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我们思考“美是什么”的问题,我们期待的是什么呢?或者更切身的问题是:当你问“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的时候,你在期待什么呢?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给出一个很有意味的回答:“我们为什么活着呢?活着就是为了做有意义的事,什么是有意义的事儿呢?做有意义的事儿就是好好地活着。”这个循环说法的意味是什么呢?是解决我们的困惑,还是让我们更困惑呢?对生命意义问题的解答,在追问本身,在活着本身,生命的意义永远尚未定型,只要人类存在,这种追问就在。同样对“美是什么”的问题,我们期待的不是答案,而是一种领悟和深度。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说对错,而问深浅,能领悟多少,能理解多少。况且我们还不是随时随地问这个问题,想一想你会在什么时候问“人活着有什么意义?”你每天忙忙碌碌为考试而准备,为还房贷而忙碌奔波,不会问。当你闲下来时,困惑袭来,你才会问这样的问题,提出之后,也许你自己想明白了,也许别人给你解释清楚了,你那时那地的困惑也许会消失,但一转身你遇到了另一个问题,新的困惑又来了。美的问题一样,我们通常并不会抽象地问美是什么,但当我们遇到具体情况时,就会问这个问题。比如我们看了杜尚的作品《泉》,你可能会问:“这是艺术品吗?美在哪呀?如果这是美,美是什么呀?”《泉》这个作品为什么会进入艺术史?为什么美?我们可以给出一个解释,而且很多人已经给出了很多很好的解释,但没有一个绝对完全的解释,每个人的解释都不可能达到完美的地步,也许因为我们人就是那么毫无希望地不完美,也许因为我们人就是在永远地进步。在某一阶段对这个问题的解释会加深我们对“美是什么”问题的理解,只不过绝对不能一劳永逸地回答“美是什么”这个问题。
同样写爱情,我们说琼瑶没有托尔斯泰写得好,我们可以说出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这里有个标准问题,而且这些标准有时是很具体的,比如人物塑造、结构形式等等。对这个问题的解释同样可以加深我们对“艺术判断有没有标准”这个问题的理解。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来看美学这门学科:美学是从抽象的、根本的、普遍的问题开始提问的,而且我们对这些问题并不会期待一个完好的一劳永逸的答案。但可以消解原来的问题,而一定又迎来了新的困惑,提出新的问题。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的精神在成长,我们的品味在提升,我们的生活在丰富。
那么什么是抽象、根本、普遍呢?
抽象和具象相对。“西施”是具象的,“美”是抽象的;“电话”是具象的,“物质”是抽象的;“两个苹果”是具象的,“2”是抽象的。我们没有人看到过“美”、“物质”、“2”,这些东西不在我们的感官世界中,是一种抽象的存在;但是我们见过西施(当然是在绘画中或者在文学作品中看到)、电话、两个苹果,这些是在我们感官世界中具体存在的。因此,我们说,作为具体的美的事物是具象的,美的概念是抽象的。
根本的,就是原初的问题,根基处的问题。人造美女,你说美,他说不美,我们要问的是,何为人造美女?人造美女和天然美女是什么关系?你说美是主观的,他说美是客观的,朱光潜说美是主客观统一的,我们要问的是主观是什么意思?客观又是什么意思?主客观统一说的是什么?
普遍的,就是和每个人相关的问题,是人人都会遇到的问题,有一定的普适性。在我们的人生经历中,我们都问过“美是什么”、“美不美”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和我们的实际生活相连。当然这个问题可能会有各种变形,比如你买衣服时会问漂亮吗?你买艺术品时,会问“这两幅画,哪一幅好呀?”“怎么看画的好坏呀?”
