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桂中土地重大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大多未经过正规培训,缺乏专业知识以及管理经验,在短期内,如何胜任如此繁重的监管任务?
答案有二,一是建设督查队伍,二是完善督查制度。队伍是带出来的,督查制度是在督查实践中摸索出来的。
在随行观察自治区桂中重大办督查工作时,笔者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该办“勤、速、简”的工作流程,勤是勤快密集,是指工作强度;速是快速有效,是指工作效率;简是简单快捷,是指工作流程。
2011年10月15日桂中第一批49个子项目全面动工。10月26~28日,自治区桂中重大办就组织包括各市县桂中重大办工作人员的督查组,深入项目现场督查,对开工施工情况进行督查。
2011年10月27日,LB市XB区平阳镇石牌村等2个村土地整治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紧张地用大石块垒修沟渠。
在现场,周兆东认真地询问:“灌溉水源从何处解决?”
灌溉水源的建设,在打造高产稳产农田的土地整治项目中至关重要,特别在以旱区土地整治为主的桂中重大工程项目中,意义更为重大。虽然有设计图纸在手,可是在现场询问,一可以看施工人员对工程的了解,二可以避免设计漏洞。
施工单位GX五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项目总工李先生介绍:“水源有保障的,是从附近3个水库中引来的。目前担心的是内涝对施工的影响。因这里地形复杂,国庆节下了一个星期雨引发内涝,组织人力费好大劲排涝后,才可继续施工。”督查组成员连忙将问题记录下来,并召开几方会议,协调解决施工排涝难题,并要求关注设计是否存在排涝漏洞。
问水源却无意间发现了内涝影响施工的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不止一个施工的难题,更是今后种田的难题,解决这一问题,改善了施工条件,也使得工程加强排涝设计。
在项目区,督查组成员总是询问:“目前这个项目施工碰到什么困难?”
听起来,施工有什么困难似乎不是督查组所查的范围。但督查只是个手段,推进项目才是目的。施工方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项目实施出现的问题是一体的,在施工现场,帮助施工方解决难题,共同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推进工作的正道。
在督查过程中,督查组发现,有的项目因为第二榨季甘蔗还未砍收,影响施工;有一些项目区因偏远交通条件差,材料运输和调度存在一定难度;有的项目区因地质条件特殊,土里暗石多、石牙多,施工难度大。
督查组中不乏专业技术人员,当场进行协调,提出几条建议,一是在甘蔗未收的情况下,可先做蔗田道路和大水渠建设,在本榨季农民收蔗时,就可享受到道路建设的好处。二是用料要备足,多准备几个渠道的备料方案。三是在施工难度大的地方,技术人员加强指导,进行技术攻关。
自治区桂中重大办同时要求乡镇政府一定要出面,做好协调服务工作,为施工方提供优良的施工环境,同时,要求施工方听从乡镇政府的协调。
这些问题如果是由工程队自己来解决,花费的时间和人力肯定不小。如今,体现政府主导的桂中重大办在现场,利用所掌握的资源,进行及时高效的统筹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