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西海郡兵营,杨英命人将伤兵抬到兵营医所旁的木床上,医生们开始救治伤兵,廖老怪居然也在其中,而且还是医所的医官长,怪不得秦风杀了劈山虎之后就再未见他了。廖老怪先看所有伤员的伤情,把伤兵分派给医生们。其他医生负责清理伤口、敷药、止痛、包扎、接骨,伤势严重的都由廖老怪和秦风救治。那些医生怪物般看着被溅了满身鲜血的两个人,看到二人操刀割肉,都面露惊恐,不忍目视。
正忙碌着,忽听有人叫道:“西凉王千岁驾到!”杨英带领众军卒急忙列队,那些医生也赶忙停手站好,廖老怪却不理,继续救治伤者。
秦风一边帮忙,一边看去,只见一群佩剑悬刀的侍卫众星捧月一般地簇拥着一个束发金冠、身着龙袍的少年来到当场,那少年容貌英俊,皮肤白皙,看年纪与自己相仿,身材却高过自己许多,虽然年幼,却颇有威仪。
西凉王身边有一须发斑白的老儒生,道:“张掖郡的带兵将领上前来!”
杨英上前跪倒,道:“参见千岁!”
西凉王道:“起来吧!这一千贯钱拿去分发了吧!”旁边有太监给了杨英一包钱,杨英磕头谢恩。西凉王说话不徐不急,阴阳顿挫,声音十分悦耳。
西凉王转身看着伤兵们,见那些医生都呆立着,便道:“快动手,救治伤兵要紧!”医生们这才继续忙碌。西凉王走到伤兵中,一一同众伤兵点头致意之后大声道:“尔等为朝廷奋勇杀敌,朝廷不会忘记,一定会按军功给诸位加官进爵。胡人一时猖狂,苍生受难,诸位带我朝之神威,败胡人于西凉,必将名垂青史!日后衣锦还乡,得到地方嘉奖、百姓爱戴,必将光宗耀祖!”
老兵们带头高声谢恩,道:“谢千岁!”
“啊——!”一个伤兵的痛叫起来,廖老怪分开伤口,秦风用酒清洗,再进行缝合,敷药。
西凉王站到秦风身边,看了一会儿,问道:“你多大啦?”
秦风手中不停,道:“十六了。”
西凉王旁观了一会儿,扭头看那老儒生,老儒生一摆手,一行人离去。
杨英将钱当场分给众军卒,连那几个胡人和众医生也都有份。然后带领军卒们去吃饭休息,廖老怪调用了秦风,要秦风同他去医馆同住,以便随时帮忙,还告诉秦风,郑铁匠也在西海郡内。
救治完伤兵,秦风进医馆倒头便睡,直睡到第二天天大亮,被人推醒。来人是个侍卫,三十多岁,个子不高,却很粗壮,笑呵呵地掀掉秦风的被子,道:“小子你走运啦,黄大夫叫你去呢!不要带兵刃!”到军中之后秦风就丢弃了小铁棍儿,换了一把短刀,听他所说,当下也不带刀和弓弩。
秦风稀里糊涂地跟着壮侍卫上马穿过西海郡繁华的大街,来到戒备森严的内城前,城门前有一队盔甲鲜明的卫兵把守,城墙上也有众多卫兵来回巡逻。进了内城,穿过城下兵营,走不远前面出现一座官邸,门楼高大雄伟、朱漆彩画,上写“西凉王府”四个大字。王府门前是十名侍卫把守,壮侍卫和秦风下马,有人接过马匹,二人踏着地面的青色条石,走进府内。
