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楚武王大喊“自己是蛮夷,不与中国同”的那天起,楚文王便带着自己的部落以十足的野性攻城掠地,周王室的仁、义、礼、信,孝,合则用不合则弃,从来不把规矩当回事,如今曹汤却要他放回蔡侯,这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那楚文王决计要像先王那样,在太庙前杀死蔡献舞,以此来祭祀祖宗,他要用蔡的人头来告诉先人,四国联盟已经名存实亡,自己将继续高举父亲武王的旗帜,回归中原,“观中国之政”,他要让周王朝的那些血脉正统彻底滚开!
宗庙前支着一口大锅,大家明白,这是要活烹献舞,献给祖宗,楚国百姓一早便来到宗庙前。自楚文王定都于郢,已经先后有十几个君侯在这里被炸得黄焦酥脆,和整猪整羊一起摆在案上供祖宗享用……如今又是蔡国的哀侯。他们喜欢看活人在油锅里翻滚哀嚎喜欢看那些大兵拿着大枪挑着往下滴油的尸身摆在宗庙的供案上……
楚国有一位大臣,名叫鬻拳,乃武王老臣,性情耿直,他向文王进谏:“我们如果要问鼎中原,就必须学中原之智,学中原仁信之举,怀柔之策,如果我王一味称强斗狠,野性十足,必使中原之人望而生畏,这样做是自断归附之人归附之心,是自己将自己当成了蛮夷,使中原诸侯不屑同流。”他恳求文王,“蔡国乃周王室谪亲邦国,如此野蛮之举,只会令天下人人自畏,使天下邦国联合抗楚。当今天下,强于楚者甚多,北有齐,郑,西有秦、晋。而齐国,奉天子以令诸侯,列国之中,衰弱者扶之,强横者抑之,海内诸侯,皆知齐国无私,所以才拥而戴之,它才能兵车不动,已成霸业,望君上,能学中原之智放了哀侯,以效中原仁义之举”。谁知那文王根本听不进去,执意要烹杀蔡侯,以告祖宗。气得鬻拳两眼通红,他抽出宝剑,架在文王的脖子上:“我宁肯和你一起去死,也不能让你自断中原之路。”
楚文王见这个老头真的是急了眼,又觉得他所言秉公无私,便轻轻将剑拿开:“好,我放他就是。”
鬻拳见文王开了口,当下伏地谢恩:“臣死谏虽是为了大楚,但冒犯王上罪不容恕。”说着,他将腿一伸,将剑一挥,一条退便被斩了下来,以示惩戒。
楚文王十分感动,面对这位耿介之臣,当下命人将鬻拳的那条腿供在太庙之上,封鬻拳守卫京师之重职。
姬献舞自被擒后,便没想能活着回去,只是痛恨那息侯,公报私仇,借刀杀人。此时他想的最多的人就是妫奾,因为她刚刚为自己诞下嫡子,自己尚没有好好看看孩子,便糊里糊涂中了息楚的圈套,将要成为楚蛮人的刀下之鬼,想想觉得既可笑又可悲。当蔡侯正在胡思乱想之际,有人将牢房打开,姬献舞觉得自己大限已到不觉仰天长叹,像我献舞自登基以来,以四国联盟为重,不想今日竟被联盟所害,他发誓,就算做鬼也不能放过息侯。谁知来将身后转出一个寺人,手里捧着一套衣服,看时竟是自己的侯服。
寺人说:“大王在大殿上恭候君上,请君上更衣。”
那蔡献舞一时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只好按寺人吩咐换了侯服,跟着寺人整装上殿,寺人将蔡侯引到一张桌前,蔡侯也不客气便在席片上坐定,只见桌子上有酒有菜,蔡侯也顾不了许多,只求一饱,死而无憾,便不顾满堂文武,一味吃喝,看看差不多了,这才放下箸、撂下樽,抬头望向楚文王。
楚文王满面春色:“寡人愿意和蔡侯结为友帮,世代友好,互不攻伐,不知蔡公意下如何?”
