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施乐公司发现比恩公司的产品交付速度比自己快了三倍,他们马上以这家公司为标杆,对十几个同样经营这类产品的公司的运营方式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了自身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产品上市速度,减少积压。这样一来,施乐公司不仅在产品更新上快人一步,而且还使仓储成本减少了10%,单这一项,每年节省的费用就达到好几千万美元。
正是这种在关键时刻勇于认清自己,向强者学习,不断改进,不断赶超的标杆思维,让施乐公司摆脱了市场困境,始终走在市场前沿,成为领先者。施乐公司的总裁罗伯特·开普因标杆思维而获得了成功,他也成为标杆思维和标杆管理的积极倡导者。他认为,一个企业如果成功地掌握并运用这种标杆思维进行管理,一定可以加速创新,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如今,标杆思维已经深入人心,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有90%以上都重视标杆思维,建立了完善的标杆管理体制。运用标杆思维,可以极大地促进公司或企业深入思考、不断改进,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最有成效的经营策略,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保持领先。
商场如战场,一个企业必须面对众多强劲的对手。因而,越是在某一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的企业,越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运用标杆思维来强化自己—标杆思维可以让企业保持强有力的战斗力,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勇往直前。
以美国的美孚石油公司为例。该公司在1992年的销售收入就达到六百七十亿美元,比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还高。
但是美孚公司却并不满足,他们还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他们对全国的顾客进行了调查访问,了解顾客们对美孚公司的服务还有什么要求和建议。调查访问得到的结果是:80%的顾客希望能得到快捷的服务并且服务态度友好,不欺骗顾客。美孚公司把这三项概括为速度、微笑和安抚。
于是,美孚石油公司成立了专门的小组,寻找在这三个方面做得最出色的公司或部门。很快,专门为F1赛车加油的潘斯克公司、号称“全美最温馨酒店”的丽嘉·卡尔顿酒店、美国公认的回头客大王“家庭仓库”公司成为他们选择的榜样。
美孚公司要求以这三家公司为标杆,学习他们的经验,对遍布美国各地的八千多个加油站进行了改造。现在,你去任意一家美孚石油公司的加油站,都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服务人员面带微笑,向你点头致意,为你提供舒心的服务。服务人员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就能完成洗车、加油、收费等全部服务流程。
通过这样的标杆思维管理方式,美孚设在全美的加油站点的年收入增长了10%。
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标杆思维,一个人的成功也同样离不开标杆思维。一个人要想成功,就要以成功者为榜样,了解成功者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式,合理地加以改造,并为我所用。就像海洋上的航船一样,假如没有北斗星或指南针做指引,也没有任何一个参照物作为目标,那它也许就会迷失方向,永远也到不了目的地。
美国有一家机构通过一项专门的调查发现,那些成功的人都是善于向优秀者学习的人,而一个失败的人,大多是因为这个人身边的朋友、亲人也都是失败的人。因此,与成功的人做朋友,以成功的人为标杆,是非常重要的。
让·克雷蒂安是加拿大的前总理。他在上大学时,曾有机会参观了国会,他就确定了自己的目标:“有一天,我要坐在这里最前面的那个位置上。”有了这个目标,他以那些伟大的人物为标杆,研究他们成功的原因,学习他们的做事方式,最终,他自己也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以优秀的人为标杆,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渊博的知识,掌握智慧的处世之道,拓展自己的视野……直到让自己比标杆还成功。
优势思维
你很特别,因为全世界只有一个你。
找准你人生的“乐符”
常常有人心怀自卑,认为自己一无所长。对于这种心理,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 哈恩曼认为:“即使你再孱弱,再贫穷,再普通,你仍有令人羡慕的优势。对于梦想成功却心怀自卑的人来说,缺少的不是才能,而对自己才能的发现,对自己人生价值的开发利用。”