穿过几层院落,秦风见到了昨日跟随西凉王的老儒生。老儒生黄大夫道:“你以后每日来这里同千岁做个伴儿,有事医馆的人自会来叫你,每月给你加五百钱的饷。小心伺候千岁,不可贪玩!”秦风点头称是。
壮侍卫又带着秦风走过数层宅院,带到内府门口,内府院门未开,就让秦风在此等候。这里是侍卫们的住处,一棵树下放着一张桌子上摆着果品,旁边椅子上大喇喇坐着一个侍卫统领,三十岁左右的年纪,白面方脸,气宇轩昂。其他侍卫正各自练功,或拳脚或兵器或暗器。壮侍卫自去角落里练习双手打飞刀,所用的飞刀都藏在袖中,二十步内百发百中。
过了一会儿,内府的门打开,四个太监一溜小跑儿拎回来八个食盒,又关上了门。很快门又被打开,一个大太监走出来把秦风周身上下被搜了个遍,然后带秦风进了内府。这内府花园很大,到处都是鲜花绿树芳草,一座雕梁画栋的三层小楼就在眼前,楼前便是一湖碧水,一条石子小路直通湖心亭台,岸边还系着一条小舟。
小楼上有个女人柔声唤道:“我的千岁爷,快起床用膳吧!要是被黄大夫看到啦,我们又该被教训了!呵呵呵……”
大太监带着小太监们轻手轻脚地把食盒提上楼,之后回到楼下,和另外四个小太监一起垂手侍立,眼睛看着鞋尖,大气都不敢出一声,秦风也站在了他们旁边,东张西望。楼上杯盘碗箸声响,开始用餐。片刻后,楼板一响,西凉王走下楼来,带来一阵香风。九个太监齐齐跪倒,口呼千岁,秦风也跟着跪下。今天西凉王穿了一身素锻胡服,更显得干净利落,玉树临风。秦风看看自己身上已经洗得有些发白的衣裤,满是泥垢、已经破烂了的靴子,实在是自惭形秽。秦风与西凉王四目相交,西凉王止步,问道:“你来了。你叫什么名字?”
“秦风。”
大太监提醒道:“回千岁的话时要低头!要先说回千岁!”
秦风急忙低头道:“回千岁,小人叫秦风。”
西凉王淡淡一笑,道:“起来吧,跟本王习武去!”
西凉王带着秦风和太监们出了内府,来到侍卫们之中。待侍卫们施礼后,西凉王道:“杨林,咱们接着昨日的练!”侍卫统领杨林答应一声,马步蹲好,一招一式缓缓使出,西凉王同他一起习练,秦风在旁也跟着比划。杨林叫过一名高大魁梧的侍卫拆招,来为西凉王讲解每一招的用法和变化,然后让西凉王同这个侍卫练习,教授如何同比自己身高体壮的人打斗。这侍卫小心翼翼,不敢太用力招架,也不敢太快躲闪,更不敢全力进攻,演戏一般挨了几下,就顺势认输了。
打了一会儿拳,西凉王有些冒汗,坐到树下椅子上休息,一个小太监倒上两碗酸梅汤,一碗递给杨林,杨林谢恩后站着喝了。西凉王喝了几口,折起雪白的手帕拭干唇边,道:“射箭去!”
