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定的人,不刻意争强好胜,不刻意引人注目,懂得谦虚忍让,淡泊名利,但这并不代表着要知道的装作不知道,吃了亏也不吭一声,不主动争取机会。淡定的人懂得把握分寸,凡事把握恰当的度。
糊涂一下也无妨
自清朝文坛奇人郑板桥写下“难得糊涂”这一千古不朽的四字之后,“难得糊涂”便成了许多人的人生箴言、座右铭和行动指南。
历史发展到今天,呈现出纷繁复杂、变幻万千的万花筒般的景象,在这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里,很多人处在事业未竟的悲哀、爱情失败的痛苦、人际关系复杂的苦恼与管理头绪的混乱之中。世界虽未走到尽头,但失望、沮丧的情绪却笼罩在这个纷乱的世界中,于是乎,“难得糊涂”的书法作品四海泛滥,糊涂的学问五州尊奉。然而对于糊涂学这一古老命题的阐释,正可谓“百家争鸣、各有千秋。”
其实,糊涂学并非神秘而又高深莫测的学问,可以说,它是人生当中随处可见的学问,回望我们祖先所创造的灿烂的传统文化,他们早已为我们解决了这个困惑,并提供了各有侧重而又相互贯通的答案。
儒家说:“限我”是糊涂。
道家说:“无我”是糊涂。
佛家说:“忘我”是糊涂。
兵家说:“胜我”是糊涂。
每个人对于糊涂,都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每个人也会悟到不同的真谛。
糊涂是大智若愚、宽怀忍让;是大勇若怯,以柔克刚;是处事不悖,达观权变;是外乱内整,内精外纯;是有所不为,而后有为;是宠辱不惊,是非心外;是得意淡然,失意泰然;是宽容忍让,不计前嫌;是不为物喜,不为己悲;是乐天知命,顺应自然;是淡泊名利,知足常乐;是与世无争,宁静致远;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是保静养神,清心寡欲;是沉默是金,寡言鲜过;是谤我容之,侮我化之……
难得糊涂,人才会清醒,才会清静,才会有大气度,才会有宽容之心。说到这里,你总明白了吧?我们说的“难得糊涂”就是不糊涂。所以,“难得糊涂”也是低调做人的一种智慧。
一天,某个寺庙中的师徒二人一起出游,来到一个地方,二人感觉腹中饥饿,师傅就对徒弟说:“前面有一家饭馆,你去讨点儿饭来。”徒弟领命,只身来到餐馆,说明了来意。那饭馆的主人说:“要饭吃可以啊,不过我有个要求。”徒弟问道:“什么要求?”主人回答:“我写一字,你若认识,我就请你们师徒吃饭,若不认识,乱棍打出。”
听到主人这么说,徒弟微微一笑:“主人家,恕我不才,可我也跟师父多年,莫说一字,就是一篇文章又有何难?”主人冷笑了一声,说:“先别夸口,认完再说。”说罢拿笔写了一“真”字。
看完这个字,徒弟哈哈大笑:“主人家,你也太欺我无能了。我以为是什么难认之字,此字我五岁就识。”主人微笑问:“此为何字?”徒弟回答说:“不就是认真的‘真’字嘛。”店主冷笑一声:“哼,无知之徒竟敢冒充大师门生。来人,乱棍打出!”
带着一肚子抱怨,徒弟回来见了师父,讲了经过后,说:“这人蛮不讲理,好歹我跟师父练过这么多年拳法,等下我就把他们的店拆了!”
师父听罢,说:“不必这么急躁,为师亲自去一趟。”说完来到店前,说明来意。那店主一样写下“真”字。大师答曰:“此字念‘直八’。”那店主笑到:“果是大师来到,请!”就这样师徒二人吃完喝完没付一分钱便离开了饭馆。
离去后,徒弟非常不解,问道:“师父,你不是教我们那字念‘真’吗?什么时候变‘直八’了?”大师微微一笑:“有时候,有的事情的确认不得‘真’啊!你看,我们装装糊涂,事情不就这么过去了么?”