美学问题是对美的基本概念的反思,是关于美的基本概念的考察,是关于美及其与美相关的概念何以具有意义的思考。
美学作为一门学科,我们可以再澄清一下。借用易中天的说法:“美学不提供直接通往艺术殿堂的通用门票。”有直接通往艺术殿堂的“门票”,如音乐学、美术学、戏剧学、舞蹈学、电影学等“门类艺术学”。此外还有一门学科叫做“文艺学”或者叫“一般艺术学”,是宏观整体研究各门艺术共同规律的科学。而美学是关于美的基本概念的反思,是关于美的根本道理。
美学除了提问和思考以外,还能做些什么?美学还要求明述我们的审美经验,明白地说出我们的审美经验及审美感觉。为了说出我们的审美感觉,当然首先要有感觉,这要求我们在一般生活或各种欣赏活动中,要做一个敏感的人、有感觉的人。这些感觉——审美感觉或关于审美的感觉——都在那儿,但由于得不到明述,很多重要的感觉也就流掉了,那些稍纵即逝的感觉也许极为重要,只有明白表述出来才能保存。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学还有挖掘我们的审美经验、审美感觉的意义。
三、美学知识是什么知识
我们通常把知识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事实知识,一种是逻辑知识。
事实知识,即实际发生的事情,如:1750年,鲍姆加登写了一本书“sthetik”,开创了一门现代学科——美学。sthetik比较精确的意思是研究感觉和情感的科学或学科,日本人借汉字翻译sthetik为“美学”,在20世纪初,这个日本译名又转译到中国,中国也开始有一门学科叫做美学。这些是最典型的事实知识,可以成为“知识竞赛”的题目及答案。
逻辑知识即推论知识,如:一根绳子离地一米,围地球转一圈,问这个周长比地球的周长长多少,你想象那一定会长出几千米几万米吧,但是算出来是6米多。如果你检查下来,步骤正确,计算准确,你就接受这个结果。最典型的逻辑知识是数学。
这两种知识有共同之处,那就是和我们是谁没有关系,不管我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抑或是伊拉克人,这些知识都成立,当然这些知识也可能错,比如你考证出来,1750年鲍姆加登写出《美学》之前,中国人就写出了一本叫《美学》的书。如果考证合理,那么我们不论哪国人都会承认。换句话说,这些知识是外在于我们的,不需要我们的感受和理解,需要的只是我们的接受和学习。这些知识是在我之外的对象的知识,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无感之知、无“我”之知。
与这两种知识相对的还有一种知识,我们一定要亲知,一定要有感知之;不是外在的对象的知识,而是和人的感悟、体悟连在一起的知识。我们把这种知识叫做美学知识。比如《阿凡达》这个电影不错,但是我最近没空看,你替我看看吧,然后把《阿凡达》的美告诉我,这很难做到。关于电影《阿凡达》的美我们一定要自己观看、自己领会。
关于美的定义,至今已经有了上千种,如果我们仅仅记住这些定义,对于我们理解美用处不大,只对考试有用,那么这些定义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对象知识,而不是我们说的美学知识。色彩,看到色彩是与有心灵的观看者相连,而被分析成波长的颜色与观看者无关。声音,听到悦耳的声音和会倾听的人连着,而被分析成波的振动的声波和听者无关。同样美丑,和能感受能领悟的存在者相连。自然科学把我们所探索的事物对象化——色彩变成光波、声音变成声波,光波和声波不包含我们人类心灵对它们的感受和理解。
一块石头作为物质在那,你描述其分子结构等,描述完了,也就掌握了这块石头的物质结构。但一块石头——比如太湖石——作为一个美的存在,你描述它,永远也描述不完,因为石头的美不仅在石头本身,还在这块石头的外面,在能领悟美的人那里。当我们把太湖石作为一个美的存在来描述时,我们就已经超出了这块石头,进入了有主体感知和领悟的描述。
由此可见,美学的知识是有感之知、有“我”之知,非对象化之知。
事实性知识问题,我们读到、观察到,背下来、记下来,就可以了。逻辑性的问题,我们搞通了条件、程序和公式,也就行了。但是美学问题,不是纯粹的逻辑问题,不过也包含很多逻辑内容,不是事实知识,但我们常常用事实的方式来谈论美,这样的问题,需要多种角度的思考,多种实践经验,慢慢地体会,慢慢地琢磨,才会想清楚。美学问题不是从一个角度看清楚了,就一切都清楚了。美学问题特别适合讨论,需要亲爱的读者积极参与,这种参与不是接受、学习或者记忆,而是一起来思考、一起来讨论。
关于美、审美、艺术等问题,我建议你们自己先想一想,至少想20分钟左右。比如,美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我们怎么学会审美的?是什么导致审美的发生?艺术形式的意味从何而来?何为艺术,何为艺术品?然后做一个思考备忘录。之后再读这本书,看看我们的思考是不是会有一些不同,是不是多了一些看问题的角度,以前我们没有这样看问题,但是我们是不是可能这样看问题。但愿这本书能给大家的思考提供一点儿启示。
美学不是给你一些答案——美是什么?审美是什么?艺术是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东西困惑着我们,我们怎样从困惑中摆脱出来。我们读其他美学家的著作时,主要关注的也不是他的观点如何,而是考察什么问题困惑着他,他用何种办法摆脱这种困惑。简而言之,美学带着我们思考,而不是灌输给我们简便的知识。
