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29600000006

第6章 “我有一个梦想……”(2)

不过很明确的是,经济的复苏使人们购买力明显回升,生产力低下又进一步使商品短缺,于是什么都显得供不应求,什么都缺。当时四川是中国水产品最少的省份之一,全国大概只有400多万吨的水产品总产量,而四川每年人均鱼的消费量不到一斤。刘汉元清楚地记得,1983年春节期间,成都市场上猪肉0.99元一斤,鲤鱼却卖到了12~13块一斤,可见人们对鱼的消费紧俏到何种地步。那时,一年之中什么时候吃过一条鱼、吃过一次鱼,人们都像过节一样记得清清楚楚,还把宰下的鱼尾贴在厨房墙上。

所有机关事业单位搞后勤的人,如果能够弄回些鱼来,每人分上一条,更是一件令单位上下无比高兴的大事。

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刘汉元第一次受到了某种刺激,他开始按捺不住了……在这之前,具体来说在两河口水库期间,工资之事后又发生了几件事,让年仅十七八岁的刘汉元一次次见证了人心之复杂险恶,不过他都平静地接受、平息了这些事。他还年轻,他需要的是不断进步,而不是在种种险恶的人事斗争中纠缠。更重要的是,刘汉元对当时农村渔业养殖现状和艰苦程度,有了非常深刻的体会。他深感人的渺小无助,但做大事又得从小事做起,他在自己的斗室里贴了一段那个年代有所追求的年轻人都喜欢的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那个年代平静生活之下好青年的标准,就是严于律己,追求进步,获得领导和同事们的赞誉。

后来,他被抽调去乐山,做水资源的调查。

来到乐山之后,他住在水产学校的同学王尚文处,王尚文当时在乐山市水利电力局水产科当技术员、宣讲员。刘汉元与他同住便节省了0.8元一天的差旅补助。就这样,两个小年轻天天睡在一张大大的双人床上,聊着天南海北,聊着未来、人生。这时的中国,改革开放,百废待举,一切都从头开始,社会变化的种种新趋势和社会对知识、技术的渴求,慢慢催生了两个年轻人心中的梦想……1982年春,刘汉元因工作出色又被借调到乐山水电局搞马边河渔业资源调查。他和另一人组成两人调查小组,任务是把川西重要河流马边河里的一切渔业资源调查清楚,形成科学数据和档案资料,以备将来发展之用。

“我们就沿着这条河一段一段地搞调查,常常吃住在野外河边。当时,马边河里有很多娃娃鱼,就是大鲵,我们研究娃娃鱼怎样繁殖、怎样孵化。从马边县、沐川县到犍为县,用了8个月时间,我们完成了整个马边河渔业资源及其繁殖的生物学调查,收集了马边河到清水溪这一带的野生鱼种,一屋子的鱼类标本,分门别类,标示拉丁文和中文名称,放到福尔马林里防腐保存。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在那条河里面搞这样的渔业资源调查。”

现在回忆起来,刘汉元还十分感慨,没想到对现在来说都意义重大的事,或者说现在要做下来都很难的事,当年竟然由他们两个小年轻做成了。不过现在那条河里还有多少鱼类没有消失,他早已无从知晓。

1983年年初,调查渔业资源的事忙完了,刘汉元又从乐山调回了眉山水电局,还是水产技术员,工作是常年走乡串户宣讲农业渔业技术。两河口水库就不用再回去了。

当时,社会变革的潮流已然形成,随着邓小平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讲话,四川也出台了政策,鼓励人们“争当万元户”。当年乐山就出现了5个养鱼的“万元户”,政府准备表彰。表彰之前,相关部门安排刘汉元和王尚文去实地审查一下,看一看是否真像上报材料中说的养了那么多鱼。

将信将疑地去了,一看,刘汉元和王尚文两人完全被震惊了,真正的万元户就在自己的眼前——不是别人弄虚作假,而是别人太成功!两个人吃惊极了。“关键是,那些万元户们,养鱼的技术远远不如我们,见了我们无一不虚心讨教学习。我们用技术帮助他们,一年下来他们纯利润超过万元。我们这些当老师的手把手教会了他们,一个月收入才38.5元,干一年才几百块钱!差距太大了。想到这些,心里能平衡吗?”