如果师父同意徒弟的请求,让他与餐馆“龙虎斗”,那么势必会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但是师父选择了“装糊涂”,选择了宽容,这就让事情顺利得到解决。所以,蒙上自己报复的双眼,低调一点,宽容他人的无礼,不与对方斗气,总有一天他们会为自己的“无礼之举”无地自容,进而会以有礼的态度来面对你。
糊涂是一种淡定的心态,一种做人的智慧。世上许多事,没有必要搞得那么清楚,得过且过,偶尔糊涂一次又有什么大碍呢?
世事风云变幻莫测,该聪明时得聪明,该糊涂时得糊涂。该聪明时犯糊涂,就会失去机遇;该糊涂时却聪明,就会引火烧身。做人者,聪明不如糊涂,守拙若愚,看似很木讷,实则胜过所有的聪明之举。
然而让精明的人糊涂,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非他经历了很多人和事,受过很多的挫折和磨难,否则他是不会糊涂的。郑板桥不是已经说过了吗?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也只有进到这一境界,才能明白人生是怎么一回事。
人生是个万花筒,人们在变幻之中要用足够的聪明智慧来权衡利弊,以防莫测。孔子认为,知者乐山,仁者乐水;知者动,仁者静。动为聪明后的行为,静为糊涂时的沉着。所以,人有时候不如以静观动,守拙若愚,这种做人的手段其实比聪明还要胜出一筹。
戒骄戒躁,不要逞英雄
所谓浮躁,就是心浮气躁。可以说,浮躁是成功、幸福和快乐最大的敌人。但是,浮躁却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主流情绪。尤其是现在的一些年轻人,看到别人“发达”、“潇洒”就坐不住了,渴望“一夜暴富”、“一举成名”,不能脚踏实地,耐住性子地想问题。往往在物质和精神都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披挂上阵,轻狂浮夸,好大喜功,情绪烦躁,手忙脚乱,仓促从事,草草收场。
正因为如此,有人说,浮躁是一种虚妄性、情绪性、盲动性相交织的情绪状态,是一种病态的社会心理。它使人失去对自我的准确定位,任意妄为,行动盲目,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乃至违法犯罪,害人害己。因此,古人对这点很注意,不论任何好事,都要守住自己的本分,知退让之机,绝对不可以功高盖主,否则轻则招致他人怨恨,重则惹来杀身之祸。自古以来,只有那些与人分享荣誉者甚至是把荣誉让给别人的人,才会有一个好的结局。事实证明,只有像张良那样功成身退,善于明哲保身的人才能防患于未然。同样,对那些可能玷污行为和名誉的事,不应该全部推诿给别人,主动承担一些过错,引咎自责,只有具备这样涵养德行的人才算是完善而清高的人。
汉时代晁错自认为其才智超过文帝,更是远远在朝廷诸大臣之上,暗示自己是五伯时期的佐命大臣,想让文帝把处理国家大事的权力全部委托给自己。这正是功高震主的表现。唐宣宗初即位,看到功高权重的李德裕,心里忌惮,很不平衡,以至头发都被汗水浸透了,这与汉大将军霍光为汉宣帝护卫车乘,而宣帝严惮心畏,像有芒刺在背有什么区别?功劳高了,人主震慑,这样的功臣当然会有自我矜傲的表现。
韩信可谓功高盖世,但因为其声名显赫位高震主,最终也下场可悲。秦末韩信从项梁、项羽起义,为郎中。其献策屡不被采用,投奔刘邦,被萧何荐为大将。楚汉战争时期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出奇兵占领关中。后来,刘邦与项羽相持于荥阳、成皋间,他被委为左丞相,领兵破魏、代,平定赵、齐,被封为齐王。后与刘邦会于垓下,击灭项羽。汉朝建立,改封楚王。因受人诬告谋反,降为淮阴侯。陈稀叛乱时,有人告韩信与其同谋,欲起兵长安,被吕后诱杀未央宫。
避免功高震主就要知进退之势,要知进退以下几条必须牢记在心:
一要守法。从历史上看,循吏最易保全。《史记·循吏列传》中,司马迁所说的循吏,就是遵循法规,忠实执行命令,能知时务识大体的臣子。
