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95800000016

第16章 经子解题(9)

《易》与《春秋》,相为表里。盖孔门治天下之道,其原理在《易》,其办法则在《春秋》也。今试就“元年春王正月”一条,举示其义。按传曰:“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君《解诂》曰:“《春秋》变一为元。元者,气也,无形以起,有形以分,造起天地,天地之始也。故上无所系,而使春系之也。不言公言君者,所以通其义于王者。《春秋》托新王受命于鲁,故因以录即位。明王者当继天奉元,养成万物;春者,天地开关之端,养生之首,法象所出,四时本名也。文王,周始受命之王,天之所命,故上系天端。方陈受命,制正月,故假以为王法。不言谥者,法其生,不法其死,与后王共之,人道之始也。统者,总系之辞。王者始受命,改制,布政施教于天下,莫不一一系于正月,故云政教之始。即位者,一国之始。政莫大于正始,故《春秋》以元之气,正天之端;以天之端,正王之政;以王之政,正诸侯之即位;以诸侯之即位,正境内之治。诸侯不上奉王之政,则不得即位,故先言正月而后言即位;政不由王出则不得为政,故先言王而后言正月也。王者不承天以制号令则无法,故先言春而后言王;天不深正其元,则不能成其化,故先言元而后言春。五者同日并见,相须成体;乃天人之大本,万物之所系,不可不察也。”按中国古代哲学,最尊崇自然力。此项自然力,道家名之曰“道”,儒家谓之曰“元”。(参看论读子之法)《春秋》“元年春王正月”之“元”,即《易》“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之“元”。为宇宙自然之理,莫知其然而然,只有随顺,更无反抗。人类一切举措,能悉与之符,期为今人所谓“合理”;人类一切举措而悉能合理,则更无余事可言,而天下太平矣。然空言一切举措当合理甚易,实指何种举措为合理则难;从现在不合理之世界,蕲至于合理之世界,其间一切举措,一一为之拟定条例,则更难。《春秋》一书,盖即因此而作。故有据乱、升平、太平三世之义。二百四十年之中,儒家盖以为自乱世至太平世之治法,皆已毕具,故曰:“《春秋》易为终乎哀十四年?曰备矣。”曰:“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曰:“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也。(“物”“事”古通训)《春秋》之为书如此。其所说之义,究竟合与不合,姑措勿论。而欲考见孔子之哲学,必不能无取乎是,则正极平易之理,非怪迂之谈矣。

《公羊》一书,自有古学后,乃抑之与《左》、《谷》同列,并称“三传”。其实前此所谓《春秋》者,皆合今之《经》与《公羊传》而言之,崔适《春秋复始》,考证甚详;(其实诸经皆然,今之《仪礼》中即有传,《易》之《系辞传》,亦与经并列)今之所谓《春秋》经者,乃从《公羊》中摘出者耳。汉儒言《春秋》者于齐、鲁,自胡毋生;于赵,自董仲舒。今仲舒书存者有《春秋繁露》;何氏《公羊解诂》,系依胡毋生条例。今学家之书传于后者,当以此为最完矣。(伏生《书传》,阙佚更甚于《繁露》。《韩诗》仅存《外传》。此外今学家经说,更无完全之书)清儒之治今学,其始必自《春秋》人,盖有由也。《繁露》凌曙有注;康有为《春秋董氏学》,条理极明,可合看。清儒疏《公羊》者,有孔广森之《通义》,及陈立之《义疏》。陈书校胜于孔,以孔于今古文家法,实未明白也。

董子曰:“《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例。”盖文字古疏今密,著书之体例亦然。孔子作《春秋》,为欲借以示义,原不能无义例。然欲如后人之详密,则必不能。若必一一磨勘,则“三传”之例,皆有可疑;过泥于例,而背自古相传之义,非所宜也。然初学治《春秋》,必先略明其例,乃觉自有把握,不至茫无头绪,特不当过泥耳。欲明《公羊》条例者,宜读刘逢禄《公羊何氏释例》、崔适《春秋复始》两书。