蔡侯直直地望着楚文王,等着他的下文。
楚文王又道:“今日放你回去,一杯薄酒,特意为君侯压惊。”
蔡侯不敢相信地拱手说了声:“多谢!”又连连打了几个饱嗝。
那楚文王满面春风,全无半点儿恶意:“蔡侯知我兵精将勇,可识我楚国之乐舞乎?”
还没等蔡侯说话,只见楚文王拍了拍手,先就来了一出《下里巴人》,钟、磬、鼓、瑟、竽、竹、排箫等一齐凑响……王逸《楚辞章句》载:“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巫舞实际上就是一种宗教舞蹈,在楚国一直长盛不衰。屈原笔下的《九歌》等篇,就生动地反映了巫舞的各个方面。
那蔡侯静静地看着,心里叹道:“真乃大国之舞啊。”
接下来又是《阳春白雪》,只见楚女个个姱容修态、长发曼前,小腰秀颈,丰肉微骨。听着声乐,看着曼妙的舞蹈,让你顿感战场撕杀的血腥和丑陋,所感所受无不是一派祥和与奢华。眼前的一切,让人无法与“蛮夷”二字联在一起,无论是《下里巴人》还是《阳春白雪》所表现的皆是大国气度。
蔡侯漫不经心,小口喝酒,内心却无不被楚国高妙的乐舞所折服,一曲方罢,眼前的舞女徐徐退去,喧嚣之后的大殿,越发显得寂静无息,良久,那楚文王才笑着问道:“君侯看惯了中原歌舞,看我楚女如何?”
蔡侯淡淡一笑:“歌舞虽好,但楚女一般,如果有一天,你能见到息侯之妻,这些楚女只怕大王,看一眼都觉多余。”
这一句竟像錘子,把每一个字都铭刻在楚文王的心上。
蔡侯又说:“此女额生桃花胎记,传说是桃花女神转世,不但人如天仙,声如银铃,而且美艳多姿,绝非楚国这般俗女可比,我就是因为贪色才被王上囚于了阶下的,说起来倒不亏。”
蔡侯被放回去了,但蔡侯的那几句话却在楚文王心里生了根发了芽,从那时起,所有歌舞都失去了颜色,所有美色也都被打上了问号,有时他会问自己:“这些,真就和息侯的妻子无法相比吗?”楚文王一次次地问着自己,他把一个个肉身女子和一个从没见过面的美女作着比较,从那时起,楚文王开始辗转反侧,食不甘味了。
宰伯是最懂文王的一个人,他就是楚文王肚子里的蛔虫,他说:“如其在家食不甘味,何不到息国看看,息国就在眼前,更何况楚为息刚刚做了那么一件好事,又送了他那么一个天大的人情,大王如以方伯为名驾临息国,怕息国百姓敢不箪食壶浆,来迎接大王吗?”(方伯,也就是盟主的意思),文王深以为然。
楚文王带着卫队突然造访了息国,息侯一听顿时手无失措,当下大开城门亲自迎接,将楚文王迎至驿馆,百十多人的卫队,也只好在驿馆内搭了个帐篷。息侯当下召集臣下,只在有头有脸的人中挑了几个,那曹汤自然在陪客之列,楚文王突然造访,息国十分紧张,邦国戒备自然是内紧外松……
楚文王自继位以来什么样的阵式没有见过,自然对息国的这些把戏十分清楚,他视而不见。文王是客,息侯是主,他们在驿馆内大摆宴席招待楚文王,席间可以说是一片赞歌,那息侯除了感谢就是感谢。
第二天,楚文王回请息侯,请谁不请谁那就只有楚文王说了算了,楚文王将请客的名单写到绫绢上,交给息侯照办,也就在这次宴会上,文王提出了一个让息国君臣人人尴尬的问题。
这天晚上,息城的驿馆内,戒备森严,息侯和他的大臣来到时,几乎是从刀丛中穿过去的,楚文王所摆出的是郢都的架式,曹汤也在应邀之列,虽然他见过楚文王数次,可在自己邦国的都城,竟也让他止不住两腿打颤,息侯和曹汤等君们臣走了进去,只见楚文王迎面而坐,一副君临四方威风八面的神态,让息侯不自觉地打了个寒颤,他只好在楚文王下首的席片上坐下,对面坐的是斗伯比、斗廉、屈重,子元等一班重臣,他们都身披重甲,腰悬宝剑,与息侯他们空手而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有的菜肴都是楚国的厨子所做,所有的美酒都是从郢都带来,息侯作为客人,也只能看楚文王眼色行事,息侯心下暗想,楚文王带来息国的卫队不过一百多人,这平地里如何钻出这许多楚人来?他不及多想,恐怕此时也由不得他多想。
楚国女子们将菜布好,楚文王举起樽爵对息侯道:“今日方伯到此,受到了息国君侯的热情款待,不胜感激,今日回拜,希望各位诸公,尽情欢饮。”说着先将面前的酒一口喝干。
大家这才共同举杯,几杯过后,楚文王拍了拍手,楚国歌舞便应声而来,楚乐大起,那息侯也和蔡侯一样,哪里见过如此恢弘之场面,那里听过如此动听之歌声,不觉痴痴地看着,一曲方罢,那楚文王又一次端起酒爵,喝了一口对息侯道:“君侯,寡人为妫夫人做了那么大的事体,请息夫人给寡人倒杯酒如何?”