后人以为只有慈爱仁惠、和善愉快,以仁义为准则的官吏,才称得上“循吏”,那就大错特错了,首先应该是遵守法令,严格地约束自己,这才是循吏的作为。
二不参与。即不把自己的私利参与在自己所执掌的权力中去加以实现。《论语》中有“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即舜和禹真是很崇高啊,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但一点也不为自己。把自己的私利参与在政事之中是很不廉洁的举动,似乎可得一时之利,但最终为人们所厌恶,他的功劳再多、苦劳再大也终会抵消。
三不长久。古人说:“日慎一日,而恐其不终。”身居高位一天应比一天更谨慎,如同行走在危险的高崖之上,即使自己注意了,但能得到善终的人也太少了。所以,位置越高,权力越大,怀疑猜忌的人也越多,不可不防,不可不早做撤退的打算。
四不胜任。古人说:“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栗栗危惧,若将殒于深渊。”即身居高位所面临的危险惊心动魄得就像以腐朽的缰驾驭着六匹烈马,万分危惧,所以千万不要居功自傲,要时时谦让,功成身退,可善始善终。
五不重兵。在古代,功高的臣子如果能够主动交出兵权,那么对君主的威胁也就减少了,所以“不重兵”,就是自我裁军,以求自保的意思。
六多请教。古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作为你的上司,他必然有其独到之处,所以在做事之前一定要主动向你的上司请教,探听他的意见,这样在办事时就有所凭借。
这一套法则不仅适用于古代封建官场,也适用于我们的工作当中,尤其是在与领导的交涉冲突中,懂得进退才会求得发展。
保持谦恭态度,才能守住辉煌
不管是什么人,也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学会放下自己的身价,严格要求自己,在做事上向高标准看齐,在欲望上则低调处理,前者表现精明些,后者表现糊涂点,方为大智之人。
张廷玉是清朝有名的重臣,雍正初晋大学士,后兼任军机大臣。张廷玉虽身居高官,却从不为子女们谋求私利。他秉承其父张英的教诲,要求子女们以“知足为诫”,其代子谦让一事即为突出的例子。
张廷玉的长子张若霭在经过乡试、会试之后,于雍正十一年三月参加了殿试。诸大臣阅卷后,将密封的试卷进呈雍正帝亲览定夺——雍正帝在阅至第五本时,立即被那端正的字体所吸引,再看策内论“公忠体国”一条,有“善则相劝,过则相规,无诈无虞,必诚必信,则同官一体也,内外亦一体也”数语,更使他精神为之一振。雍正帝认为此论言辞恳切,“颇得古大臣之风”,遂将此考生拔置一甲三名,即探花。后来拆开卷子,方知此人即大学士张廷玉之子张若霭。雍正帝十分欣慰,他说:“大臣子弟能知忠君爱国之心,异日必能为国家抒诚宣力。大学士张廷玉立朝数十年,清忠和厚,始终不渝。张廷玉朝夕在朕左右,勤劳翊赞,时时以尧舜期朕,朕亦以皋、夔期之。张若霭察承家教,兼之世德所钟,故能若此。”并指出,此事“非独家瑞,亦国之庆也”。为了让张廷玉尽快得到这个喜讯,雍正帝立即派人告知了张廷玉。
自从科举制度兴起之后,金榜题名便成了读书应试者的奋斗目标。按照常理,得到儿子考中一甲的喜讯,作为父亲没有不为之高兴的。然而,张廷玉却不然,他想到的是自己的儿子还年轻,一举成名并非好事,应该让儿子继续努力奋进。于是,他没有将喜讯通知家人,而是做了另一种安排。
张廷玉要求面见雍正帝。获准进殿后,他恳切地向雍正帝表示,自己身为朝廷大臣,儿子又登一甲三名,实有不妥。没容张廷玉多讲,雍正帝即说:“朕实出至公,非以大臣之子而有意甄拔。”张廷玉听罢,再三恳辞,他说:“天下人才众多,三年大比,莫不望为鼎甲。臣蒙恩现居官府,而犬子张若霭登一甲三名,占寒士之先,于心实有不安,倘蒙皇恩,名列二甲,已为荣幸。”按照清代的科举制度,殿试后按三甲取士,一甲只三人,即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称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称同进士出身。凡选中一、二、三甲者,可统称为进士,但是一、二、三甲的待遇是不同的。
