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叡最幸运的一点是郭后无子。如果郭后有子,那曹丕的接班人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郭后无子,甄后冤死,曹丕就令郭后抚养曹叡。曹叡心中对郭后其实是百般怨恨,他虽然不知道母亲埋葬的具体细节,母亲的忧怨、母亲的孤寂、母亲每个黄昏的独自凭栏、母亲每个长夜的泪雨纷纷、母亲宫前年复一年半尺高的萋萋青草,使他知道母亲是什么样的境遇,而造成这种境遇的祸首第一是父皇(他不敢怒),第二就是郭后(他敢怒不敢言)。曹叡毕竟是聪明的、有心计的。曹操在时,特别喜欢这个孙儿,每当朝中举行宴会,总是把他带在身边,“与侍中近臣并列帷幄”。现在祖父早已离开人间,母亲也已撒手人寰,人间的温暖都已离他而去。他想被立为太子,他想获得父亲的欢心,甚至他想平平安安地活下去,他唯有小心谨慎地侍奉父亲最宠爱的女人郭后,做个孝子,用这种“挤”出来的感情投资来逐渐获得父亲的好感。因此曹叡对郭后早早晩晚膝前侍候,毕恭毕敬,孝顺有加,寒暑不辍。曹叡的孝心连郭后都被感动了,渐渐地把他视为己出,但这一片孝心却没感动父亲曹丕。他因对甄后的怨毒,就是不想立曹叡为太子。直到一次打猎,“见子母鹿。文帝射杀鹿母,使帝(曹叡)射鹿子,帝不从,曰:‘陛下已杀其母,臣不忍复杀其子。’因涕泣。文帝即放弓箭,深奇之。而树立之意定。”
“树立之意定”,仅仅是“之意”,却未立即付诸实施,直到黄初七年(226)五月,曹丕要死前曹叡才被立为太子。所以在整个曹丕时代,曹叡虽贵为皇子,却不能舒臂展翼,更别谈恣肆张扬了。他在祖父、母亲相继去世后,除了对郭后的起居问安外,深居简出,把自己藏得很深很深,深得以至于活跃在曹丕时代的臣子们,都不知道长大成人后的曹叡相貌丑俊如何,才具风采如何。为了避祸,父亲在日,他“与朝士素不接”。人们只知道模模糊糊地有这么一个人,而这个人的身影却是孤独的、远远的、神秘莫测的。
曹叡的皇子与太子时代(短得一眨眼工夫)是这样度过的,就说明他没有可能在做皇储的时候,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政治团队、智囊团队,他没有那种推心置腹的、可以委以重任的自年少时代起就在政治旋涡中相互扶持、相濡以沫的政治帮手。他父亲对他的轻视不信任和对权力的绝对垄断,根本没有给他留个缝隙去组织自己的团队。他父亲尚有“四友”,可他自己一友也无。因而,他的屁股坐的是还留有父亲屁股余温的龙椅,他所用的臣子,也都是在父亲面前舞蹈山呼的臣子。特别是这几位顾命大臣,更成了保证他龙椅不晃悠,屁股稳稳地黏在椅子上的重臣。此外,他也没有什么新生力量可用。
因此比之曹丕时代,曹叡时代的司马懿越发重要,越发辉煌起来。在曹叡时代,司马懿才真正作为一位杰出的军事家登上历史舞台。
曹丕在世时,是一门心思伐吴,这回皇帝换曹叡做了,风向标变了,他则一门心思伐蜀——当然,他不一门心思伐蜀也不行,因为刘备去世后,在益州韬光养晦二十年的诸葛亮为了完成先帝统一中国恢复汉室的遗愿,六次与曹魏开战,其中五次是诸葛亮北伐中原,一次是曹魏讨伐蜀汉。即便是他不去伐蜀,蜀也千里迢迢地来伐他。这就把三国时期两个最聪明的人——诸葛亮和司马懿推到亲自对决的风口浪头上。
八、初次交锋诸葛亮
司马懿与诸葛亮的第一次对决是在孟达之事上。孟达原是刘璋的部下,与法正、张松友善。当初法正、张松费尽心机,夸赞刘备仁义道德,为天下第一君子,哄骗刘璋让刘备入川抗击汉中的张鲁,孟达也是他们一伙的。待刘备鹊巢鸠占取代刘璋成了益州之主后,孟达也算是有功之臣,刘备就封他为宜都太守。建安二十四年(219)五月,刘备命令孟达从秭归出发北攻房陵,孟达带兵攻下房陵,并杀了房陵太守蒯祺。接着孟达又乘胜前进,去进攻上庸。刘备这时开始对孟达的能力产生怀疑,怕他难以担当进攻上庸的重任,就让自己的养子刘封去统帅孟达的军队。这时上庸太守申耽与其弟申仪双双投降了蜀汉,刘备把他们都封了官,刘封也与孟达在上庸相会,驻军上庸。
