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諸法實相者。法華經云。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又云。一切世間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祖師釋云。一一生滅。一一殺盜。四倒八邪五逆十惡。皆是實相。此事彰灼。當處真常。誰人不具。何法不然。故經云世間相常住。悟此妙理。名之為佛。迷之曰生。由其迷悟。且分高下。本則不殊。猶氷與水。喻之可知。故淨名云。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云云)。若有眾生。聞此法已。乃至生於一念信解。功蓋無學。不可為比。故法華經云。此經難持。若暫持者。我則歡喜。諸佛亦然。是名持戒行頭陀者。是諸天人世間之眼(云云)。又諸大乘經所說。大乘之言多種。或云。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或云。諸佛眾生平等無差。或云。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如是等言。雖則不同。義則是一。俱不出於諸法實相也。
夫大乘之為功力者。信則剎那成佛。謗則即墮泥黎。然受罪畢已。還聞此法。即便悟道矣。如文殊經云。有人聞說般若。起謗不信。即墮地獄。勝於供養恒沙佛者。何以故。供養恒沙佛。祇得人天生滅之福。若聞般若。毀謗墮地獄。受謗法罪畢。以聞般若為種。纔聞說般若。便得心開。剎那成佛。又無行經云。昔者有一淨威儀法師。憐愍眾生。教化令發阿耨菩提心。又有威儀比丘。雖能護戒。不能善於菩薩所行之道。於後淨威儀法師。過威儀比丘。知不信大乘戒。誹謗入地獄。地獄罪畢。因聞此法。為悟道之因。強說一偈頌曰。貪欲即是道。瞋癡亦復然。如是三法中。具一切佛法。威儀比丘聞已誹謗。命終墮阿鼻獄。九十百千億劫。受諸苦惱。從地獄出。六十三萬世。常被罪誹謗。其罪漸薄。後作比丘。三十二萬世。出家之後。是業因緣。反道入俗。乃至無量千萬世。諸根暗鈍。爾時威儀比丘。豈異人乎。則我身是。我聞此大乘法。雖不信受。起謗墮獄。受其罪畢。因聞大乘故。乃得成佛(云云)。按諸經論說。持戒堅固。在於像法之始。彼時也。去聖不遠。人性稍純。持戒不難。然而當時人。亦持少犯多。況今末法。去聖逾邈。人根下劣。無有堅實。於戒浮囊。寧無缺漏。囊如未完。可能渡於生死海耶。是以雖不護戒。但結大乘之種。功必倍之。故天台師云。如來出世。說法之時。乘戒俱急者。以人天身。聞法悟道。乘急戒緩者。以三途身。聞法得道。乘緩戒急者。著樂人天。不預法會。乘戒或俱緩。既沉惡趣。復遠大道(云云)。以此觀之。寧可戒緩。不可乘緩矣。
言菩提心者。上求佛道。下化群生之心也。是心乃三世諸佛之所讚歎。故涅槃經云。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先心難。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禮初發心。又華經云。若以華雲鬘雲天音樂雲。乃至天種種香。然種種燈。一一燈炷如須彌山。一一燈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諸供養具。常為供養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一切諸佛。所得功德。不及菩提心。供養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優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云云)。
言報佛恩者。慈悲懺經云。諸佛念眾生。過於父母。父母念兒。慈止一世。佛念眾生。慈心無盡。又父母見兒背恩違義。心生恚恨。慈心薄少。諸佛不爾。見諸眾生不信經教。悲心益重。乃至入於無間地獄。代受眾苦。如是大恩。云何能報。若使起立塔廟精舍。燈燭幡蓋。華香茵蓐。種種供養。將來之世。自受其福。非報佛恩。若發菩提心。修淨土行。是名智者。知報佛恩(云云)。是以二乘雖住果地。而未及於初發心凡夫菩薩所有功德。萬分之一。大論問曰。羅漢辟支是離欲人。或有凡夫。但發菩提心者。云何得勝。答曰。菩薩有其二種。一者行諸波羅蜜。二者但密發心。行菩薩道。雖事未成。能勝二乘。何以故。譬如太子雖未即位。勝諸大臣有位富貴者。優婆塞戒經云。出家人發菩提心。此不為難。在家之人固難可發。何以故。多惡因緣所纏遶故。發菩提心者。諸天皆大歡喜。作如是言。我今已得天人之師。毗尼經云。若初修大乘。行菩薩戒。晨朝有犯。應當結罪。至午。菩提心無間斷。戒聚成就。則非所犯。乃至中夜有犯。至後夜菩提心無間斷。戒聚成就。寶積經云。若人打截大千眾生。若有惡心。惱發菩提心人。其罪過是。
