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善于运用发散思维的人,在面对问题时,并不仅仅局限于问题本身,而是能够通过联想与想象,将思维扩散开来,从而得出新的创意与发现。他们常常能用别人无法想到的非常规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1956年,美国最大的汽车公司福特公司推出一款新车,功能先进,造型优美,价格也不高。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新车投入市场以后,却销售冷清,与预想的热销情况截然相反。
如何让这款新车赢得人们的青睐,并使其在市场迅速畅销呢?这成了福特公司的头等大事。公司总经理向全公司征询行之有效的销售策略,承诺如果有人能想到好的办法,一定予以重奖。很快,福特公司的一位名叫艾柯卡的见习工程师,向总经理提出了他的创意。
他的创意是,先在报纸上发布一条广告:“花五十六美元买一辆56型福特。”吸引读者的注意,他们会迫不及待地了解具体的销售方法:如果想买一辆1956年生产的福特汽车,只要先付20%的货款,余下的款额可以每月付五十六美元,直到付完为止。
总经理采纳了他的建议。结果,广告登出后反响很大,“花五十六美元买一辆56型福特”的广告尽人皆知,大家都觉得每个月才花五十六美元就能买到汽车,实在是太划算了。所以这款汽车很快就销售一空,成为美国当时最畅销的汽车。这位见习工程师的才能由此得到展现,福特公司不但兑现了承诺的奖励,还委以重任,任命他为地区经理。
从此,艾柯卡的名字就和福特紧紧联系在一起。以后的工作中,他运用发散思维的智慧,不断推出富有创意的新举措,让福特公司不断发展,一直成为汽车行业的领军者。艾柯卡也最终坐上了福特公司总裁的位置。
运用发散思维还可能改变自己所处的不利局势。英国小说家毛姆就是这样做的。
毛姆在成名之前,写了大量小说却无人问津,而他本人也穷困潦倒,走投无路。情急之下,他想到了一个奇招—在报纸上登出一条醒目的征婚启事:“我是一名年轻有为的百万富翁,现在,想征求一名年轻的女性共度美好人生。对于女性的要求,只要她像毛姆的小说中的女主角一样就可以了。”
广告登出以后,引起了年轻女性的巨大的兴趣。她们不管是否想和这位百万富翁应征结婚,都对毛姆小说中的女主角感到好奇,想知道那是个什么样的女性。而不少男人也想知道,让一个百万富翁如此着迷的女性到底是什么样子。于是,毛姆的小说一下子成了抢手货,很快就供不应求,出版商不得不要求工厂加班加点地赶印毛姆的小说,以满足市场需求。就这样,毛姆成了畅销小说作家,他的生活也因此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日本索尼公司的卯木肇也是一个善于运用发散思维解决问题的智者。
他在担任索尼国际部部长时发现,索尼公司的彩电虽然在日本很畅销,但是在美国市场却经营惨淡。他开始思考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有一天,他看到一个牧童放牛归来,一头公牛后面跟着一大群牛,那些牛都特别温驯。
卯木肇一下子受到了启发,要打开销售局面,首先就要找到这样的一头“带头牛”。
卯木肇把目光盯在了当时美国最大的一家电器零售商—马歇尔公司身上。他接连几次去拜见马歇尔公司的总经理,终于以诚意打动了对方。
在这位总经理的建议下,卯木肇在当地报纸上重新刊登大幅广告,重塑索尼的品牌形象。通过一系列努力,终于使索尼这个品牌挤进了这家最大的电器商店,让马歇尔公司当了回“带头牛”的角色。短短一个月的时间,索尼彩电就卖出七百多台,取得了销售上的巨大突破。
以上事例提醒我们,思考时,不要满足于一个答案,要学会运用发散思维去寻找更多的答案。因为发散思维具有灵活性,可以根据情况随机应变,让你最终找到一个巧妙的、出人意料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你是那支多种功能的铅笔吗
哈佛大学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说:“对于哈佛的学子来说,得到毕业证书,走出校门,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一个开始—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生活的开始。那些能够充分利用各种不确定性的人,才能把握更多的机会,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人生目标不是唯一的,它也可以是发散式的多维的,当你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时,要能够运用发散思维找到各种不同的人生定位,并加以遴选。