在中国,大学生一旦选择了某个专业,是很难更改的。即使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不适合学习这项专业,也没有办法重新选择调换,但是在哈佛大学,学生调整专业是很平常的事。这是因为,哈佛是一所崇尚自由、强调个性的学校,哈佛大学的老师认为,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逐渐认识自己的优势,同时也逐渐了解自己的兴趣。哈佛学校鼓励学生在正确认识自身优势的情况下,重新选择并学习自己最感兴趣、最为擅长的专业。
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成才,让学生更有可能获得成功。
我们不能不赞叹哈佛的做法是多么的正确。因为不同的人爱好不同、能力不同,在某个方面可能并不出色,而在另一个方面却有可能天赋异禀。
比如,老牛虽然行动慢,但是能够拉犁;千里马不能拉犁,却能日行千里。
有个男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杰出的音乐才能,七岁时,他就在德国的法兰克福举行了他的个人专场音乐会。一个比他大七岁的男孩子去聆听了他的音乐会,对他说:“你的演奏真是太好了!可是我无论怎样努力,也不能达到你的水平。”
这个有音乐才能的男孩子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对方:“这其实没有什么,只要你努力,你也能做到的。你试一试就会知道。实在不行,你可以学着作曲……”
可是那个大男孩却说:“我也不想作曲,我想写诗。”
有音乐才能的男孩子并不赞成他的想法:“在我看来,写好诗比写好曲子要难多了。”
若干年以后,这两个男孩子又见面了,他们当中,一个是享誉世界的著名音乐家莫扎特,另一个呢,是以一部诗剧轰动世界的德国诗人,他的名字叫歌德。
很多人把自己没有取得成功的原因归结为自己天生愚笨,天赋不够,机会没有别人好,却从没有想过,他并没有找准自己的优势,并没有去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俗语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的能力、兴趣与素质都是不同的。如果你没有很好地认识到这一点,从事的恰恰是你不感兴趣又最缺乏能力的工作,那么,你当然不会取得好成绩,相反,只会让你对自己越来越失望,失去前进的自信与动力。
这方面的事例有很多。达尔文当初学数学和医学的时候,对这两个专业毫无兴趣,一知半解。可是接触到生物学后,他的聪明才智全部迸发出来了。阿西莫夫是世界著名的科普作家,可是他小时候的志向却是努力成为一个科学家。直到有一天,他认真反思了自己,觉得自己不可能成为优秀的科学家,但是却有可能成为优秀的科普作家,于是他在这个方面付出努力,并且最终获得了成功。皮尔·卡丹曾经营剧院,结果尽管他十分努力,剧院仍然难逃倒闭的厄运。直到他发现自己对服饰有独特的审美天才,转而从事服装设计,才一举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师。
有人对一个人具有的各种优势做过专门的研究,发现人类共有四百多种优势。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在某些方面具有不足,同样也在某些方面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对于一个人来说,认清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发挥自己的优势特点,扬长避短,一定会使工作与生活更加轻松,也会相对容易地取得成功。就像莫扎特与歌德一样,我们都要找准属于自己人生的“音符”。
美籍华人杨振宁教授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曾经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当初,他刚去美国留学时,把研究目标定在实验物理上,想在这方面有所成就。可是后来,他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动手能力不行,所以在导师的指导下,他将研究目标转向理论物理。正是这一目标的转变,使得他在以后的科学研究中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美国人都知道马克·吐温,他是美国最为成功的职业作家和演讲家。
但是,马克·吐温的理想却是成为一名商人。他曾经投入巨资,想开发研制打字机,结果赔了很多钱,变得一无所有。他开办过一家出版公司,也因为经营不善而破产倒闭,这又让马克·吐温深陷债务危机之中。饱受打击之后,马克·吐温终于重新认清了自己,他从此断了经商的想法,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写作中,并且在全国各地进行巡回演讲。马克·吐温的风趣诙谐、聪明才智在这些方面得到了最好的发挥。后来,他靠写作和演讲才还清了经商时欠下的债务。马克·吐温的成功,也在于他发现并利用了自己的优势。
