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万两亏空,直接压到椿寿身上了。这绝对是个能压死人的数字。
没想到事情会弄到这个局面,椿寿杀了黄宗汉的心都有,但是确实无可奈何。于是他不得不作最后的挣扎,拿出全部家当的一半,接近7万两银子,趁着夜色,去拜见省长大人。
到了巡抚衙门,门上出来回答,说黄省长身体不适,闭门不见客。椿寿苦苦哀求,终于被允许见到了黄宗汉,这也是他最后一次见自己的毒辣上司。
见面后,椿寿什么话都不说,直接就把银票塞给黄省长,岂料黄省长勃然变色,厉声斥责道:“藩司大人,你想陷我于万劫不复之中吗?”
其实,这时候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人的心思就是这样奇怪,当初黄宗汉向椿寿索贿3万两,椿寿没有理睬。后来,黄宗汉给椿寿制造一系列困难,并一再提醒椿寿该如何解决,但是椿寿就是不开窍。
渐渐地,在心理上,黄宗汉索贿椿寿已经变得次要了,他对椿寿的恨意与日俱增,必须除之而后快!这个时侯,椿寿再送银子,是彻底晚了!
不过毒辣之极的黄宗汉推辞一番,竟然收下了这7万两银子。他自己没打算要,他知道椿寿命不久矣,逼死藩司罪名不小,他打算把这7万两上交朝廷,作为椿寿行贿的证据!
然后等椿寿死了,自己就可以这么写:椿寿办漕运不力,恐遭朝廷严责,向本抚台行贿白银7万两,本抚台暂且将其缓住,然后上报,椿寿自知事情败露,畏罪自杀。
唉,如果社会上多几个黄宗汉这样的人,那么其他人就有的受了。
椿寿看黄宗汉收了银子,以为事情有转机了,就辞谢回府。回府途中,还是暗自心痛自己的7万两银子,他心道:“如果当时姓黄的要3万两,我给了的话……”
他还不知道,自己的小命快要没了!
结果几天后,朝廷下了命令,浙江漕米就地变价卖掉,价格按照户部的二两银子算。
椿寿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但是白纸黑字像铁一样,那朝廷的红色大印红得像血。他知道自己彻彻底底被黄宗汉耍了,耍得毫无脾气!
现在应该怎么办?去巡抚衙门闹事?说自己向姓黄的行贿7万两银子,而姓黄的没办事?那自己不是找死吗?说姓黄的当初曾经向自己索贿3万两,自己没给,他伺机报复?证据呢?
绝境!完全的绝境!自己家里还剩下不到10万两银子,要补齐巨额的40万两亏空,绝对不可能的!
只有一死了之了!
但是死之前,一定要写封遗嘱,将黄宗汉的丑恶嘴脸全揭露出来!遗嘱确实是个好东西,生前再胆小的人也可以肆无忌惮地说话,因为死都不怕了,还怕什么!
狼检查狈
椿寿在朝廷颁布浙江漕运旨意的当晚,在藩司衙门上吊自杀,留下遗嘱一封,上面用极为哀怨的口气道出自己的死因,那就是被黄省长逼死的!当然他最后行贿成事未办的事情,遗嘱中并没有交代。他不曾想到,这反而成了黄宗汉的护身符。
椿寿将遗嘱写好后,交给了一个旗人亲信,嘱咐他连夜奔赴北京,找在北京的旗人朋友,说如果自己出了事情,就将遗嘱打开公布出来。
黄宗汉没想到这个一直被自己牵着遛的椿寿,到死还扎了自己一刀!这下子事情就有点棘手了!逼死二品藩司,并且是个旗人,这罪名一旦成立,是要掉脑袋的。
所以他立即派人进京打点,而重点依托的对象,就是军机大臣彭蕴章,此人是道光十五年(1835年)乙未科的进士,与黄宗汉同年。
朝中有人好做官,这句话在此时真是名副其实。
结果,椿寿的遗嘱,到了军机处就被留了下来,送到皇帝面前的,只是一个抄件,里面对黄宗汉不利的消息全部被删掉了。
军机处帮着皇帝处理国家大事,许多无关紧要的事情,根本不用劳烦皇帝,他们拟好建议,皇帝过目后,基本上会同意。而椿寿是个二品藩司,连向皇帝上奏折的权力也没有,一封遗嘱,自然到不了当时的咸丰皇帝手中。
只要真遗嘱不到皇帝面前,那么一切都好说。其实,我们不妨想,即使遗嘱到了皇帝手中,能有多大说服力?黄宗汉向椿寿索贿,谁看到了?黄宗汉伺机打击报复椿寿,谁看到了?就因为漕运的事情吗?椿寿没有把漕米运出才是事实!
