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思想政治理论学院彭付芝
“参与式教学是在‘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主,共同参与’的理念指导下,强调在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1]参与式教学,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提倡的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效果的重要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模式与思政课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价值诉求是吻合的,可以全员参与、师生互动,破解大班教学难题,形式多样、灵活机动,有效激发学生热情。
目前,高校思政课参与式教学已比较普遍,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如,普遍存在着大学生参与的兴趣问题。笔者长期从事高校思政课教学,结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简称“概论”课)的课程特点,对参与式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探索,希冀能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启示和借鉴。
一、以重大理论问题为导向、以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主线,精心设计教学专题
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各有其特点和侧重点,教学内容上有很多的不同。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方面,要以教学为着力点,融合教学与学科方向,根据自身研究特长,针对学生们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重大理论问题进行研究,提升综合素质,保证授课质量。另一方面,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从“人人都有发展的潜能”的积极心理学观点出发,按照课程内容和规律,在深度、广度、难度等方面,对教学内容重新编排和归纳,将
重大理论问题融入课堂教学,着重讲授重大专题。同时,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性、整体性和系统性,以问题意识去设计教学环节,选准问题的切入点,解决热点和难点问题。
设置教学专题应遵循:一是开放性原则,专题的理论界限要尽可能大,为学生思考和研究留下足够的空间,激发其求知欲望;二是科学性原则,专题设置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不能不顾教材和大纲的要求去设计问题”[2];三是现实性原则,专题要能够启发学生关注现实与社会;四是兴趣性原则,即学生感兴趣的论题,“使他们感到迷惑、困扰、刺激、好奇、心烦、诧异甚至愤慨不平”[3],以此来激发讨论的兴趣。如“概论”课共有15章,我们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遵循上述原则共设置10个专题,在每个专题下分设教师理论讲授和学生实践研究两部分,从而形成了从整体到局部的认知阶梯。
二、采用以提问为主的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采用提问为主的启发式教学,主要是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积极性相结合;激发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动力,实现内在动力与学习的责任感相结合。
在实际教学中,可采用上课提出问题进行讨论的方式,不采用分组的形式,不需要学生提前做功课,学生以个体形式参加讨论。
1.采用此方式的依据
这种讨论方式一般用于一个知识点的讲授。问题要有针对性和一定的深度,能让学生思考后再进行回答。教师要根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提出讨论点,使学生有的放矢。“学生在教师鼓励下通过表层研究、发现问题,深层研究、提出问题,拓宽研究、讨论问题,质疑研究、解决问题。这样大学生的发现问题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到最后解决问题能力都得到了提高。”[4]最后由学生根据同学们讨论的成果归纳出比较正确满意的结论,或由教师总结出正确答案。
2.示例
例如,在第九章“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讲授中,笔者提出“怎样理解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的问题,启发诱导学生进行讨论。
第一步,启发。没有启发,无以教学。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实质,就是教师要选择最佳时机进行启发。笔者从调动学生思维的角度,让学生讨论并回答“人治和法治”的含义、特点和结果。通过启发思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发言的积极性。
第二步,诱导。接着笔者抛出四种观点:“依法治国就是依法办事”;“依法治国应该是法治与人治并行”;“不应讲人治与法治,因为那是西方的东西”;“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实现后,领导人改变了,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改变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和法律也随之而改变”。这是四个“引爆点”,目的是诱发学生的探究心理、认知冲突和讨论的欲望。此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积极思考、热情讨论并主动阐述自己的观点。
第三步,引导。笔者引导学生对每一种观点进行讨论,并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学生讨论完第四种观点后,笔者在课件上呈现了“依法治国”的概念,再提出6个小问题供学生进一步思考: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什么?“治”什么?依据是什么?实施者是谁?宗旨是什么?基本要求是什么?至此,在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得出正确结论之后,讨论结束,让学生深刻“理解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的教学目标自然达成。