人生有无数的方向和目标,每个人也各具有不同的优势与短处。一个成功的人,一定是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并将之与自己的人生目标巧妙结合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最关键的就是找准自己人生的“乐符”。
死盯着你的优势
身残志坚的哈佛学子海伦·凯勒说:“由于自身条件的不同,人们必须学会善用上帝赋予的一切。不要因为天生抓了一副坏牌就沮丧、诅咒。”海伦·凯勒自身的经历就强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
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寓言故事。
一位国王身体有残疾,左脚跛了,右眼瞎了。他想找个好画家来给他画一幅能让他感到满意的肖像画。
第一位画家被请来了,他如实地把国王的样子画了出来,可是国王看着画像里自己跛着的左脚和眯着的右眼,大发雷霆,认为这位画家是有意丑化他的形象。一声令下,这位可怜的画家就被推出去斩首了。
国王又请来了一位画家,这位画家不敢再如实地画国王的样子,他把国王的左脚和右眼都画得和健康的人一样,以为这样就能让国王高兴。没想到国王看了以后更加生气,这画的还是自己吗?于是,第二位画家也人头落地了。
国王又让人找来了第三位画家。这位画家想了一下,让国王穿上打猎的装束去打猎,然后完成了国王的肖像画,结果国王一看画像,很是欣慰,并大加赞赏。原来,画像中的国王弯着左腿,眯着右眼,正在瞄准前面的猎物准备射击,显得特别威风。
第三位画家的聪明之处就在于,原本是国王的缺点,他巧妙地加以利用,把它们都转化成了优势。
中国古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句话充分说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对于这些不足,我们不能否认,更不能自欺欺人地加以掩盖,因为那样做只会让自己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正确的做法是,清醒地认识自身的不足,勇于挑战自我,将这些劣势转化成优势,为自己开拓出崭新的人生道路。
有一个名叫克利的美国青年。他身体健康,性格乐观,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庭。可是一场突然降临的车祸让这一切发生了改变。克利在车祸中失去了一条腿,他也因此丢掉了工作,每天只能待在家里,无所事事。克利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变得非常消沉,对生活也失去了信心。他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无用的废人,一生都要靠别人来照顾自己,因此有了离婚和轻生的念头。关键时刻,他的妻子给予了他鼓励:“你虽然没有了腿,但是你还有手,你可以用你的双手来工作,完全可以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来养活自己。”
妻子的话让他看到了一丝希望,可是一个残疾人找什么适合自己的工作呢?一次,他的儿子把电动遥控车弄坏了,看到儿子沮丧的样子,他决定帮儿子把车修好。克利以前做过电工,修理这样的玩具对他来说轻而易举,他三下五除二就把遥控车修好了。儿子拿着重新修好的玩具车十分兴奋,他说:“爸爸真棒,以后,我的玩具坏了都拿给你修。”
儿子的这句话提醒了克利,他知道孩子们都喜欢玩电动玩具,这些电动玩具都很昂贵,而小孩子玩的时候,经常会把它们乱扔乱摔,所以很容易就会弄坏了。当时,市场上没有专门维修这些玩具的地方。那么,自己何不专门给小朋友维修这些电动玩具呢?克利买来一些玩具,对它们进行专门的研究,学习如何修理电动玩具出现的故障。不久,他开了一家玩具修理店,还给修理店起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名字“克利玩具急症所”。
“克利玩具急症所”开业的第一天就顾客盈门。很多小朋友拿着他们心爱的玩具来“治病”,而克利凭着高超的技艺,很快就将这些玩具修理好了。于是,“克利玩具急症所”的名声一下子打响了。前来修理玩具的顾客也越来越多。克利在修理玩具的过程中,赚取了不少财富,也享受了自食其力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克利又重新树立了人生的信心。
有一个年轻人觉得自己在生活中不被人重视,对生活感到绝望,打算自杀。一位老人救下了他,当年轻人把自己的苦恼说给老人听后,老人从沙滩上捡起一粒沙子扔到地上,对年轻人说:“你能把我刚才扔的沙子捡回来吗?”年轻人摇头:“这当然不可能。”老人又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一颗珍珠扔在地上,然后问:“你能把这颗珍珠捡起来吗?”“当然可以。”年轻人毫不犹豫地回答。老人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当你只是一粒沙子的时候,没有人能看重你,你要想被人认可,首先就要将自己从一粒沙子变成一颗珍珠。”
正确地认识自己,扬长避短,将自己的劣势转化为优势,也就是不断改变自己,让自己从一粒沙子变成一颗珍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