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X县还注重帮助施工单位协调解决遇上的难题,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有两三个月的时间,WX县闹车用油荒,机械没柴油用,动不了,吴孝斌书记向县领导班子汇报,最后县政府与石油公司协调,解决了桂中土地重大工程施工机械用油问题。
针对此次发现的施工单位作业面不足的问题,镇领导在与施工单位商量打算采取什么措施解决时,施工方也提出自己的难处,对于机械少,备料不充分的问题,施工方自己还能解决,就是当前正是农历年底,施工人员少是个大难题,招工难,希望能够得到镇政府的帮助。镇领导班子将此事当成一件大事,进行讨论,最后决定帮助施工方在本地招工。施工方也表态:“我们优先使用本地工!”
据罗思安介绍,当时三里镇政府发出倡议书,打印在A3纸上,盖上镇政府的章,在各村张贴,要求村干部逢会必宣传,还派人到各建筑队等工人集中的地方去发放倡议书。倡议本地的砌石工等能工巧匠,回乡工作,支持家乡建设。
三里镇的群众积极响应,一位农民谈及他回乡工作的感受时说:“看过千万的风景,也比不上家乡美丽。我希望我的工作使家乡更美。”
由于镇政府的宣传工作有效,解决办法得到认可,农民和施工方的心结打开了,不再发生拦截阻工现象。由于群众拥护,施工加快。
在三里镇项目,有的家里有三轮摩托车的农民,还主动每天去接送住在其他村的工人上本村的工地。在大家的努力下,三里镇项目的施工人员紧缺的问题得到解决,仅从慕古村就招到位两组(每组5-7人)工人。工作面由3个增加到16个,施工人员由160人增加到230人,施工方同时增加施工机械,积极备料。
农民更是紧盯工程质量。因工程的特殊性,必须及时在现场监督查看,才能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整改。慕古村的廖茂田,和所有农民监督员一样,非常负责,他每天开着自己的摩托车,施工到哪,他就到哪看,一点不心疼浪费汽油钱。一次,他抽查一小段渠道,剥开未干透的灰浆,发现只砌单墙、中间填灰泥浆、只在上面砌双砖的造假现象。这种施工方法,一旦外面抹灰浆后不易发现,灰浆凝固后更难发现,如果下大雨,一旦被掏空,渠道肯定损掉,这个工程就白白做了。廖茂田看见这组工人这样干活,他很生气,马上向罗思安反映。罗思安及时组织业主、监理方到场核查,核实后马上要求整改。
当检查组再次来到三里镇检查整改情况,发现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WX县三里镇三里村等7个村土地整治项目工程总体工程量已完成58。5%,工程进展很快。
这个后进的项目,在自治区督促检查被通报后,积极整改,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不到二十天,就追了上来,之后更是快马加鞭,成为一个先进的项目,WX县其他项目纷纷到三里镇项目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