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农民,需要进一步的政策扶持。
2010年4月,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调研组曾到LZ县现场调研,调研人员齐赞LZ县上龙乡“小块并大块”土地流转模式“开了全国先河”、“在中国是首创”。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厅长肖建刚在龙州调研时谈到,与传统意义上的土地整治项目相比,农民群众自主整治土地,大大节约了实施成本。对于农民的自发行为和各种投入,应该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以奖代补”是最好的补偿办法。
经过调研,“以奖代补”从思路到出台政策,仿佛春雨随春风应时而生,催发大地更多绿苗。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会同自治区财政厅、农业厅联合印发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的《GX壮族自治区关于鼓励农民自发开展耕地整治的指导意见》,明确鼓励农民自发开展耕地整治的原则、意义和方法;同时,三厅还共同制定并印发了《GX壮族自治区关于农民自发开展耕地整治以奖代补暂行办法》,明确了奖补标准和奖补资金的申请、审查、发放程序。要求在提出申请之前,申请登记主体必须通过村民会议、“一事一议”等方式征求村民意见;100%的经营户同意开展“小块并大块”耕地整治工作;确定了耕地整治实施区域、工程建设内容、落实了投入资金;调查整治区域内土地承包经营权情况并公示征求承包户意见无异议。
肖建刚认为,“以奖代补”这一种模式,其核心在于让农民“用国家的钱,整自己的地”,切实可行、成效显著。农民获得整治土地的资金,既能直接感觉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同时又是资金使用效率最高的一种模式,具有很好的推广意义,真正体现了“管理延伸到基层、资源配置的事权下放到基层”的社会管理理念,大大降低了行政管理成本,为国土资源部门更好地履职尽责、更好更快地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以奖代补”,进一步激发了农民自主整治农田的热情。在CZ市FS县淋和村淋油屯,村屯群众基础比较好、土地面积比较大,适合选点进行“小块并大块”整治。政府做好组织宣传发动,村组干部将土地整合的好处和耕作机械化的需要告诉群众,同时借鉴成功经验,组织农户代表到已进行土地整治的项目区实地参观学习。最后该屯群众通过召开村干会、党员与村民代表会、户代表会等各种会议来讨论确定整合方案。
淋油屯在土地权属调整方面,进一步强调规范和合法,一是做好土地整合的统计工作,采取农户自报土地面积和实地丈量土地面积相结合的形式,即农户自报地块面积,然后实地丈量,农户签字盖指模确认,并进行公示。二是根据实际丈量出土地面积,对整合区地块数、总面积、涉及农户数分若干个区,排好分地顺序,农户可一户一签,也可多户一签,并从丈量的实际面积中每亩扣除0。02亩面积作为机耕路及其他用地。三是争取上级相关部门支持,如农机局负责机械翻耕平整土地,国土资源局负责联系上级部门根据卫星定位图分地。四是实地抽签丈量,做好分地工作。农户抽签后,签字确认,按顺序分地,相邻地块之间双方各预留出0。01米宽作为田埂界线。五是做好土地承包合同签订并归档整理工作,合同一式三份,即农户、村、镇各执一份。
通过总结和推广“小块并大块”耕地整治工作经验,GX国土资源厅努力构建鼓励农民自发开展耕地整治的耕地保护新机制,在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引导社会涉农资金、农业大企业资金投入土地综合整治,同步推动土地规模流转,让八桂农民实现从“不差地”走向“不差钱”的梦想。
来自土地的力量,成为社会进步的最大底气和推动力。在八桂大地上,农民自主自愿整治土地,为重大项目的规范实施,积累了丰富的民间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