《谷梁》虽亦古学,然其体例,实与《公羊》为近。《公羊》先师有子沈子,《谷梁》亦有之。其大义虽不如《公羊》之精,然今《公羊》之义,实亦阙而不完;凡有经无传者皆是。《谷梁》既有先师之说,亦足以资参证也。范宁《集解自序》,于“三传”皆加诋諆,谓“当弃所滞,择善而从。若择善靡从,即并舍以求宗,据理以通经”。此自晋人治经新法,已开啖、赵“三传”束阁之先声矣。(《范注》屡有驳《传》之处,如隐九年、庄元年、僖八年、十四年、哀二年皆是。《杨疏》亦屡有驳《注》之处,见僖四年及文二年。僖元年“护莒拏”一事,《注》既驳《传》,《疏》又驳《注》)杨士勋《疏》称宁别有《略例》百余条,今皆不见。盖已散入《疏》中?清儒治此经者,柳兴宗《谷梁大义述》、许桂林《谷梁释例》两书最好。

至《左氏》一书,则与《公羊》大异。孔子之修《春秋》,必取其义,说已见前。今《左氏》一书,则释《春秋》之义者甚少。或有经而无传,或有传而无经。庄二十六年之传全不释经。夫传以解经,既不解经,何谓之传?故汉博士谓“《左氏》不传《春秋》”。杜预谓其“或先经以起事,或后经以终义,或依经以辨理,或错经以合异”,乃曲说也。《汉书·刘歆传》:“初《左氏传》多古字古言,学者传训诂而已。及歆治《左氏》,引传文以解经,转相发明,由是章句义理备焉。”此语实最可疑。传本释经,何待歆引;曰“歆引以解”,则传之本不释经明矣。故信今学者,以此经为刘歆伪造。谓太史公《报任安书》“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云“左丘”不云“左丘明”,(下文左丘明无目,“明”字乃后人所加。《论语》“左丘明耻之”一章,出古论,齐、鲁论皆无之,见崔适《论语足征记》)云《国语》不云《左氏传》,则本有《国语》而无《左氏传》,有左丘而无左丘明。今之《左传》,盖刘歆据《国语》所编;今之《国语》,则刘歆编《左传》之余也。”其说信否难定。要之《左氏》为史,《春秋》为经;《春秋》之义,不存于《左氏》;《左氏》之事,足以考《春秋》,则持平之论矣(《左氏》《国语》为一家言,人人知之。其书与《晏子春秋》,亦极相似:所记之事,既多重复;且《左氏》时有“君子曰”,《晏子春秋》亦有之,盖皆当时史记旧文也。《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孔子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七十子之徒,口受其传说。为有所刺讥褒讳贬损之文辞,不可以书见也。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说甚游移。具论其语,为论孔子传指,抑论史记旧闻。云成《左氏春秋》,则此书果为左氏一家言?抑孔子所修《春秋》之传乎?《汉志》曰:“仲尼思存前圣之业,以鲁周公之国,礼文备物,史官有法,故与左丘明观其史记,据行事,仍人道,因兴以立功,败以成罚,假日月以定历数,借朝聘以正礼乐。有所褒讳贬损,不可书见,口授弟子。弟子退而异言。丘明恐弟子各安其意以失其真,故论本事而作传。明夫子不以空言说经也。”说较明白。然褒讳贬损,果失其真,论其本事何益?今《公羊》固非全不及事,特本为解经,故其述事但取足以说明经意而止耳。然则弟子固非不知本事,安有所谓空言说经者,而有待于左丘明之论乎?故“左氏不传春秋”,说实至确。唯《公》《谷》述事,既仅取足以解经,语焉不详。生当今日,而欲知《春秋》之本事,则《左氏》诚胜于二传。此则不徒以经作史读者,不可不究心;即欲求《春秋》之义者,本事亦不可昧,《左氏》固仍必读之书也)。

