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之中,唯此长存--活着并历经痛苦。能做到这一步也是胜利,尽管他们输掉了赌博的本钱”
--引言
2005年冬,寒城。
这两个孩子不幸的遭遇,相信会令世人感到怜悯。
但是,不幸就是不幸,它终究会到来,尽管我们无法知道它以什么样的形式何时到来。
我始终坚信,磨难会使人成熟,会让人变得更容易看清事物的本质,但是,磨难也会让人丧失一些东西,最根本的就是物质的丧失。
有形的丧失势必也会带来无形的丧失。
灾难使他俩没有了父母,这就导致了他俩失去了一定程度的亲情,这些东西的失去,往往比失去有形的东西更可怕。
在失去这些东西的一段时间里,无论是谁都会有那么一点孤僻,谁说不是呢?
久而久之,便会开始不合群,这是丧失有形的东西后的最终结果:抑郁。
一旦这种情绪不能得到很好的调节与改善,那是多么可悲的事。
然而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没有这么悲哀:韩英丧父后,生活环境有所改变,他也认识了在他走进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那便是他的童年伙伴,严格的说是第一个童年伙伴。
她影响着他,甚至或多或少的改变着他的一些观念;更有胜者,她一直是他惟一的精神支柱。
假设没有了她--他的表妹--那他也就无法走出那一片阴影。
姚兰呢?对她来说,韩英给她带来的影响并没有多大,这两年里,全得靠她自己接触了新的事物--她爱上了画画,一画就是几个小时。
不得不说这样的新鲜事物具有很大的疗效。
有时候她甚至忘记了所有,忘掉了父母已经离去,以及可怜的妹妹俩也已经离去。
猛然之间,她会再次回忆起这些不幸,显然,这道疤是抹不掉了,但这不意味着不可以淡化。
在这反复的作画之中,她的灵魂一半处于阴影之中,一半则处于光亮的那一方。
也许读者会疑惑:这两个一直处于阴霾之中的人能如我所说一样,认识到这些东西吗?
答案是肯定的。不要忘了现在韩英已经17岁了,姚兰15岁!
尽管身上还有点孩子气,实则却沉稳得多。
他们同样在一个班级,每天都一起上学,一起放学,一起完成功课,不得不说的是,还一起长大过。
这可谓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他们所处的这个年龄,正是情窦初开之时。
他对她的情谊,久而久之的变为了更亲密的情谊。
他们之间,没有距离可言。毫不过分的说,他们之间的情谊正如每个冬天的雪一样洁白,没有一点儿瑕疵,尽管他们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注:20世纪末与21世纪初的人们结婚结得早,男的20未婚,女的18未婚都可以被公认为剩男剩女)
而她呢,他给她的感觉一直都是兄长之情,她从未在心里承认过两人之间是有爱情的。
就算是有,她也不会去相信,因为她对于他的感情,一直都是妹妹对兄长的感情,仅此而已。
尽管有的时候俩人走得很近,但事实就是这样,他们之间不可能有爱情!
韩英也认识到这一点,他对她的好,她接受,但就是不接受他对她特殊的情谊。这一点他早就认识到了,确切的说在读初二的时候便认识到了这一点。
那是一天下午,他俩在操场温习功课,不久,一个男子出现了。
只见他走到他们对面,面向他们,支起一张画板,神笔开始在纸上作画。
起初他俩并不在意,一直认真的做着功课。
没几分钟,那男子走了过来。
“你应该把书包放在膝盖的这边,”他对韩英说着,又转向姚兰“你应该把左手往上举高一点,这样能看出你俩是在激烈的辩论。”
“你是?”韩英投来友好的眼色。
“你们明天的美术老师,我才二十,你们就不必喊我老师了,叫我白杨就行了。”
“白杨老师好!”姚兰抬头望了一下这个男子。
他也低头去望了她,于是,两个人的眼神碰在了一起,时间近乎停止了两秒。
“好了……劳烦两位就按照我刚才的要求摆好动作,我这就去作画……”他不自然的说完这番话后立即转过身朝画板走去。
他清楚,刚才的那个眼神让他心跳加速,但他相信这只是错觉,谁让他已经有了家室!
这两个同学认真的摆好姿势,而这位白杨老师则开始作画了。
不到十分钟,画便完成了。
然而就在这短短的十分钟,姚兰却转了六次头,每次都忍不住朝他这边多看几眼。
韩英也察觉到了什么,这时他终于明白过来,表妹一直把自己当兄长看待,尽管有时也会开一些亲密的玩笑。
这天过后,他看清了与表妹的关系,他一直以来认为的爱情,是不存在的,一直都只是个错觉而已。
他决定,要拉开与表妹的距离,无论是谈话也好,打闹也好,他都得留给她一些空间,毕竟她有她的生活。如今他们都长大了,他更应该留给她更多的时间与空间。
这次与白杨老师的邂逅,姚兰便喜欢上了画画,也可以直言不讳的说,他喜欢上了这位老师,是的她就是喜欢他!从第一次见面开始便深深的喜欢上了。
白杨老师呢,他也喜欢她,尽管他有家室,但他就是喜欢她,虽然他们之间是师生关系,虽然年龄也相差五岁之多,但他们之间的爱情是存在的,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他有时也有些纳闷,自己毕竟已经结婚了,怎么会陷入“婚外情”?
其实这并没什么大惊小怪,解析一下他与他妻子的关系便一目了然。
他的妻子,名为田一一。他对艺术的着迷与执着,让她迷上了他。但是他对她并没有任何感情,最多只能说有那么点好感。
直到后来,在他父亲的撮合下,接受了这份感情,为了不背有“不孝”的名声,遂在一年前父亲去世之前,与这个略带一丝好感的女生结了婚。
她呢,倒是很满意这份婚事,她终于能和他名正言顺的结为夫妻,永远的在一起了。
但她却忽略了他的感受,就连在洞房花烛夜,他的一句“我还没画完那幅画,我现在要去完成”,她也信以为真,她真以为他去画画了。其实他只是不愿接受这份婚事,独自一人跑去父亲坟前哭泣。
这份不该的婚事,罪魁祸首并不在她,而在于老一辈的人们。
封建的思想,封建的传统,毁了两个人终生的幸福。
严格来说尽管她嫁给了如意郎君,但她也并非为此而幸福,这个天才艺术家根本不爱她啊!
多么可怜的两个人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