而此时,一些先进国家1立方米水体养出上百公斤鱼的事实,也大大激发了刘汉元搞养鱼科研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当时报纸上已经有登载,在德国和日本,有两种养鱼装置,自动化的程度非常高,有的可以达到1立方米水体每年500公斤到1吨的产量!日本在几个湖泊搞网箱养鱼,年产量也达到了每立方米二三百公斤。

刘汉元常常会郁闷地憧憬着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那就是自己这么多年学习水产的理想境界和终极目标啊,自己有没有可能也做到?一种按捺不住的冲动刺激着他。加上万元户们的事例狠狠撩拨着刘汉元年轻躁动的神经。他的心里,一种模糊的动机、一个小小的梦想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坚定。

“为什么我们自己不养鱼?”他问王尚文。

初次创业的艰难

当时,整个社会仍然对生意人嗤之以鼻。前人称“士农工商”,当时人称“工农兵学商”,不管古代现代,商人都位列三教九流最不入流的底层。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认为做生意是那些没公职、没单位、生活无依无靠的“体制外”被人瞧不起的人才干的“投机倒把”的违法之事。于是刘汉元决定靠乡下的父母来做这个事情,在自家的自留地里挖口池塘来养鱼——自留地,自己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那可没人管得了。这样可以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自己也可以以科研的名义,名正言顺地参与而不受非议。

刘汉元说服了父母,一边准备和落实,一边继续干本职工作——向农民宣讲渔业技术。

1983年五一劳动节放假,王尚文骑着自行车去了刘汉元永寿镇的老家。刘汉元带着他去看了看自留地,此时刘汉元已经决定放弃挖池塘的想法,因为面积太小,养不了多少鱼,更重要的是没有流水,一潭死水含氧量低并可能很快大量繁殖藻类,鱼的生存生长会大受约束,气温高了甚至会死掉。

王尚文一看,确实不行。“还有没有水?”

刘汉元说:“门前不远处还有一条很大的水流,去看看吧。我想放网箱试试。”

时值黄昏,晚霞瑰丽,天色尚好。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烧稻草做饭和稻田泥土味混合的乡村气息,那是四川乡下特有的一种美妙宁静的气息。两人急忙赶去一看,眼前出现了一条十四五米宽奔流不息的小河,这就是日后闻名遐迩的蟆颐堰,岷江的支流,永寿镇永光电站的尾水渠。两个专业与水打交道的人凭目测,就知水深不到1.5米,这倒是不错。但是水流速度太快,每秒1~1.5米之间,一看就知道鱼待不住。放网箱进去呢?两人一讨论,还是觉得不行,网孔进出水流速度太快,对箱体和里面的鱼冲击太大。

两人的心凉了一大截。看来还是不行。

正在两人心情郁闷、一筹莫展之时,只见水渠对岸草丛里,有一块一两米长、四五十厘米高的白晃晃的条石。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筑坝拦水的技术来,商量说:“要不把石头推到水里把水挡一下,看看能不能形成缓流区?”两人忙绕过一座小桥到了对岸,来到石头边,心急的刘汉元挽了袖子卷起裤脚就跳下去搬石头。两人合力把石头竖起来,正对着河面轰一声推倒下去,一瞬间,两人立即欢呼跳跃起来!

在石头后面,形成了一条一两米长的缓流区!

刘汉元激动不已:“只要弄他几大竹篓石头并排着立到水里,挡一下,后面形成大型缓流区,不就可以放网箱养鱼了吗?!”

“而且流水含氧量高。”王尚文也激动不已。

含氧量高是除饵料充足之外,对鱼的快速生长和形成高产最为重要的条件。

——仿佛上天有意在这儿留了一块石头。就是这灵机一动,一个微乎其微的搬石头的动作,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从此改写了中国水产养殖业的进程,行业历史在这儿机缘巧合地拐了一个小而巨大的弯,进入了另一个时代。

但是依然有一个问题,当时网箱养鱼用的都是尼龙纤维网,这种网很容易被老鼠、螃蟹、水蛇之类的动物咬坏,养殖效果会大打折扣。这怎么办?