传必释经,儒家通义,故汉儒治此者,郑众、贾逵、服虔、许惠卿等,皆引《公》《谷》之例以释之。至杜预,乃自立体例,谓“专修丘明之传,以释经。经之条贯,必出于《传》;《传》之义例,总归于凡”。于是《左氏》一书,始离《公》《谷》而独立矣。今学说六经,皆以为孔子之制作,古学家乃推诸周公。杜预以“凡五十为周公垂法,史书旧章,仲尼从而明之。其书、不书、先书、故书、不言、不称、书曰之类,乃为孔子变例”。而六经出周公之说,益完密矣。杜预亦古学之功臣也。释例一书,已散入疏中,仍别有单行之本。此可考见杜氏一家之学耳。不独非《春秋》义,即汉儒治《左氏》者,亦不如此也。欲考杜以前《左氏》注,可看洪亮吉《春秋左传诂》、李贻德《贾服注辑述》两书。《左氏》之专用杜义,亦唐定《正义》后始然。前此主贾、服诸家者,与杜相攻颇甚;刘炫规过,尤为有名。今之《孔疏》,往往袭刘炫规过之词,转以申杜。刘文淇《曰疏考证》,将今疏中袭用旧疏者,一一考出,颇足考见《孔疏》以前之旧疏也。

《左氏》一书,本只可作史读。故杜氏治此,即于史事极详。《释例》而外,又有《世族谱盟会图》《长历》,以考年月事迹世系。后儒治此,亦多注重史事,其中最便考索者,当推马骕《左传事纬》、顾栋高《春秋大事表》两书。《事纬》系纪事本末体,读《左氏》时参检之,可助贯串。《大事表》一书,将全书事迹分门别类,悉列为表,若网在纲,有条不紊,尤必须一读。不独有裨于《左》,兼可取其法以读他书耳。唯以《左氏》作史读,亦有不可不知者两端:(一)则《左氏》记事,多不可信。前人论者已多,无待赘述。(二)则《左氏》记事,亦有须参证《公》《谷》,乃能明白者。《公》《谷》述事,本为解经,故其所述,但取足说明经义而止,前已言之。《左氏》则不然,故其记事之详,十倍《公》《谷》,且皆较为可信。如邲之战:据《公羊》,楚庄王几于堂堂之阵,正正之旗;而据《左氏》,则先以和诳晋,继乃乘夜袭之,实不免于谲诈。《公羊》之说,盖杂以解经者之主观矣。然《左氏》云:“晋人或以广队,不能进,楚人惎之脱扃少进,马旋,又惎之拔旆投衡,乃出。顾曰:吾不如大国之数奔也。”当交战之时,而教敌人以遁逃,以致反为所笑,殊不近情。故有训“惎”为“毒”,以“惎之”断句者。然如此,则晋人“顾曰”之语,不可解矣。必知《公羊》“还师以佚晋寇”之说,乃知庄王此役,虽蓄谋以败晋军,而初不主于杀戮;故其吓得教敌人以遁逃。然则“晋之余师不能军,宵济亦终夜有声”之语,盖亦见庄王之宽大。杜注谓讥晋师多而其将师不能用,殆非也。此则非兼考《公羊》,不能明史事之真,并不能明《左氏》者矣。举此一事,余可类推。世之不信《公羊》者,每谓其不近情理;其实言《春秋》而不知《公羊》之条例,其事乃真不近情理。即如《春秋》所记,诸侯盟会,前半皆寥寥数国,愈后而其国愈多。若拨弃《公羊》之义,即作为史事读,岂《春秋》诸国,其初皆不相往来者乎?

宋人之治《春秋》,别为一派。其端实启于唐之啖助、赵匡。二人始于“三传”皆不置信,而自以意求之经文。啖、赵皆未尝著书。其弟子陆淳,著《春秋集传纂例》《春秋微旨》,皆祖述啖、赵之说。宋儒之不守“三传”,亦与啖、赵同;而其用意则又各异。宋儒所著之书,以孙复之《春秋尊王发微》、胡安国之《春秋传》为最著。孙书专主尊攘,盖亦北宋时势始然。《胡传》本经筵进讲之书,时值南宋高宗,故尤发挥大复仇之义,欲激其君以进取;意有所主,不专于说经也。明初颁诸经于儒学,皆取宋人之注;以胡氏学出程氏,遂取其书。学者乃并“三传”而称为“四传”焉。宋人讲《春秋》者,多近空谈;既未必得经之意,于史事亦鲜所裨益。非研究宋学者,可以不必措意。

