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才出现的农业工具,曲辕犁,曲辕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改进。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畜力。启河记不得犁盘是什么样的了,他只记住了曲辕的形状。犁头还是用石头磨的,成半S型,何宗画不出那个形状,他就和磨石犁的人摸索着来,一边试一边磨,终于两天后磨成了自己记忆中的样子,把犁头与地面垂直安装固定。试了下,很好用,他取名曲犁。村里有四头牛,他制作了四套曲犁。四头牛,四套犁,两天就把十亩菜地犁了个遍。
新犁翻地的效果非常好,又快又深,这让族长和几个族里老人差点跪地上对着曲犁和启河顶礼膜拜。启科族长召集全族人,严重警告族人禁止任何人泄露曲犁的事情,杜绝外族人偷学。他对启河说,以往就是因为人力物力不够,开荒少,种的稻少。现在有了曲犁,启氏就能开更多的荒地,种更多的稻,就是人数更多,擅长种稻的谷氏都会被启氏甩在后面。
启河让人把采集来的野菜种子分别种在田里,他要观察下,后续的生长效果。有了水渠真的很方便,浇水很省力。启氏的人觉得有了水渠以后种稻子再也不用那么费力运水了。
启河把那些没有种子的野菜根茎粗略的筛选了一遍,几乎都不认识,至于成熟后是什么样的蔬菜,他还不清楚,先种了试试看。种子及野菜根茎移栽到菜地一部分,自己留了一部分,他要解解馋。村子里有养的猪,他遇到宰杀的时候,就留一点肥肉下来,在陶碗里熬成猪油,储存起来,几次之后,就攒了多半碗。野菜很鲜嫩哦,他找了个陶盆放在火上试了试,导热效果不是很好。他让村里擅长制作石器的族人,给他磨了一个薄的石锅,倒上点猪油,不一会儿就化开了,看来效果不错。让启木赶紧添柴加火,感觉石锅全部热了以后,他把猪油倒了小半碗到锅里,想了想感觉不够,又倒了点进去。不一会,石锅里的油就开始沸了,赶紧把洗好的野菜扔到锅里,一阵香气飘了出来。启河用木制的铲子不停的翻着野菜,看火候差不多,就撒点盐,不一会茅草屋里都是香气,直飘门外。启河看差不多熟了,就让启木熄火,赶紧盛菜,那边陶罐里闷的米已经熟了。菜和米刚摆上桌子,就见门口人影一闪进了两人。两人动作挺快,转眼就凑到桌子面前。启河这次看清,原来是启巫和启亮,两个人手里还都端着半碗大米稀饭。
启河没好气的笑了笑:“巫老,小亮,你们俩这鼻子可够灵的,我这菜刚端上来,那么俩个就到了。这可不是第一次了。”
启巫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河,我今天一看你去找人做石锅,我就猜你一定是又要做好吃的食物了,族里谁不知道你做的食物是最好吃的。”
启亮揉了揉鼻子嘿嘿一笑,“我是找木来玩的,正巧碰到河你在做吃的。”
“哈哈,别不好意思了,都来吃吧,这可是我好不容易攒的私货,今天就让你们也饱饱口福。”
启河经常说一些他们不懂的词语,他们已经习惯了。他们不会去琢磨什么叫私货,迫不及待的三人拿起木勺就奔着目标而去,这一碗,没一会就让他们抢光了,启河也就吃了两口。
启巫砸吧砸吧嘴,意犹未尽,“河,你做的东西太好吃了,我活了一辈子了也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我想天上的神吃的也就是这个吧,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还能再吃到。”
启河虽然是外来人,却努力使自己融入启氏。在他看来这么一碗平凡的猪油炒野菜,让他们觉得是神仙的美味。他突然觉得有点心酸,心里暗想“以后我会让你们经常吃上的。”
一天,启河晚上来找族长启科,让他把村民集中起来,他要宣布一件大事。
“明天会在村寨外面挖个化粪池。所有人要把自己的粪便和动物的粪便都集中到粪池里,以后做为肥料上到地里。所有饲养的家禽和牲畜,都要移到村子外面圈起来。”
有人提出了疑问,“那长出来的稻谷会不会臭啊?”
“那鸡,猪都圈起来,他们不就找不到吃的东西了吗?”
启河忍住笑对村民提出的疑问一本正经的回答:“粪便会让土地肥沃,稻谷长的更好,你觉得你现在吃的米里有土的味道吗?”
