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遇面前,克拉克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没有看到未来,所以早早地放弃。而洛克菲勒却正好相反,他选择别人不看好的时候投资,这一切都因为他与众不同的超前思维。洛克菲勒后来谈到他的创业经历,深有感触地说: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抓住时机。而抓住时机的前提是要有正确的认识。”
不仅是在投资石油这一件事情上,洛克菲勒体现了他运用超前思维的能力。在商业生涯中,他尤其善于以他过人的超前思维把握出现在眼前的一切机会。
在洛克菲勒投资石油之前,美国南北战争已一触即发,社会局面动荡不安,各种各样的消息和流言四处传播。人们都惊恐不安,纷纷准备转移财产,将家搬到安全的地方。与此同时,洛克菲勒考虑的却是如何在战争中获得更大的商业利益。他认为,战争发生后,粮食和资源一定会紧张,物价上涨,正是赚钱的好机会。洛克菲勒把他的想法说给别人听,想寻求别人投资合作,结果遭到了很多人的嘲笑。
在没有任何抵押的情况下,洛克菲勒找到了银行总裁汉迪先生,将自己的设想和盘托出,他的设想打动了汉迪先生。汉迪先生为他投入了一笔资金。
洛克菲勒开始为以后做准备,他设法大量购买各种生活物资储备起来,随时准备应对战时需要。事情正如洛克菲勒预料的那样,南北战争爆发后,粮食价格涨了好几倍。洛克菲勒将他所有的贮备推向市场,获得了巨额利润。等到战争结束后,洛克菲勒已经成为一个腰缠万贯的富翁。他从此有资本可以投资石油工业。可以说,洛克菲勒的事业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他超凡的眼光和决策—超前思维的运用。
哈佛大学的教授指出,超前思维的价值是无穷的,可以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一定要把目光看得更长远,给自己设定长远的规划和目标。拥有了超前思维,你一定能获得更长足的进步。
迂回思维
可以绕过去的难题就都不是难题了。
巧妙地绕开那座“碉堡”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一本总结军事经验的著作,但在哈佛大学商学院,却把它作为必修课,将《孙子兵法》融入MBA的战略课程之中。此外,哈佛商学院每年还为大约五千名公司企业的高级主管人员提供在职培训,《孙子兵法》是该培训的必读教材。
中国人都知道“围魏救赵”的成语故事。公元前353年,是中国的战国时期,诸侯国魏国进攻赵国,赵国不得已向齐国求救。而齐军统帅孙膑认为,如果齐军军队远赴赵国,魏军正好以逸待劳,对齐军不利。于是,他带领大军进攻魏国国都,围攻赵国的魏军见国都危险,便撤军回来救援。
这样一来,齐军不费一兵一卒就解除了赵国的危险。这种避实就虚的方法,就是迂回思维的典型运用。
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障碍,如果直接清除障碍,可能不是很容易,或许要付出太多的人力、物力,得不偿失。
这时候,不妨考虑避开或绕过这些障碍,从另一个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法国人当初推广马铃薯时,就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法国农学家巴蒙蒂埃发现了马铃薯,他觉得这种植物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产量也非常高,不但可以当作蔬菜来食用,还可以在饥荒时当作粮食,具有很高的种植价值,于是,他就把马铃薯带回了法国,准备在法国大力推广种植。
巴蒙蒂埃回到法国,大力宣传马铃薯的食用价值和种植方法,希望法国人能够广泛种植,可是却没有人支持和理解。因为没有人在此之前见过马铃薯的样子,更不知道它是否能吃,甚至还有人认为,马铃薯是魔鬼的苹果,吃了这种奇怪的东西,身体一定会受到伤害,说不定还会丧命。就连法国的学者也不赞同这种新作物,他们宣称,这种植物会吸收土地中的养分,将肥沃的土地变得贫瘠。在这种情况下,马铃薯的推广陷入了困境。
面对困境,巴蒙蒂埃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方法。他在一块土地上种上马铃薯,然后请求国王派出许多士兵在种马铃薯的地方驻扎看守,宣称不允许任何人采摘这种植物。结果这反而引起了老百姓的好奇。巴蒙蒂埃种马铃薯的时候,附近的农民就躲在不远的地方偷看,看他怎样下种,怎样施肥,怎样锄草。等到没有人注意的时候,这些农民就避开士兵的看管,偷偷钻进种植园里把马铃薯挖出来,种到自家的土地上。也有人见到巴蒙蒂埃后,向他讨要种子,带回去种植。就这样,马铃薯逐渐被法国人认可并接受,很快就成了法国人餐桌上必备的菜蔬。
如果把推广马铃薯遇到的阻力比喻为“碉堡”,巴蒙蒂埃就是运用迂回思维,巧妙地绕过了这一“碉堡”,避开了法国人不愿接受马铃薯这一困难,另辟蹊径,通过请求国王派士兵看守马铃薯种植园,引起人们的好奇心,让他们觉得这种由国王亲自派士兵看守的东西一定是好的,不惜冒着一定的危险去偷回来种植。这样做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马铃薯在法国的推广,充分体现了迂回思维的作用。
美国历史上有许多商业案例,都可以用来说明迂回思维的妙用。
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率先研制出了自动洗碗机,他们将这种新产品推向市场,放到各个电器商场销售,可是却遭受了冷遇,无人问津。他们派出推销员上门推销,也处处碰壁,没有人相信这个看起来很笨重的家伙,能够像灵活的手一样把碗洗干净。为了推销这种新产品,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运用迂回思维的方式策划了销售方案:将销售对象转向房产开发商。