三、进行课堂讨论交流,营造和谐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
课堂讨论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问题、知识、情感的重要方式,有利于营造积极民主的课堂氛围。教师以热点和难点问题为中心,以问题为线索,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既能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通过相互启发、合作,养成其积极主动的思维习惯。
教师可采用合作型小组讨论式教学法。这种方法是针对一个主题设置若干个小论题,把学生分成若干组,由小组同学选定一个小论题课下准备再进行课堂讨论,讨论过程教师适时参与。
1.采用此方式的依据
一是“概论”课本身的特点及学生对该课程的认知情况。这门课最大的特点是与现实密切相关,而学生对“概论”课所涉及的许多概念、观点甚至理论要点从媒体、报告等多个途径和渠道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采用这一方式能够发挥学生的优势。二是可解决全员参与问题。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学、自讲、讨论,并根据合作程序和方法促使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习兴趣,解决全员参与问题。三是能促进师生和谐。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者、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讨论的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及合作者;学生由被动的听讲者变成了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组织者、探索者和评价者。师生之间平等交流、民主探讨、相互启发,从而形成和谐融洽、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四是能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合作完成任务,实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广泛的教学互动,学生必然要学会处理各种关系,从而提高了大学生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增强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组织和操作能力,发展了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2.示例
例如,笔者在讲授“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这一专题时,就“怎样理解共同富裕”问题,精心设计、组织和实施了合作型小组讨论式教学法。
第一步,制订并宣布讨论规则。这是笔者为在“概论”课上实施讨论专门制订的规则,由师生共同执行。为获得学生认可,笔者在上第一次课时就12规则的内容向全体学生征求意见,修改定稿后再向学生进行宣布。
第二步,讨论主题之下设置小论题。笔者提前两个星期将讨论主题“怎样理解共同富裕”在课堂上征集小论题,让学生就“共同富裕”提出自己最困惑的两个问题由助教进行归纳整理,然后结合学生提出的困惑问题设置7个课堂讨论的小论题:你理解的“共同富裕”是什么?如何理解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中国为什么要提倡“共同富裕”?你觉得华西村人的生活就是邓小平所讲的“共同富裕”吗?谈谈你心目中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如何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消灭剥削,而我国现阶段还存在着剥削现象,这和“共同富裕”之间的矛盾如何协调和解决?今天的中国离“共同富裕”是远了还是近了?笔者将这7个小论题提前一个星期布置给学生,由学生以小组的名义选择小论题。同时为学生列出阅读文献清单,并辅导学生在学术期刊网上查阅资料和讨论技巧等。
第三步,分组及组内讨论。由各小班班长协助教师分组,将大班学生分成8~10人的合作学习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各小组根据选择的小论题,由学生个体查阅资料,然后再在组内进行讨论,最后形成集中意见,选定若干中心发言论点并推荐代表参加大班课堂讨论。
第四步,课堂讨论,老师适时参与。按照这7个小论题的顺序,由课下准备好的小组代表发言,全班形成思考—求同—交流讨论的局面。教师在中间主要起协调和引导作用,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对学生发表的意见给予正面的支持,选择并强调发言中具有思想性和创造性的内容,必要时对他们的发言重新进行创造性的解释。比如关于“今天的中国离‘共同富裕’是远了还是近了”的小论题,在学生讨论后笔者进行总结:“今天的中国离‘共同富裕’越来越近了,因为贫困人口大幅度地减少,中等收入者规模在扩大,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在快速提高。之所以有同学认为我们离‘共同富裕’越来越远了,这与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仍然在持续扩大这一客观事实有关。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体现,是我们的根本目标。相信党和政府会通过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的差距来最终实现这一目标的。”总之,笔者对学生提出的困惑问题甚至尖锐问题不回避,对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原则性和关键性问题不含糊、不动摇。这样既能解决学生的疑惑,使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同时又能面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五步,总结评价,留下思考余地。先选出两名代表对整个讨论课进行陈述评价;接着笔者进行扼要明确的归纳总结;最后引导学生思维的发散和知识的迁移,给学生留下继续思考的问题,如:怎样理解“共同富裕”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从六十年来几代领导人对“共同富裕”的不懈探索和追求中你体会最深的是什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