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B区桥巩乡国土资源所的韦家岭认为,做基层工作的干部,更要走群众路线,要更理解群众的要求,与群众要有商有量。在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出现明显的漏项或错误时,态度要真诚,要主动向群众的意见倾斜,帮助群众跑腿以解决难题。
在桥巩乡一个项目区中,有一个村处于较偏远的位置,规划有一条硬化道路。规划方案征求意见时,村民们倒看得清清楚楚,都开开心心签了字。可是项目快结束时,一些村老出村办事,经过别的村,看到人家村子里面硬化路挺多,就不乐意了。直接来找镇工作组,韦家岭也在场,村老质问他:“为什么别的村得修这么多路,而我们村只得修一条?是不是政府要让我们村边缘化,不理我们村了?”群众的情绪很激动。
韦家岭认真地听了群众的意见后,安慰村老,并不存在“边缘化”的说法,解释说因该村不属于交通要道,所以规划上硬化路就少,且因经费少原因能得到一条路其实是很多人努力的结果。虽然规划征求意见时大家都签过字了,但现在大家有这个要求,工作组一定考虑替大家再争取试试,当时村老虽然认可了这个说法,但受伤的表情让韦家岭忘不了。
韦家岭看着农民伤感离去的背景心里不是滋味。最后桥巩乡争取变更,给这个村又修了一条150米的硬化路,群众高兴极了,送了两条锦旗给乡工作组。
回想起来,韦家岭说:“这件事提醒我们,虽然以中国目前的经济条件不可能平均建设,但在可视的小范围内,建设内容最好不要有很大的区别。同一项目区内,规划设计能否尽量平衡?农民本来自尊心就强,不能让农民互相比较后,感觉受不公平待遇。”
农民的一些愿望超出我们目前掌握的财力。如何少花钱多办事,是我们GX这样的贫困地区长期要面临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