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一名叫贝纳特的牧师在纽约里士满区创办了一所穷人学校—圣·贝纳特学院。五十年后,人们发现,从这所学校里毕业的学生,在纽约警察局的犯罪纪录是最低的。这引起了法学博士普热罗夫的好奇,他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他给在这所学校工作和学习过的所有人都发去了一份调查表,主要了解他们在圣·贝纳特学院都学到了什么。他的这些调查表一共得到了三千七百五十六份回复,在这些回复中,有74%的人都提到他们在这所学院里学到了“一支铅笔有多少种用途”—他们都能说出铅笔的几十种用途,因而,对生活都十分乐观。这不禁引起了普热罗夫的好奇,为了解开心中的谜团,他特别访问了从这所学校毕业的人。其中,一位已经成为纽约最大的皮货商店老板的圣·贝纳特学院的学生,告诉了他这其中的原因。
这位老板说:“在学院里,贝纳特牧师教会了我们一个重要的知识:
一支铅笔有多少种用途。我们开学后的第一堂课,他就问了我们这个问题。起初,我们只知道铅笔就是用来写字的。在贝纳特牧师的启发下,我们知道了铅笔还可以用来做直尺画线;还可以作为礼品赠送给别人;还可以把铅笔芯磨成粉末做润滑粉;还可以在演出时用来给演员化装;铅笔的木屑还可以做成装饰画;把铅笔锯成相同的块状,可以用来做象棋或者玩具车的轮子;在野外遇险时,把铅笔芯抽掉可以用来喝石缝中的水;遇到坏人时,可以用铅笔作为防身的武器……贝纳特牧师让我们明白,既然一支小小的铅笔都能有这么多不同的用途,我们这些有头脑、会思考的人,就应该有更多的用途,而且,我们相信,每一种用途都可以让我们过上美好的生活。我牢记住了他的话,你看,我原来是个电车司机,后来失业了。但是我相信,我还有别的用途,所以现在,我成了这家皮货商店的老板。”
普热罗夫这才明白,贝纳特牧师是在教他的学生们,要学会用发散思维的方式面对问题,面对人生。让他们懂得:在人生的道路上,他们也是一支有多种用途的铅笔,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解决的方法,巧妙地找到新出路。
美国著名的商界人士华若德克也是一个善于运用发散思维思考并解决问题的人。在他未成名之前,他带领他的团队去休斯敦参加美国商品展销会。由于他没有名气,团队规模又小,所以,组织者把他分配到会场上一个极为偏僻的角落。负责摊位设计的工程师劝他干脆放弃这次展销会,因为那个角落鲜有人至,在那里摆摊位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
华若德克却没有放弃,他觉得这个位置虽然很不理想,但是可以通过别的方式来改变这一点。看着那个偏僻的角落,他忽然想到了偏远的非洲:
既然组织者轻视自己,把自己当作非洲难民,那为什么不利用这一点来大做文章呢?
华若德克让设计工程师为他把摊位建造成古代阿拉伯宫殿式的格局,在摊位上摆满带有非洲风情的装饰,把摊位前的路变成金黄的沙漠,让团队成员穿上非洲人的服装,还特别从动物园租来双峰骆驼充当“动物演员”。
等到展销会开幕后,华若德克让团队成员放出大量早就准备好的气球,气球上挂着广告:亲爱的女士和先生们,看到我们的气球和广告,表示着好运即将降临。请您到华若德克的摊位,接受一份来自遥远非洲的礼物作为祝福。
人们被这些气球和广告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了角落里的这个摊位前。华若德克得到了非常可观的客流量和潜在商机,在展销会上成为最大的赢家。
美国的推销奇才吉诺·鲍洛奇也用类似的方法解决了推销中遇到的难题。当时,有一家贮藏水果的仓库着火了,虽然扑救及时,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但是,存放在仓库里面的十几箱香蕉被火烤得有些发黄,表皮上布满了小黑点。水果店老板找到鲍洛奇,希望他能把这些香蕉推销出去。
鲍洛奇发现这些香蕉虽然形状丑陋,但是因为经过烟熏火烤,味道却很独特。于是他打出广告:最新进口阿根廷香蕉,风味独特,先尝后买,存货不多,欲购从速。人们一品尝,果然风味独特,于是纷纷购买。不一会儿,原本卖不出去的香蕉就销售一空了。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地运用发散思维的方法,可以围绕一个中心,让思维无限蔓延,得到许多种思路,产生多种创造结果。同时,用这种思维去正视我们的人生,也能让我们找到另一种生活途径,得到更有哲理的人生启发。
超前思维
为现在的自己布局,替未来的自己做事。
超前思维让人把握先机
众所周知,比尔·盖茨曾从哈佛大学退学。退学的原因,是他发现开发计算机的巨大先机,比把时间用在读完大学课程上有更大价值。正是因为比尔·盖茨具有超前思维,并且有把握先机的果敢,才有了后来强大的微软帝国。
人类是有一定预见能力的。中国古代有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叫“嫦娥奔月”,预见了人类会登上月球。在20世纪60年代末,人类成功实现了登月的神话。不仅这一点,很多之前被认为是幻想的事情,后来都得到了验证。美国工业设计师诺曼·贝尔·盖茨在1940年的时候,就为未来的美国设计出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并预言说:迟早有一天“美国会被高速公路贯穿,驾驶员不用在交通信号前停车”。如今,这一预言早已成为现实,各种安全快速的高速公路已成为一道随处可见的亮丽风景。事实上,每一个预言,都体现了预言者的超前思维。
古今中外有许多成功者,他们不一定很勤奋,也不一定有渊博的知识。
