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如何富起来?这是新时期农民的强烈愿望,也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现阶段目标任务之一。
“小块并大块”的自发整治耕地模式,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基层实情和民意?又给现行的土地整治工作带来怎样的启发?
在鼓励农民自发开展耕地整治的同时,如何让土地整治中的权属调整在农民自愿原则中自然进行,促进土地规范流转?
保民生的崇高职责,面对这些疑问和难题,GX国土资源系统积极组织调研组深入实地调查“小块并大块”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情况,以及探讨土地整治新模式、新经验,从田野找到最富生命力的工作方法,以更好地保护耕地、保障农民权益。
调研组多次采取实地倾听民众意见、走访田间耕作农民、召开村屯座谈会等形式,切实了解农民自发将耕地“小块并大块”的实际情况,引导农民更好地参与到土地整治工作中,同时摸索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工作新方法。
“小块并大块”的农田整治,属民间自主自愿实施。群众根据意愿,灵活“结对”,实施“并地”。
在调研中,GX的土地整治工作者发现,LZ县农民自发将耕地“小块并大块”进行土地权属合理调整,其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两方面:一是体现群众自愿原则。切实把维护农民权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二是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对现有的土地块进行合并整治,修路、沟渠所占用的耕地面积,所有农户共同分摊,整治完成后,农民自愿按抽签顺序进行土地分配。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耕保处处长左旭阳指出,从GX近年来的实践看,结合保护耕地和加快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需要,农民自发开展耕地整治模式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但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加强政府引导,进一步规范管理,积极稳妥地推进,努力开创耕地保护新机制。
在调研中发现农民在自主推进该项工作中,有着一些不足,遇上一些难题,总体来说,就是缺资金投入、缺技术指导、缺规模组织引导。由于农民投入不足,农村生产道路和农业灌排渠道远近不一,交通运输、水利排灌等生产条件还是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如何破解这些难题,成为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当前土地整治项目管理人员应主动思考的问题。
为了鼓励农民保护耕地开展耕地整治,为了让农民的致富之路更宽更广,为了支持农民自发开展耕地“小块并大块”,GX国土资源厅在农民群众已并好连片的耕地上配套实施了土地整治项目,解决了农村耕地“小块并大块”配套设施建设资金不足问题,有效促进了该项工作的开展。
在龙州,GX国土资源厅实施支持农民自发整合耕地的配套项目里,最为典型的就是上龙乡土地整理项目。该乡4000多农户每户的耕地少则十多块,多则几十块,分散不连片。界线多田埂多,土地浪费且耕作劳动强度大,又难以形成规模种植,早已成上龙乡农民致富的拦路石。GX国土资源厅批准LZ县上龙乡土地整理项目建设,这是2006年第5批自治区级投资项目,项目区实施土地整理面积537。37公顷,总投资1151万元,涉及9个自然屯、1000余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