房产开发商一开始对这种洗碗机也并不看好,在销售人员的努力下,才同意在少部分住宅安装试试看。他们在同一地区的住宅中,有的安装洗碗机,有的不安装。结果发现,那些安装洗碗机的房子卖得更快一些,比不安装洗碗机的房子平均要快上两个月。这一结果让房产开发商大感意外。
他们决定在更多的住宅安装这种产品。在房产商的带动下,市场上洗碗机的销量也多了起来。
绕开了市场销售和上门推销这两大困境,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向房地产商推销,借助房产销售卖给用户,从而带动了市场。这种迂回思维解决问题的办法帮助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脱离了困境,获得了商战的成功。
在迂回思维中,要绕开面临的障碍不难,难的是找准迂回的方向。中国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典故,如果把“栈道”比作困境,那么找准“陈仓”这个方向才是关键所在。在这一方面,美国的硅谷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
美国的硅谷公司最初生产经营半导体器材,可是,由于创业之初资金很少,公司的规模也很有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在那些大型公司企业林立的局面中很难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于是,硅谷公司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当时,全球石油资源紧张,如何节约资源是许多企业必须应对的问题。硅谷公司准确地把握了这一点,花大力气研制出能控制燃料的专用硅片,用于汽车生产。他们的产品一上市就受到欢迎,畅销全球,第一年就销售了两千万美元,没用几年时间,硅谷公司就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一跃成为世界知名大公司了。
迂回思维看上去是绕开困难,走了弯路,但是实际上却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当我们明显无法越过眼前的高山时,为什么不避开它,采用迂回的方法,从另一个角度获得成功呢?
避实就虚也能解决实际难题
1907年,詹姆斯教授从哈佛退休,他的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也同时退休。詹姆斯劝卡尔森养鸟,卡尔森却说自己不喜欢,不会养鸟,詹姆斯打赌说:“我有办法让你不久之后就养上一只鸟。”卡尔森不以为然,认为绝不可能。
没过两天,詹姆斯送给卡尔森一只精致的鸟笼,卡尔森觉得很可笑,这能让自己由此开始养鸟吗?可是,从这以后,每次客人来时,看到那只鸟笼都会无一例外地问他:“教授,您的鸟死了吗?”卡尔森先前还不厌其烦地向客人解释,可是客人却感到困惑不相信。卡尔森教授为了避免不断地解释,只好买了一只鸟。这就是詹姆斯教授提出的鸟笼效应。
有一则外国笑话是这样的:有一家剧院,许多妇女在观看演出时都戴着高高的帽子,影响了后面的人。剧院老板想了很多办法,也没有说服女士们把帽子摘下来。最后剧院老板换了种办法,他说:“请那些年轻的女士们把帽子摘下来,年老的女士可以不用摘。”结果那些女人无一例外地摘下了帽子。剧院老板避实就虚,抓住所有女士都怕老的心理,巧妙地说服了她们。
商学院课堂上,老师问学生:有一家宾馆,常常有顾客抱怨说电梯太慢。如果你是宾馆的经理,让你来解决这个问题,你如何用最低的成本来处理好?问题看上去很简单,学生们马上便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了起来。
有的说:这太容易了,找出电梯慢的原因,加快电梯运行速度。教授摇摇头,电梯的运行速度已经不能再快了,除非更换,但是那样成本太高了。有的学生说:可以找一个地方,另外安装一部电梯。老师还是不赞成,成本还是太高。当学生的提议都没有得到通过,再没有人说话,大家都陷入苦思时,老师反问说:你们为什么不试着避开电梯速度这个问题,从电梯以外的角度来思考解决呢?
这样一来,学生很快就想出了另外的方法。最后提出最好的解决方案是:想办法不让顾客把注意力集中在电梯上。可以在电梯里安装镜子,顾客进了电梯后对着镜子整理自己的衣着、头发,就不会觉得电梯速度慢,也不会抱怨了。
避实就虚就是在面对实际问题时,找出问题背后潜在的原因,从这个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避开难以克服的重重困难,而且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美国有一家著名公司,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公司的效益很不理想。按照以往的惯例,公司每年年终要给员工发两个月的工资作为奖励。
可是现在,最多只能发一个月的工资作为奖励。财务经理担心这样一来,公司的员工一定会大为不满,因为他们的工作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努力,如果少发奖金,一定会引起巨大的反响。
财务经理只好把情况向总经理做汇报。他说,就像过年给孩子发糖吃,以前给两大把,现在只给一小把,孩子们一定会又哭又闹。总经理认真想了想,他告诉财务经理一个最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