旁边就是箭场,五十步远处立着箭垛。太监取过西凉王的弓和扳指来,那弓精雕细琢,十分精美,那扳指温玉所制,正配西凉王修长的手指。西凉王弯弓搭箭连射了几个红心,众侍卫齐声喝彩。西凉王见秦风跃跃欲试便道:“换你来!”有侍卫另取了张弓来,秦风拉了几个满,试了试弓,然后搭箭便射,正中红心。
没人喝彩,让秦风十分意外,不知该如何是好。壮侍卫道:“这是碰巧的!你再射一箭看看。”秦风依言再射,就在箭离弦之际众人都看向箭垛之时,弓被人碰了一下,那箭掠过箭垛射在了树上,众人哄堂大笑。壮侍卫冲秦风一眨眼,秦风似懂非懂,挠着头干笑起来。
西凉王笑道:“还是请杨统领射几箭吧!”杨林命人取自己的弓来,左手握弓,右手抓了三支箭,嗖嗖嗖,三箭连环射出,接着又弯弓搭箭,三箭齐发,六支箭全中红心。众人一齐鼓掌喝彩,秦风瞪圆了眼睛,大声叫好,把巴掌拍得山响。
西凉王也大为惊奇,请杨林教他,杨林便手把手地教授。其他侍卫都识趣地走开了,秦风还站在旁边目不转睛地看。杨林给壮侍卫一个眼色,壮侍卫把秦风拉到远处,秦风远远地看着,竖起耳朵听。
练了一个多时辰,西凉王有些累了,转身回到内府沐浴。小太监们把浴房烧得热气腾腾,西凉王由一个美妇和八个宫女服侍着进了浴房。一刻钟之后西凉王换了身便服,坐在一棵树下,吃着各种秦风没见过的瓜果点心,那个美妇坐在一旁给他剥着果皮,四个小宫女一旁伺候,秦风和太监们在后面看着,吞着口水。
这时,黄大夫走进内宅,西凉王和美妇起身施礼,美妇站到一旁。黄大夫落座,把怀中一捆信函放在桌上,西凉王逐一展开翻看。黄大夫道:“这个月共有大小五股鲜卑人侵入我凉州地界,遭到攻击的主要还是来往的商队和运送补给的车辆,他们还不足为大患。平州、幽州、并州、秦州全线告急,鲜卑人越境肆意抢掠,十分猖獗,官兵无法抵挡。”
西凉王皱起眉头,道:“得想办法收拾这些胡狗!大夫,您看修整长城,将其连成一片如何?”
黄大夫道:“这需要至少十年,百万人力,数亿万贯钱,国库也拿不出这些钱来,况且如今修建长城必引来鲜卑人的攻击。再者驻守长城需要大量的军队,军队多就需要大量器械、金钱、粮草、民夫。当前还是要先稳住局势,然后离间鲜卑各部落,离间胡人,为上策。幽州刺史韩昆讲,在朝廷禁止集市之前,鲜卑人几乎不进中原。朝廷禁止集市,断了鲜卑盐铁的来源,禁止汉人迁徙到鲜卑,又断了鲜卑工匠的来源,之后鲜卑人才开始进攻中原的。他已经多次上奏,请求重开集市,却得不到朝廷的答复。”
西凉王重重一捶桌子,怒道:“都是德妃这个贱人蛊惑父皇,纵使家人扰乱朝政所致!”
黄大夫又道:“迁居到中原的胡人和当地的汉人也多有冲突,一方说汉人官吏欺压胡人,一方说中原胡人对抗官府,勾结鲜卑……”
西凉王找到一封京城宫中来的书信,急忙打开,看罢放声大哭。黄大夫接过信看了,好言安慰。西凉王泣道:“本王在西凉,舅父在西域,母后在宫里被人欺负,都无人倾诉……孩儿不孝啊……”说着又大哭起来,美妇把他抱在怀中安慰。哭了一会儿,西凉王边擦泪水,边道:“大夫,本王想回京城!”
黄大夫道:“京城争斗残酷,一句流言就能满门送命,你尚年幼,不是对手,还不如在外伺机而动。西凉虽苦,但远离朝堂争斗,上可安邦兴业,下可拥兵自保。这几夜老臣夜观天相,太白入主中原,天狼犯北斗,中原恐将战乱。北方凝集王者之气,千岁厉兵秣马必将大显身手。”
天至午时,西凉王回楼上用膳,秦风和太监们一起在楼下用饭,饭菜精美丰盛,只是王府的碗实在太小,秦风连吃了十碗还未饱,见太监们都在窃笑,只好放下碗筷。午后,黄大夫陪西凉王在花园阴凉处读书,那个美妇和小宫女们坐在一旁做女红,时不时抬头望向西凉王,眼中秋水流转。
黄大夫要西凉王背诵儒家书籍,那些长篇大论听得秦风头疼,见已不需要他陪伴,便悄悄出了西凉王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