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不觉就到了冬季,十一月十一日是冬至日,隋文帝杨坚带领群臣在京城南郊举行盛大的祭天礼。
中国为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凡是英明君主,无不重礼。尤其是在天下太平的盛世之年,更是如此。天子祭祀上天神灵之礼,上古即有,称为“天礼”,与祭祀土地万物的“地礼”、祭祀祖先宗庙的“人礼”并称。“天礼”一般三年举行一次,在当年的冬至日举行,地点均在京城的南郊,所以又称为南郊大祀。
中国古代礼制,到周朝的时候,进行了系统性的规范和细化,被历代所沿用。但每遇乱世,多有废弛,再至盛世,又予以增益。魏晋之后,特别是五胡乱华,天下纷乱,礼崩乐坏。到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命江南宿儒明山宾、严植之、陆琏、贺玚、司马褧、沈约、周舍、徐勉、何佟之等人,修订礼制规范。并在京城建康的南郊修筑圆坛。圆坛高二丈七尺,上面直径十一丈,下面直径十八丈。为天子祭祀天地之用。
隋文帝杨坚称帝,建立隋朝之后,恢复传统礼制,命国子祭酒辛彦之,在前朝礼制的基础上,制定新的礼制。辛彦之将新的礼制规范制定出来后,隋文帝杨坚又命人在京城长安的南郊,离广阳门约二十里的地方,修筑专门用于祭祀上天神灵和土地万物的圜丘。圜丘共四层,每层高八尺一寸。第一层直径二十丈,第二层十五丈,第三层十丈,第四层五丈。
圜丘的旁边原本建有几间瓦屋,以备更换衣物和休憩之用。但是,由于今年形势和往年有大不同,为了彰显隋朝一统天下、国泰民安的大国风范,不仅祭天所用的牺牲、贡品比原来精致和丰盛,参与祭天仪式的人员也比往年要多。隋文帝杨坚不仅率领了朝中文武大臣前来,还邀请了邦国的使节,甚至让独孤皇后也一同来参加。外邦使节和皇后参与,这在过去是从未有过的。因此,还不得不在圜丘旁边的广场上临时搭建了一些帷帐。
所有祭祀仪式的流程和环节,都是严格按照礼制规定要求进行的。在此之前,隋文帝杨坚、独孤皇后以及文武百官、外邦使节等所有参与仪式的人,都按礼制要求斋戒。对所有用来敬献神灵的牺牲和祭器,都经过鸿胪寺官员的严格挑选和检查。
这天一早,所有人员全部齐集圜丘之外。各自更换好礼服,稍作休憩,吉时一到,礼官宣布仪式开始。伴随着清澈的雅乐,杨坚外面穿着华贵的裘衣,里面是饰有日月星辰及山、龙等纹饰图案的衮服,头戴前后垂有十二旒的冠冕,腰间插着大圭,手里持着镇圭,引领众人缓步来到圜丘前,面向西方立于圜丘东南侧。独孤皇后及文武百官、外邦使节,按照礼制规定的位置,依次肃立在隋文帝杨坚身后。
这时鼓乐齐鸣,礼官诵读经文,报知天帝,延邀降临享祭。接着,宰杀敬献的牺牲,并将这些牺牲随同玉璧、玉圭、缯帛等祭品被放在柴垛上,由隋文帝杨坚亲自点燃积柴,烟火高高地升腾于天。意在让天帝嗅到牺牲的气味,称之为“燔燎”,也叫“禋祀”。
随后,在乐声中,迎接由专人装扮的“尸”登上圜丘。“尸”即是天帝化身,代表天帝接受祭享。天帝就坐,面前陈放着玉璧、鼎、簋等各种盛放祭品的礼器。隋文帝杨坚先向天帝敬献牺牲的鲜血,再依次敬献五种不同的酒,称作“五齐”。前两次献酒后,敬献全牲、大羹、铏羹等。第四次献酒后,进献黍稷饮食。然后,天帝用三种酒答谢隋文帝杨坚,称为“酢”。最后,隋文帝杨坚把祭祀用的牲肉赠给参与祭天之礼的大臣和使节,称“赐胙”。人们一边畅饮祭祀用的美酒,一边载歌载舞,将祭天仪式推向高潮。
然而,就在人们尽情舞蹈,感谢上天保佑大隋国运昌盛,庆祝天下太平、前程似锦的时候,突然有一小队骑兵沿着大路向圜丘飞奔过来。在他们将要靠近时,被负责警卫的御林军拦下,但还是有两个人下马之后,急速地向里面跑了过来。
两人到了隋文帝杨坚近前,分别跪下,向隋文帝杨坚行参拜之礼,前面一位年轻的将军嘴里说道:“儿臣杨俊参拜父皇!”后面一位稍微年长的将军嘴里说:“末将段文振参拜皇上!”
原来两人分别是扬州总管秦王杨俊和扬州总管司马段文振。只是他们本该远在扬州治所广陵,却不知为何并未奉诏就回到了京城,而且是在举行祭天之礼的时候,急匆匆地相当于闯了进来?
不仅大家觉得惊奇,就连隋文帝杨坚也颇为纳闷,于是问道:“阿祗,究竟是什么事情,居然如此慌慌张张?”
杨俊回答道:“禀父皇,江南各地纷纷出现叛乱,形势非常危急。只因事关重大,还请父皇恕罪!”他边说还边喘着粗气,显然是奔行过急给累的。
但无论如何,所有在场的人在听过他的话之后,全都大惊失色。
“怎么会这样呢?”隋文帝杨坚也是楞了一下,才喃喃地说道。
杨俊没有开口回答,却身子一歪,像是昏倒在了地上。
一旁的独孤皇后爱子心切,叫了一声“阿祗,你怎么了?”又慌忙地不顾一切跑了过来,将杨俊扶起。
片刻之后,有人将随行的御医叫了过来。
御医替杨俊把了脉,说:“不碍事。秦王只是昏了过去。估计是因为太过劳累的缘故。”
随即取了水来,给杨俊喂下。果然,没过多久,杨俊就睁开眼睛醒了过来。
隋文帝杨坚命人将杨俊送到瓦屋休息,然后问段文振道:“段将军,你说说究竟是怎么回事?”
在御医救治杨俊的时候,隋文帝杨坚已经让段文振起身。喝过水,也休息了片刻的他,此时的气色已经好了许多,便恭敬答道:“启禀陛下,江南陈朝故地,对我大隋的政令教化多有不服,而秦王又宽怀仁慈,对江南百姓有所放任,于是群起反叛。”
“具体情况怎么样?”高颎禁不住关切地问道。
段文振说:“叛乱已成蜂拥之势。规模小的有数千人,规模大的数万人。其中尤其以婺州汪文进、越州高智慧、苏州沈玄侩等势力最盛,他们俱皆攻占地方衙门,自称天子,署置百官。另有蒋山李忮、乐安蔡道人、温州沈孝彻、泉州王国庆等,自称大都督,气焰极为嚣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