刘备入川时,把二弟关羽留下镇守荆州(镇守荆州关羽不是最佳人选,赵云不是比他更合适吗?刘备这人历来是哥们儿义气高于家国情怀的人,他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因为他政治胸怀十分狭隘,分不清亲情与国家利益哪个更重。二弟三弟的利益外,才是家国大事)——曹魏方面是征南将军曹仁屯樊城,以镇荆州。这一年,关羽率众攻樊城,屯于樊城北的于禁、庞德溃败。八月,关羽水淹七军,斩庞德降于禁,势头十分强劲,所过之处,曹魏地盘上的官吏大都举城而降,以至于许昌以南,往往与关羽遥相呼应。曹操见关羽的咄咄逼人之势,甚至产生了迁都的想法。此时担任丞相军司马的司马懿与担任丞相西曹属的蒋济对曹操说:“于禁等为水所没,非攻战之失,于国家大计未足有损。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孙权肯定不悦。可遣使者劝孙权攻打荆州,许割江南之地以封孙权,则樊城之围自解。”孙权同意抄关羽的后路,并听从吕蒙之计,让未来的政治明星,目前的无名小辈陆逊替代吕蒙出任右部督。关羽轻视陆逊(其实你仔细读历史,发现关羽谁都轻视),结果自己忙忙乱乱地去捡芝麻——攻樊城——大西瓜荆州却被东吴悄无声息地给夺走了,整个蜀汉的运势从此也被夺走了。本来三足鼎立中,蜀国的势力就是最单弱的,是没有多大运势的。
在《三国志》中,说关羽在攻樊城时,就让刘封、孟达派兵去支援他,但二人却推说,这申耽、申仪刚刚投降,上庸人心未稳,需要武装维稳,走不开!走不开!在《三国演义》中,则是关羽败走麦城,廖化冒死突围,向刘封、孟达求救,二人的回答则是相同的:走不开!走不开!结果在关羽危难之际,二人并未伸出援手。十二月,东吴大将潘璋的司马马忠抓获了关羽、关平父子,一并斩首。
刘备痛失二弟,痛彻心扉,一腔怒火不但要烧向东吴(可叹没有烧成,反被东吴火烧连营七百里),自己队伍里的人,也要清查一番,秋后算账。孟达与刘封自然就成了刘备泄愤的当然对象。孟达现在还敢回成都见刘备吗?归路满刀戟,到了成都,他就得人头落地。他不能走那条路,径转危峰逼,他不能让自己陷入绝境。本来自己也不是刘备的心腹嫡系,本来自己先前就有卖主求荣之嫌,刘备在人格上一定对自己是蔑视的,这回又加上关羽之死要找替死鬼撒气,自己的路只有一条:找个新主子!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蜀汉不合我投曹魏去。于是孟达便给刘备写了一封辞职信,率领自己的部下,跑掉了,北上投曹丕去了(此时曹操已死)。刚刚投降不几天的申仪、申耽也又一次反水回到曹魏,也投曹丕去了。只有刘封还挂念他的“老子”刘备,只身逃回成都,结果被怒火中烧的刘备砍了脑袋。孟达也曾劝刘封投曹丕,伦理观念比较强的刘封不听孟达的胡言乱语。刘封怎能不仁不义,背叛义父刘备呢?只是在他被义父砍头的前几分钟,才感叹:“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孟达字子度)然而,晚矣!
孟达来降,曹丕大喜。时为黄初元年(220)七月,曹丕刚刚接曹操的班嗣位魏王、丞相不久,一掌握朝政就有人来降,这说明我曹丕多么有政治家的人格魅力,多么有向心力,多么有感召力。而孟达又风度翩翩,气质非凡,曹丕一见如此人物,心中更喜,于是就以孟达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为新城郡,以孟达领新城太守。投降派孟达又加官又晋爵,好不荣光。南望成都郊外野草丛中刘封的一堆白骨,孟达庆幸自己为智者。
富贵恰似草头露,何况投降派孟达的富贵呢。黄初七年(226),曹丕死了,孟达的好友夏侯尚、桓阶也相继死去。在曹魏没有人脉的孟达全靠皇帝曹丕的宠信来支撑,这回靠山没了,连能替自己周旋说话的夏侯尚、桓阶也不在了,孟达抬头四望,举目无亲。而现在的朝廷重臣们并不信任他,当时他投曹魏时,司马懿就曾向曹丕进言,说他“言行倾巧,不可任”。现在的司马懿是顾命大臣,在朝中说话举足轻重,孟达顿时觉得自己的处境不仅是无依无靠,很可能是危机四伏。
在第三个东家之处混不下去了,他又想起他的第二个东家蜀汉了(第一个东家为刘璋),他要吃回头草,重回蜀汉,继续富贵荣华梦。噫!孟达!做人可不能这么做,反复无常是最招人鄙夷的小人。如果你选择了投奔曹魏,就是错,也要错到底,错到底那起码不失为一位大丈夫做人的风骨。错到底不拐弯,那好歹也是一根筋的风格呢。