只有一点是真的,那就是椿寿给了黄宗汉7万两银子,但是这个对谁不利?对椿寿不利!
所以,一切都在黄宗汉的掌握之中,椿寿的遗嘱,只是一个小波澜而已。
但是,黄宗汉进京打点是绝对有道理的,他不能让咸丰皇帝看到遗嘱。虽说看到了遗嘱,也没有证据证明自己害死了椿寿,但是皇帝心里会有想法,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和不信任,这点绝对要不得!
什么事情是为官者最害怕的?那就是皇帝对自己的怀疑和不信任。
我们再接着谈遗嘱,咸丰皇帝没有见到遗嘱,但是浙江藩司椿寿自杀他是知道的,二品大员自杀,军机处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瞒报!
自杀肯定有猫腻,所以咸丰皇帝决定派一个人去浙江调查。派谁呢?军机处推荐了当时的户部侍郎何桂清,按现在的说法,就是财政部副部长。调查自然是暗访,钦差大臣出巡很多都是秘密的,所以安排给何桂清的职位是浙江教育厅厅长。
而何桂清也是道光十五年(1835年)乙未科的进士,这自然是军机大臣彭蕴章搞的鬼!派同学去查同学,能查出东西来吗?能,是什么?和谐!
何桂清跟黄宗汉是同年,这个咸丰皇帝是知道的,但是因为咸丰皇帝没有见到遗嘱,所以他不知道椿寿的死跟黄宗汉有关系,所以他也没有顾忌到避嫌这一说,就同意了军机处的提议。
这样,何桂清就顺顺利利地出了京城。也许很多人要问了,放着财政部副部长不干,下到教育部门混,何桂清的脑袋是不是被驴踢了?
何桂清非但不笨,反而聪明得很。在北京,要想往上爬,多难呀!他到了浙江,虽然暂时任教育厅厅长,但是别忘了,他还有个身份是钦差大臣!谁不巴结?再说,这次下去,是去帮老同学黄宗汉免灾的,黄宗汉是浙江省省长,他为此事肯定感激自己,自己在浙江的前途能差得了吗?
事情的发展完全在何桂清的预料之中,后来黄宗汉升任总督,他果然提拔何桂清做了浙江巡抚!再后来,何桂清一路高升,做到了两江总督的要职,管辖江西、江苏和安徽三省,风光无限!要不是他在对抗太平天国的时候弃城逃跑,那么入阁拜相也不是问题!
这都是后话,但是我们要记住一条线,那就是:黄宗汉提拔何桂清,何桂清又提拔了王有龄!三个人先后做过浙江巡抚,难道只是巧合?
在后面,我们会慢慢看到王有龄买官后,回浙江任职,在胡雪岩的帮助和建议下,如何与黄宗汉和何桂清共事的。我们也会慢慢看到,为什么都是伺候毒辣的黄宗汉,椿寿丢了性命,而王有龄和胡雪岩却步步高升。比如,后面我们很快就讲到,王有龄在运漕米的时候,也遇到了椿寿同样的难题,但是他在胡雪岩的帮助下却办得漂亮至极!怎么办的?
做人,真的是需要天赋的!
好了,又扯远了,我们回头接着看椿寿的死。其实已经很明朗了,何桂清到了浙江,不出几天就查了个“水落石出”!椿寿的渎职和行贿都被“公正”的何大人查了出来。最后,椿寿的死因也盖棺定论了,是什么呢?畏罪自杀!
椿寿死了,他留下来的缺由谁去补呢?
王有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