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B区桥巩乡文武村委,村总支书肖瑞才通过看图纸,发现有两条路早已废弃,但规划却想利用要修起来,他立刻告知村民商量,于是村民在规划初稿征求意见时就提出变更,减少了工程施工中提出变更的损失。
但会看规划图的农民毕竟是少数。再加上此次规划设计时间紧,设计人员虽然是专家,但究竟对当地情况不是十分熟悉,因此设计方案是以农民和当地公众的意见为依据的。一些设计单位对最为基础的实地勘测和调查有不详细之处,而最有权威和说话权的农民,热切盼望项目进村的心情,使他们在信任政府、信任专家的基础上,没有对图纸表达异议就签了字。
从法律上说,农民签了字就要遵守相关法律履行义务,农民自己没有把握提出意见的最佳时间,即使认为自己签错了,也要自认倒霉,不应该要求变更,增加项目推进的难度。
然而,在中国,在GX,贫困地区农村情况特殊,农民的文化水平偏低。如何处理好农民的问题,必须多方面考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普遍的问题?如何使征求意见不走过场?如何在要求农民履行相关法律义务的同时,权利能得到保障?
WX县金鸡乡赖山村委滚水坝屯村委主任李运春提到:“规划设计时,因为我们农民十分相信技术人员有能力帮我们设计好,也很敬畏专家,所以征求意见的时候,我们其实并不知道该说什么,我们以为设计人员都到实地,专家即使没到,也有办法了解的,沟渠走向这种问题,我们农民认为很简单,以为调查人员应该一眼就看得出来,再加上我们根本看不懂图纸,所以也提不出多少意见。”李运春说,“直到施工后,我们发现有些沟渠水流不畅,甚至倒流,而施工方也没有测量队伍,这也是一个问题。按理,设计错就错了,施工的时候,也要测量一下,起码知道,水应该往低处流吧。”最后李运春又说,“要是再有项目,我们农民一定要学会好好地看图纸,不要盲目敬畏专家,即使是十分负责任的专家,忙中出错也是有可能的。”
由此可见,一些群众参与项目的经验不足,且文化素质偏低,使他们第一次参与这样一个有技术含量的大规模项目,征求意见时,提不出多少意见。这个情况在桂中土地重大工程许多子项目实施中是普遍的,但却又容易被忽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初期征求意见,农民说话越少的项目,实施之后,农民来吵闹要求变更的越多。
如何才能做到尊重群众意见,什么方法才能最大化地收集到群众真实的意见,这些值得我们去探寻,甚至可以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
WX县武宣镇国土资源所的陈学认为:“我们不仅应该设身处地为农民着想,用心听取群众意见,更要允许农民有一个认识和接受的过程,在体现多数意愿的同时充分考虑少数人的特殊情况与合理要求。”他说,“在向农民征求意见时,图纸能不能直观一些,或者对如何看图纸对农民做个简单培训,因为专业设计图,别说是农民,就是我们这些非设计专业的干部,有时一眼看过去,也看不明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