在这个意义上,美学是一种活动,一种探索活动,也可以说是一种道路,通往本真自我的道路。
四、如何学习美学
美学是围绕提问、思考、明述我们思考过程的一门学科,那么怎么来学呢?是不是我们只要坐在午后阳光中的摇椅上冥想就可以了?不是,任何讨论都是需要准备的。
学习美学,首先要熟悉美学史。
美学和“悟道”有些相似,但它毕竟是一门现代学科。而且“道”不须明述,也未必能明述,而我们的美学思考是要明白地表述出来的。
美学史是什么呢?各种“史”通常用时间来串联,而美学的历史不仅是按照时间顺序而变化的,在美学史中,美学家们思考的问题基本相同——美是什么?审美是什么?以及该如何思考这些问题?不同的是他们的真实困惑不同,问题的提法不用,思考的路径不同,思维的方式不同。美学史其实是关于美的基本问题的智慧思考的展示史。而且美学史就如哲学史、文学史一样,因不同的描述方式,就有不同的画面,这些画面有的比较宽广,有的比较深刻。我建议最好读两种以上美学史著作,体会不同的画面、不同的意义。
熟悉美学史后,再找一个你喜欢的美学家,精读其美学著作。
美学书大多为理论书,读起来需要有耐心和意志力,这种书,不是那种伴随着音乐、品着咖啡优哉游哉就能读得懂的书,而需要沉静的心境。这里我愿意推荐培根的读书方法。培根说有三种读书方法:好书,一流的好书,就是要读原书,一行一行地读,好书好在字里行间。一般的好书,读读摘要即可,知道其大致是怎么论证的。一般的书,了解其观点就可以了。
熟悉美学史之后,如果你喜欢的是康德,把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买来,一行一行地品味,才能得其道。如果你喜欢的是黑格尔,读他的《美学》也要用同样的方法。当然你可能喜欢柏拉图或者亚里士多德以及孔子和庄子。读他们的书,夸张一些地说,就像读一首长诗、一篇小说,仅知道其摘要和大意,没有什么意思。有人说《安娜·卡列尼娜》写了一个三角恋爱的故事,这种总结毫无意义,甚至和这部小说没有关系。好的美学书不在于其观点如何,而且若把其观点抽出来看,就没有意思了。好的美学书就如好的文学作品一样,好在每一句每一段,要认真品味。如果只在观点上转,就是走错了方向。
学习美学,还要熟悉一些艺术作品。
现代美学以艺术问题为核心,很多论述都是围绕艺术作品展开的,熟悉艺术作品也是进入现代美学的必需门径。
了解古典时期的艺术,如果你没有机会到法国卢浮宫,可以看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熟悉现代艺术,可以看爱德华·卢西史密斯《1945年以后的现代视觉艺术》。当然更重要的是,你要经常到你所居之处的美术馆、博物馆、画廊、音乐厅走走、看看、听听,直接与艺术作品接触,感受发生在身边的艺术。
五、美学何用
如果说思考理解美学问题,和日常生活实际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不会教给我们更好的审美判断力。那么美学学好了,有什么用呢?我们在介绍美学理论时,不愿简单地讲哪一种是对的,哪一种是错的,而是通过大量的思辨,对某些事情领悟得深透一些,但是我们还可以问这种深透领悟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用处?这不是很自明的事情。
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不存在这些问题,他的生活就表明了或者说证明了,思辨的生活就是最接近神的生活,是最高的生活,我们追求最高的生活形式,谈不上有用没用的问题。在庄子那里也不是问题,庄子直接说这些东西就是没有用的,但是这些东西在那儿。一棵大树在那儿,虽然不能做桌椅,也不能做门窗,但那棵大树在那儿就足够了。一棵大树在那儿,生活的一种境界、一种姿态就在那儿。
无用之为大用,在古人那里很清楚。这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道理依然如故。不过我们现代人的境界和眼光不如古人深远,不管什么事情好像总归要有点儿用才托底,比如能帮助我们找好工作、提工资、美化生活等等。美学家总是在琢磨人们说的美是美的吗?人们说的不美的东西是不美的吗?美是什么?艺术有没有标准?美学思考这些问题,在指导具体生活时的确没有什么实际应用。美学如果有用,但是我们不知道它在哪儿有用,或者说这个用说不尽,潜移默化而不能确定下具体的条目。我们不能问:读诗、看画、思考美学问题对于做企业有什么用?这正如不会问一个会计主管读诗有什么用。但是我们读了诗,看了画,听了音乐,和美学家一起思考美学问题,我们会获得看待世界更宽广的景观,把握事物会更敏锐、更平衡。
美学基本上属于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怎么有用,是没有办法证明的。这和技术教育不一样,技术教育就是教你如何做这儿如何做那儿,你学会了做这儿做那儿,就是技术教育有用的证明。而美学不教我们如何做这儿如何做那儿,而是陶养我们的性情,培育一种良好的思考习惯,帮助我们自己消解自己的困惑,自己发现美好的东西。
神并没有从一起头就把一切秘密指点给凡人,而是人们探索着逐渐找到更好的东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