见周华在涂涂抹抹,低头要去看周华手里的东西。周华笑嘻嘻地说:“我那里还有一瓶,你要不要,我卖给你?”于晓梦摇摇头,说自己只用百雀羚。高琴则说:“你那又不是化妆品。”
周华笑着说你们是不是舍不得买,却被于晓梦狠狠地瞪了一眼。于晓梦用的百雀羚是一种老牌,价格却很便宜。袁柳英一年四季都会抹上春娟润肤霜,以至于身上一直有股淡淡的香气。严婷在一旁看着,说:“你们有没有想过,那几个女生化妆那么好看,或许根本就不是学生呢?就这么很普通的产品,卖这么贵,真是很厉害的销售!”
沈兰很早就看出来那几个女生并不是学生。女生们每卖一份产品,就会让购买的人留下祝福语和使用感受。不少留言者都写了日期和学校,沈兰发现了一个规律,很多学校远在四五个小时车程之外,那几个女生虽然长着娃娃脸,但是穿着打扮并不像出自学生之手。
“什么是厉害的销售,根本是学生单纯,好骗而已。”沈兰心想。
这样的话沈兰没有说出口。她原本是二班坐在角落都不会被人注意的那个女生。没有良好的家庭经济基础,没有姣好的面容,没有深厚的背景。换了语文老师之后,新的语文老师却突然发现了她的天赋,对她极为重视。以前,沈兰的写作只会被打成六十分左右,高不过七十分,但是新的语文老师每次都给了沈兰高分。
吴美姿很为沈兰高兴。她是沈兰的同班同学,对沈兰的了解自然熟悉过高芙蓉和曹健。吴美姿说:“沈兰,真替你高兴,又回到了次次写作第一的时候。”
吴美姿说的并非恭维,沈兰之前的写作确实是次次第一,未被超越。在宁成,藏龙卧虎,很多人都是中学的尖子生,对于保持次次第一,沈兰并没有绝对的把握,但是,次次排尾,沈兰好像看出了什么。周晓英象征性地恭喜了一下沈兰,并说:“沈兰,没想到你进步这么大。”
沈兰知道自己并没有进步,水平其实还是一如既往。从前的第一多半都是周晓英和范丽。范丽确实是有几分才华的,虽然写的文章在沈兰看来很空洞,但是辞藻的华丽是沈兰比不上的,但是周晓英……
沈兰一直觉得周晓英被集体高估了。但是语文老师很明显偏爱周晓英。据说有好几次阅卷周晓英都曾参与。有一次裴蓓蕾读了周晓英的文章,连吐舌头:“这个,这个也叫好水平?”
沈兰低着头,看着试卷上的六十二分,这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的历史最低分。她以为自己只是发挥失常,但是接下来让她跌破眼镜,她一直在六十多分浮动。不止是她,就连她觉得不错的高斌,也是在七十分晃悠。时间久了,沈兰发现,语文老师喜爱的,分就高一些,不喜欢的,就低一点。她想起有次演讲课,因为太流利,语文老师呆呆地望了她半天。那种表情不是发现一个优秀学生的表情,而是——你这么普通的学生怎么可以表现这么好?
老师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一个学生的才华。那是沈兰第一次懂得的人生道理。她不喜欢读师范,可是对于老师,她一直是崇拜而尊敬的。语文老师和朱文芳一同打破了她的幻想。她在日记本上写道:“我以后要当个好老师。——真正好的那种。”
“我听说那个男的是个老色鬼!”于晓梦又在和高琴嘀嘀咕咕,见沈兰回到宿舍,她故意大声道:“身材丰满真是好!真的好!可以拿高分!”沈兰第一次没有示弱,回击道:“是呀,我就是身材丰满了,怎么,你嫉妒还是羡慕啊?”说完,摔门而去!
于晓梦和高琴面面相觑。
沈兰咬着牙,在心里暗暗发誓:“我一定要拿第一!”她在心里感激语文老师,因为他就是她再一次的伯乐。她也没有去打听过语文老师是否是色鬼的说法,她只知道,语文老师除了在课堂上表扬过她意外,没有其他异常表现,身为另一个班班主任的他其实很多时候都不记得她的名字,不开卷的打分也能给到她高分。
范丽最近表现出崇拜沈兰的样子,好几次凑近她说:“你真是个才女,没看出来。”
沈兰回复道:“你才是才女啊!”
看得出范丽的内心有着小小的兴奋。父亲说一进入师范什么都结束了,沈兰真想告诉父亲一切其实才刚开始。她知道范丽是在暗暗和自己较劲,不是高斌那种相互的欣赏。裴蓓蕾却没想那么多,她说:“有人崇拜是好事啊!你可以用行动证明自己不会被忽视!”
张子军看她的眼光越来越惊讶,班级里的写作专栏里,以前沈兰想要写一篇都会被负责人周晓英拒稿,但是如今,周晓英每天围着她的桌子,恳求她写一篇。
“你就写一篇嘛,大家都等着看呢!”周晓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