诸葛亮闻听孟达又要投降回来,岂不是美事!孟达重回蜀汉,可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带回新城一个大郡,而且也证明蜀汉不可动摇的正统地位,蜀汉才是天下豪杰归心之地。此时刘备已死多年,蜀汉朝廷的臣子们没人记着他当年不救先帝的二弟那回事,并对他有切齿之恨了。因此诸葛亮便数次与孟达书信来往,商讨孟达再投降之事。当然,诸葛亮对孟达的为人也心存疑虑,毕竟一个反复投降的人不是啥品德高尚之人。无忠謇之操的鼠辈,转来转去不断换东家的人,人格是可鄙的。我诱之,他投降了;曹魏亦诱之,他可能又不投降了。诸葛亮的推测是准确的,孟达此时思想斗争的确很激烈,恰在投降与不投降之间晃悠。诸葛亮为了促成此事,便使手下郭模去诈降,并在魏兴太守申仪之处,将孟达要反水重回蜀汉的消息有意泄露出来,迫使孟达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申仪本来与孟达不合,听说孟达又要反水,立马上报朝廷。孟达一看消息泄露,路就剩下一条了,只得准备起兵,重回蜀汉。
魏明帝曹叡下诏,委派此时都督荆州、豫州诸军事,屯兵宛城的骠骑大将军司马懿讨孟达。宛城距孟达屯兵的上庸一千二百里,距洛阳都城是八百里。司马懿接到诏书后,深恐孟达立即起兵。当是时,一千二百里的路途,非常遥远。冷兵器时代,行军完全靠马蹄子与人的脚丫子共同飞奔。如大军尚在途中,孟达已归蜀汉,诸葛亮已派兵把守新城,要想重新夺回新城,擒拿孟达,则是一场损兵折将的恶战。况且孟达不但联络了蜀汉,同时也联络了东吴。如东吴亦发兵助孟达,此番征战胜负难料!
智谋权略深深藏于胸中的司马懿,岂容这种事情发生。他一面疾如星火,调兵遣将,昼夜兼程赶往上庸。一面又做风平浪静状,修书一封,派流星马赶往上庸送给孟达。司马懿在信中花言巧语,又吹又拍,又捧又吓,分析形势,指明出路,安抚住政治智商一点都不高的孟达。司马懿在信中说:“将军昔弃刘备,托身国家,国家委将军以疆场之任,任将军以图蜀之事,可谓心贯白日。蜀人普遍愚蠢,莫不切齿仇恨将军。诸葛亮想擒拿将军,但是苦于没有恰当的机会。便使郭模散布你要背叛国家,重回蜀汉的假消息。这样重大的军事秘密,诸葛亮能轻易泄露吗?此为圈套耳!你仔细想想自会知晓。”让司马懿来骗孟达,那如同让狐狸去骗猪。所以孟达得书大喜(也不知道他“喜”的是什么),又开始举棋不定,是留在曹魏呢?还是回归蜀汉呢?这犹疑不定的时段,恰好为司马懿争取了火速行军的时间,司马懿其实要的就是这个时间,至于孟达项上的人头,他早晚都是要取的。孟达对形势也不是没有分析,但他的分析,都属于智商中等之人的平庸分析,可他的对手司马懿却智商高超,一点也不平庸。孟达给诸葛亮的信中,相当的盲目乐观,他自以为是地说:“宛城距洛阳八百里,距上庸一千二百里,闻吾举事,司马懿当上表举天子,如此往复,需要一个月时间。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的城墙则已修筑得坚固,军队已经进入战备状态。则我军驻在地势险要之地,司马懿必不自来;其他将领来,我怕什么。”
春秋大梦做得何其美!非常之人必行非常之事,司马懿只用八天时间就兵临城下,孟达惊恐万状,又与诸葛亮书曰:“吾举事八日而兵至城下,何其神速也!”司马懿的行军速度是够神速的。这是典型的逻辑推论与历史发展的进程不一致的案例。按照孟达的推论,司马懿的军队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到达上庸,而且司马懿一准儿不能亲赴上庸。其他将领来,他指定能胜。结果他全错了。上庸城虽然三面环水,孟达虽然布满木栅栏,可这怎能抵挡司马懿像从天上掉下来似的势如破竹的大军?而且关键时刻,内奸出现了。在双方相持最艰难的阶段,孟达的外甥邓贤、部下李辅打开了城门,投降了司马懿。孟达被斩,传首京师。呜呼!可怜孟达,昔为曹丕座上之荣耀臣,今做仲达刀下之无头鬼。一缕游魂,不知飘往何处诉冤去了。真是活该他倒大霉,谁让他碰上的对手是司马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