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里举办一个国际插花艺术展,并且免费向社会展出。还好我白天不上班,不用请假就可以去观看,自然不会错过。虽然插花与我的专业、专长不沾边,不过,各行各业、各门各派的艺术,虽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都有一个相同之处,那就是对美的追求与诠释。只要是美的,好的,都可以去尝试,去吸收,兼收并蓄甚至融会贯通,推陈出新、标新立异、耳目一新。作为北方最大的都市,它为艺术的发展、交流、传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良好的环境。我很喜欢它所展现的包容性的一面。有一次,当我在吧台看见,两位英俊男士旁若无人、深情热吻,而周遭人等见怪不怪、穿梭而过时,我感慨,直男界从此又少了两名帅哥,但同时也忍不住祝福他们,真心希望他们彼此找到真爱、珍惜对待、白头偕老。有人认为,大都市包容,也有人认为,大都市冷漠。不管它是什么样的,每个面既对立斗争又资生依存,都有其存在的规律。我尽管去遵循自己的内心,做我想做的事。
既然是国际性会展,势必邀请或吸引众多艺术家前来参加。在传达自我理念、吸引更多关注的同时,也相互交流学习。法国、荷兰、美国、德国、RB等众多国家的各种插花艺术流派,都有代表前来参展。我一路观赏,赞叹不已。我的画作,是平面的。这些花艺作品,却为立体几何图,360度经得起考量。而且所使用的真实花草,为一个作品赋予了生命的活力与期许、希望与美好。正目不暇接、陶然自乐之时,我被其中一个展位深深吸引。当我走过去,每一瓶、每一盆的插花,牢牢控制住我的视线。
“喜欢吗?”一位身着棉麻改良汉服长衣的古道仙风飘逸的女人,保养极好,容貌秀丽,气度不凡。特别是,从她的眉宇间,我竟然看到了仁慈。
“骨胳清奇,风姿绰约。很美。”
“有没有兴趣,到我的工作室看看。”她笑道。
“好。”
由此,开启了自己23年以来第一次脱离学校的拜师学艺的生涯。我的花艺老师,名叫陆楠。曾经在RB学习及从事植物美学及研究多年,即使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仍对植物的实践与探索,保持虔诚的执着与孜孜不倦的追求。现在,她回到国内,用她的方式,传播她所掌握的精髓。经她之手,即使一颗干枝、一株枯萎的花朵、叶片,都变得动人起来,仿佛生命不是结束,而是,换成另一种方式在悄然延续。她向我们介绍和展示了不同流派的风格和理念,我却最喜欢小原流。因为,它比较接近中国古代花道的审美。而我,所专长的工笔画,属于中国画技法类别的一种,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色彩审美意趣。所以,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共通性。而且,小原流大多材料只用当季花草,凡双眼所见植物,都能变成插花艺术作品。这与我对大自然的热爱,不谋而合。但,花艺对我来说,毕竟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仍然需要从基础学起,首先了解植物,参悟美学。再到了解小原流的盆花、瓶花。掌握基本的花型,直立式、倾斜式、排列式、旋转式。从学习单面的花型,到多面的开放式花型。不断努力学习,长时间地实践与练习。在一次次尝试中,我感觉,离我想要的越来越近。
我每周固定去三次,一泡一下午。老师的工作室会有沙龙,也有插花课程。我既当学生学习,也帮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给花换水,收拾残余,进出跑腿。我的同班同学中,有几个是立志成为职业花艺师的狂热之人,他们跟随老师潜心学习,并在握有丰富渠道信息及行业资源的老师的指导下,将申请参加RB花协资格考试,若通过笔试与技能考试,他们就可以获得RB花艺协会正式颂发的NFD花艺师资格证。这个证书,在世界29个国家都被认可,并且可以成为从业凭证。为此,他们本生就已十分刻苦与勤奋。而另外的大多数,则是一群养尊处优的富家太太,年龄在30多岁到50多岁,奔着老师响亮的名气而来。她们,或宝宝已上学,或孩子已成家,既不用出外上班,家务事又有保姆打事,更不差钱。她们纯粹是来打发时间或陶冶情操的,当然不能指望她们,更不可能叫她们去做什么。
我嘛,是班上的第三类。但我仍然自愿帮忙。一是出自对老师的尊敬,就这点程度来说,应该不及老师在RB付出的十分之一,要知道,RB是个等级辈份观念非常严重的国家。如果遇到善良负责的先辈还好,人家会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及做人的道理。如果遇到心术不正之人,便有得苦头吃。老师在RB苦学十六年,不可能如神相助似的,总是一帆风顺地走过。二来,源于对老师的感激。她坚决拒收我的学费。我问及原因,老师只说,你我有缘之人,学费已不重要。我扪心自问,学生何才何能,竟得老师厚爱。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我必当为老师做些力所能及之实事。三来,我确实想多学一些,那我就必须首先端正我的态度。认真诚恳的人,会更讨人喜欢。勤奋努力,总有人看得见。而且,得益于,自己是学美术出身,我的空间构图能力与美学功底都还不错,学起来有优势,掌握得非常快。从老师一次次对我的作品流露出的赞许的神情中,我知道,她是欣赏的。
但老师上课时,态度极其严谨,要求十分之高。好在,她于微笑中温柔地坚持,所以即使学员们再不情愿,也依然会按照她所教导的,接受和修正,否则,没有人能受得了那种苛刻。那时的老师,不是老师,而是观音娘娘。慈眉善目,却不怒自威。但她下课后,就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辈。这不,刚刚她就问我:
“宝宝多大啦?”
“老师,我还没结婚呢。”
“有男朋友了吧?”
“没有。”
“正好,改天将我侄子介绍给你。”
“老师,我不想——”
“瞧,还害羞了。”
“不是,我还年轻,不想被束缚。”
“不做男朋友,可以做朋友嘛。扩大交际,丰富阅历,也会对你将来的发展有所帮助。”
“老师——”
“呵呵,好啦,去忙吧。”
“好。”
虽然我也很好奇,老师这样的女子,是如何修炼成这等超风脱俗的容貌气质,又是怎样的男子才能与她举案齐眉、琴瑟和鸣。但我,决计不会过问超越界线的事。她是老师,我是她学生。她拒绝我交学费,只肯收取花材耗损费用,我以心血与劳力报答之。我们互相欣赏,也互相尊重。即便她在了解我的个人问题时,也是点到即止。并不为满足自己的好奇和八卦心理,而对我进行探询查问、旁敲侧击、追根溯底。如此适当的交往距离,让我感觉很舒服、很放松。我也就更加敬重她。他人敬我一尺,我敬他人一丈。这是非常好的良性循环与待人之道。老师不愧是老师,传道,授业,教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