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得算经济账,你出国留学就是一本经济账。学到什么东西,就应该像菜贩子一样,2分钱批发的,你得能2毛钱卖出去,你得让你的所学创造价值。你学的是电影,所以你就应该在电影这一块,包括选题材、现场拍摄、后期剪辑,乃至于卖片子,都弄得很精通才行,不断接触这个行业的人,先跟着别人干,到了时机成熟的时候就得自己干,像现在很多做导演的,也很赚钱的嘛。
好,这是理想的结果。可是现在,你看你做成了什么事?我和你妈都不用问你挣了多少钱,你自己说说挣了多少钱?(某个人在沉默)现在是看实际的年代,结果就是一切。现在这样,说明啥呢?说明你,还是没才。有才的话,差不多的小孩,人家都发展得不错了,对吧。我并不是说你的不好,我是在说具体的客观实际,咱们就事论事,从实际出发把这个事情剖析清楚………”朗爸歪脖看了看低着头的阿郎,声调拉高,“你在没在听?把我说的都当耳旁风?”
“听着呢~”
“你这个态度就不对,别人指出你的不足,你还带着情绪。你得明白,指出你缺点和不足的人,才是正面的对你好。我说这些是不是多余?”
“不多余。”
朗爸的话开始简明扼要起来,“现在这个情况,就得面对现实,光做梦白瞎,希望越高失望越大。我看你这个国也不用再出了,老老实实找份工作干着,快点结婚成家,就算是我们老两口的最大心愿了。”
对阿郎来说,这样的对话时间显得格外漫长。每一句都细细地砸在他的小心脏上,每一句都让它为之一颤。别人说的不对么?可有一句话可以结实在理地反驳?没有,只能任人说,或者,在受训的这个问题上,在父亲面前,只能毫无还手之力地挨说,有什么办法。真是衣锦还乡好啊!真是近乡情更怯啊!
这种家庭会议其实并没有郎妈太多的事,无论她从内心里如何维护自己的孩子,在朗爸一番肺腑之言的气氛带动下,她也忍不住跟着叹几口气,随心说着几句话,在旁人听来绝对是附和朗爸的话,其实是发自她本心,大意就是,孩子,虽然你爸的话说得可能有点重,你别往心里去,但是意思你得听着,父母都是为你好,在事业上,在个人未来的发展前景上,也得有自己的考虑,至于这个国,我看也不用再出了,国内挺好,泰安挺好。
阿郎经历过很多次类似于这样的会议和交流,话语之间都会把自己扒得一点不剩,让人无从还口,让人心生悲戚。经历了比较多以后,他渐渐觉得,其实,不管在哪个地方,成功与否都是决定你所在环境中身份和地位的决定性条件。而所谓的成功,无外乎权势和钱财。有句古话叫做“少年不可欺”,他现在是真的说不出口。
莫名的绝望一阵阵袭来。恰在此时隔壁传来夫妻骂骂咧咧的吵架声和孩子毫无顾忌的嚎哭声,与饭后惨淡的餐桌一道,构成了这个几乎可以算是最凄凉的夜晚。很难过,很难堪。这根本就是他非常不喜欢的氛围,这根本就不是他想过要呆的地方,这根本就是在摧残他对于人生的热情,这根本就是让他曾经用心的付出渐渐化作了毫无价值的泡影。
唉,还能怎么办?他想喘一会,就像长跑的人必须让自己的身体从高位运转的状态里恢复平静;他想歇一会,就像埋头跑了好远的人,抬头一看自己还是在原地徘徊,但是其实他已经很累了;他想哭一会,就像是一直在受委屈的人总得有一个理由把内心的苦水倒出来;他想睡一会,在没有拳头挥来的梦里,让自己享受短暂的真空和平静。
年轻人,能拿出来说的不就是属于自己的一点奋斗史么。
他觉得还是出门散散步,让自己恢复下平静吧。朗爸在看电视,郎妈在收拾碗筷,朗爸问他出门干什么去,他说了句“有事”,低着头就出去了。下楼的时候,脚步不自觉就踏出来非常非常重的节奏,让他感觉有点发飘的身体,都体验到这种清脆回声的震动。在这么清冷的夜晚,他内心深处还是隐隐有一股难以熄灭的火,想通过若干方式释放出来,回给自己一个清澈平和的心情。
