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黄忠伟在发起互换土地自发整治耕地后第三年,群众就推举黄忠伟为板卜屯村民小组组长。这是大家对他互换土地的肯定,也是对他的期盼。
上任后,黄忠伟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在1999年,根据群众的意见,把村前分散成1385块的500亩土地合并起来,自行筹资筹劳,对原有渠道、边沟、田坎等进行有效整理,然后按农户原有亩数,重新划分,自发对耕地进行互换,连片规模化种植香蕉、黑皮果蔗等。
黄忠伟和两位副组长、屯里的党员商议着,要完善程序,把握住合法依规原则。
群众自愿是前提。板卜屯首先是召开村民会议,村民小组把调整方案交给全体村民大会讨论,经群众统一思想,共同协商,并通过落实“一事一议”制度协商修缮水利渠道和机耕路,当场画好草图,留有机耕道、水渠,每方块5亩。
其次是签订“结对并地”协议书,将权属调整工作做在前面。由各屯召开村民会议,推选出4~6人组成的土地“小块并大块”工作小组,每方块地都编上号码,为保证公平,最后群众选择了以抽签方式重新分地,谁抽中就签字按手印。
分地之后,屯里请来大马力拖拉机统一深耕,实现“小块并大块”。
当年并地后的田地,种植的果蔗每亩平均产量达到8吨多,每亩增收3000元。眼见着板卜屯村民的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经济效益也明显提高了,周边村屯群众纷纷效仿,因地制宜推行土地“小块并大块”。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引导,LZ县农民自主自愿并地程序日趋完善,做好备案。在实际操作中,各乡镇进一步规范了“并地”操作程序,依次顺序为:召开村民会议、核实地块面积、公示、确定地块及地类、规划水利和机耕路等、农户签字确认、丈量、绘图、抽签、农户签字确认、上报村委和政府备案,由此确保“结对并地”各项决策不违背相关的法律法规。
这和国家规范的土地整治项目操作程序相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