那人想了想摇头表示没有味道,就表示明白了。
启河拍着胸脯说,“相信我,粪便到土里只会变成土,长出的稻米只有米香的味道。”
“至于把鸡,猪圈起来分开饲养,他们绝不会挨饿,族里会安排人专门给他们喂食,只会让他们吃的更好,更肥。而且村子里会变的更干净,人会少生病。”
启氏的族人听了解释,都自发的选择相信启河。
第二天轰轰烈烈的村子改造整改工程开始了。村外,是男人们在挖粪池,搭草棚,扎篱笆。村里是女人和儿童们在捉家禽和牲畜,动物的表现犹如要被放到陶瓷罐里一样,真正的鸡飞狗跳,猪跑,动物大逃亡。
启河想起来现在有砖了,可以建个好点的公共茅厕。全部用砖砌成坑,那以后也方便积攒粪便。茅厕建成男女分开式,规定村子里的人只能在公共茅厕里上。为了改掉随地大小便的习惯,启河请老族长启科亲自巡查,发现有大人不在公共茅厕里上的,抓住一律打扫村子三天,罚一餐。打扫村子没什么,少吃一顿饭可是大事。为此,大家背会都议论启河,说河聪明会制器,就是规矩多了点,大家都有点不适应。
村子里没有了随地大小便的人和动物,干净了许多,这让村里的族人都有点不习惯,但是大家都很喜欢。慢慢适应了新习惯的村民也没人背后议论河。
启河觉得土砖窑数量不够,就一口气建了五个。启岩带着村里的制陶队,每天不停的运土、砍柴、烧砖,每个人都被烟熏得黑黑的。他们丝毫不知疲倦,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烧砖。因为他们知道村子里的族人都盼着住上砖房。那座高大宽敞的粮仓就那么醒目的矗立在村子中,让人每天都惦记着向往着。
启拓每天就在土砖窑前等着,出来一批就砌上一批,村里的大草屋第二个升级,被启河称为村公所。建造村公所,光烧砖就用了十天。经过多半个月的努力,村公所建成了。这么高大的砖体建筑物颠覆了人们的认知。原来房子也可以盖这么大,这么高,这么明亮。村公所有四个粮仓那么大,可以容纳下村子里所有的人。中间的房柱有六根,全部是从竹林带回来的大毛竹,比粮仓还要高很多,都是很粗壮的那种。窗户有十几个,启河说等将来全部用麻布做上帘子,哇,那得多富有啊。
村公所的建成,让族里的人更加迫切希望住进这种砖房子。大家主动去给启岩,启拓帮忙。启河跟大家讲,他要让村子里的人都住进砖房,村子的围墙也都换成砖砌的,村子的地也会铺上砖砌的路,这是什么情景,大家都无法想象。
族长找启河商量事情,“河,你建的砖房,大家都喜欢,他们想早点住进去,我也想让族人们在冬天来临之前住进去。可是我看大家都去帮忙烧砖建房,那我们获取食物的人就少了很多。你要想想办法,不然冬天就会没有吃的了。”
启河觉得族长启科的担忧是对的,自己只是一味的发明新东西,忘记了这个时代,吃还是排第一位的,没有了吃,其他的什么都不能长久。
启河先和族长算了下村子目前的几处食物来源,“第一是刚刚收获的稻谷。今年虽然是个大丰收,可有了曲犁的出现,明年打算要多开荒,多种稻,那就需要预留更多的稻种,怕是还没有往年剩余的稻谷多。”
“第二的是狩猎队,捕鱼队,采摘队。狩猎队是每隔三天出去一次,不能保证每次都能遇到大的动物群,平时的收获都是各种小动物,即使有自己教的陷阱,竹筐诱捕,增加也是有限。采摘队夏天是带汁的果子,只能做辅助,不能做主食,秋天才是坚果之类的易储藏食物,所有数量也有限。捕鱼队倒是自从学会了拉网捕鱼法,收获很多,可正是这种方法,让河里的鱼越来越少,他们每次去捕鱼,都要走到很远的上游,快要进入其他氏族的领地。”
“第三是从竹林里弄来的竹鞭,倒是可以长出食物,竹笋主要是在春季,春雨下来的时候,竹笋才钻出土里,冬笋也有,生长期在初冬。族里的竹鞭为了繁殖竹子不能动。”
“第四是村子里的家禽,牲畜养殖。目前很少,时间长,补充量太少。”
“第五是通过和其他氏族的交换,来获取更多的食物。”
启河想了想,觉得还是有几个地方可以再深发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