息侯脸色僵硬,他干笑了笑:“应该的,应该的。”转身对宰伯说,“快去请夫人,让她盛装前来。”
那宰伯闻声急忙转身退了下去,不大一会儿,只见宰伯引着息夫人盛装而来,乐池内,那些乐手也都忘记了弹奏,楚文王看得两眼发呆,这哪里是人间女子,这就是天上的神仙。
息夫人落落大方地向着楚文王微微弯了弯腰:“见过楚王。”没等楚文王反应过来,那息夫人已向息侯大礼参拜:“臣妾见过君侯。”
息侯忙道:“夫人……”
息侯未及说话,那息妫便向息侯谢座,她坐在息侯身边,眼观鼻,鼻应口,目不斜视,正气凛凜,庄严而不可侵犯。
楚文王望定息妫,突然觉得面前的这个息夫人有些面熟,再仔细一看,才认出原来是他与屈重子元在陈国山林迷路时邂逅的妫儿,心中既惊又喜,子元也认出了妫,本想上前打招呼,却看到王兄正痴痴望着息妫,遂端起酒樽喝了一口,掩饰慌乱。
楚文王:“妫儿?原来你是妫儿?你我可是老相识了,哈哈哈……”说着,竟然起身朝妫走去。
全场一惊,息侯也是满腹疑惑,难道这楚王之前与息妫相熟?
息妫福了下身子,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神情:“息妫不认识楚王,不敢高攀。”
楚文王见息妫面若冰霜,只好止步回到座位上,良久才道:“早闻息夫人貌若天仙,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息夫人,寡人为你做了那么大的事情,如今又将你的姐夫蔡侯送还蔡国,请息夫人为寡人倒杯酒如何啊?”
息夫人目不斜视,只是轻声地叫了一声:“宰伯。”
那宰伯急忙取过酒具,息妫正要倒酒,被楚文王喊止:“慢。寡人闻,息国周王宗亲,礼仪之帮,难道连息国也不知周公之礼吗?”
息妫冷笑道:“楚国自武王时便请封于周,周不允便称自己是蛮夷之帮,不与周同,竟越礼犯上自立为王,请问,此礼何在!”
息侯吓得口不能言,他小声威吓:“你这个蠢妇,你给我住嘴!”
息夫人不理,理直气壮地:“楚国自称要观中国之政,在中原,就算是小小百姓之家尚需三请而入,息国虽小,但也是周室正宗,帝脉之胄,观国之政,也能不请而入吗?”
息侯连连拍案:“住嘴住嘴!来呀,把这个疯妇给我赶出去!”
子元冲着寺人哗啦一声抽出宝剑:“且慢……,今日是我王回请,没有王上恩准,我看谁敢放肆!”
息妫转身向息侯告罪,其礼甚恭:“臣妾告退。”
几个寺人面对子元宝剑一个个呆在那里,息妫视而不见,昂然而去,他们只好跟在身后,离开驿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