七、论语 孟子 孝经 尔雅

《诗》《书》《礼》《易》《春秋》乃汉人所谓《五经》。《论语》《孝经》汉人皆以为传。(《孝经》虽蒙经名,亦在传列)《孟子》在儒家诸子中,《尔雅》则汉人所辑之训诂书也。自宋代以此诸书,与“五经”“三传”及《小戴礼记》合刻,乃有“十三经”之名;朱子取《礼记》中之《大学》《中庸》,以配《论语》《孟子》,乃又有“四书”之名。经与传之别,自西汉专门之学亡后,实已不能深知;今日研究,传且更要于经,说见前。亦不必更严其别也。今就此诸书,略论其读法如下。

《四书》之名,定自朱子;悬为令申,则始元延祐。然《汉志》《礼记》之外,有《中庸说》二篇,《隋志》有戴颙《中庸说》二卷,梁武帝有《中庸讲疏》一卷;则《礼记》外有别行之本,由来已久。《大学》,唐以前无别行本,而《书录解题》有司马光《大学中庸广义》各一卷;亦在二程之前。王安石最尊《孟子》,司马光、晁公武却非议之,未免意气用事。宋《礼郑韵略》所附条式,元祐中即以《论》《孟》试士,则尊《孟》亦不始朱子矣。又朱子所定《四书》,以《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为次。后人移《中庸》于《大学》之后,则专以卷帙多少论耳。

同类推荐
  • 棋与道

    棋与道

    本书是当代作者从自己的学棋经历出发,结合中国道法自然精神写的表述围棋与道之间的关系的杂文集。
  • 猜的刚好:新编谜语大全

    猜的刚好:新编谜语大全

    本书概述谜语基本知识,让你对谜语有一个大体了解,引导你顺利步入谜宫大门,提高猜谜能力;精选生动有趣的谜语小故事并予以解析,引你领略谜语的独特魅力;网罗上千个小谜语,构思奇巧,语言精炼,妙趣横生,雅俗共赏。给你不一样的谜语享受,让你变成知识面超广的猜谜王!
  • 什刹海与京杭大运河

    什刹海与京杭大运河

    本书介绍了北京城市发展史、京杭大运河开通及漕运史、北京著名风景区什刹海与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关联、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什刹海地区保护、建设、管理的成效。
  • 全景天津

    全景天津

    《全景天津》是天津电视台于2008年拍摄的以空中视角俯瞰天津的航拍纪录片,并荣获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颁发的2009年度全国城市形象片一等奖等多个奖项,是天津电视台的天津航拍系列题材纪录片之一。
  • 丝路要冲:嘉峪关(文化之美)

    丝路要冲:嘉峪关(文化之美)

    这里,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这里,曾上演过一幕幕民族战争的历史话题;这里,流传着无数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团结奋斗的故事……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唯我邪仙

    唯我邪仙

    有人说我冷漠无情,也有人说我很低调,更有人说我不是好人,我想告诉你们,那是因为你们并不了解我。
  • 猛鬼化身

    猛鬼化身

    一个街头卖红薯的年轻人突然摇身变成世界上最完美的男人看着别人羡慕的眼神他淡淡地说,其实我只是一群猛鬼的代言人
  • 斗战疯魔

    斗战疯魔

    斗战大陆,神佛掌度,人妖鬼魔,无不臣服。然,五百年前,花果之山,一位惊世传奇横空出世,搅乱乾坤,破灭法则,因救其所爱,被东神西佛联手骗局镇压,含恨向佛。五百年后,携至高之力,怀疯魔之能,带前生因果转世而来,一名猴族少年的复仇之路,且看,他又能掀起怎样的惊天阴谋!
  • 美女悄悄爱上我

    美女悄悄爱上我

    我是一个超人,爱上了元帅的女儿后来我们分开了,我以为我们之间的爱情就这样地结束了十年后我们又相遇在桃花盛开的春天里我们之间的爱情依然的香酿,甜蜜而且我还同时得到了另外一个美女^_^南方的朋友可以加入群一起交流:79935810祝各位书友羊年发大财,喜气连连——南方少年!
  • 你应该懂点投资学