说来也巧,有一天,刘汉元来到眉山崇礼镇给农民们讲渔业养殖技术,突然看到区公所一道用钢板做材料的大门上,有许多菱形的孔。他顿时若有所悟,问守门的老大爷:“这门做了多少年了?”老人回答:“七八年了,日晒雨淋,没有坏过。”哈!刘汉元想,这个东西不正好可以拿来做网箱吗?安装在河里,可进水出水,老鼠、螃蟹也咬不坏。这样鱼跑不出去,只要饵料够,不就能高产了吗?

网箱的问题终于解决,刘汉元打算开始干了。

想法确定,准备动工。但还得有资金,钱从何而来?买钢材、水泥等算下来,大概要花500元钱。

20世纪80年代初,500元是许多城里人整整一年的收入,尚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农村人家,更是难以筹到这笔巨款。家里没钱,刘汉元就想通过村里签字、镇上盖章,然后找信用社贷款。然而当时在池塘里每立方米养出0.5公斤鱼来已属不易,你一个毛头小子,要贷款500元去那条水流速度超快的尾水渠里养鱼?镇上领导看完报告将纸一扔,一盆凉水泼来:“河沟里养鱼?妄想吃汤圆!”刘汉元备受打击。

但是他的创业激情并没有被浇灭,正如西方人说:“直接的行动即使不能奏效,也富有健康的朝气。”前思后想,他找到眉山县水电局自己单位的领导,提交了利用流水养鱼的科研方案。领导对这种大胆试验表示支持。于是刘汉元提出申请500元的科研经费,后来这笔款项申请被报到了乐山地区水电局,地区水电局签字后拨钱要通过财政局,刘汉元往乐山财政局跑了好几趟,各个部门反复研究,也没人敢签字。当时,500元真不是个小数目啊,在财政局眼里,什么渠道金属网箱式流水养鱼?

乱七八糟的,天方夜谭,高风险,高投入,钱一投下去,完全是打水漂。

刘汉元的努力最后还是落了空。

数月上下奔走未果,年轻的刘汉元备受煎熬。

作为一个科研项目,当时有相当一部分专家不看好刘汉元的试验方案,说别瞎折腾了,别把自己套进去。备受打击的刘汉元心里非常复杂,做还是不做?他夜夜辗转反侧,几乎动摇放弃。

日子一天天过去,眼看年底枯水期快到了,永光电站一年一度的关水检修期也快到了,钱还没着落。刘汉元越发着急了,整天忧心忡忡。

他必须在这之前把钱凑齐,然后趁冬天上游关闸停水之际,抓紧时间把网箱建起来。就在几乎走投无路之时,把一切看在眼里的老父亲向儿子出了个主意:“要不,把家里还没有长肥的架子猪卖了吧,先把网箱建起来再说。”卖猪?那可是家里唯一值钱的财产啊。为了将这两头猪养肥,大姐从永寿一路割猪草割到彭山县,把猪当宝贝一样供着,还没长肥怎么能轻易就卖了呢?刘汉元心里十分矛盾,最初没同意,但几经奔波仍然未果,两手空空的刘汉元只好回家一脸难过地对父亲说:“卖吧。”

一对架子猪加一些菜秧卖了,凑够500元钱。父亲一分不留全部交到刘汉元手上,颤抖着声音语重心长地说:“娃儿哪,再要钱,家里可就没得啥子东西可以卖了。”“知子莫如父”,父亲相信儿子,他愿意把全家的希望都押在儿子身上。刘汉元默默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钱好歹是凑够了。1983年11月,刘汉元从邻近一个生产变压器的电站花200多元买来一些废弃的钢管,一节一节焊接起来。他白天在水电局上班,晚上回家做网箱,半个多月后,一只长15.4米,底部宽3.8米,顶部宽5.6米,顶部面积近64平方米的金属网箱制作成功,覆上网,用水泥固定在了蟆颐堰中。