出了单元门,老式的小区里还有零星的中老年人在遛狗,他们这个年岁的人,已经没有太多欲望的诉求,更希望有完整安定的心情,过每一天清清楚楚的日子。此时阿郎的心境和他们大致相同,那些狗儿们东张西望,东嗅西嗅,倒是能牵着阿郎的视线,把积累如山的伤感,略微地那么卸下一些。
就这么碎碎步地走到大街上,扑面而来的寒意让阿郎不禁打了一个哈欠,小区里的温度和大街上的温度还是有很大差距。小区里有着虽人情缠绕但人性温暖的热量,而小区外面,则是铺天盖地一颗颗冰冷的心。因都是大街上的过客,所以,谁都不必向谁付出真正的心意。但这外面世界的人间烟火,也让阿郎舒缓了他绷紧的神经,有时候,老呆在同一个地方,可以让原本不足以心生怨念的事情,变得无比巨大而乱心。
在残存着悲伤、夹杂着不甘的情绪中,阿郎拨出去一个电话,拨出去一个越洋电话。电话那边“嘟嘟嘟”响了好久,没有人接。他缩了缩有点冰凉的手,从兜里掏出一包“蓝玉”,拎出来一颗,自己给自己“啪叽”点上,猛吸了两口,然后第二次拨通了这个电话。那边还是“嘟嘟嘟”一阵响,阿郎又猛吸了两口,余音绕梁,还是没有人接。他挂掉电话,蹲下身子,放缓速度,一口一口,细细地把这根烟抽完,抬起脚来,扔下烟头,用力地把剩余的那点火光踩灭。第三次拨出去这个太难打通的越洋电话。
又是一阵“嘟嘟嘟”,阿郎这次面无表情了,仿佛时间都已经凝固,一阵难言的痛楚从心底慢慢发酵出来。就在此时,在最后一个“嘟嘟嘟”的尾音即将终结的时候,那边“啪叽”一下,电话通了,传来一声清晰的“hello,sorry。”
喜出望外,真的是喜出望外。
阿郎飞速地掏出另外一根烟点上,夜空的灯光下,一大团灰紫色的烟雾环绕着他,一长串一长串的英文单词有节奏地蹦出来,当事人的情绪由低沉转平和,由平和转晴朗,由晴朗转欢喜。最后他捣蒜般地频频点着头,一声声“Thankyou”像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让这段打电话的剧情,结束在充满野性的一句“Yes!”里。
这一连串的心情波动,都是源自一份冬季在温哥华开拍的小成本文艺片制片助理的岗位。这是一部打算在一个月之内拍完的小电影,一位野心勃勃但机会寥寥的年轻导演,拿到珍贵的寥寥百万美元投资,准备拍出来他人生第一部可能在大银幕上映的真正的电影。而这个剧组五六十个人的工作团队里,阿郎拿到的是最不起眼的那个制片助理的角色,真开工的时候可能是给导演递剧本、给摄影师端茶,或者帮忙谈一下拍摄场地的合同细节,但哪怕就这个工作,也是阿郎使劲说尽了好话,才得来的机会,片酬无需摆出来,因为根本不值一提,还不够阿郎往返的机票钱。
但好在,他终于有了一个逃离这里的理由,也终于离“电影”这个高大上的贵美人真正近了一步,虽然这次机会也许是成功的阶梯,也许只是海市蜃楼。
管他呢,先跑了再说。阿郎又拎出来一根烟,细细地抽完,看着眼前的老墙/尘土和芸芸众生,他也终于长出一口气,“能相聚是缘分,我们后会有期吧各位。”
此时的泰城,夜间出摊的烧烤已经不多,配着音乐制造氛围的烧烤摊更是少见,但距离阿郎500米,就有这么一家,遥望着九成新的低音炮,放着汪峰老师的经典作品《春天里》,伴着三五位喝酒吃肉的食客:
还记得许多年前的春天,那时的我还没剪去长发
没有信用卡也没有她,没有24小时热水的家
可当初的我是那么快乐,虽然只有一把破木吉他
在街上在桥下在田野中,唱着那无人问津的歌谣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在那时光里
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