    你应该懂点投资学

    本书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生活现象加以深入剖析,并进行引申,以此来解释与投资理财相关的经济问题,以使普通的投资者和对经济学有兴趣的非专业群体可以更轻松地了解经济学相关原理和投资学的本质。在对投资起到指引作用的同时,可以帮助投资者避免日常投资理财中的错误行为。
  • 追妻不容易:独爱豪门夫人

    追妻不容易:独爱豪门夫人

    容颜在男朋友生日当天,打算把自己送给他,却发现他已经跟别人暗度陈仓快两个月。她觉得自己很难再爱了,却不想有个人以强硬的姿态迅速地霸占了她的心。许墨一度怀疑自己性冷淡,所以当他回忆着那张梨花带雨的脸庞在自己的手中释放了前所未有的强烈欲时,他觉得自己一定是疯了。他想,既然疯了,就拉她一起沉沦吧。【骗婚篇】“颜儿,在这里签个名。”某人堂而皇之地指着一个地方,说道。“哦。”容颜心不在焉地签了个名,继续戴上耳塞作词。一段时间后,某人再次扯掉容颜的耳塞,二话不说地将她抱到床上,狂热而缠绵地吻着。“唔……你干嘛?”容颜闪躲着他密密麻麻的吻,质问道。“睡你。”某人百忙中抽空义正言辞地说道。“为什么睡我?”容颜一问完,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某人低低地笑了开来,将一红本本放到她面前,得意地说道:“行使作为你丈夫的权利!”容颜看到结婚证上两人的名字时,眼睛都直了,谁能告诉她这是怎么回事?【吃醋篇】“白逸!你一直跟着你舅妈干嘛!”某人忍无可忍,吼道。“我喜欢跟着舅妈。”白逸抱着容颜的大腿,怯懦而固执地说道。“你舅妈去洗澡你是不是也要跟着?”有人打趣道。白逸点了点头,说道:“我也跟着。”“你给我有多远滚多远!”某人气急败坏地走过去,抓住白逸的后衣领,一把将他扔开。
  • 九极创元神

    九极创元神

    这是另类的热血经历,被命运选择的萧霆,不甘受命运摆布而展开了十段故事。雷之怒,三怒破开七星门;木之悲,铁胆英雄红颜泪;金之殇,月光轮回生死恋。水之雾,过往之事如云烟;火之沧,今生之恨或沧海;土之桑,来世之约成桑田。风之缘,风雷起而天下乱。阴之罪,十殿阎罗灭生灵;阳之净,九重云霄万劫至;邪之末,千佛坠邪唤修罗。诸多年后,成功摆脱命运驱使的萧霆留下一句话。“我走的路很长,也犯过很多错,善恶到头终成空谈,既然是我犯过的错,那就由我一人来承担!”
  • 堕神情渊

    堕神情渊

    命运掀起的三世纠葛,昔日天地间尊贵的他们一朝陨落。追寻着真相的道路上,纵然没有希望,他们依旧坚定地走了下去。瑶安灯灭,梦回昔年;上穷碧落,下入黄泉;飞雪冷落,广寒深念.....而他们经历的,仅仅是一场延续了万年的劫。“冰!”—绝望的呐喊。“红灵,是我对不起你。”—忏悔之音。“白灵,这一次我不会再让你一个人背负这一切了,让我们一同湮灭吧。”—死亡之誓。她不再是受他羽翼保护的孩子了。“师父,对不起,这一次我不能再和你回去了.....”“执儿,师父会一直等你,哪怕千年万年。”纵然世界不复当初的摸样,纵然天下人都不在了,又怎能忘记你....这一次终于走到了尽头,只是谁能抹去他眉间的的悲伤?“师父!”
  • 闪耀:爱心与智慧的公主

    闪耀:爱心与智慧的公主

    充满爱心的宁小爱和她最好的朋友,也拥有智慧的洹蓁(喜欢星星),她们变身成为爱心与智慧的少女,保卫世界,打败讨厌的绝望怪,收集不同的徽章,去拯救精灵小絭和小絭的姐姐小浍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