一甲三人可立即授官,成为翰林院的修撰或编修,这是将来高升的重要台阶;而二、三甲则需选庶吉士,数年后方能授官。也有二、三甲立即授官者,但只是做州县等官。张廷玉深知一、二甲的这些差别,但是为了给儿子留个上进的机会,他还是提出了改为二甲的要求。雍正帝以为张廷玉只是一般的谦让,便对他说:“伊家忠尽积德,有此佳子弟,中一鼎甲,亦人所共服,何必逊让?”张廷玉见雍正帝没有接受自己的意见,于是跪在皇帝面前,再次恳求:“皇上至公,以臣子一日乏长,蒙拔鼎甲。但臣家已备沐恩荣,臣愿让与天下寒士,求皇上怜臣愚忠。若君恩祖德,佑庇臣子,留其福分,以为将来上进之阶,更为美事。”张廷玉“陈奏之时,情词恳至”,雍正帝“不得不勉从其请”,将张若霭改为二甲一名。不久,在张榜的同时,雍正帝为此事特颁谕旨,表彰张廷玉代子谦让的美德,并让普天下之士子共知之。
低调做人的心态,就是不把自己看得太高、太有本事、太有能力,这是一种谦逊之德,平易之美,这样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欢迎。
谦虚是成功的要素,谦逊与内心的平静是紧密相连的。内心的平静是做人的一种高度的智慧。我们越不在众人面前显示自己,就越容易获得内心的宁静。这样,就容易引起别人的认同,得到别人的支持。
真正有雄心壮志的人是绝不会滥用优点和荣誉的,他不会等待着去享受荣誉,而是继续努力去做那些需要做的事。正如俄国科学家巴甫洛夫所谆谆告诫的:“绝不要陷于骄傲。因为一骄傲,你就会在应该同意的场合固执起来;因为一骄傲,你就会拒绝别人的忠告和友谊的帮助;因为一骄傲,你就会丧失客观方面的准绳。”
况且,让事情更糟的是,你越在得意时夸耀自己,别人越会回避你,越在背后谈论你的自夸,甚至可能因此而怨恨你。同时,骄傲的人必然妒忌,他喜欢那些依附他的人或谄媚他的人,对于那些以德性受人称赞的人会心怀嫉恨,结果,他就会失去内心的宁静,以至于由一个愚人变成一个狂人。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与此情况刚好相反,你越少刻意寻求赞同、越少刻意炫耀自己,你越会获得更多的赞同和欣赏。要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更留心那些内向、自信、不随时随地表现自己的正确与成绩的人。大部分人都喜欢那些不自夸的而又谦逊的人,他们总把自己藏在内心,而不是表现为自我主义。
当然,真正学会谦逊是需要实践的。这是件很美的事,因为你在平静轻松的感觉中会立即获得内心的充实。如果你的确有机会自夸,那么,尝试着去尽力抑制这一欲望吧,那将使你受益无穷。
低调是一种超然的淡定
喜欢玩斗地主游戏的人都知道,在游戏中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当地主的。一种情况是:如果你手中的牌,没有炸弹,大牌很少,也没有大王,在这种情况之下,是万万不能做地主的。另一种情况是:虽然你抓到了一副好牌,但是,如果你是新手,或者牌技有限。在这种情况之下,仍然是不能做地主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中国有一句俗话说“枪打出头鸟”,在一场牌局中,一旦你当上了地主,那么其他两个人就会联合起来攻击你,此刻,如果你没有娴熟的牌技和良好的牌运,那么悲剧可能就会在你身上上演。
其实,这也正如生活中的我们,在生活、工作、学习中,我们或多或少的都会尝到“枪打出头鸟”的滋味,恐怕很多人还是受害者。比如,在工作中,由于你的突出表现,业绩稳步提升,得到领导的表扬,这对你来说本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往往事与愿违,同事们看到你受到表扬,往往会想尽办法来攻击你,搞得你再也不愿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