这种成功过后的深情回望,也渐渐融化在阿郎的杯中啤酒里,他要了十来只烤羊肉串,就着渐渐凛冽的夜风服下,通过这种诗酒年华的方式,与惨兮兮的过去做个决绝的告别。
于是在第二天的清晨,一位横空而出的制片主任出现在已经很久没有人杰地灵的泰城。“我现在的身份是制片主任。”阿郎在用早饭的时候向父母郑重宣布。“靠不靠谱?”“靠谱。”“怎么会?你还没什么经验,怎么会让你当制片主任?”“我一直在申请这个职位,失败了很多次还一直给他们打电话,所以导演决定破格录用我作为制片主任。”“电影在哪拍?”“在温哥华喽。”“给多少钱?”“不多,几千美金吧,主要是通过这个活儿积累经验,以后接更大的活儿。”“没想到啊,俺儿还有这样的出息。”“呵呵~”“啥时候走?”“明天吧,那边工作进度挺紧的。”“行,到时候去车站送送你,不容易啊,老陈家现在也出了这么个人才,咱们家的老坟几辈子都没冒青烟了。”“呵呵~”
他并没有在意各种问题是妈问的,还是爸问的。对于妈,他作为男孩肯定是心贴得更近,因为这种近,在反复相聚和分离的过程中,总觉得内心有所歉疚,无论她是否有时也在无意中戳动自己出国一番却没有功成名就的痛处;对于爸,他的情感可能更复杂一些,首先他知道爸所说的话和教训都是几十年身经百战之后提炼出来的生存哲学,是对的,毫无疑问。其次,在沟通的方式上,他厌倦和反感那种不留情面、劈头盖脸、不顾及面子、让人非常不舒服甚至抵触的表述和话术,因此,他敬畏,也无意中疏远他爸。
他此时只想着,先逃出去,自己给自己的内心一点安慰,哪怕用几个小谎言,托起来一个大谎言,哪怕前头其实没什么路可以走,也许干完这份工作,下一份工作就要去中餐馆刷盘子,那也要离开,快点离开。
临行前的这一天,家里的氛围明显和缓了起来,有一个制片主任的儿子撑着台面,这家人费力巴哈送儿子出国留学折腾这一大顿之后,是可以在这一带做起人的。郎妈苦于儿子来了没三天就又得收拾行囊,于是一边帮儿子收拾东西,一边嘴里叨叨着儿子命苦,天天在天上飞,捞不着过那种清闲些舒服些的日子;朗爸又上起了课,他细细地分析阿郎的行程安排和做事风格,他说你但凡跟人家把私人关系搞好,这个录用的电话可能早好几天就打过来了,无外乎就是多动动嘴,多说几句贴人心窝子的话,就能省出好几天时间,还能省来回的机票钱,你这个为人办事,真是的……
行行行,你们说的都对。
完成了这场纠结的告别,阿郎的心就飞回了阴冷潮湿的温哥华。住宿怎么解决?吃饭怎么解决?这次从温哥华回来之后,之前挣的那点可怜的美金,以及郎妈不断从国内贴补过来的千八百生活费,就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这次再去的话,机票钱肯定还是要麻烦家里出,可能还得再出一点生活费,等到那边剧组发了片酬,再接上“生活”这根窟窿不断的弦。日子,也肯定不会好过。这个时候真该气得使劲跺跺脚,古有蒲松龄作诗送穷神,今有阿郎步步难走撞穷神,穷神啊穷神,穷神来了。
人们往往以为在社会的阶梯里向上走一步是很容易实现的事情,可能囿于生活经验、家庭气质、内心理念、人生三观,那意念之中简单的一步实现起来简直是太难了。太束缚于自己所在的阶层位置,你连往上走一步的方法/方式/道路在哪都找不到。就像阿郎这样温饱有余、小康不足的家庭情况,人们往往意识不到梦想,这么一个看似很虚的的东西它的价值所在,人们往往看中眼前这些实在的能触摸到的钱财/花费和一时一地的面子/得失,人们看中的是别人眼中的毁誉/别人口中的好坏/别人心中的位置。这本没有错,因为别人的存在,才映衬出自己的存在,自己与别人一起,构成这个世界的组成。可是,如何才能提升自己的毁誉/好坏/位置呢?