他们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是因为他们能正确思考,看准未来发展趋向,从而采取正确的措施。他们的成功,体现了超前思维的力量。
《隆中对》是《三国演义》中最著名的故事。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天下形势,诸葛亮对他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战略计划。此后,形势的发展正如诸葛亮的预料,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诸葛亮能够洞察天下,结合各方的情况分析其发展趋势,看得比别人都远、都准,这就是一种超前思维。
超前思维一定要有犀利的目光,能够看清纷繁复杂的局面,从中准确地判断出将来可能出现的发展情况。这就要求从多个角度、多个方位,结合事物本身的特点,根据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来准确把握,捕捉平常人难以看到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帮助人们调整思路,精确规划,正确实施,走向成功。人类历史上的许多重大的科学发明,牛顿的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普朗克的量子理论、孟德尔的遗传学说,都是超前思维结出的硕果,都体现了超前思维的功效。
在军事上,具有超前思维能力的人总能提前一步判断时机、掌握先机,获得整个战局的胜利。《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就是这方面的高手,他的“草船借箭”“借东风”都是超前思维的经典运用。在国外,也不乏这样的经典战例。
1794年,拿破仑的老师戛尔·皮舍格琉率领法国军队进攻荷兰,一路势如破竹,直逼乌得勒支城。面对来势汹汹的法国军队,荷兰军队炸毁了所有的交通要道和桥梁,但是,还是无法阻挡法军的前进。危急关头,荷兰军队的指挥官想出了一个他认为最好的办法:把所有河流的水闸打开,让汹涌的河水奔流而下,瓦尔河的河水就会暴涨,横在法军面前以挡住其前进的步伐。
这一招果然有效,法国军队准备撤退。但就在法军部队刚撤出阵地后不久,戛尔·皮舍格琉却命令停止撤军,原地待命,这让法国军队的士兵觉得莫名其妙,不知道他们的统帅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第二天,天气突变,一场寒流席卷了大地。原本奔腾咆哮的瓦尔河竟然一夜之间就封冻了。法国军队趁机发动进攻,轻而易举地拿下了乌得勒支城。
战后,人们不由得佩服戛尔·皮舍格琉的神机妙算,竟然能未卜先知。
戛尔·皮舍格琉笑着说:“我哪里会未卜先知,我是看到参谋部的屋檐下,有几个蜘蛛正忙着抽丝结网,据我所学过的生物学知识,这种情况预示着干冷天气就要来临。所以,我让部队原地待命,等天气变化后一举发动进攻。”原来,戛尔·皮舍格琉是敏锐地把握住了天气变化这一有利时机,做出超前判断,从而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在战场上,超前思维可以帮你把握先机;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能够掌握并运用好超前思维,同样可以抢占先机,领先一步,快人一筹。
只看眼前,你永远在低头慢走哈佛经典校训中有这样的话:“投资未来的人,是忠于现实的人。”一个目光短浅的人无法看到长远的未来,他们只能就眼前的利益做出判断,因而,常常会错失许多机会。哈佛大学的教授常常用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事例来说明:在商场上,要正确运用超前思维,才能更好地把握商机。
洛克菲勒二十岁刚出头时,就开始涉足石油领域。当时,世界上的石油工业才刚刚起步。人们对石油的认识非常有限,对它的应用前景也知之甚少,只能对石油进行简单的粗加工,加工后的石油用途也不是很广泛,只能用作照明的材料或者做工业润滑剂。
洛克菲勒却敏锐地预感到了石油可能会在未来成为最重要的工业原料,所以,他和合伙人克拉克打算投资经营石油,但他并不着急,要选一个最好的投资时机。一段时间之后,随着石油产量的提高,油价开始下降,他的合伙人克拉克急着要投资,但洛克菲勒却没有听取他的意见。眼看着石油一路直跌,而运费就要三点五美元。如果这个时候将手里的石油出手,当然是笔赔本买卖。可是,洛克菲勒得到一条商业信息,美国最大的产油区宾夕法尼亚正准备修建铁路,如果铁路一通,石油的运费就会下降。洛克菲勒认为这个时候是投资的好时候,于是建议克拉克投资。可是克拉克却觉得洛克菲勒现在投资石油,一定会血本无归,断然拒绝。经过洛克菲勒的一再劝说,才勉强同意。
洛克菲勒又找到另外一位合伙人,新合伙人是一位研究化学的学者,他对石油有深入研究,准备对石油进行提纯,以研制精炼油。他们成立了新的石油公司,大量收购石油,经过精炼加工,高价出售。因为观念的不同,克拉克觉得投资石油没有前景,坚持要撤资,卖掉自己的公司股份。
洛克菲勒用七点二五万美元的价格将他在公司的股份买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