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初,一些乡镇干部、施工方、监理方等一线施工参建人员,都认为厅官带队检查具体工程不会看细,最多是走马观花,觉得可以忽悠,没想到自治区桂中重大办的厅官来得勤快不说,带的技术人员这么多,这么全面,还总是那么仔细地看现场,看细节,从蛛丝马迹中发现问题及寻找根源。
桂中土地重大项目密集督查质量和进度,是受工业项目管理方法的启示,但管理起来却难于工业项目,因为农业项目铺的面太大。农业项目,很多问题是直接摆在田野上的,如果离开田野谈管理,是不切合实际的。
农业项目的范围较广,项目区之间的距离也较大,各县市区的项目业主、桂中重大办成员,每天必须到现场查看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自治区的督查组即使分几组走,143个子项目的督查,紧赶慢赶走一遍项目区,至少也需要十来天。工作量之大,没有经历过的人很难想象。
自治区桂中重大办的工作人员,从周兆东副主任到所有在岗工作人员,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几乎每个工作日都在项目区。而各市县桂中重大办的同志,也每天都在项目区的田地里蹲着,根本没有双休日可言。而自治区桂中重大办工作人员双休日往往返回办公室做内业工作,汇总督查结果,总结经验,赶材料汇报,商讨对策,部署工作,实际上也是无休止的加班加点。
项目区即使是在同一个县或同一个区、市,每个项目间多则要坐一两个小时的车,少则要坐三四十分钟,更何况要马不停蹄地一个县(区、市)一个县(区、市)地跑。现场踏勘检查花费的体力就不说了,单是坐车,就让人腰酸背痛。
周兆东每天带队早出晚归要跑五六个项目,年轻人都觉得有些累了,何况五十几岁的他。好在他常年在矿山巡查和地质灾害防治一线爬山涉水,身体底子还算不错,但连续几个月的风雨兼程,再加上天气的变化,身体也受不了提抗议了。一次督查途中,周兆东感冒发烧,晚上到医院打点滴,白天依然继续督查,只有在车上休息眯睡一会儿。一到督查地点,他就如同在地质灾害隐患点查找一条小小的裂缝一般,睁开敏锐的眼睛,从蛛丝马迹中查找出问题。
最初几次,督查组由自治区桂中重大办专职副主任带队,并与各市县、各部门的督查组进行联合检查,之后,自治区桂中重大办就分组下项目区,与各市县督查组进行联合督查,对示范和规范督查工作内容、建设督查队伍起到积极作用。
督查的密度之大,范围之广,力度之强,完善了督查制度,将督查常态化。
在最初,各市县督查组跟随自治区桂中重大办的督查组进行督查,在实践中,业务水平也随之提高,很快就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增加多种手段,进行更为细致的督查指导,有力地推动了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