老话说得好,君子务本,本立道生。或者说,纷纷万事,直道而行。有了心中更好的自己,就直直地走过去实现它就是了。说起来蛮容易,做起来,蛮难。
阿郎的梦想就在那里,电影这门艺术的导演/制片/掌局者。难。
又是一顿气氛和缓了许多的午饭。这上半天尽是街坊邻居络绎不绝的前来探看、问询、挽留和叙旧,令阿郎内心在家庭内部气氛和缓的基础之上,一种别样的欣慰和感慨。岁月像把杀猪刀,匆匆流去催人老。原先这小区里尽是工作上互相联接的单位同事,因为太熟悉了,因为太紧密了,所以相互之间生出许多利益/立场/恩恩怨怨上的大小故事,十几年明刀暗箭、明争暗斗,一个社区就是一个小社会,一个小社会就是一部人情世故的史书。也曾经不寒而栗,也曾经刀光剑影,也曾经握手严格,也曾经风云再起。
然而,岁月累积之后,人们竟然自觉不自觉平和了那么多,曾经那么咄咄逼人的硬朗腰板,现在竟也提笼架鸟打麻将唱小曲;曾经那么战无不胜的刀子嘴,现在也沦落到满脸是笑的豆腐心。可能是积累了这么多年,大家手里都渐渐富了,无需那么刻意地争斗;也可能是上了岁数之后,大家渐渐意识到,所谓以人为本,人才是生活的根本,万事万物什么最金贵?能见面最金贵。所以邻里往来也渐渐和睦而繁密,对待阿郎这个后生,竟也生出别样的关照和慈爱。
所以这个上午阿郎的家里传出来太多的谈笑声,让他提前陷入沉思的神经得到了某种暂时回避现实的舒缓。
他热情地下厨做了中午饭的几道菜,并且健谈地和父母聊起了在温哥华的一些难得让双亲感兴趣的事情。往往波澜不惊的朗爸竟也笑了;相较心浅的郎妈也笑了。紧绷的经济曾经让这个家庭很少发生源自内心的笑,这次是了。再出发前的一顿欢宴。欢宴的结尾,有近两年未见的街坊兄弟大狗子和二狗子推门而来。
“哎呀,好久不见,现在变欧巴了。”
“欧巴是欧巴,只不过不是长腿欧巴。”
“来了就别走了呗,叔叔和婶子天天净念叨你,想你。”朗爸和郎妈会心笑。
“嗨,天天见就烦了。距离产生美。”
“行啊,早点回来得了,国外那些白皮肤大妞,你整得了?”这句话倒让郎妈想起来一件事,她往阿郎身上看了一眼,欲言又止。
“说得就跟你整得了似的。能耐得你。”
这么说着说着就加了两份碗筷,来客拎着两瓶白酒,的确是有备而来。上了年纪爱热闹,朗爸开心了,自己给自己重新加了一副碗筷,郎妈起身收拾桌上残羹,旋即进入厨房重新炒肉炒菜整大桌饭。四个泰安老爷们,就这么大摇大摆喝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