1984年3月,春暖花开,鱼儿生长的季节到了。第一批185公斤约3800尾鲤鱼苗投放到了网箱中,试验正式开始。

最平凡的努力也能成为传奇

进入1984年,逐渐鲜亮的大变革色彩在这个国家的气息里涌动,越来越多的人心被扬到了空中,刘汉元年轻的身体里也躁动着主宰自己命运的激情。

这一年,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刚大学毕业,21岁,在南京鼓楼区区属国企豪威公司谋得一份文员工作,月薪55.7元。这一年,柳传志创办了联想(现联想控股有限公司),张瑞敏进了那家濒临倒闭的工厂,王石在深圳当“倒爷”倒玉米刚赚了300万元。这一年年初,邓小平第一次视察1983年,刘汉元创业之初的养鱼网箱南方,先去了深圳,然后又去了珠海。有一天王石骑自行车经过深圳国贸大厦,看见楼下大量的警车、警察,和激动躁动的人群,一打听,原来是邓小平正在大厦顶层俯瞰整个深圳。王石后来回忆说:“我好像感到干大事的时候到了。”

这一年,中国经济开始加快增长,投资和消费需求也随之增长。而1984年政府推出的两项改革措施在经济的旺火上又添了一勺油——扩大银行的贷款自主权和企业发工资、奖金的自主权。信贷需求的扩张使得1984年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达到了15.2%。

这一年,中国粮食产量空前地达到4073.1亿公斤,在人口比1977年增长近1亿的情况下,人均粮食产量仍比1977年增加92公斤,达到390公斤。加上这一年各行各业涨工资,人人笑逐颜开,不再饥饿的人民开始追求生活质量,对鱼和肉的需求大增。

同类推荐
  • 在清华听的12堂财富课

    在清华听的12堂财富课

    国内哪所大学造就的亿万富豪校友最多?答案是清华大学。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大学培养和造就了84名亿万富豪,校友财富合计近3000亿。清华大学之所以培养出这么多超级富豪,主要是因为它独特的教育理念。严开编著的《在清华听的12堂财富课》全面总结了清华大学的财富理念,试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感染更多的人,让你能够通过对《在清华听的12堂财富课》的学习打开财富之门。
  • 卡耐基读书笔记

    卡耐基读书笔记

    卡耐基并非象牙塔中的知识分子,他真正活出了自己的理念,并以写作来表达自己的理念——他的著作所引起的热烈回响,对我们这些爱他,且深信“信、勇、爱”乃人类精神泉源的人来说,已是足够的明证。卡耐基源于常理的哲学影响和教育实践,从事实来看,已施惠于千百万人。本书收集并整理了卡耐基曾引用与珍爱的人类智慧的经典话语、词句和段落,结合卡耐基著作中的主题思想,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他的读书和人生的历程,是与人类历史上那些传承千古、亘古不变的智慧的对话与交流过程,同时体会其著作来自人类精神的源泉与价值。
  • 小故事大道理:习惯左右孩子一生

    小故事大道理:习惯左右孩子一生

    “一个人养成一种习惯,然后又逐渐被这种习惯所改变,这就是习惯的力量。一个成功的人晓得如何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习惯就像一把钥匙,人的一生都会随身携带,好习惯可以开启成功和幸福之门,带领你走出扑朔迷离的大海,为你的人生指明正确的方向;坏习惯则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功之门,把你带到堕落和颓废的路上去。”
  • 激发自我

    激发自我

    此书是一本帮助造就优秀员工的绝佳工具收,它告诉我们如何更新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何带带着满腔热情、勤奋地用大脑工作,如何与公司制定的长期计划保持步调一致以主人翁的精神,为公司赚取更多的利润,如何灵活地利用那些有利于自己的发展机会去创造最大的成功。
  • 潮汕商人赚钱全凭真本事

    潮汕商人赚钱全凭真本事

    本书通过对历史上以及当今潮汕商人和商业文化的介绍,剖析“潮商”这个中国商业史上一个独特群体的经商赚钱绝招,提炼其延续百年的商业理念及商业文化。
热门推荐
  • 清幽一刹遇君倾