常樂住蘭若 不然隨眾居 群居須慎口 獨處要防心 遠離惡知識 當從善友教 身不離袈裟 食當須應器 手不釋黃卷 不樂看外書 目不視女人 見之猶毒蛇 非病晝不臥 臥則須右脇 非飢不餘食 食則須節量 寢不敷茵蓐 眠亦不放恣 坐必不背西 行時但視地 語常離戲笑 取要不應多 受嚫作三分 不宜全受破 勿得畜物多 以作障道緣 亦勿繁眷屬 增長憍瞋慢 如是若干事 沙門急先務 苟不能如是 豈得名浮圖 雖受四事供 猶如吞餌魚 當來必償債 得無慙且懼
言阿蘭若者。此云無憒閙處。夫住蘭若。則三業自然清淨。即具無量功德。取道不難矣。故華嚴經云。住蘭若者。成就清淨威儀。成就諸根不亂。成就正法現前(云云)。凡欲疾得一切種智者。胡不樂住阿蘭若哉。若不爾。則應當預於伽藍眾會中居。是則本自懶墯。雖未得自專修道。見他精進。耻而效之。不敢放逸。凡所動作施為。乃至朝中粥飰。一皆從眾。未甞違規。由是道行任運離染。入釋子數。如常所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者歟。是故懈怠之者。不如隨眾。慎勿閑遊山野之間。恣情為惡。虗送光陰。以為後日悔歎之緣。又不得為求安求飽。故部落溪湄。漁村岸上。結草為庵。止宿資生。與白衣庸俗。結交同志。稱為兄弟。或稱父母。無惡不造。非獨自身失行。亦浼清淨佛圖。罪應不少。
言善友者。毗奈耶中云。阿難白佛言。善知識者。是半梵行。諸修行者。由善友力故。方能成辦故。佛言是全梵行。若得善伴。與其同住。乃至涅槃。無事不辦故。名全梵行。又孛經云。友有四。一如華友。謂好時插頭。萎時棄地。見富貴則附。貧困則捨。二如秤友。謂物重低頭。物輕則昂。有與則敬。無與則謾。三如山友。謂金山鳥獸集之。毛羽蒙光。貴能榮人。富樂同歡。四如地友。謂百穀財物。一切仰之。施給養護。恩厚不德。因果經云。波羅門優陀夷。聰明多智。淨飰王勑為太子友。白太子言。朋友有三要法。一者見有失。輙相曉諫。二見好事。深生隨喜。二在苦厄。不相棄捨。四分律云。具七法。萬成親友。一難作能作。二難與能與。三難忍能忍。四密事相告。五互相覆藏。六遭苦不捨。七貧窮不輕。迦越經云。朋友五事。一見作惡。往屏處曉諫訶止。二所有急事。當奔赴救護。三所有私語。不得說向他人。四常相敬歎。好事當多少分與之。若常懷嫉慢。心不節慎。口無法言。惡人為友。此名庸人。佛本行經云。佛與難陀。至魚肆。佛令難陀取小藉魚草。握少時棄之。令嗅手。問之。難陀曰。唯有腥臭之氣。又至香店。令取裹香紙。掬少時棄之。復問難陀。答曰。唯聞香氣。佛語難陀。善友惡友相染習亦復如是。若近善友。必定當得廣大名聞(云云)。惡知識者。非是向我毀辱打罵者也。見我為惡而不諫之。隨喜讚之。令長不善之業。乃至為我尊敬供養者。皆是惡友。故南岳師云。世間道俗。欽仰供養。殷勤請講。皆是惡魔所使。非善知識。是惡知識。如冤詐親。苦哉苦哉。諸王剎利亦復如是。擇擇擇擇。
言袈裟者。從色為名。此云壞色。梵網經云。青黃赤黑紫作。皆名壞色。註云。壞本白色。違愛心故。亦三衣之都稱。三衣者。一安陀會。五條也。二鬱多羅僧。七條也。三僧伽棃。九條也。又有十一條。乃至二十五條。於中長短廣狹裁縫之法。具如章服儀及六物圖中說。悲華經云。釋迦如來於寶藏佛所發願。願我成佛時。我袈裟有五種功德。一者入我法中。犯重邪見等四眾。於一念中。敬心尊重。必於三乘受記。二者天龍人鬼。若能恭敬此袈裟小分。即得三乘不退。三者若有鬼神諸人。得袈裟段乃至四寸。飲食充足。四者若有眾生。共相違反。念袈裟力。則尋生悲心。五者若在兵陣。袈裟小分恭敬尊重。常得勝他。若我袈裟無此五力。則欺誑十萬諸佛。有云。龍得袈裟一絲。掛其門上。則免金翅鳥難。大悲經云。披著袈裟者。於彌勒佛。乃至樓至佛所。得入涅槃。無有遺餘。永明壽禪師云。夫袈裟者。名解脫幢。十方諸佛依之而得道果。四眾非人持之而獲安隱。顯示清閑。破除熱惱。若匪離塵之上服。安能拯濟於迷途。功不唐捐。歎不可盡(云云)。
言應器者。梵云鉢多羅也。佛制瓦鐵為勝。其體量大小及其功德優劣。如六物圖中引示。比丘十八物中。袈裟與鉢為急。如鳥兩翼。如車二輪。闕一不可。四分律云。若比丘闕袈裟與鉢。受他供養者。准於千劫斷牛頭罪。是故比丘袈裟與鉢。常隨其身。不可暫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