    清幽一刹遇君倾

    他是当朝王爷,邪魅腹黑。他是首富独子,温润如玉。那日,他被下药时在树林的小河畔遇见了他。事后他每每纠缠于他,谁知这一纠缠便是纠缠一辈子。那日,他闲来无事想清静一番却在河畔遇见了他,帮他解除了药力。事后便喜欢上了他,他每日都想见一见他,不知是为何,每天不见便心绞的厉害。谁知这每日一见便是一辈子。谁人都知琼澜过有一倾王是圣上最宠溺的孩子,倾国容貌,天之骄子,迷倒了许多的少女,就连奶娃和老太太都暗许芳心脸红的不得了,谁知倾王偏偏是个断袖。京城有才子,谁人都知首富之子学识渊博温柔如玉,媒婆也踏破了门槛可谁知当时人却当没事人一样“她说的不是我一般”。最后,谁许谁的生生世世。
  • 死神综艺

    死神综艺

    “死神综艺”是一个大型娱乐综艺节目,没有观众,只有演员。当你接到信息通知的时候,恭喜你,已经被死神选中。
  • 圣灵天道

    圣灵天道

    朦胧的身世,牵绊着少年的命运。强者之路,默默为他敞开。
  • 哈佛趣味心理学:最神奇的意志提升课

    哈佛趣味心理学:最神奇的意志提升课

    俗话说:“意志创造人”。大脑是你在这一世界上取得成功的唯一源泉。在你的大脑中,储藏着取之不尽的财富。通过提高意志力,你可以获得人生的富贵,拥有生活中的各种成就。这种意志之力,默默地潜藏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体之内。在这个世界上,真正创造人生奇迹者乃人的意志力。意志是人的最高领袖,意志是各种命令的发布者,当这些命令被完全执行时,意志的指导作用对世上每个人的价值将无法估量。
  • 佛说业报差别经

    佛说业报差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诸天罪业

    诸天罪业

    直入青冥担山拿月破碎虚空白日飞升这只是开始!以诸天之精粹成就无上大道穿越的少年穿梭在诸天冒险的故事
  • 易路有你,烊千欢玺

    易路有你,烊千欢玺

    又是一年青春飞扬的开学季,少年祈福在今夏,谁会记那一年曾与少年一起手牵手要走到尽头的女孩流落何方,剩下的盛夏里缀满了少年与女孩幸福的回忆……(我是行星饭,这是为我的闺蜜写的,请大家不要骂我可以么,我是初中生,可能更的很慢)
  • 暖暖的都是爱

    暖暖的都是爱

    本书题材独特,为Q萌声优甜宠文,讲述了呆萌傻甜小粉红和腹黑神隐男神的暖萌日常。厉清北突然靠近,宽厚的手掌轻抚上向小葵的长发:“出了事之后,你第一个求助的人,是不是我?”此时此刻的向小葵,思考能力只剩下百分之一,于是本能地点了点头。“很好。”对于这个答案,厉清北非常满意,“你有没有想过,在最危险的时候,你没有找你的父母,没有找你哥哥,而是第一个想到了我,是不是证明我在你的心里也是很特别的?”她一抬眼,立刻陷入厉清北深沉且带着浅笑的黑眸之中。于是,她又呆呆地点头。“那,”他薄唇轻启,声音被压得更低,性感得醉人,“要不要我做你的男朋友?”诶?向小葵眨眨眼睛,是不是她脑袋里装太多浆糊了,怎么找不到方才的话题和男朋友之间有什么关联呢?不对不对,重点是,他要做她的男朋友?!
  • 冥仙漫漫

    冥仙漫漫

    万物初开,阴阳互转冥月初现,仙灵惊蛰冥仙茫茫,蜀山再临仙路漫漫,忘生知死一个少年拥有着冥月的身份,但这身份此时却是成了祸害。多年过去再次回头望去,一切飘散如烟随着时间而流逝而过去,修仙难修道更难,该如何选择?长路漫漫唯有不断变强才能救回更多的人,救回自己的亲人,一个凤凰要无数次的毁灭才能重生粉丝交流QQ群:545431527
  • 王俊凯:一场骗局

    王俊凯:一场骗局

    顾笙和王俊凯。因为一场误会开始了一场战争。王俊凯选择报复,却在报复中运用了感情,他对顾笙动了感情,他会怎么做?(此书为原创,至于抄袭什么的也不想去管了,务必记住原创在腾讯qq,不在任何地方,发现请举报不要告诉我。)请勿上升真人。